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海战死后,李文忠与蓝玉在张士诚与方国珍的双重打击下,苦苦的支撑了几年,沐英能做的就是让张兴武死守饶州,给他们留条退路。
朱文正回答:“上次回来述职,过来看我,跟你一样,把看守们修理了一顿,留下点银子就走了,说是去北边北伐去了。唉,哥哥我糊涂啊,要不然,也跟你们一样,东征西讨的,何等快活呀。”
沐英宽慰他,道:“大哥,你放心吧,义父没准那天就将你放出去,戴罪立功了,兄弟我有机会也会帮你说说情的。”
朱文正知道可能性不大,就说:“没事的,兄弟,你在外面也要注意安全。”沐英呆了会,拿出一包银子,递给了女人,说是给他们补贴一下家用,以后有了孩子,不能没有钱啊。
临走的时候,他看着朱文正不舍的表情,心里也很难受。洪都城坚守了八十五天,硬是挡住了陈友直二十万大军的进攻,他作为主管,压力是非常大的,导致后来心态的扭曲,犯下了大错。
大舅子缪赫仑来府里回访,这些天,他父亲的丧事、守孝,也把他累坏了。朱元璋为了照顾他,没有将他编入北伐的行列,而是将应天城的防务交付给了他,让他有事找沐英商量。缪赫仑知道自己各方面都要仰仗这个妹夫,所以,丁忧期没满,就悄悄地来到了沐府,想听听沐英的意见。
沐英对自己的这个大舅哥,也是很了解的,缪赫仑十五岁就跟着父亲的水师,到处征战,但没有单独的带过兵,也就是没有野外的实战经验,朱元璋让他接受应天城的防务,也有锻炼他的意思。沐英明白这个道理,自家的大舅哥,没道理不帮,所以,跟他仔细的分析城里的布防,如何入手,如何让部下心服口服,最后缪赫仑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完成了江南的统一后,吴王朱元璋更加坚定了北伐的决心,派出了三路大军,直捣中原。
朱元璋发布了《谕中原檄》,正式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号召北方地区的人民,站立起来反抗元朝,推翻元朝的统治,恢复汉治。
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的东路军,率三十万大军由张士诚的老家盐都,兵分两路,一路进入了山东的沂州,直扑煤城、兖州;另一路杀向胶东半岛,最后合围至泉城,目标是拿下整个齐鲁大地。
郭英、郭兴、邓愈等将军为西路军,共率三十万大军,从鄂黄的山区,直入河南的申城,再兵分三路,一路从申城杀向商都;一路由申城进入陕西的商洛,打通入陕通道;第三路从申城,杀向郧西,再向金州、汉中等地,然后直奔川中平原,消灭各地的元军。
朱元璋亲率康茂才、耿炳文、缪大亨、华云龙、孟善、花茂等将领,统领大军四十万,为中路军,从淮北进入华中平原,消灭黄河以南的元军主力。
缪永安、俞通海的巢湖水师,顺淮河、大运河北上,协助中路军,占领中原大地。
李善长、沐英坐镇江南,负责粮饷、军械等辎重的统筹,以及兵员的调配,全力支援北伐中的各军队的供应。
吴王为了北伐,到处在调兵遣将,将江南能动的兵力全部投向了淮北,唯独没有动沐英的一兵一卒,他知道,一段主力离开江南,那些陈友谅、张士诚的余孽就会蠢蠢欲动,各地的城防兵力,是不能随便调动的,所以,沐英需要足够的兵力来平息叛乱。
因此,沐英的手下兵力不但没动,还把林忠豪的三万多人,划归沐英管辖,将沐英的一万骑兵,扩充到一万五千人,补足了这个不满额的骑兵卫,这样一来,沐英手下就有了十几万兵力了。
沐英深知身上的责任重大,为了江南的稳定,他重新对江南各城防军队进行了调配,对自己的十几万大军,也重新进行了布局。沐英分析了一下江南的格局,将兵力分散的布置在各地,呈三角形的状况,这样,一旦有事,自己的军队作为机动兵力,可以起到遥相呼应,彼此能迅速支援的效果。
虎威军一卫、陈达金部,驻扎在毗陵城;
虎威军二卫、潘成龙部,驻扎在平江城外,平江城内驻军为徐达的旧部朱龙,兵力一万五千人;
虎威军三卫、赵权部,驻扎在临安城外,城内驻军为汤和的部将马究。
虎威军四卫、顾德强部,驻扎在宜城;
虎威军五卫、张兴武部,仍然驻扎在饶州;
虎威军中军、陈宇旺部,驻扎在江陵,拱卫应天城;
虎威军骑兵卫、涂永部,驻扎在丹徒城外,作为机动,随时策应各地。
巢湖水师张德胜部,沿长江一线展开,为水上机动部队,随时策应各地。
各地的调兵遣将完成后,所有的部队迅速到达指定的地点,该北上的,迅速度过长江天堑,完成吴王朱元璋的布局,形成对北元帝国的环形包围圈。
