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军见原本用来运送士兵的浮桥被青州军的投石车击毁,前方负责架桥的审配很快又想到了新的办法。
他一边命人继续堆土山,修建高橹,一边在夜晚修建浮桥。
同时往大河故渎南方上游约十多里处,以及北面上游约七八里处,各派出五千人马,利用早先准备好的木船半夜偷渡过河,准备一同配合明日的行动。
其实审配之前也曾经考虑过,大部队直接利用船只过去,但可惜的是大河故渎可不是什么小河小溪,作为曾经的黄河古道,它最远的河宽能达到一公里以上,最窄处也能达到三四百米。
如果不明白这是什么概念,可以对比一下后世很多大城市的河流,如长沙的湘江,武汉的长江,广州的珠江。
这些城市都有跨江大桥,一般能达到两公里长的跨江大桥,下面的河宽基本能达到五六百米以上,河面很多渔船与运砂船到处跑,坐机械轮船来往一趟都得十几分钟,根本不存在什么方便渡江的问题。
大河故渎自然也不会比上述这些河流差,即便是枯水期,木船在江中也如一页扁舟般飘摇,在没有机械动力的情况下,来往一趟耗时非常久,甚至能达到半个时辰以上。
最重要的是青州拥有水军,且河对岸有大量的军事堡垒和监察岗哨,一旦发现袁军利用船只过河,在层层烽火传信之下,处于上游的黄河口水军很快就会行动,直接浩浩荡荡北上,在江面上把所有袁军击溃,瞬间就是全军覆没。
所以说,并不是袁绍的谋士集团不想直接用船只过去,而是实在没有办法。甚至张辽和太史慈其实是巴不得袁军直接坐船过来,那样的话青州水师必然会给他们好好上一课,教教他们什么叫水战。
可惜袁军自己也有情报系统,早就调查到青州在这些江河湖泊上布置了大量的防区,因此过河时才会无比小心翼翼。
袁绍很清楚,冬季一些中小河流封江给予他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明白,大河故渎会成为拦在他面前最大的一处障碍物,只要闯过去,就到了平原城下。
所以一切准备得必须要充分,计划必须周全,才能闯过重重关卡,来到宿敌刘备面前。
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审配发挥出了他强大的统兵能力。他派出的兵马并不是为了搞什么奇袭,而是派出兵力牵制一部分青州军人马。
特别是在上游地区,这些人都是过去安置铁索的,就是防止从黄河口那边的青州水师。
一切行动都是在半夜三更实施,虽然张辽太史慈严密盯防,无奈夜半时分,江面上什么都看不清楚。
投石车只能按照昨日白天的方向胡乱投射石头,等到天明的时候,才发现敌人早就已经从它处架好了浮桥。
像这样的黑夜行动其实是曹操擅长的打法,比如奇袭乌巢,水淹邺城,破张鲁的阳平关之战,都是夜间发动的战争。
特别是水淹邺城,就是晚上土工作业,曹军在邺城外一夜之间挖出一条深两丈,宽两丈的壕沟,然后掘了漳水,把邺城变成一片泽国,与世隔绝,拿下了邺城。
但夜晚行动对于士兵精锐程度要求极高,并不是说士兵的勇猛程度,而是个人体质。
因为古代患夜盲症的比例极高,大部分士兵到了夜晚就变成伸手不见五指的盲人。因此审配为了这次行动,也是精挑细选,选了大量视力好的士兵,连夜把十多座浮桥架好。
这也就是军队人数最多的冀州军,如果是别的诸侯,还真挑不出来那么多视力好的士兵出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等到天亮青州军才发现敌人已经开始渡河了,此时再用投石机和床弩已经晚了,大批袁军快速通过浮桥,已经到了这边的河滩下,准备往上进攻。
“敌袭!”
