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官一听,皱起了眉头。
这是关桐的声音!
文帝一听,也皱起了眉头,此刻正听唐柱国说得兴起,正准备问问太极是个什么功夫,也正准备向群臣介绍一下傅小官,却没料到殿外居然有人告御状!
而且偏偏还告的就是傅小官!
关桐的病可还没好,但他却仅仅在繁宁城休养了一天,就急不可耐的赶回了观云城,并再次急不可耐的赶在了大朝会结束之前——
在他看来,傅小官羞辱自己这事,必须得让所有的大臣都知道,这事涉及到武朝的脸面,他坚信群臣和陛下听了他的那番遭遇之后,定然会不喜傅小官,若是能够将傅小官逐出武朝,这事儿他就算是办得漂漂亮亮,那场雨才算是没有白淋,这场病,才算是没有白生。
文帝沉思片刻,说了一个字:“宣!”
关桐跌跌撞撞的走了进来,却在门口时候一怔,他看见了傅小官!
傅小官此刻正转过身来笑眯眯的看着他,看得他心里一紧,居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他不明白傅小官一个虞朝的外臣为什么会站在武朝的聚华殿里,他的心里感觉有些不妙,但随即一想到自己的一应安排,便狠狠的瞪了傅小官一眼,昂首走入了聚华殿。
关桐噗通一声跪在了陛下的面前,一通嚎哭,声泪俱下的诉说道:“微臣观礼殿左侍郎关桐,前些日子接陛下旨意前去繁宁城迎接各国学子使团。其中夷国樊国和荒国的使团来的较早,一切顺利,可是……”
关桐抬起头来,又是一阵嚎啕大哭,“可是在傅小官一行抵达繁宁城外时候,因为微臣正在与其他三国学子交流此次文会事项,耽误了少许时间,他傅小官居然就在繁宁城外扎下了营。当时微臣心想他既然已经扎营,而微臣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毕,那便第二日去迎他入城。”
关桐哽咽了几下,又道:“陛下啊,您是不知道,那傅小官居然在第二日拔营返程……臣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快马追去,至距离繁宁城五十里开外,臣追上了傅小官。臣想要恳求傅小官随臣来京都,却没料到这厮浑然不在意陛下之爱护!他恃才放旷,以闭关为借口不与臣相见,并令臣在那雨中站着,言说臣若是敢离开半步,他就定会带着使团返回。臣心想他乃陛下唯一钦点之人,自然受陛下重视,臣、臣惶恐立于雨中,淋了半日,至太平公主来了之后,他傅小官才施施然从马车里走了出来。”
至此,事情的经过就差不多讲完了,聚华殿中的群臣又有了窃窃私语之声,而文帝的却皱着眉头再次看了看傅小官。
傅小官若无其事的站着,对于关桐这番言语,他表现得似乎太过平静。
关桐再次声泪俱下的控诉道:“陛下啊,臣受了那傅小官的羞辱染了风寒这算不得什么,可臣事后细思极恐,他傅小官凭什么敢如此大胆?他代表虞朝而来,臣以为这便是宣帝的态度!他傅小官未曾把武朝放在眼里,也未曾把陛下您……放在眼里!”
这句话说得掷地有声,于是有朝臣闻之而怒。
一个中年大臣站了出来,对着文帝拱手一礼,道:“臣以为那傅小官是浪得虚名之辈!陛下,虞朝更重文事,以圣学而治家国。傅小官既然是天下有名之才子,他当然懂圣学,那么他当然知礼数。关大人这番言语在臣听来,那傅小官非但不懂礼数,还对陛下大不敬。这样的人,不配为我武朝学子之楷模,臣恳请陛下将此子逐出武朝!”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个个朝臣站了出来,文帝的眉头又轻蹙了一下,而跪在地上的关桐却心里一喜,然后补了一刀:“那傅小官还曾对微臣说了一句大不敬的话,臣不敢言。”
文帝忽然一笑,“你且说来听听。”
关桐故着迟疑,然后说了一句:“他说……武朝之民智都尚未开化,居然罔谈文会,实在、实在是可笑之极!”
