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考卷四书五经和经义的部分,可以说中规中矩,放在乡试,中第是觉不成问题的。
第二部分的两首五言诗,则是让人眼见一亮,十分的惊艳。
毫不夸张的说,仅仅这两首诗,中一个举人完全不在话下。
可是这第三部分的策论,却是让他犯了难。
按照常理,三个部分中得两个部分答得中规中矩,虽不至于一定能被主考官看中,可是这第一关却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问题是这位考生的第三部分,也就是策论的部分,答得实在是太过分了。
先不说内容,就说行文,简直像是一个童生,毫无章法可言,只能说是勉强流畅,能够让人读懂已经是极限,更不用说什么语句优美,对仗工整了。
随便从一个私塾里面拉过来一个秀才做的文章都要比这个好得多的多。
因而,他犯了难。
过,还是不过。
这是一个问题。
纠结了好一会,又看了一眼那两首五言诗,他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过!
他不愿眼睁睁的看着这两首绝世的五言诗在自己的手里被毁。
至于究竟是取还是不取,就交给副主考和主考去头疼吧。
不到半个时辰,同样的情况又出现在了几名副主考的案头。
“刘大人,这考生的卷子,你认为如何?”
片刻之后,其中一名审卷的副主考皱着眉头,拿起那份卷子走到另一名副主考的面前,开口问道。
另一名副主考听见这话,脸上的表情有些诧异。
张大人已经参与过三次乡试的审卷,按照常理,应该比自己富有经验,怎么反倒问起了自己?
他忙不迭站起身,从那位张大人的手里接过卷子,先是恭维了一番,而后细细的看了起来。
既然张大人都不能决断,他自然要更加的仔细。
“经义之作,看得出,下了功夫,可是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这位刘大人看了卷子的第一部分,开口道。
旁边,张大人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刘大人,你继续往下看。”
刘大人听见这话,抬眸,看了一眼张大人,心道,莫非这张试卷的后两部份答得很好?
因而,张大人才想让自己看一看?
这名刘姓副主考这么想着,翻开了下一页。
看见了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的两首诗,怔了怔,随即,感叹道:“好诗,好诗啊!”
第一首诗的主题乃是送别
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简直是赋得体开创以来的第一诗!
能够做出这般符合主题,又如此完美的诗,可谓前无古人,后也不一定有来者。
仅仅凭借这么一首诗,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让他榜上有名。
张姓考官只是看完了两首诗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撕开这考卷的封条,看一看这作者是谁。
能够做出此等绝唱的大才竟是出在京畿之地。
看来,这一次京畿之地的文风终于要胜过江南之地一筹了!
这个时候,刘姓考官的一句话却是让更加的兴奋:“张大人先不要激动,后面还有策论。”
张姓考官听见这话,用激动的表情看着刘姓考官,开口问道:“莫非,此子策论也是一绝?”
刘姓考官没有回话,表情却是有些古怪。
只是张姓考官正处于兴奋之中,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翻开了下一页,继续看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张姓考官的表情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由原先的期待,再到后来的古怪,再到奇怪,再到失望,再到后来的惊讶。
可谓是跌宕起伏了数次。
片刻之后,他放下了考卷,半响也没有说话,仿佛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个时候,刘姓考官却是开口了:“这名考生的策论可谓是一踏糊涂,连语句通顺,对仗工整,这样小小的要求都达不到,更不要说什么意境深远,什么言之有物了!
随便从私塾拉来一个教书先生做出的策论文章,也要好过他数倍。
可是,偏偏他的两首五言八韵诗又是一绝。
当然,若是他的经义足够出色,本官这里,说不定就放他一马,让他过去了,可是四书五经和经义却也只是如此的平庸。
可见,这名考生虽有才能,却没有足够的努力,并没有熟读圣贤书,对于圣人之言和圣人之道,也只是一知半解。
因而,本官才无法抉择,想要张大人给本官参考一下,这张考卷究竟是过还是不过?”
张姓考官听见这话,抬眸,看了一眼刘姓考官,突然问道:“刘大人觉得这策论言之无物?”
刘姓考官点了点头,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微怒之色,开口道:“尤其是这第一篇策论,如何解决中原民饥
此子东扯西扯了一堆,什么合理密植,什么精耕细作,就是没有答到正题,这难道不是言之无物?
最为令人不齿的是此子竟然说那些饿死的灾民应当焚烧其尸,以免造成瘟疫在百姓之中传播。
那些灾民活活饿死,暴尸荒野,已经足够凄惨,却还要被他焚烧尸体,最后连入土为安这点儿小小的要求,都没有办法得到,实在是哎
若是我等录了此等心中毫无仁义之人,那么岂不是失责于陛下,失责于百姓。”
张姓考官听见这话,眉头却是紧紧皱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如果没有记错,刘大人乃是礼部员外郎吧?”
刘姓考官点了点头,说道:“本官确是来自礼部,任员外郎。”
张姓考官看着刘姓考官,开口说道:“刘大人张口闭口皆是礼义廉耻,皆是天下百姓,可曾想过,这百姓们想要的是什么?”
刘姓考官听见这话,眉头微微一皱,不以为意的道:“张大人所问与我等今日之事有何关系?”
