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捷消息传到了应天城,随着而来的还有几千士兵、押送的重要俘虏,和一长条大车,上面装满了福建送来的战利品。沐英知道明朝初立,百废待兴,更缺钱财,所以,将福州、泉州等府库搜刮一空,全部押解回来,充实国库。

    朱元璋与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等文官,辛苦了几个月,组建了大明朝的内阁,及地方省、府、县治衙门,并且评定功臣、封侯封爵拜相。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应天城称帝,国号大明,年号为洪武,拜李善长、胡惟庸为左、右宰相。

    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战死的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

    朱元璋于鸡鸣山立功臣庙,朱元璋亲定功臣位次,以徐达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华高、丁德兴、俞通海、张德胜、吴良、吴桢、曹良臣、康茂才、吴服、毛成、孙兴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虚位。又以缪永安、俞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丁德兴七人配享太庙。

    胡惟庸定远城人士,投朱元璋于和州,也就是朱元璋囤兵江北,准备进攻应天城的前一年,仅仅比刘伯温早一年。但在开国元勋中属于资历最差的一个,出身于文官,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

    沐英与胡惟庸不熟悉,沐英从北朱元璋夫妇收为义子时,胡惟庸还没投奔朱元璋。胡惟庸跟随朱元璋后,紧接着渡江南下,开始从徽州向应天城发展,而沐英则留在淮南对付张天佑,收复滁州。

    沐英南下丹徒城时,胡惟庸被朱元璋下放到任县官去了,所以,沐英与胡惟庸并不是很熟,等朱元璋平定北方后,回应天府组建大明王朝时,胡惟庸才有李善长举荐,参与组建内阁班子。

    胡惟庸知道朱元璋手下,有四位智勇双全的少年将军,那就是朱文正、李文忠、蓝玉、沐英四人,其中沐英无论心智、计谋、诡道都属于顶尖人物,连朱元璋身边的锦衣卫头目陈一民,见了都打冷颤,所以,胡惟庸既想见识一下这位传奇的少年将军,有怕被沐英给惦记上了。

    胡惟庸此人的确有经略处事之才干,从早期县官,到后来的军队粮草、辎重、饷银的筹措,处事很干练,从不拖泥带水,事情处理的紧紧有条,深得同僚们的称赞。所以,李善长擅长谋略,却不精于管理。所以李善长才极力推荐胡惟庸,以至于后来将自己的左相位置与之对换,可见胡惟庸的才能要在李善长之上。

    这也造成了胡惟庸日后的专横跋扈、独断专行的习气。他为此当了多年独相,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径直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其门,贿送金银财宝、名马古董、玩好之物,不可胜计。大将军徐达极恨他奸恶,从容地告诉了朱元璋。胡惟庸于是诱惑徐达的的门房福寿,图谋害徐达,但被福寿揭发。

    沐英的功劳在蓝玉、李文忠之上,这次李文忠封为公爵,蓝玉封为侯爵,沐英却只封了个忠毅将军,本来李善长将沐英报上公爵的爵位,被胡惟庸给拿下了,李善长心里明白就是不说,给胡惟庸挖了个坑,而朱元璋看了虽然也没说话,但心里很清楚,因为他下一步就要重用这位义子了,同时也想借此看看,身边几位大臣的品行和操守。

    朱元璋下令,将福建押解来的首领级别的俘虏,陈友定、陈宗海、谢英辅、陈宗青、黄永泰、完者帖木儿、曲引、那虹那曲等全部处死,以祭大明战死的英灵。

    朱元璋对沐英在福建的所作所为非常满意,平定了福建,还将福建的府库之中的财物,全部送进了国库,这对刚成立的大明王朝,如久旱的禾苗逢甘霖,来的太及时了,朝廷财政正是拮据时候。

    之前在姑苏筹措钱款修建皇宫,那种大手笔,让李善长都不禁拍案叫绝,朱元璋更是为之惊叹,当初只是派他去筹措钱款,抱着先筹措一部分的心态,没想到他一次就筹措齐了,顺便连城墙、城门也修缮一新。

    所以这次福建四府的组建,及大军的驻防,朝廷没有插手,任由沐英去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沐英封了个忠毅将军,心里也没当回事,他跟朱元璋夫妇不是亲子,却胜似亲子,所以也并不在乎,他在忙着组建闽东四府,及闽地驻军的调防。

    施永明部驻防宁德城;郑佳鹏部驻防福安城;

    赖政为福州将军,下辖赵权部、张兴武部,驻防福州城;

    王顺为兴化将军,下辖顾德强部、潘成龙部,驻防兴化城;