青州军尖锐的哨声以及长鸣的号角声响彻了整个半空,留守在岸边的士兵们纷纷聚拢,有拿弓箭射的,有拿长矛去捅的,投石车和床弩再次火力全开,轰隆隆的石头砸到浮桥或者水面上的声音络绎不绝,发出咚咚咚的响声。
张辽昨日指挥士兵用投石车凭着感觉往江面上胡乱投射石块,但江面河流实在太宽,袁军架设浮桥的地点又远离之前架设的位置,黑暗当中江面乌漆嘛黑一片,投石车完全没了作用。
这就导致他一直做无用功搞到大半夜才去休息,现在在江面指挥的是今天清早就起来的太史慈。
太史慈快速让自己的本部人马填补上江岸,同时催促着各级军官,让他们带领自己的部下去堵上各处防区缺口漏洞。
两人的部队加起来约有两万多人马,同时为了保证部下得到充足的休息,晚上是张辽军看守,太史慈军休息,现在张辽军大部分士兵都在睡觉。
而河对岸的人数至少在他们的一倍以上,太史慈的部下即便是全都杀了上去,也都因为岸口防区实在太宽,根本堵不过来,很快就被一部分袁军攻上了岸,开始对岸上发起冲击。
围绕着两侧岸口,双方展开了决死争夺,特别是北面的方向。袁军渡河之后,迅速占据了下方的河滩,然后从左右两侧分别绕路上岸。而北面的张辽部队还在休息,导致那边出现的缺口最大,冲上来的敌人也最多。
这种情况下,太史慈不得不亲自领着敢死队上去与敌人殊死搏斗,几次打退了冲上岸口的敌人,这才勉勉强强把北面河堤岸上给守住。
“快快快!”
“杀啊!”
“往那边,往那边!”
嘹亮的号角声划破半空,张辽营寨那边很快就被惊醒。
随着乒乒战鼓哞哞号角声,在几座互为犄角的张辽营盘当中,一队队士兵从夯土寨墙的垛口后面冒出头。
弓上弦刀出鞘,到处都是铁甲叶子呼啦哗啦的碰撞声、焦急恼怒的催促声、齐整整的呐喊声,还有简短急促的号令声和尖锐的警哨声,以及敌军来袭的呐喊,都让寨墙上下乱成一锅粥。
营寨大门迅速被打开,张辽才睡下不到两个时辰,就被迫匆匆忙忙起来,率领着军队从前寨中杀了出去,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快速补齐了北面各处缺口。
厮杀一直持续了近一个时辰,烽火台的狼烟早就点燃。离此地不过三四十里的青州水师军队,也已经即将抵达,快速向着这个方向赶来。
但在这个时候,异变突生。北面张辽的营寨附近忽然出现了数千袁军,蜂拥向着这边杀来,很快攻破了万胜军后营。
后营失守,留在营中的士兵已经不足千人,拼死抵抗才勉强把前营守住,张辽连忙领军回师救援。
几乎是在同时,南面远方的江面上,隐隐能看到大船在航行——青州水师赶来了,援军的到来给予了万胜军以及太史慈军队极大的亢奋,可下一秒,他们就看到青州水师停留在了数里外的江面上,一动不动,没有继续北上。
大河故渎的水流方向是由南往北流淌,这是因为原来的黄河是从濮阳往北面进入冀州境内,然后流入魏郡、清河国,最后从平原国与渤海郡的交界线上汇入渤海湾。
此次改道就是发生在西汉王莽时期,东汉继承了西汉的版图,所以当时清河国、渤海国以及平原国三地的地理划分,就是根据原来的黄河古道来划分,这条流经三郡国的河流,几乎也等同于三郡国的交界线。
所以青州水师由南往被航行,实际上是顺水航行,航速是非常快的。此地离龙凑渡口的高唐黄河河渠不过四十多里地,正常情况下,青州水师差不多也就是就在一个时辰内就能抵达。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在数里外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动弹不得。一瞬间希望变成失望,再加上营寨被攻破,万胜军一时间士气跌落不少,隐隐有溃散之势。
好在张辽太史慈奋勇杀敌,两面主将大麾在人群当中坚如磐石,逐渐稳定了军心,这才没有被顺势直扑的袁军打退。
实际上这个时候青州水师确实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审配连夜派出人马南下,在南面的河道上横拉了十余根小儿手臂粗的连环铁索。
因为是横着拉,铁索不需要太长,约二百多米长度,左右两边捆着大树、巨石,然后再用无数木桩钉在两侧河滩上,密密麻麻,足有十多条,拦在了他们面前。
铁锁横江!