江南各地的调整也完成,各部队完成了换防,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军队的调防,是根据时事的发展,表明军队驻扎在某处的战略地位,而非军事主官的任意行为。
鄱阳湖水战结束后,沐英对火器在战场上的作用,有了个很大的认识,于是,想尽法子给自己的部队装配点,无奈各部队都在争夺,一直没能如愿,后来王正明召集工匠们,想办法仿造,后来终于造了一批火炮,张兴武在饶州一带,抄了几个民间鞭炮作坊,收集了十几个会制作**的老师傅,许以重酬,将他们送到了王正明那里。
张兴武同时派出多股人员,到湘、鄂一带湖区,收集了百多支火铳,也送到了王正明那里,让王正明仿造。
王正明这一整子,压力山大他除了带领工匠们,仿制各种火器外,还要协助沐英搞好江南各地的征粮征税,按照沐英的要求,他将五千人的后勤队伍,分成了近百个征税小组,分散到江南、江北的各个地方,进行设卡征税,各守城军队负责所在城镇的征粮征税任务。后勤在战争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所谓军马未动,粮草先行。
王正明的近百个征税、征粮小组,就是在监督各城镇的征收情况,避免粮税的流失。税银是立国之本,没有税银就养不起军队,也养不起那么多的朝廷官员,税征少了,国家的财政就会紧张,税征重了,就会伤害百姓,所以,税收的标准,是以百姓的承受能力为准则征收的。
各种火铳、火炮也在仿造中,产量很低,生产的速度缓慢,毕竟缺乏材料和工具,一切只是在摸索中。**的晒制,因为有了张兴武送来的几个老师傅,产量还是很可观的,只是**属于危险品,只能在山里悄悄的晒制,还要做好防潮的准备。
平江城被攻下后,二墩按照沐英的要求回到了怀远山区,与先生、翠儿、张千千她们在一起了。张千千按照沐英的要求,从女子铁血卫中挑了一位叫徐琳琳的做了他的妻子,女铁血卫中,大多数人都是二墩在外面游走时,碰巧遇见所救的,这些女孩子都很感激二墩,把他当成了救命恩人,张千千一提出有人愿意嫁给他吗?徐琳琳抢先同意了。
原因是,二墩在都梁城办事时,赶上当地恶霸在大街杀人,强抢民女,二墩出手杀死了恶霸一伙,救出了徐琳琳,并帮徐琳琳安葬了她的父母,从那以后,二墩就是徐琳琳的一切了,哪怕是送掉性命也在所不惜,当张千千提出谁愿意嫁给二墩时,徐琳琳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了。
二墩结婚了,带着徐琳琳回到了山里老营,到父母的坟前给父母烧香磕头,告诉他们自己成家了。徐琳琳一直以为自己这班姐妹们身世凄惨,听了二墩的讲述后,才知道沐英、二墩他们的身世更惨,整个山村一夜被屠,那么小的孩子,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的惨死,心里的悲痛无法形容,小小年纪遭受巨变后,心理都扭曲了,一心想着复仇。
张兴武就是一个例子,父亲临死前将他推进了一个低洼处,用自己的身子掩护住他,背后中了十几刀,都不肯逃命,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儿子活下去,这段经历让近二十岁的张兴武,心理极为扭曲,至今都不肯成家。
当听到沐英被人追杀下落不明时,他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几天,他就是害怕再失去亲人,沐英就是他的最后的心理依靠了。张兴武如此,王正明也是如此,二墩更是如此,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为沐英默默地付出,就是为了这班兄弟的安全。
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知道太平的生活是多么的珍贵;只有经历过亲人的离别,才知道亲情是何等的宝贵;当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别后,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让你生不如死,这些他们都经历过了,岁月的残酷,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刻下了一道一道无情的痕迹,使得他们更加珍惜身边活着的人。
