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宗是一个能臣干吏,同样是一个佞臣。

    因此,做事很有章法和干劲,而且对于讨好和献媚这样的事情做起来也没有多少压力。

    尤其这次,是几位大佬支持他,他就更加有干劲了。

    因此,当晚回到府上,他就立马写了一份奏折,次日就呈送到了宫中。

    奏折的内容就是,大唐之前编修的隋朝史书不符合事实,他希望皇上能够批准,让他组织大家重新编修前朝史书。

    李恪本来在翻阅奏折时,对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厌烦不已,早就不想再看了。

    看到奏折上许敬宗的名字,他还是翻开看了一下。

    这一看,他自己也被吓了一跳。

    为什么?

    因为前朝的史书是他的父王李世民继位之后才重新修编的。

    至于总领前朝修史的人就是封德彝,是岑文本的老师。

    而内容方面,除了隋文帝杨坚之外,其他继位隋朝皇帝的记录确实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他太多的描写不符合事实。

    只是,因为是他父皇下旨修的史书,他也不敢有其他的想法,不然就会被认为是不孝。

    至少这十多年他没有想过...然而,没想到许敬宗会上这样一份奏章。

    许敬宗是什么人李恪还是清楚的...目前,他还不是朝中大佬,距离大佬的位置还有一点距离,这种情况下他做这样的举动,很显然并非是他的本意。

    那么,到底是谁的主意?

    岑文本?

    魏征?

    还是...这个人的岑文本,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

    他的老师可是刚修的伪隋史的总领。

    这不是在打自己老师的脸吗?

    要是魏征,他的目的?

    是不是...为了李建成?

    因为李建成跟李世民的争斗皇位而败北,大唐关于李建成的记录也被删减和修改的厉害了,现在记录的很多内容都不符合事实。

    比如,李建成可不是什么昏庸之人,而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只是相对于与李世民而言,能力逊色一点而已。

    可现在,他却被记录为一个昏庸无耻之人了...或者,两者都可能?

    李恪真的猜不到。

    不过,对于许敬宗的提议,他倒是很满意。

    确实,他觉得历史就应该尊重事实,而不是伪编乱造。

    华夏历史上,有太多伪编乱造的历史了,就为了胜利者的形象而诋毁自己的对手,将对手说的有多无耻有多无耻...多少忠贞之士,尤其是为这个民族立下大功的人,蒙受了耻辱和冤屈。

    就因为成王败寇?

    去他妈的成王败寇...李恪才不会这么想。

    不过李恪也不会立马给予答复,既然是有人在暗中支持,那么,上书的人肯定不会只是一个许敬宗,还会有更多的人,他需要等等,让这件事情持续发酵,等到时机成熟了,再通过,到时候重新编修前朝史书就顺理成章了。

    李恪这么一想心里就轻松了很多。

    确实,关于重新编修前朝史书,对他的压力还是很大。

    毕竟,他身上流淌的可不仅仅只是大唐李氏的血液,还有前朝皇室的血液。

    吃过早膳。

    李恪来到杨太后的寝宫,跟杨太后请安。

    之前她是杨妃,现在李恪称帝,他自然就成了杨太后了。

    “母后...”李恪行礼道。

    “皇上不要多礼。”

    杨妃说道,“近日政务可否繁忙?”

    杨太后没有容许李恪每天来请安的请求,只是让李恪隔三差五来一次就行了。

    “现在朝中有诸位宰相们处理政务,儿臣轻松了很多。”

    李恪说道。

    “这样就好啊!”

    杨太后回答道。

    “......”李恪欲言又止道。

    “有什么话你就直说。”

    杨太后问道。

    “母后...”李恪措辞委婉地说道,“今日,儿臣收到了许敬宗的奏章,说想要重新编修前朝史书,说父皇编修的前朝史书记录了很多不太真实的事迹。”

    “恪儿是怎么看的?”

    杨太后问道。

    “儿臣觉得,历史就应该尊重事实!”

    李恪想都没想就说道。

    “这未必是好事儿啊!”

    杨太后叹息道,“毕竟,这会影响到大唐的声誉。”

    “大唐的声誉不是靠前朝的历史来维持的,是靠我们李氏子孙造福百姓来维持的...”李恪很认真地说道,“因此,儿臣不希望,我们大唐编修的历史,会成为...一个只抹黑前朝而粉饰自己的史书。”

    “...”杨太后不说话,因为她已经泣不成声了。

    因为她的父皇,大隋的皇帝杨广,本就是一个才华横溢,有颇有政治才能的君王,可因为大唐需要一个暴君来粉饰自己的正统,将他说成了一个残暴如商纣的暴君...为此她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承受了多大的委屈。

    现在她的儿子长大了,有权力为了自己的外祖父而伸张正义了。

    自古,谥号就是是在人去世之后,后人根据其生平功过而给予的一种评价,因为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很难用三言两语讲清楚,于是便有了给谥号的做法,用一个简单的谥号来高度概括一个人的是非功过。

    而能够获得世人评价的,也一定是有身份的人,所以,古代的谥号只有死去的帝妃、诸侯和大臣才可以获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拥有谥号,也是一个人尊贵的象征。

    对于一个人的评价,自然有好有坏,所以给予一个人的谥号也必然有好坏之分。

    但是在谥号最初形成时,只有“美谥”、“平谥”,而没有“恶谥”,直到周厉王之后,才有了“恶谥”出现。

    上谥就是表扬性的谥号,以此来表现一个人生前的美好的德行,像“文”通常表示一个人有才能、勤学好问,“康”则表示安乐抚民;下谥顾名思义,即是批评类的谥号,如隋炀帝的“炀”,周厉王的“厉”。

    而隋炀帝杨广的谥号“炀”,就是唐高祖李渊所赐。

    李渊给杨广的谥号是,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这是名副其实的恶谥了。

    “母后,请不要太难过了,儿臣一定会为外祖父平反的!”

    李恪走到杨太后身前说道,“就先从外祖父的谥号上开始吧!”

    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外祖父并非是他们口中谁的暴君,就不该用炀帝这个恶谥。”

章节目录

大唐之极品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七月初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月初三并收藏大唐之极品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