荀令君(下)
周围喝彩声阵阵,不少人看向荀法的眼中异彩连连。
这位老人算是比较有名的了,她在这个县中以骗和赖成名,骗了不少人。今日对褚良用的这个法子,是最近才研究出来的,再加上简单的伪装之后,便也没人注意到她。
况且,她各种细节都想到了。她威胁褚良不成,倒下之后,还颇为细节的用蒲扇遮住了脸。
不过,她的运气却是不太好。
其一便是她讹的对象是自小遭受道德绑架的褚良,对好对坏,都有一副自己的评判标准。其二便是她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县,居然换了县守大人,还盯上了她。
此时的她,抱在了树上,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荀法微微一笑,驱散了周围人之后,便让手下士卒抬来了梯子。那老人见状,只能顺着搭在树上的梯子上爬了下来。
老人下来之后,荀法朝那些士卒点点头,立马有人爬上了树,从那个早已没用的鸟窝里掏出了一锭银子。
老人看着那锭大银子,眼睛都直了,荀法微微一笑,接过那锭银子放在了怀里,随即这才对着有些局促不安的老人说道:“您走吧,圣朝的律法并不能惩罚您。”
老人有些踌躇,眼巴巴的看着荀法。
荀法不为所动,只是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淡淡的说道:“怎么?还想要这银子?”老人咽了咽口水,畏惧的看了一眼荀法,不敢说话。
她的心里自然是极其的渴望这锭银子的,她已经过了古稀,做不了什么事,便只能这样才足以维持住自己和孙子的生活。
荀法没有理会老人,他只是听到刚刚离任的同僚说过,有位老人逃窜各镇,为祸乡里,自己拿她没办法,抓是抓过两次,可对方对圣朝的律法似乎有所研究,抓了还怕她磕到碰到,每次县里还得赔一些银子进去,随后毕恭毕敬的将其送出来。
离任的同僚这么说,不是想要荀法怎么做,只是希望他别想自己一般在这位老人身上交学费。当然,若是有办法能制止这位老人,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虽然同僚只是这么一说,可荀法却是记在了心里。他们早就盯着这位老人很多天,趁着今日褚良傻傻的送上门,才有了那么一出。
荀法看着老人身上有些破烂的衣服,置若罔闻,佯装没有看到。
老人眼巴巴看着荀法,往届的县守大人每次逮住她都会适当的给点银子,所以她眼巴巴的看着荀法。
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位县守大人丝毫没有给她几两甚至几钱银子的银子。她撇了撇嘴,心里不知道咒骂了这位新县守多少次了。
荀法其实知道老人心中所想,离任的同僚也和他说过这位老人不容易。刚刚那锭银子算是县里的,自己的俸禄又只有那么点,因为某些原因,他都恨不得将一份俸禄当做四五份花。
褚良看出了这位新县守的窘迫,他想了想,便拿出了一两碎银子,黑着脸递给了老人。
老人诧异的看了一眼褚良,这个孩子比自己的孙子大不了多少,可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个大人一般。
褚良黑着脸,使劲往前将银子一递,老人一愣,最终还是接过了。
“你以后最好别倚老卖老,要不是今日县守大人到,我才会不管你是不是老人呢!”
“要道德绑架我,要讹我没问题。可若是我没道德,吃亏的还是你。”
褚良冷冷的说道,老人接过了银子,低着头,便急忙走了。
荀法看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感觉脸上有些热,怀里的银子也有些烫。可那锭银子不能用,属于公家的,可自己又穷,刚才确实有些窘迫,还好这位小朋友帮了他。
荀法还是蹲了下来,对着褚良说道:“小兄弟,家住何处啊?等我发了俸禄,便将银子送到你家大人那儿去!”
褚良摇了摇头,他相信此时若是让徐长安和那位道长哥哥知道,肯定不会管他。不过,那位道长哥哥或许会说他笨。
荀法才想说话,便看到一位道士还有同样穿着青衫,却戴着面具,背着长剑的少年走了出来。
“褚良。”徐长安率先喊了一句。
褚良听见,便跑到了徐长安的身旁。
“荀令君做法,众位都看在眼里,既不违反圣朝律法,又能最大程度的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实在是高明!”
“此番也可杀鸡儆猴,也能整肃一下这儿的风气。”
徐长安对这新来的县守大人赞不绝口。
荀法脸微微一红,不过很快便恢复如常,叹了一口气说道:“小兄弟谬赞了,律法乃国家安定之本,虽有不详实的地方,它存在,便必须给子最高的敬意!律法不严,家国不安!”
徐长安听到这话,上下打量了一番荀法,便拱手道:“先生不知道出自哪家学馆,师承何处?”