朱文正回答:“上次回来述职,过来看我,跟你一样,把看守们修理了一顿,留下点银子就走了,说是去北边北伐去了。唉,哥哥我糊涂啊,要不然,也跟你们一样,东征西讨的,何等快活呀。”
沐英宽慰他,道:“大哥,你放心吧,义父没准那天就将你放出去,戴罪立功了,兄弟我有机会也会帮你说说情的。”
朱文正知道可能性不大,就说:“没事的,兄弟,你在外面也要注意安全。”沐英呆了会,拿出一包银子,递给了女人,说是给他们补贴一下家用,以后有了孩子,不能没有钱啊。
临走的时候,他看着朱文正不舍的表情,心里也很难受。洪都城坚守了八十五天,硬是挡住了陈友直二十万大军的进攻,他作为主管,压力是非常大的,导致后来心态的扭曲,犯下了大错。
大舅子缪赫仑来府里回访,这些天,他父亲的丧事、守孝,也把他累坏了。朱元璋为了照顾他,没有将他编入北伐的行列,而是将应天城的防务交付给了他,让他有事找沐英商量。缪赫仑知道自己各方面都要仰仗这个妹夫,所以,丁忧期没满,就悄悄地来到了沐府,想听听沐英的意见。
沐英对自己的这个大舅哥,也是很了解的,缪赫仑十五岁就跟着父亲的水师,到处征战,但没有单独的带过兵,也就是没有野外的实战经验,朱元璋让他接受应天城的防务,也有锻炼他的意思。沐英明白这个道理,自家的大舅哥,没道理不帮,所以,跟他仔细的分析城里的布防,如何入手,如何让部下心服口服,最后缪赫仑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完成了江南的统一后,吴王朱元璋更加坚定了北伐的决心,派出了三路大军,直捣中原。
朱元璋发布了《谕中原檄》,正式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号召北方地区的人民,站立起来反抗元朝,推翻元朝的统治,恢复汉治。
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的东路军,率三十万大军由张士诚的老家盐都,兵分两路,一路进入了山东的沂州,直扑煤城、兖州;另一路杀向胶东半岛,最后合围至泉城,目标是拿下整个齐鲁大地。
郭英、郭兴、邓愈等将军为西路军,共率三十万大军,从鄂黄的山区,直入河南的申城,再兵分三路,一路从申城杀向商都;一路由申城进入陕西的商洛,打通入陕通道;第三路从申城,杀向郧西,再向金州、汉中等地,然后直奔川中平原,消灭各地的元军。
朱元璋亲率康茂才、耿炳文、缪大亨、华云龙、孟善、花茂等将领,统领大军四十万,为中路军,从淮北进入华中平原,消灭黄河以南的元军主力。
缪永安、俞通海的巢湖水师,顺淮河、大运河北上,协助中路军,占领中原大地。
李善长、沐英坐镇江南,负责粮饷、军械等辎重的统筹,以及兵员的调配,全力支援北伐中的各军队的供应。
吴王为了北伐,到处在调兵遣将,将江南能动的兵力全部投向了淮北,唯独没有动沐英的一兵一卒,他知道,一段主力离开江南,那些陈友谅、张士诚的余孽就会蠢蠢欲动,各地的城防兵力,是不能随便调动的,所以,沐英需要足够的兵力来平息叛乱。
因此,沐英的手下兵力不但没动,还把林忠豪的三万多人,划归沐英管辖,将沐英的一万骑兵,扩充到一万五千人,补足了这个不满额的骑兵卫,这样一来,沐英手下就有了十几万兵力了。
沐英深知身上的责任重大,为了江南的稳定,他重新对江南各城防军队进行了调配,对自己的十几万大军,也重新进行了布局。沐英分析了一下江南的格局,将兵力分散的布置在各地,呈三角形的状况,这样,一旦有事,自己的军队作为机动兵力,可以起到遥相呼应,彼此能迅速支援的效果。
虎威军一卫、陈达金部,驻扎在毗陵城;
虎威军二卫、潘成龙部,驻扎在平江城外,平江城内驻军为徐达的旧部朱龙,兵力一万五千人;
虎威军三卫、赵权部,驻扎在临安城外,城内驻军为汤和的部将马究。
虎威军四卫、顾德强部,驻扎在宜城;
虎威军五卫、张兴武部,仍然驻扎在饶州;
虎威军中军、陈宇旺部,驻扎在江陵,拱卫应天城;
虎威军骑兵卫、涂永部,驻扎在丹徒城外,作为机动,随时策应各地。
巢湖水师张德胜部,沿长江一线展开,为水上机动部队,随时策应各地。
各地的调兵遣将完成后,所有的部队迅速到达指定的地点,该北上的,迅速度过长江天堑,完成吴王朱元璋的布局,形成对北元帝国的环形包围圈。
江南各地的调整也完成,各部队完成了换防,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军队的调防,是根据时事的发展,表明军队驻扎在某处的战略地位,而非军事主官的任意行为。