青州谋士团确实豪华,但袁绍麾下也聚集了大量人杰,在得知青州水师驻扎在龙凑渡口之后,自然也就有了应对方式。
此时青州水师将领黄忠急得不行,铁锁拦在前面过不去,匆忙之间,只能吩咐士兵原地丢下船锚,用小船划到岸边,从陆地上进行支援。
但这样一来,支援速度就慢了许多。等到黄忠带领水师抵达的时候,张辽营寨已经被敌军彻底占据,太史慈与张辽领着残部且战且退,一路撤入了太史慈在南面的营寨当中,在黄忠的帮助下,总算是把袁军打退。
可也仅仅只是打退,因为张辽回师自己营寨,导致北面河岸被源源不断上岸的袁军冲垮,上岸的袁军很快向着张辽部进攻,使得张辽被前后夹击,十分狼狈。
太史慈为了救张辽,放弃了南岸岸口,两人兵力合二为一,杀出一条血路,总算是突围出来。
黄忠到来之后,帮助二人把袁军逼退,却无法阻止河对岸的袁军继续渡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河岸上的各处瞭望塔、投石车被袁军俘虏。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在发现敌人势不可挡之后,太史慈早就下令让投石车手毁掉器械机关,袁军得到的只是一些投石车残骸,其中比较精髓的绞盘、滑轮、以及配重等装置都毁得非常彻底,想要复原模仿建造的话,千难万难。
张辽太史慈大军从昨日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好好休息,今日又是血战一场,损失了两三千人马,身心俱已疲倦,已经很难再坚持战斗。
好在黄忠的生力军抵达,各处墙寨上面密密麻麻布满守军,总算是帮助他们获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袁军见到青州水师上岸援助,也不敢再继续猛攻太史慈营寨,前面上岸的士兵后撤到营寨外围,后面还在河滩的士兵纷纷开始上岸,主力在东岸站稳脚跟,然后依托占据的沿岸各种防御工事,掩护后面的大军继续渡河。
成群结队的袁军通过了浮桥来到了大河故渎东岸,审配此时还在西岸观战,见大势已定,笑着对袁尚道:“恭喜公子,贺喜公子,公子初战便告捷,大功一件。”
袁尚倒也懂味,马上道:“这一切都是正南先生的功劳,我必会在我父亲面前为先生请功。”
“哪里哪里。”
审配笑得合不拢嘴,伸手说道:“公子可以渡河了。”
“走,渡河!”
袁尚一甩手,大军正式开始渡河。
此时在大河故渎东岸,太史慈营寨内,整个营寨一片哀嚎。伤兵都被安置在后营,随军医师开始紧急治疗。
张辽营寨当中的人员倒是大都撤了出来,可惜的是营寨内大批物资被敌军俘获,且袁军获得了一个完整营盘,有了一个稳定根基,对他们威胁极大。
太史慈与张辽都受了伤,黄忠思来想去,马上安排人马向平原报信。此地离平原已经不足二十里,刘备立即率领人马赶来,应该来得及。
一个多时辰之后,平原县城内,刘备得知消息,大惊失色,立即召集高顺和荀攸前来议事。
二人风风火火赶来,不等他们见礼,刘备立即焦虑问道:“不好了,汉升派人来报,袁军连夜制造浮桥,大军渡河,文远与子义浴血奋战,然寡不敌众,现在只能坚守营寨,公达仲达,如何是好?”
荀攸皱起眉头,思索道:“没想到袁军的攻势居然这么快,现在召其它路援军肯定晚了,我们得想办法帮助文远和子义撤离。”
“我亲自领军出征!”
刘备马上道:“我决不能抛弃文远和子义。”
此时牵招还在龙凑,典韦与沮授已经退至安德,臧霸在西平昌,张飞与田丰从灵县撤兵之后,目前在博平一带。
虽然他们都在平原周边,离得最远的也就是张飞,差不多七十余里。然而军情十万紧急,再临时召他们过来显然已经迟了。
刘备思来想去,也只能他亲自领目前驻扎在平原城内的两万大军出征,才能够把他们救下来。
“明公莫忧,我去便可!”
高顺站出来说道。
“还是我亲自去吧,仲达你坐镇城池!”
刘备下定决心此战非他不可。
荀攸想了想,说道:“明公,我倒是有个计策,不知明公敢不敢用。”
“哦?”
刘备马上道:“是何计策?”
荀攸说道:“敌人攻势如此迅猛,必是存了抢攻之心。如果明公出现在战场,敌人肯定舍命忘生进攻,仲达陷阵军乃是天下一等一强军,再由玄甲重骑左右策应,必能久战。只要坚持一会儿,敌军疲惫之际,大军齐出,当能将敌人击退!”
“嗯。”
刘备沉吟道:“此计甚秒,便依公达之言!”
然后又对高顺道:“我之性命,就托付给仲达了!”
