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李世民的心里自然高兴,作为帝王的他更喜欢看到这样争论不休的局面,而不是一边倒的情景。
只是相对于李世民的欣喜,长孙无忌为首的太子党和太子李承乾心里则很愤怒,特别是高士廉和刘政会两人,作为老臣的他们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了大半生,现在被一个后生晚辈在朝堂上当着众臣的面说自己的话是误国之言,他们两个岂能不愤怒。
但是,现在朝堂上的争吵已经两个人颜面的问题这么简单,而是涉及到了权利的争夺上,涉及到太子党和汉王党双方利益冲突。
因此,两方势力开始将太极殿当成了战场,上演了一场舌战群儒的好戏,两方都是吵的不可开交。
其中,汉王党中的马周和戴胄两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仗着自己的一身热血和才学,驳的太子党的一帮老臣哑口无言,脸色极为难看。
李世民的心情似乎很好,尽然没有干涉这样的争吵,而是端坐在龙床上欣赏着马周和戴胄两人的表演,而长孙无忌则的一脸的沉静,城府深不可测的他这是表现的却很淡定,其他的如房玄龄和杜如晦、李靖、魏征、王珪和越王李泰等人一副事不关我态度,越发的放纵了太极殿上的争吵。
“好啦!”
李世民见跟随自己的老臣被戴胄和马周驳斥的脸色发红,开口制止道,“马周、戴胄,你们既然发对李绩出任北伐主帅,而且为了这个问题不惜于几位老臣吵的面红耳赤,那你们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这是明知故问,而马周和戴胄却在李世民的话中听到了弦外之音,两人同时给李世民施礼,马周说道,“微臣认为并州大都督汉王李恪可以担当此任!”
另一边戴胄也说道,“微臣也举荐并州大都督汉王李恪。”
“噢?”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说说你们的理由,朕想知道你们举荐李恪的目的是什么?”
李世民这么问是有道理的,通过李恪的一系列表现,李世民对李恪的期望很高。
现在见有部分朝臣支持李恪出任北伐主帅,他的心里也为自己的儿子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而高兴。
虽然,他可以任命李恪为北伐主帅,但他更希望两人能说理由,让朝堂上的其他人信服,这样他的任命才能让李恪名正言顺,而不至于被人说成是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而刻意任命他的。
“皇上,汉王李恪就任并州大都督已经两年多的时间,在这两年里他不但将并州兵马训练成了一支精锐之师,而且还是训练出了一支匹敌于突厥骑兵的鬼面骑。
并且,他作为并州大都督很清楚并州各州府将领的统领能力,更熟悉并州各州府的兵马部署和粮草辎重,对兵马的调动和情报的了解也比远在朔方的李将军更熟悉。
因此,臣才会举荐他作为北伐的主帅。”
戴胄开口说道。
戴胄的话说完,看了马周一眼,示意马周继续,可见两人之间很默契,戴胄没有独占这份要表现的机会。
马周对戴胄报以微笑,上前说道,“皇上,汉王曾经出使突厥跟颉利有过和谈,对颉利本人的脾性方面的了解胜过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既然汉王了解颉利优于他人,他就更胜于别人能够击败颉利对突利围困。
而且,当年和谈结束后他只用八百人就从阴山杀出了重围回到了长安,可见对突厥骑兵的战术相当的了解,再加上两年前在幽北草原一战歼灭血狼卫一役可以看出他骑兵战上的才能。
因此,微臣才会举荐他做北伐的主帅。”
“是啊!汉王确实天纵之才啊!”
马周的说一说完,朝堂上不少人开始回忆到李恪的这仅有的两战,不由的感慨道。
“确实,汉王殿下每次对上突厥骑兵还真是以少胜多!”
有人开始附和道。
大殿上出现了称赞李恪的声音,除了极少数朝臣,大家似乎已经忘记了李绩当年辉煌的战绩。
李世民看到朝堂上众臣的声音,不动神色的说道,“你们两个说的也有道理,诸位爱卿还有什么更好的人选吗?”