荀法一愣,最终才淡淡的说道:“在下未去学馆念过书,至于授业恩师,便也是声明不显,不足道也!”
徐长安盯着他,他也毫无畏惧的盯着徐长安。
“法儒。”
徐长安只是淡淡的说了两个字,却在荀法的心里翻起了惊涛骇浪。甚至,连站在徐长安身旁的李道一和褚良都没听清徐长安说了什么。
徐长安看到这位荀令君脸色一变,便淡淡的说道:“若是荀令君赏脸,今日酉时(五点到七点)过后,便在城里的‘稻花香’酒楼一聚!”
荀法盯着徐长安的眼睛,最终点了点头。
“最多一个时辰!”
“好!不见不散!”
两人说完之后,荀法便带着人马回到了县衙。李道一则是满脸好奇的看着徐长安问道:“刚才你说了句什么话?我只感觉他怎么立马就紧张了起来。”
徐长安看着好奇的李道一还有褚良,再次重复了那两个字。
“法儒!”
褚良听清了,可却也不懂。可李道一则脸上出现了讶异之色:“你说着荀法是当年为圣朝制定国法,最后却因法被害的法儒后人?”
天下儒生也不止单单会写华美文章,有专门求得和平的墨儒;也有以法为本的法儒;还有善器械的工儒,反正读书人不止是会读书,他们渗入了各行各业,甚至如今军营里面大部分的军战司马(军师)都属于兵儒。正因为如此,儒生不单单是只会老老实实念书学习道理的人,其中派别复杂,对各方面影响都颇大。要不是如此,圣皇怎么会对夫子庙如此忌惮!(儒的分类,之前有过介绍,第三卷。)
法儒一脉,当初修好了国法,便莫名其妙的被下了大狱,最终全都被斩了头。虽然如今圣朝没有迫害法儒一脉,可法儒一脉的人,不管是在庙堂还是在江湖上,都几乎销声匿迹了。
当初他从长安出来的时候,小夫子也曾对他说过,要是遇到法儒一脉的人,便想办法在不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将消息传回长安!
徐长安也没想到,才出了长安没多久,便在这封武州遇到了疑似法儒一脉的人!
日已西沉,徐长安坐在了稻花香酒楼等着荀法!
....................................................................
....................................................................................................................................待会还有一章。
<!--over-->
周围喝彩声阵阵,不少人看向荀法的眼中异彩连连。
这位老人算是比较有名的了,她在这个县中以骗和赖成名,骗了不少人。今日对褚良用的这个法子,是最近才研究出来的,再加上简单的伪装之后,便也没人注意到她。
况且,她各种细节都想到了。她威胁褚良不成,倒下之后,还颇为细节的用蒲扇遮住了脸。
不过,她的运气却是不太好。
其一便是她讹的对象是自小遭受道德绑架的褚良,对好对坏,都有一副自己的评判标准。其二便是她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县,居然换了县守大人,还盯上了她。
此时的她,抱在了树上,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荀法微微一笑,驱散了周围人之后,便让手下士卒抬来了梯子。那老人见状,只能顺着搭在树上的梯子上爬了下来。
老人下来之后,荀法朝那些士卒点点头,立马有人爬上了树,从那个早已没用的鸟窝里掏出了一锭银子。
老人看着那锭大银子,眼睛都直了,荀法微微一笑,接过那锭银子放在了怀里,随即这才对着有些局促不安的老人说道:“您走吧,圣朝的律法并不能惩罚您。”
老人有些踌躇,眼巴巴的看着荀法。
荀法不为所动,只是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淡淡的说道:“怎么?还想要这银子?”老人咽了咽口水,畏惧的看了一眼荀法,不敢说话。
她的心里自然是极其的渴望这锭银子的,她已经过了古稀,做不了什么事,便只能这样才足以维持住自己和孙子的生活。
荀法没有理会老人,他只是听到刚刚离任的同僚说过,有位老人逃窜各镇,为祸乡里,自己拿她没办法,抓是抓过两次,可对方对圣朝的律法似乎有所研究,抓了还怕她磕到碰到,每次县里还得赔一些银子进去,随后毕恭毕敬的将其送出来。
离任的同僚这么说,不是想要荀法怎么做,只是希望他别想自己一般在这位老人身上交学费。当然,若是有办法能制止这位老人,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虽然同僚只是这么一说,可荀法却是记在了心里。他们早就盯着这位老人很多天,趁着今日褚良傻傻的送上门,才有了那么一出。
荀法看着老人身上有些破烂的衣服,置若罔闻,佯装没有看到。
老人眼巴巴看着荀法,往届的县守大人每次逮住她都会适当的给点银子,所以她眼巴巴的看着荀法。
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位县守大人丝毫没有给她几两甚至几钱银子的银子。她撇了撇嘴,心里不知道咒骂了这位新县守多少次了。
荀法其实知道老人心中所想,离任的同僚也和他说过这位老人不容易。刚刚那锭银子算是县里的,自己的俸禄又只有那么点,因为某些原因,他都恨不得将一份俸禄当做四五份花。
褚良看出了这位新县守的窘迫,他想了想,便拿出了一两碎银子,黑着脸递给了老人。
老人诧异的看了一眼褚良,这个孩子比自己的孙子大不了多少,可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个大人一般。
褚良黑着脸,使劲往前将银子一递,老人一愣,最终还是接过了。
“你以后最好别倚老卖老,要不是今日县守大人到,我才会不管你是不是老人呢!”