得到刘备无条件百分百信任,高顺面上虽无太大波动,心中却十分感激,认真说道:“顺,必不辱命!”
他一边命人继续堆土山,修建高橹,一边在夜晚修建浮桥。
同时往大河故渎南方上游约十多里处,以及北面上游约七八里处,各派出五千人马,利用早先准备好的木船半夜偷渡过河,准备一同配合明日的行动。
其实审配之前也曾经考虑过,大部队直接利用船只过去,但可惜的是大河故渎可不是什么小河小溪,作为曾经的黄河古道,它最远的河宽能达到一公里以上,最窄处也能达到三四百米。
如果不明白这是什么概念,可以对比一下后世很多大城市的河流,如长沙的湘江,武汉的长江,广州的珠江。
这些城市都有跨江大桥,一般能达到两公里长的跨江大桥,下面的河宽基本能达到五六百米以上,河面很多渔船与运砂船到处跑,坐机械轮船来往一趟都得十几分钟,根本不存在什么方便渡江的问题。
大河故渎自然也不会比上述这些河流差,即便是枯水期,木船在江中也如一页扁舟般飘摇,在没有机械动力的情况下,来往一趟耗时非常久,甚至能达到半个时辰以上。
最重要的是青州拥有水军,且河对岸有大量的军事堡垒和监察岗哨,一旦发现袁军利用船只过河,在层层烽火传信之下,处于上游的黄河口水军很快就会行动,直接浩浩荡荡北上,在江面上把所有袁军击溃,瞬间就是全军覆没。
所以说,并不是袁绍的谋士集团不想直接用船只过去,而是实在没有办法。甚至张辽和太史慈其实是巴不得袁军直接坐船过来,那样的话青州水师必然会给他们好好上一课,教教他们什么叫水战。
可惜袁军自己也有情报系统,早就调查到青州在这些江河湖泊上布置了大量的防区,因此过河时才会无比小心翼翼。
袁绍很清楚,冬季一些中小河流封江给予他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明白,大河故渎会成为拦在他面前最大的一处障碍物,只要闯过去,就到了平原城下。
所以一切准备得必须要充分,计划必须周全,才能闯过重重关卡,来到宿敌刘备面前。
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审配发挥出了他强大的统兵能力。他派出的兵马并不是为了搞什么奇袭,而是派出兵力牵制一部分青州军人马。
特别是在上游地区,这些人都是过去安置铁索的,就是防止从黄河口那边的青州水师。
一切行动都是在半夜三更实施,虽然张辽太史慈严密盯防,无奈夜半时分,江面上什么都看不清楚。
投石车只能按照昨日白天的方向胡乱投射石头,等到天明的时候,才发现敌人早就已经从它处架好了浮桥。
像这样的黑夜行动其实是曹操擅长的打法,比如奇袭乌巢,水淹邺城,破张鲁的阳平关之战,都是夜间发动的战争。
特别是水淹邺城,就是晚上土工作业,曹军在邺城外一夜之间挖出一条深两丈,宽两丈的壕沟,然后掘了漳水,把邺城变成一片泽国,与世隔绝,拿下了邺城。
但夜晚行动对于士兵精锐程度要求极高,并不是说士兵的勇猛程度,而是个人体质。
因为古代患夜盲症的比例极高,大部分士兵到了夜晚就变成伸手不见五指的盲人。因此审配为了这次行动,也是精挑细选,选了大量视力好的士兵,连夜把十多座浮桥架好。
这也就是军队人数最多的冀州军,如果是别的诸侯,还真挑不出来那么多视力好的士兵出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等到天亮青州军才发现敌人已经开始渡河了,此时再用投石机和床弩已经晚了,大批袁军快速通过浮桥,已经到了这边的河滩下,准备往上进攻。
“敌袭!”