这句话一出,聚华殿顿时沸腾。
一个个朝臣义愤填膺的站了出来,无一例外,皆是请求文帝将武朝使团驱离出境。
左相南宫一羽没有动,他的白眉紧蹙,觉得这事儿有些蹊跷。
昨日早上他在观云台见过傅小官,二人相谈甚欢,他并没有在傅小官的言谈中感觉到那小子有丝毫的猖狂神态。
因为对文行舟那法典之事,傅小官与他意见相同,他甚至还将傅小官引为知己。
此刻在关桐的嘴里说来,傅小官简直就是一个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之人——可那小子昨日里明明很是谦逊,那么究竟是关桐说谎?还是自己这双老眼看错了人?
他决定再看看。
而右相卓一行此刻也没有动,他老神在在的站着,视线却落在地上,脸上不喜不悲,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文帝坐不住了,便向关桐问道:“你可有证人?”
“启禀陛下,有夷国六皇子鄢晗煜和荒国的拓跋渊可以为臣证明。”
文帝心里咯噔一下,关桐既然敢来告御状,既然还有这两国的使臣为证,想来八九不离十——傅小官真的是那样的人吗?
他的心里有些失望,又看向了傅小官,傅小官依然面带微笑,丝毫没有惶恐或者意图辩驳之举动。
“朕请来了傅小官,此刻他就站在这聚华殿中,朕本打算等这大朝会结束的时候为诸卿介绍他一番,现在既然关桐告了御状,那么……傅小官,你可有话说?”
皇帝这番话一出,所有的大臣顿时向身后看去,便看见傅小官施施然走了过来。
那些大臣们的眼里满是怒火,傅小官踏火而行,甚至看都没有看这些朝臣一眼。
这厮……果然骄傲自大,目空一切!
傅小官站在了关桐的身旁,他躬身对文帝行了一礼,却徐徐转过身来面对着群臣。
他的脸上依然带着笑意,这笑意看在群臣的眼里,却是嘲讽,便觉得无比的刺眼难受,一个个恨不得踹他两脚。
这是关桐的声音!
文帝一听,也皱起了眉头,此刻正听唐柱国说得兴起,正准备问问太极是个什么功夫,也正准备向群臣介绍一下傅小官,却没料到殿外居然有人告御状!
而且偏偏还告的就是傅小官!
关桐的病可还没好,但他却仅仅在繁宁城休养了一天,就急不可耐的赶回了观云城,并再次急不可耐的赶在了大朝会结束之前——
在他看来,傅小官羞辱自己这事,必须得让所有的大臣都知道,这事涉及到武朝的脸面,他坚信群臣和陛下听了他的那番遭遇之后,定然会不喜傅小官,若是能够将傅小官逐出武朝,这事儿他就算是办得漂漂亮亮,那场雨才算是没有白淋,这场病,才算是没有白生。
文帝沉思片刻,说了一个字:“宣!”
关桐跌跌撞撞的走了进来,却在门口时候一怔,他看见了傅小官!