    林忠豪为泉州将军,下辖陈琪部、张雨桐部、刘德胜部,驻防泉州城、厦门城,金门岛;

    赵猛为漳州将军,下辖陈达金部、陈宇旺部,驻防漳州城;

    何碧青为龙岩将军,下辖黄世伟部、邓思苟部,驻防龙岩城。

    在福州设立大明水师衙门,大明水师统帅缪永忠,下辖巢湖水师、福州水师、泉州水师,巢湖水师统领为张德胜,俞通海为福州水师统领,林大猛为泉州水师统领;

    张玉石、刘宏宇、解卫率本部人马,回闽西三府去了。汤和将军将本部人马重新整编后,扩充至六万余人,向南粤的潮汕地区进军。汤和临走时,顺走了沐英的十二门火炮、百十支火铳,边直接走人了,沐英陪笑着送出城外。

    姑苏陆家陆宇庭、苏家苏浩亮、丹徒三大家也来人了。定远城陈仁普先生,派自己的儿子陈义安来到了福州,他们都很兴奋,知道沐英将军又给了他们几大家的机会,要么就是经商,要么就是官吏的差事,这次来同时也带来了家族中优秀的子弟。

    沐英也通知了福建五大家族的家主,请他们也派人来参加福建治理的洽谈。福建地处偏东海边,宗族派系林立,且相互仇杀,自古闽地难治,沐英手中多为军队勇将,缺少治理人才,能用的只有定远陈家、丹徒三大家族和姑苏四大家族,但不能总用这几家的人才。所以,他决定以闽治闽,利用闽地宗族来治理闽地,这样也能缓和化解家族之间的矛盾。

    闽地宗族势力强大,统治福建各地长久,权力堪比官府,族中子弟极为团结。当年亦思巴溪战乱,就是有各大家族开始向波斯胡人发难,导致多个家族起来响应,最后将泉州一带的胡人叛军剿灭干净。

    闽中一带,王、林、黄、陈、郑、共五大家族。

    隋朝时,河南光州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起义造反,打到福建后,统一了福建,人称开闽三王,其后人居住在福州、泉州一带。王家除了保境安民,还广施德政,开辟海上贸易的通道,与西洋以货换货,其后人大多做贸易、经商。

    闽中林氏,来自山东鲁国,王族后人,南北朝时避乱来到福建,称九牧林家,主要居住在兴化一带。林家在官场势力强大,族中子弟多为小吏,新提拔泉州水师统领林大猛,就是闽中林家子弟。

    闽中陈氏,来自于河南固始,其家族久居漳州,祖上曾有开漳圣王之美称。剿灭亦思巴溪叛乱,先是陈家姻亲柳家开始起兵,而后陈家参与,后来才有陈友定及儿子陈宗海,带着陈家子弟兵,一举拿下了泉州,然后就在泉州驻扎下来,直到被汤和将军剿灭。陈家家大业大,跟随陈友定平定叛乱的只是其中的一支。

    郑家祖上来自丹阳、应天一带,迁移到闽中沿海一带,世世代代就安居下来,多以航海捕鱼为生。

    闽中黄氏,来自于楚国,黄氏迁移到福建后,久居泉州一带,以大量种植茶树,采茶制茶为生,久而久之,几乎垄断了闽地的茶叶行。新任的福州知府黄缇敏,就是黄家子弟。

    沐英将军因平定福建,这时在福建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他的邀请,基本上没人敢不来,而且来的不是族长,就是在家族中能说上话的人。

    沐英首先给五大家族,每家五个进入吏场的名额,要求必须是优秀的子弟,这叫拉拢人心,仅此一点,就让在座的五大家族代表感恩涕零了。

    其次,沐英向五大家族,隆重推荐了来自姑苏、丹徒、定远的几大家族,希望他们通力合作,打通内地与福建、内地与海外的贸易市场,尽快使闽地的市场繁荣起来,让百姓安居乐业。

    五大家族知道沐英是为了闽地的发展着想,所以,都很高兴的向客人推荐,自己家族的特长、特产等,做到市场对口。

    最后是,王家与姑苏薛家、定远陈家,一起联手,发展海外贸易;郑家与姑苏陆家、丹徒顾家一起,发展航海运输业;陈家与丹徒宁家合作,发展桑树种植,蚕茧丝绸业;林家与丹徒陆家,发展陶瓷、紫砂壶的烧制,茶具的加工业;黄家与姑苏薛家联合,生产加工手工艺品,将内地的工艺品带到闽中来。

章节目录

战神沐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不得不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得不晚并收藏战神沐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