青州军尖锐的哨声以及长鸣的号角声响彻了整个半空,留守在岸边的士兵们纷纷聚拢,有拿弓箭射的,有拿长矛去捅的,投石车和床弩再次火力全开,轰隆隆的石头砸到浮桥或者水面上的声音络绎不绝,发出咚咚咚的响声。
张辽昨日指挥士兵用投石车凭着感觉往江面上胡乱投射石块,但江面河流实在太宽,袁军架设浮桥的地点又远离之前架设的位置,黑暗当中江面乌漆嘛黑一片,投石车完全没了作用。
这就导致他一直做无用功搞到大半夜才去休息,现在在江面指挥的是今天清早就起来的太史慈。
太史慈快速让自己的本部人马填补上江岸,同时催促着各级军官,让他们带领自己的部下去堵上各处防区缺口漏洞。
两人的部队加起来约有两万多人马,同时为了保证部下得到充足的休息,晚上是张辽军看守,太史慈军休息,现在张辽军大部分士兵都在睡觉。
而河对岸的人数至少在他们的一倍以上,太史慈的部下即便是全都杀了上去,也都因为岸口防区实在太宽,根本堵不过来,很快就被一部分袁军攻上了岸,开始对岸上发起冲击。
围绕着两侧岸口,双方展开了决死争夺,特别是北面的方向。袁军渡河之后,迅速占据了下方的河滩,然后从左右两侧分别绕路上岸。而北面的张辽部队还在休息,导致那边出现的缺口最大,冲上来的敌人也最多。
这种情况下,太史慈不得不亲自领着敢死队上去与敌人殊死搏斗,几次打退了冲上岸口的敌人,这才勉勉强强把北面河堤岸上给守住。
“快快快!”
“杀啊!”
“往那边,往那边!”
嘹亮的号角声划破半空,张辽营寨那边很快就被惊醒。
随着乒乒战鼓哞哞号角声,在几座互为犄角的张辽营盘当中,一队队士兵从夯土寨墙的垛口后面冒出头。
弓上弦刀出鞘,到处都是铁甲叶子呼啦哗啦的碰撞声、焦急恼怒的催促声、齐整整的呐喊声,还有简短急促的号令声和尖锐的警哨声,以及敌军来袭的呐喊,都让寨墙上下乱成一锅粥。
营寨大门迅速被打开,张辽才睡下不到两个时辰,就被迫匆匆忙忙起来,率领着军队从前寨中杀了出去,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快速补齐了北面各处缺口。
厮杀一直持续了近一个时辰,烽火台的狼烟早就点燃。离此地不过三四十里的青州水师军队,也已经即将抵达,快速向着这个方向赶来。
但在这个时候,异变突生。北面张辽的营寨附近忽然出现了数千袁军,蜂拥向着这边杀来,很快攻破了万胜军后营。
后营失守,留在营中的士兵已经不足千人,拼死抵抗才勉强把前营守住,张辽连忙领军回师救援。
几乎是在同时,南面远方的江面上,隐隐能看到大船在航行——青州水师赶来了,援军的到来给予了万胜军以及太史慈军队极大的亢奋,可下一秒,他们就看到青州水师停留在了数里外的江面上,一动不动,没有继续北上。
大河故渎的水流方向是由南往北流淌,这是因为原来的黄河是从濮阳往北面进入冀州境内,然后流入魏郡、清河国,最后从平原国与渤海郡的交界线上汇入渤海湾。
此次改道就是发生在西汉王莽时期,东汉继承了西汉的版图,所以当时清河国、渤海国以及平原国三地的地理划分,就是根据原来的黄河古道来划分,这条流经三郡国的河流,几乎也等同于三郡国的交界线。
所以青州水师由南往被航行,实际上是顺水航行,航速是非常快的。此地离龙凑渡口的高唐黄河河渠不过四十多里地,正常情况下,青州水师差不多也就是就在一个时辰内就能抵达。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在数里外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动弹不得。一瞬间希望变成失望,再加上营寨被攻破,万胜军一时间士气跌落不少,隐隐有溃散之势。
好在张辽太史慈奋勇杀敌,两面主将大麾在人群当中坚如磐石,逐渐稳定了军心,这才没有被顺势直扑的袁军打退。
实际上这个时候青州水师确实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审配连夜派出人马南下,在南面的河道上横拉了十余根小儿手臂粗的连环铁索。
因为是横着拉,铁索不需要太长,约二百多米长度,左右两边捆着大树、巨石,然后再用无数木桩钉在两侧河滩上,密密麻麻,足有十多条,拦在了他们面前。
铁锁横江!