第二部分的两首五言诗,则是让人眼见一亮,十分的惊艳。
毫不夸张的说,仅仅这两首诗,中一个举人完全不在话下。
可是这第三部分的策论,却是让他犯了难。
按照常理,三个部分中得两个部分答得中规中矩,虽不至于一定能被主考官看中,可是这第一关却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问题是这位考生的第三部分,也就是策论的部分,答得实在是太过分了。
先不说内容,就说行文,简直像是一个童生,毫无章法可言,只能说是勉强流畅,能够让人读懂已经是极限,更不用说什么语句优美,对仗工整了。
随便从一个私塾里面拉过来一个秀才做的文章都要比这个好得多的多。
因而,他犯了难。
过,还是不过。
这是一个问题。
纠结了好一会,又看了一眼那两首五言诗,他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过!
他不愿眼睁睁的看着这两首绝世的五言诗在自己的手里被毁。
至于究竟是取还是不取,就交给副主考和主考去头疼吧。
不到半个时辰,同样的情况又出现在了几名副主考的案头。
“刘大人,这考生的卷子,你认为如何?”
片刻之后,其中一名审卷的副主考皱着眉头,拿起那份卷子走到另一名副主考的面前,开口问道。
另一名副主考听见这话,脸上的表情有些诧异。
张大人已经参与过三次乡试的审卷,按照常理,应该比自己富有经验,怎么反倒问起了自己?
他忙不迭站起身,从那位张大人的手里接过卷子,先是恭维了一番,而后细细的看了起来。
既然张大人都不能决断,他自然要更加的仔细。
“经义之作,看得出,下了功夫,可是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这位刘大人看了卷子的第一部分,开口道。
旁边,张大人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刘大人,你继续往下看。”
刘大人听见这话,抬眸,看了一眼张大人,心道,莫非这张试卷的后两部份答得很好?
因而,张大人才想让自己看一看?
这名刘姓副主考这么想着,翻开了下一页。
看见了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的两首诗,怔了怔,随即,感叹道:“好诗,好诗啊!”
第一首诗的主题乃是送别
名为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简直是赋得体开创以来的第一诗!
能够做出这般符合主题,又如此完美的诗,可谓前无古人,后也不一定有来者。
仅仅凭借这么一首诗,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让他榜上有名。
张姓考官只是看完了两首诗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撕开这考卷的封条,看一看这作者是谁。
能够做出此等绝唱的大才竟是出在京畿之地。
看来,这一次京畿之地的文风终于要胜过江南之地一筹了!
这个时候,刘姓考官的一句话却是让更加的兴奋:“张大人先不要激动,后面还有策论。”
张姓考官听见这话,用激动的表情看着刘姓考官,开口问道:“莫非,此子策论也是一绝?”
刘姓考官没有回话,表情却是有些古怪。
只是张姓考官正处于兴奋之中,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翻开了下一页,继续看了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张姓考官的表情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由原先的期待,再到后来的古怪,再到奇怪,再到失望,再到后来的惊讶。
可谓是跌宕起伏了数次。
片刻之后,他放下了考卷,半响也没有说话,仿佛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个时候,刘姓考官却是开口了:“这名考生的策论可谓是一踏糊涂,连语句通顺,对仗工整,这样小小的要求都达不到,更不要说什么意境深远,什么言之有物了!
随便从私塾拉来一个教书先生做出的策论文章,也要好过他数倍。
可是,偏偏他的两首五言八韵诗又是一绝。
当然,若是他的经义足够出色,本官这里,说不定就放他一马,让他过去了,可是四书五经和经义却也只是如此的平庸。
可见,这名考生虽有才能,却没有足够的努力,并没有熟读圣贤书,对于圣人之言和圣人之道,也只是一知半解。
因而,本官才无法抉择,想要张大人给本官参考一下,这张考卷究竟是过还是不过?”
张姓考官听见这话,抬眸,看了一眼刘姓考官,突然问道:“刘大人觉得这策论言之无物?”
刘姓考官点了点头,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微怒之色,开口道:“尤其是这第一篇策论,如何解决中原民饥
此子东扯西扯了一堆,什么合理密植,什么精耕细作,就是没有答到正题,这难道不是言之无物?
最为令人不齿的是此子竟然说那些饿死的灾民应当焚烧其尸,以免造成瘟疫在百姓之中传播。
那些灾民活活饿死,暴尸荒野,已经足够凄惨,却还要被他焚烧尸体,最后连入土为安这点儿小小的要求,都没有办法得到,实在是哎
若是我等录了此等心中毫无仁义之人,那么岂不是失责于陛下,失责于百姓。”
张姓考官听见这话,眉头却是紧紧皱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如果没有记错,刘大人乃是礼部员外郎吧?”
刘姓考官点了点头,说道:“本官确是来自礼部,任员外郎。”
张姓考官看着刘姓考官,开口说道:“刘大人张口闭口皆是礼义廉耻,皆是天下百姓,可曾想过,这百姓们想要的是什么?”
刘姓考官听见这话,眉头微微一皱,不以为意的道:“张大人所问与我等今日之事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