鄱阳湖水战结束后,沐英对火器在战场上的作用,有了个很大的认识,于是,想尽法子给自己的部队装配点,无奈各部队都在争夺,一直没能如愿,后来王正明召集工匠们,想办法仿造,后来终于造了一批火炮,张兴武在饶州一带,抄了几个民间鞭炮作坊,收集了十几个会制作**的老师傅,许以重酬,将他们送到了王正明那里。
张兴武同时派出多股人员,到湘、鄂一带湖区,收集了百多支火铳,也送到了王正明那里,让王正明仿造。
王正明这一整子,压力山大他除了带领工匠们,仿制各种火器外,还要协助沐英搞好江南各地的征粮征税,按照沐英的要求,他将五千人的后勤队伍,分成了近百个征税小组,分散到江南、江北的各个地方,进行设卡征税,各守城军队负责所在城镇的征粮征税任务。后勤在战争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所谓军马未动,粮草先行。
王正明的近百个征税、征粮小组,就是在监督各城镇的征收情况,避免粮税的流失。税银是立国之本,没有税银就养不起军队,也养不起那么多的朝廷官员,税征少了,国家的财政就会紧张,税征重了,就会伤害百姓,所以,税收的标准,是以百姓的承受能力为准则征收的。
各种火铳、火炮也在仿造中,产量很低,生产的速度缓慢,毕竟缺乏材料和工具,一切只是在摸索中。**的晒制,因为有了张兴武送来的几个老师傅,产量还是很可观的,只是**属于危险品,只能在山里悄悄的晒制,还要做好防潮的准备。
平江城被攻下后,二墩按照沐英的要求回到了怀远山区,与先生、翠儿、张千千她们在一起了。张千千按照沐英的要求,从女子铁血卫中挑了一位叫徐琳琳的做了他的妻子,女铁血卫中,大多数人都是二墩在外面游走时,碰巧遇见所救的,这些女孩子都很感激二墩,把他当成了救命恩人,张千千一提出有人愿意嫁给他吗?徐琳琳抢先同意了。
原因是,二墩在都梁城办事时,赶上当地恶霸在大街杀人,强抢民女,二墩出手杀死了恶霸一伙,救出了徐琳琳,并帮徐琳琳安葬了她的父母,从那以后,二墩就是徐琳琳的一切了,哪怕是送掉性命也在所不惜,当张千千提出谁愿意嫁给二墩时,徐琳琳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了。
二墩结婚了,带着徐琳琳回到了山里老营,到父母的坟前给父母烧香磕头,告诉他们自己成家了。徐琳琳一直以为自己这班姐妹们身世凄惨,听了二墩的讲述后,才知道沐英、二墩他们的身世更惨,整个山村一夜被屠,那么小的孩子,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的惨死,心里的悲痛无法形容,小小年纪遭受巨变后,心理都扭曲了,一心想着复仇。
张兴武就是一个例子,父亲临死前将他推进了一个低洼处,用自己的身子掩护住他,背后中了十几刀,都不肯逃命,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儿子活下去,这段经历让近二十岁的张兴武,心理极为扭曲,至今都不肯成家。
当听到沐英被人追杀下落不明时,他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几天,他就是害怕再失去亲人,沐英就是他的最后的心理依靠了。张兴武如此,王正明也是如此,二墩更是如此,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为沐英默默地付出,就是为了这班兄弟的安全。
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知道太平的生活是多么的珍贵;只有经历过亲人的离别,才知道亲情是何等的宝贵;当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别后,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让你生不如死,这些他们都经历过了,岁月的残酷,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刻下了一道一道无情的痕迹,使得他们更加珍惜身边活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