“要道德绑架我,要讹我没问题。可若是我没道德,吃亏的还是你。”
褚良冷冷的说道,老人接过了银子,低着头,便急忙走了。
荀法看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感觉脸上有些热,怀里的银子也有些烫。可那锭银子不能用,属于公家的,可自己又穷,刚才确实有些窘迫,还好这位小朋友帮了他。
荀法还是蹲了下来,对着褚良说道:“小兄弟,家住何处啊?等我发了俸禄,便将银子送到你家大人那儿去!”
褚良摇了摇头,他相信此时若是让徐长安和那位道长哥哥知道,肯定不会管他。不过,那位道长哥哥或许会说他笨。
荀法才想说话,便看到一位道士还有同样穿着青衫,却戴着面具,背着长剑的少年走了出来。
“褚良。”徐长安率先喊了一句。
褚良听见,便跑到了徐长安的身旁。
“荀令君做法,众位都看在眼里,既不违反圣朝律法,又能最大程度的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实在是高明!”
“此番也可杀鸡儆猴,也能整肃一下这儿的风气。”
徐长安对这新来的县守大人赞不绝口。
荀法脸微微一红,不过很快便恢复如常,叹了一口气说道:“小兄弟谬赞了,律法乃国家安定之本,虽有不详实的地方,它存在,便必须给子最高的敬意!律法不严,家国不安!”
徐长安听到这话,上下打量了一番荀法,便拱手道:“先生不知道出自哪家学馆,师承何处?”
荀法一愣,最终才淡淡的说道:“在下未去学馆念过书,至于授业恩师,便也是声明不显,不足道也!”
徐长安盯着他,他也毫无畏惧的盯着徐长安。
“法儒。”
徐长安只是淡淡的说了两个字,却在荀法的心里翻起了惊涛骇浪。甚至,连站在徐长安身旁的李道一和褚良都没听清徐长安说了什么。
徐长安看到这位荀令君脸色一变,便淡淡的说道:“若是荀令君赏脸,今日酉时(五点到七点)过后,便在城里的‘稻花香’酒楼一聚!”
荀法盯着徐长安的眼睛,最终点了点头。
“最多一个时辰!”
“好!不见不散!”
两人说完之后,荀法便带着人马回到了县衙。李道一则是满脸好奇的看着徐长安问道:“刚才你说了句什么话?我只感觉他怎么立马就紧张了起来。”
徐长安看着好奇的李道一还有褚良,再次重复了那两个字。
“法儒!”
褚良听清了,可却也不懂。可李道一则脸上出现了讶异之色:“你说着荀法是当年为圣朝制定国法,最后却因法被害的法儒后人?”
天下儒生也不止单单会写华美文章,有专门求得和平的墨儒;也有以法为本的法儒;还有善器械的工儒,反正读书人不止是会读书,他们渗入了各行各业,甚至如今军营里面大部分的军战司马(军师)都属于兵儒。正因为如此,儒生不单单是只会老老实实念书学习道理的人,其中派别复杂,对各方面影响都颇大。要不是如此,圣皇怎么会对夫子庙如此忌惮!(儒的分类,之前有过介绍,第三卷。)
法儒一脉,当初修好了国法,便莫名其妙的被下了大狱,最终全都被斩了头。虽然如今圣朝没有迫害法儒一脉,可法儒一脉的人,不管是在庙堂还是在江湖上,都几乎销声匿迹了。
当初他从长安出来的时候,小夫子也曾对他说过,要是遇到法儒一脉的人,便想办法在不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将消息传回长安!
徐长安也没想到,才出了长安没多久,便在这封武州遇到了疑似法儒一脉的人!
日已西沉,徐长安坐在了稻花香酒楼等着荀法!
....................................................................
....................................................................................................................................待会还有一章。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