青州谋士团确实豪华,但袁绍麾下也聚集了大量人杰,在得知青州水师驻扎在龙凑渡口之后,自然也就有了应对方式。
此时青州水师将领黄忠急得不行,铁锁拦在前面过不去,匆忙之间,只能吩咐士兵原地丢下船锚,用小船划到岸边,从陆地上进行支援。
但这样一来,支援速度就慢了许多。等到黄忠带领水师抵达的时候,张辽营寨已经被敌军彻底占据,太史慈与张辽领着残部且战且退,一路撤入了太史慈在南面的营寨当中,在黄忠的帮助下,总算是把袁军打退。
可也仅仅只是打退,因为张辽回师自己营寨,导致北面河岸被源源不断上岸的袁军冲垮,上岸的袁军很快向着张辽部进攻,使得张辽被前后夹击,十分狼狈。
太史慈为了救张辽,放弃了南岸岸口,两人兵力合二为一,杀出一条血路,总算是突围出来。
黄忠到来之后,帮助二人把袁军逼退,却无法阻止河对岸的袁军继续渡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河岸上的各处瞭望塔、投石车被袁军俘虏。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在发现敌人势不可挡之后,太史慈早就下令让投石车手毁掉器械机关,袁军得到的只是一些投石车残骸,其中比较精髓的绞盘、滑轮、以及配重等装置都毁得非常彻底,想要复原模仿建造的话,千难万难。
张辽太史慈大军从昨日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好好休息,今日又是血战一场,损失了两三千人马,身心俱已疲倦,已经很难再坚持战斗。
好在黄忠的生力军抵达,各处墙寨上面密密麻麻布满守军,总算是帮助他们获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袁军见到青州水师上岸援助,也不敢再继续猛攻太史慈营寨,前面上岸的士兵后撤到营寨外围,后面还在河滩的士兵纷纷开始上岸,主力在东岸站稳脚跟,然后依托占据的沿岸各种防御工事,掩护后面的大军继续渡河。
成群结队的袁军通过了浮桥来到了大河故渎东岸,审配此时还在西岸观战,见大势已定,笑着对袁尚道:“恭喜公子,贺喜公子,公子初战便告捷,大功一件。”
袁尚倒也懂味,马上道:“这一切都是正南先生的功劳,我必会在我父亲面前为先生请功。”
“哪里哪里。”
审配笑得合不拢嘴,伸手说道:“公子可以渡河了。”
“走,渡河!”
袁尚一甩手,大军正式开始渡河。
此时在大河故渎东岸,太史慈营寨内,整个营寨一片哀嚎。伤兵都被安置在后营,随军医师开始紧急治疗。
张辽营寨当中的人员倒是大都撤了出来,可惜的是营寨内大批物资被敌军俘获,且袁军获得了一个完整营盘,有了一个稳定根基,对他们威胁极大。
太史慈与张辽都受了伤,黄忠思来想去,马上安排人马向平原报信。此地离平原已经不足二十里,刘备立即率领人马赶来,应该来得及。
一个多时辰之后,平原县城内,刘备得知消息,大惊失色,立即召集高顺和荀攸前来议事。
二人风风火火赶来,不等他们见礼,刘备立即焦虑问道:“不好了,汉升派人来报,袁军连夜制造浮桥,大军渡河,文远与子义浴血奋战,然寡不敌众,现在只能坚守营寨,公达仲达,如何是好?”
荀攸皱起眉头,思索道:“没想到袁军的攻势居然这么快,现在召其它路援军肯定晚了,我们得想办法帮助文远和子义撤离。”
“我亲自领军出征!”
刘备马上道:“我决不能抛弃文远和子义。”
此时牵招还在龙凑,典韦与沮授已经退至安德,臧霸在西平昌,张飞与田丰从灵县撤兵之后,目前在博平一带。
虽然他们都在平原周边,离得最远的也就是张飞,差不多七十余里。然而军情十万紧急,再临时召他们过来显然已经迟了。
刘备思来想去,也只能他亲自领目前驻扎在平原城内的两万大军出征,才能够把他们救下来。
“明公莫忧,我去便可!”
高顺站出来说道。
“还是我亲自去吧,仲达你坐镇城池!”
刘备下定决心此战非他不可。
荀攸想了想,说道:“明公,我倒是有个计策,不知明公敢不敢用。”
“哦?”
刘备马上道:“是何计策?”
荀攸说道:“敌人攻势如此迅猛,必是存了抢攻之心。如果明公出现在战场,敌人肯定舍命忘生进攻,仲达陷阵军乃是天下一等一强军,再由玄甲重骑左右策应,必能久战。只要坚持一会儿,敌军疲惫之际,大军齐出,当能将敌人击退!”
“嗯。”
刘备沉吟道:“此计甚秒,便依公达之言!”
然后又对高顺道:“我之性命,就托付给仲达了!”
得到刘备无条件百分百信任,高顺面上虽无太大波动,心中却十分感激,认真说道:“顺,必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