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风吹进窗内,并不巨大,只是让屋内的烛火摇晃了一瞬,让二人的衣角飘起了一瞬。
微凉的气息打破了二人之间的沉默。
宋大仁说道:“没有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就像没有人知道晚饭自己到底会吃什么。”
夏夜的风变得大了些,吹灭了一盏烛光。
桌上的尉缭子翻动着书页,屋内响起了纸页摩擦的哗啦声。
朱奎抬手按住书籍,淡淡道:“但我可以决定自己晚饭吃什么,就像你可以决定我什么时候死,这并没有什么分别。”
宋大仁再度沉默了一会儿,感叹道:“的确没有什么分别。”
屋内重新变得安静下来,两个人之间都有些沉默。
“从我去到武安郡的时候便不如你,后来进入官学还是不如你,直到现在进了官场我还是不如你。”
“你这话,算是在抱怨吗?”
朱奎摇了摇头,脸上挂着笑意说道:“我只是在感慨而已,没有嫉妒,自然也谈不上抱怨。”
宋大仁问道:“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始终没有问你为何会站在我那头,而不是站在我这头,我一直在等你和我解释。”
“我一直没有去,所以你便要来杀我?”
“每个人都有苦衷,只是有苦衷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乱来,太子和吴王之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线,无论你的理由是什么跨过了就是跨过了。”
“那看来无论我的理由是什么,今晚我都不会活着。”
“但我想知道原因。”
这一次轮到朱奎沉默了下来,直到窗外的风渐渐变小,他起身将熄灭了那盏烛火点亮。
“你还记得岐山兵变的首领吗?”
当年岐山郡三十四万地方军反叛但却并不统一,在未曾巩固阵脚的情况下相互厮杀,这才造就了战火连天的场面。
但当年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是因为一个人而起,岐山太守孟恬。
后来反叛被镇压,孟恬被押入长安本来应该处死,后不知为何只是押入大牢关了起来,永无止境没有出头之路。
这比死了还要让人难受,所以很多人都很满意唐皇的做法。
直到前些年李弦一成为太子,然后将孟恬放了出来。
很多人诧异,但因为事情过去了很多年,因为李弦一是太子,所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朱奎脸上露出一抹冷笑:“那个老家伙现在还活的好好地,而当年死在那场哗变当中的人却再也活不过来了。”
“这就是你背叛太子的原因?”宋大仁有些失望,然后说道:“太子终究是与众不同的那个人,他释放孟恬是为了安那些出自岐山郡的将领们的心,也是为了安岐山郡百姓的心,从大局上来说这固然会带来争执,但却是利大于弊。”
岐山哗变连累四周无数城池,所以这些年来导致出自岐山郡的人无形中矮了他人一头,无论是上朝为官还是行走江湖提到自己出身岐山郡都会让人愕然一瞬。
无论这一瞬的愕然是否拥有敌意。
无数人的歧视导致岐山郡变得有些死气沉沉,直到那年太子宣布释放孟恬,表明了天下都是唐国的天下,每个郡县都是唐国的郡县,没有高低之分,这才很大程度缓解了这种现象,让整个岐山郡拜服归心。
就像当初在三古之地长林的天骄包知命说过的话一样,先祖的罪恶凭什么要加到后代的身上?
这本就是不公平的事情。
所以李弦一给了他们这份公平。
朱奎讥讽道:“岐山郡需要公平,天下人需要一个能够带来公平的君王,但死去的人难道就不需要公平了吗?”
家国天下。
家国天下。
家国天下。
究竟是家在前头还是国在前头没人说得清。
但对朱奎来说家永远在前头,他的妻子死在了岐山哗变上,而太子释放了孟恬,对他来说这就是无法缓和的立场。
宋大仁说道:“总要有些取舍。”
朱奎看着他,同样道:“的确要有些取舍。”
“只有这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
朱奎走到了窗户之前站下,目光看着窗外的,开口道:“太子会是一个好皇帝,吴王同样会是一个好皇帝,二人截然不同但却难分高下,有的人更愿意支持太子,有的人更愿意支持吴王。”
“这么说你更愿意站在吴王那头?”
“如果当初不是因为你,我一开始支持的就是吴王。”
宋大仁沉默了一瞬,说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吴王或许也是绝佳的人选,但他的身后总归站着皇后,而皇后不是一个好人。”
不是一个好人,如此直截了当的评价和议论很少会有人说出口。
朱奎没有说话,事到如今也没有必要再去争论这些事情。
“党争其实不算什么,你大可不参与其中。”
“你今天的话格外的多。”
朱奎回头看着他说道。
宋大仁沉默着没有开口,他今天的话的确很多,话多就意味着不想杀人。
直到片刻之后方才开口道:“我不想杀你。”
背叛永远都是最让人无法忍受的事情,所以宋大仁想要杀了朱奎,但当他站在面前的时候才发现立场有时候是无法操控感情的。
“但你还是来了,这就证明我还是要死。”
朱奎摇了摇头,感慨道:“自从我们开始认识的时候你就是如此,但你有没有想过,当猎人遇到猛虎的时候,你起了慈悲之心,反而会葬身虎口。”
窗外的风吹动着屋内,拂过了窗帘。
系在窗帘上的一根麻绳落在了地上,落在了地上的那盆清水中。
清水泛起涟漪,然后整个书房都跟着泛起了涟漪,窗帘随风摆向一侧,但奇怪的是窗外的风却再也无法进入其中。
朱奎看着宋大仁,叹了一口气道:“你了解我,就像我了解你一样,你会来杀我,但你只会一个人来,我的书房前些日子请太尉来布下了一个法阵,威力算不到强,但用来杀你却是足够了。”
屋内的风四下卷着,桌上的尉缭子哗啦作响。
微凉的气息打破了二人之间的沉默。
宋大仁说道:“没有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就像没有人知道晚饭自己到底会吃什么。”
夏夜的风变得大了些,吹灭了一盏烛光。
桌上的尉缭子翻动着书页,屋内响起了纸页摩擦的哗啦声。
朱奎抬手按住书籍,淡淡道:“但我可以决定自己晚饭吃什么,就像你可以决定我什么时候死,这并没有什么分别。”
宋大仁再度沉默了一会儿,感叹道:“的确没有什么分别。”
屋内重新变得安静下来,两个人之间都有些沉默。
“从我去到武安郡的时候便不如你,后来进入官学还是不如你,直到现在进了官场我还是不如你。”
“你这话,算是在抱怨吗?”