局面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再傻的人已经看到了结果,太子党和汉王党之争基本都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而看李世民的态度,他更倾向于自己儿子李恪。
因此,李世民询问大家还有没有别的人选时,众臣开始沉默不语。
“房爱卿和杜爱卿,你们两个的意见呢?”
李世民见众臣不再说话,便询问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意见。
“皇上,微臣举荐兵书尚书李靖担当北伐的主帅!”
房玄龄的话平地起惊雷,让大殿里的群臣惊讶不已,同时暗骂自己真笨,怎么就没有想到举荐大唐军神李靖呢。
“微臣也举荐兵部尚书李靖!”
杜如晦开口说道。
“臣等举荐兵部尚书李靖!”
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长孙无忌的话音一落,众臣开始醒悟过来,都说自己支持李靖担当北伐的主帅,只有马周和戴胄还有孙伏伽坚持自己的意见,依旧出列支持汉王李恪。
李靖作为大唐的军神,在大唐未尝一败,在军中的威望也很高。
现在,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长孙无忌、魏征等中枢宰相们都支持他率军北伐,自然就没有敢再反对,即便是想反对,他们也找不出什么反对李靖出任北伐主帅的理由。
只有愣头青戴胄和马周两人依旧极力反对,他俩认为李靖现在任职兵部尚书,该坐镇中枢掌控全局,而不是作为先锋充当北伐主帅。
但两个人的不能抗衡整个大唐朝臣们,他们的反对显得微乎其微。
只是两人这样坚持自己立场的态度让李世民对两人很欣赏,心里不由的开始考虑今后该如何重用两人的问题。
李靖早就想到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会举荐自己,现在见大家都支持自己,只有戴胄和马周两人反对,心里暗暗叹息,他要是出任北伐主帅就等于毁掉了他这段时间韬光养晦成果。
但作为臣子,大唐军人,理应保家卫国,因此,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推辞,心里急切的他不由的看了一眼李世民。
只是相对于李世民的欣喜,长孙无忌为首的太子党和太子李承乾心里则很愤怒,特别是高士廉和刘政会两人,作为老臣的他们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了大半生,现在被一个后生晚辈在朝堂上当着众臣的面说自己的话是误国之言,他们两个岂能不愤怒。
但是,现在朝堂上的争吵已经两个人颜面的问题这么简单,而是涉及到了权利的争夺上,涉及到太子党和汉王党双方利益冲突。
因此,两方势力开始将太极殿当成了战场,上演了一场舌战群儒的好戏,两方都是吵的不可开交。
其中,汉王党中的马周和戴胄两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仗着自己的一身热血和才学,驳的太子党的一帮老臣哑口无言,脸色极为难看。
李世民的心情似乎很好,尽然没有干涉这样的争吵,而是端坐在龙床上欣赏着马周和戴胄两人的表演,而长孙无忌则的一脸的沉静,城府深不可测的他这是表现的却很淡定,其他的如房玄龄和杜如晦、李靖、魏征、王珪和越王李泰等人一副事不关我态度,越发的放纵了太极殿上的争吵。
“好啦!”
李世民见跟随自己的老臣被戴胄和马周驳斥的脸色发红,开口制止道,“马周、戴胄,你们既然发对李绩出任北伐主帅,而且为了这个问题不惜于几位老臣吵的面红耳赤,那你们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这是明知故问,而马周和戴胄却在李世民的话中听到了弦外之音,两人同时给李世民施礼,马周说道,“微臣认为并州大都督汉王李恪可以担当此任!”
另一边戴胄也说道,“微臣也举荐并州大都督汉王李恪。”
“噢?”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说说你们的理由,朕想知道你们举荐李恪的目的是什么?”