傅小官此刻正转过身来笑眯眯的看着他,看得他心里一紧,居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他不明白傅小官一个虞朝的外臣为什么会站在武朝的聚华殿里,他的心里感觉有些不妙,但随即一想到自己的一应安排,便狠狠的瞪了傅小官一眼,昂首走入了聚华殿。
关桐噗通一声跪在了陛下的面前,一通嚎哭,声泪俱下的诉说道:“微臣观礼殿左侍郎关桐,前些日子接陛下旨意前去繁宁城迎接各国学子使团。其中夷国樊国和荒国的使团来的较早,一切顺利,可是……”
关桐抬起头来,又是一阵嚎啕大哭,“可是在傅小官一行抵达繁宁城外时候,因为微臣正在与其他三国学子交流此次文会事项,耽误了少许时间,他傅小官居然就在繁宁城外扎下了营。当时微臣心想他既然已经扎营,而微臣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毕,那便第二日去迎他入城。”
关桐哽咽了几下,又道:“陛下啊,您是不知道,那傅小官居然在第二日拔营返程……臣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快马追去,至距离繁宁城五十里开外,臣追上了傅小官。臣想要恳求傅小官随臣来京都,却没料到这厮浑然不在意陛下之爱护!他恃才放旷,以闭关为借口不与臣相见,并令臣在那雨中站着,言说臣若是敢离开半步,他就定会带着使团返回。臣心想他乃陛下唯一钦点之人,自然受陛下重视,臣、臣惶恐立于雨中,淋了半日,至太平公主来了之后,他傅小官才施施然从马车里走了出来。”
至此,事情的经过就差不多讲完了,聚华殿中的群臣又有了窃窃私语之声,而文帝的却皱着眉头再次看了看傅小官。
傅小官若无其事的站着,对于关桐这番言语,他表现得似乎太过平静。
关桐再次声泪俱下的控诉道:“陛下啊,臣受了那傅小官的羞辱染了风寒这算不得什么,可臣事后细思极恐,他傅小官凭什么敢如此大胆?他代表虞朝而来,臣以为这便是宣帝的态度!他傅小官未曾把武朝放在眼里,也未曾把陛下您……放在眼里!”
这句话说得掷地有声,于是有朝臣闻之而怒。
一个中年大臣站了出来,对着文帝拱手一礼,道:“臣以为那傅小官是浪得虚名之辈!陛下,虞朝更重文事,以圣学而治家国。傅小官既然是天下有名之才子,他当然懂圣学,那么他当然知礼数。关大人这番言语在臣听来,那傅小官非但不懂礼数,还对陛下大不敬。这样的人,不配为我武朝学子之楷模,臣恳请陛下将此子逐出武朝!”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个个朝臣站了出来,文帝的眉头又轻蹙了一下,而跪在地上的关桐却心里一喜,然后补了一刀:“那傅小官还曾对微臣说了一句大不敬的话,臣不敢言。”
文帝忽然一笑,“你且说来听听。”
关桐故着迟疑,然后说了一句:“他说……武朝之民智都尚未开化,居然罔谈文会,实在、实在是可笑之极!”
这句话一出,聚华殿顿时沸腾。
一个个朝臣义愤填膺的站了出来,无一例外,皆是请求文帝将武朝使团驱离出境。
左相南宫一羽没有动,他的白眉紧蹙,觉得这事儿有些蹊跷。
昨日早上他在观云台见过傅小官,二人相谈甚欢,他并没有在傅小官的言谈中感觉到那小子有丝毫的猖狂神态。
因为对文行舟那法典之事,傅小官与他意见相同,他甚至还将傅小官引为知己。
此刻在关桐的嘴里说来,傅小官简直就是一个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之人——可那小子昨日里明明很是谦逊,那么究竟是关桐说谎?还是自己这双老眼看错了人?
他决定再看看。
而右相卓一行此刻也没有动,他老神在在的站着,视线却落在地上,脸上不喜不悲,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文帝坐不住了,便向关桐问道:“你可有证人?”
“启禀陛下,有夷国六皇子鄢晗煜和荒国的拓跋渊可以为臣证明。”
文帝心里咯噔一下,关桐既然敢来告御状,既然还有这两国的使臣为证,想来八九不离十——傅小官真的是那样的人吗?
他的心里有些失望,又看向了傅小官,傅小官依然面带微笑,丝毫没有惶恐或者意图辩驳之举动。
“朕请来了傅小官,此刻他就站在这聚华殿中,朕本打算等这大朝会结束的时候为诸卿介绍他一番,现在既然关桐告了御状,那么……傅小官,你可有话说?”
皇帝这番话一出,所有的大臣顿时向身后看去,便看见傅小官施施然走了过来。
那些大臣们的眼里满是怒火,傅小官踏火而行,甚至看都没有看这些朝臣一眼。
这厮……果然骄傲自大,目空一切!
傅小官站在了关桐的身旁,他躬身对文帝行了一礼,却徐徐转过身来面对着群臣。
他的脸上依然带着笑意,这笑意看在群臣的眼里,却是嘲讽,便觉得无比的刺眼难受,一个个恨不得踹他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