朱奎摇了摇头,脸上挂着笑意说道:“我只是在感慨而已,没有嫉妒,自然也谈不上抱怨。”
宋大仁问道:“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始终没有问你为何会站在我那头,而不是站在我这头,我一直在等你和我解释。”
“我一直没有去,所以你便要来杀我?”
“每个人都有苦衷,只是有苦衷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乱来,太子和吴王之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线,无论你的理由是什么跨过了就是跨过了。”
“那看来无论我的理由是什么,今晚我都不会活着。”
“但我想知道原因。”
这一次轮到朱奎沉默了下来,直到窗外的风渐渐变小,他起身将熄灭了那盏烛火点亮。
“你还记得岐山兵变的首领吗?”
当年岐山郡三十四万地方军反叛但却并不统一,在未曾巩固阵脚的情况下相互厮杀,这才造就了战火连天的场面。
但当年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是因为一个人而起,岐山太守孟恬。
后来反叛被镇压,孟恬被押入长安本来应该处死,后不知为何只是押入大牢关了起来,永无止境没有出头之路。
这比死了还要让人难受,所以很多人都很满意唐皇的做法。
直到前些年李弦一成为太子,然后将孟恬放了出来。
很多人诧异,但因为事情过去了很多年,因为李弦一是太子,所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朱奎脸上露出一抹冷笑:“那个老家伙现在还活的好好地,而当年死在那场哗变当中的人却再也活不过来了。”
“这就是你背叛太子的原因?”宋大仁有些失望,然后说道:“太子终究是与众不同的那个人,他释放孟恬是为了安那些出自岐山郡的将领们的心,也是为了安岐山郡百姓的心,从大局上来说这固然会带来争执,但却是利大于弊。”
岐山哗变连累四周无数城池,所以这些年来导致出自岐山郡的人无形中矮了他人一头,无论是上朝为官还是行走江湖提到自己出身岐山郡都会让人愕然一瞬。
无论这一瞬的愕然是否拥有敌意。
无数人的歧视导致岐山郡变得有些死气沉沉,直到那年太子宣布释放孟恬,表明了天下都是唐国的天下,每个郡县都是唐国的郡县,没有高低之分,这才很大程度缓解了这种现象,让整个岐山郡拜服归心。
就像当初在三古之地长林的天骄包知命说过的话一样,先祖的罪恶凭什么要加到后代的身上?
这本就是不公平的事情。
所以李弦一给了他们这份公平。
朱奎讥讽道:“岐山郡需要公平,天下人需要一个能够带来公平的君王,但死去的人难道就不需要公平了吗?”
家国天下。
家国天下。
家国天下。
究竟是家在前头还是国在前头没人说得清。
但对朱奎来说家永远在前头,他的妻子死在了岐山哗变上,而太子释放了孟恬,对他来说这就是无法缓和的立场。
宋大仁说道:“总要有些取舍。”
朱奎看着他,同样道:“的确要有些取舍。”
“只有这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
朱奎走到了窗户之前站下,目光看着窗外的,开口道:“太子会是一个好皇帝,吴王同样会是一个好皇帝,二人截然不同但却难分高下,有的人更愿意支持太子,有的人更愿意支持吴王。”
“这么说你更愿意站在吴王那头?”
“如果当初不是因为你,我一开始支持的就是吴王。”
宋大仁沉默了一瞬,说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吴王或许也是绝佳的人选,但他的身后总归站着皇后,而皇后不是一个好人。”
不是一个好人,如此直截了当的评价和议论很少会有人说出口。
朱奎没有说话,事到如今也没有必要再去争论这些事情。
“党争其实不算什么,你大可不参与其中。”
“你今天的话格外的多。”
朱奎回头看着他说道。
宋大仁沉默着没有开口,他今天的话的确很多,话多就意味着不想杀人。
直到片刻之后方才开口道:“我不想杀你。”
背叛永远都是最让人无法忍受的事情,所以宋大仁想要杀了朱奎,但当他站在面前的时候才发现立场有时候是无法操控感情的。
“但你还是来了,这就证明我还是要死。”
朱奎摇了摇头,感慨道:“自从我们开始认识的时候你就是如此,但你有没有想过,当猎人遇到猛虎的时候,你起了慈悲之心,反而会葬身虎口。”
窗外的风吹动着屋内,拂过了窗帘。
系在窗帘上的一根麻绳落在了地上,落在了地上的那盆清水中。
清水泛起涟漪,然后整个书房都跟着泛起了涟漪,窗帘随风摆向一侧,但奇怪的是窗外的风却再也无法进入其中。
朱奎看着宋大仁,叹了一口气道:“你了解我,就像我了解你一样,你会来杀我,但你只会一个人来,我的书房前些日子请太尉来布下了一个法阵,威力算不到强,但用来杀你却是足够了。”
屋内的风四下卷着,桌上的尉缭子哗啦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