李世民这么问是有道理的,通过李恪的一系列表现,李世民对李恪的期望很高。
现在见有部分朝臣支持李恪出任北伐主帅,他的心里也为自己的儿子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而高兴。
虽然,他可以任命李恪为北伐主帅,但他更希望两人能说理由,让朝堂上的其他人信服,这样他的任命才能让李恪名正言顺,而不至于被人说成是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而刻意任命他的。
“皇上,汉王李恪就任并州大都督已经两年多的时间,在这两年里他不但将并州兵马训练成了一支精锐之师,而且还是训练出了一支匹敌于突厥骑兵的鬼面骑。
并且,他作为并州大都督很清楚并州各州府将领的统领能力,更熟悉并州各州府的兵马部署和粮草辎重,对兵马的调动和情报的了解也比远在朔方的李将军更熟悉。
因此,臣才会举荐他作为北伐的主帅。”
戴胄开口说道。
戴胄的话说完,看了马周一眼,示意马周继续,可见两人之间很默契,戴胄没有独占这份要表现的机会。
马周对戴胄报以微笑,上前说道,“皇上,汉王曾经出使突厥跟颉利有过和谈,对颉利本人的脾性方面的了解胜过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既然汉王了解颉利优于他人,他就更胜于别人能够击败颉利对突利围困。
而且,当年和谈结束后他只用八百人就从阴山杀出了重围回到了长安,可见对突厥骑兵的战术相当的了解,再加上两年前在幽北草原一战歼灭血狼卫一役可以看出他骑兵战上的才能。
因此,微臣才会举荐他做北伐的主帅。”
“是啊!汉王确实天纵之才啊!”
马周的说一说完,朝堂上不少人开始回忆到李恪的这仅有的两战,不由的感慨道。
“确实,汉王殿下每次对上突厥骑兵还真是以少胜多!”
有人开始附和道。
大殿上出现了称赞李恪的声音,除了极少数朝臣,大家似乎已经忘记了李绩当年辉煌的战绩。
李世民看到朝堂上众臣的声音,不动神色的说道,“你们两个说的也有道理,诸位爱卿还有什么更好的人选吗?”
局面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再傻的人已经看到了结果,太子党和汉王党之争基本都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而看李世民的态度,他更倾向于自己儿子李恪。
因此,李世民询问大家还有没有别的人选时,众臣开始沉默不语。
“房爱卿和杜爱卿,你们两个的意见呢?”
李世民见众臣不再说话,便询问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意见。
“皇上,微臣举荐兵书尚书李靖担当北伐的主帅!”
房玄龄的话平地起惊雷,让大殿里的群臣惊讶不已,同时暗骂自己真笨,怎么就没有想到举荐大唐军神李靖呢。
“微臣也举荐兵部尚书李靖!”
杜如晦开口说道。
“臣等举荐兵部尚书李靖!”
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长孙无忌的话音一落,众臣开始醒悟过来,都说自己支持李靖担当北伐的主帅,只有马周和戴胄还有孙伏伽坚持自己的意见,依旧出列支持汉王李恪。
李靖作为大唐的军神,在大唐未尝一败,在军中的威望也很高。
现在,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长孙无忌、魏征等中枢宰相们都支持他率军北伐,自然就没有敢再反对,即便是想反对,他们也找不出什么反对李靖出任北伐主帅的理由。
只有愣头青戴胄和马周两人依旧极力反对,他俩认为李靖现在任职兵部尚书,该坐镇中枢掌控全局,而不是作为先锋充当北伐主帅。
但两个人的不能抗衡整个大唐朝臣们,他们的反对显得微乎其微。
只是两人这样坚持自己立场的态度让李世民对两人很欣赏,心里不由的开始考虑今后该如何重用两人的问题。
李靖早就想到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会举荐自己,现在见大家都支持自己,只有戴胄和马周两人反对,心里暗暗叹息,他要是出任北伐主帅就等于毁掉了他这段时间韬光养晦成果。
但作为臣子,大唐军人,理应保家卫国,因此,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推辞,心里急切的他不由的看了一眼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