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千帆想过许多次自己的人生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每一次,他所设想的结局都是不一样的。
在最初的时候,他第一次跟随父亲踏上战场上时,那时自己还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麓川和阿瓦还没有像如今的张狂和混乱,还算是安分地服从于大明的威势之下。
对于当时的他,以及绝大多数云南卫所的战士们,他们的战场在交趾,那里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地方,跟随张辅将军,他们战无不胜,越勇敢的人,就能获得越多的功勋。
当时的他,在想象中,几乎是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战死的,相反,他想的是自己有一天立下来了天大的功勋,从此进爵封侯,荫庇子孙,能够像沐家一样镇守一方,就算是死,也是在后辈和家人的簇拥之下享尽荣华富贵之后死去。
而当他死去的时候,不仅自己的妻妾会为自己悲伤,也会有无数自己的敌人弹冠相庆,庆幸一位强敌的死去。
这种想法,说是年少气盛,再准确不过了。现在的白千帆,想起来那时的自己,也忍不住有种哑然失笑的感觉,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按他的理性来说,他是想狠狠地讽刺批评一番那时候的自己,但是想一想,如果现在的自己如果还是在永乐年间,英国公张辅将军的率领之下作战,大概还是会保有几分当时的少年意气吧。
说是自己改变了,不如说是世道变了。唯有苦涩。
而到了后来的中年,情况慢慢变得不对了。
尽管他接替了父亲千户的官位后,又因为积累战功升到了指挥使的位置,一时间也算是走到了一方中级军官的顶点,也是人生有成,放到读书人身上,就像是最终中举登科一样,一辈子算是有了个交待。
但是他却失去了当年的快乐,这里一方面有自己中年丧子,家业无继的消极,另一方面,也是事业上的。
对于在战场上征战几十年的白千帆来说,战争是他生命的一大部分,他以自己的军功和自己手下士兵的精锐为人生最大的信念与骄傲,而战争上失利,也是对他沉重的打击。
先是在英国公张辅将军的不在的情况下,他随军跟随沐晟将军在交趾的战事中遭遇失利,虽然自己没有犯什么大错,但是战争失利的打击却是实实在在的,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其实没有经历过多少真正意义上的败仗,但是在张辅离开后,在交趾的战场上,白千帆第一次经受到了真正的打击。
曾经在大明的兵锋面前不堪一击的敌人,变得越来越顽强,越来越强大,渐渐地,大明的军队不仅无法获得摧枯拉朽的胜利,连只是取得战术上的优势都很难了。
再后来,大明的军队居然变成了那个处于劣势的一方,不断失去自己的利益和掌控的地域,并且为了夺回失去的利益与敌军进行旷日持久的漫长战争,而到了最后,居然在这种消耗战中,大明也变成了失利的一方。
随着不断的战事失利,军队也开始变得弱小,精锐的部队越打越少,新兵上了战场就很快阵亡,又有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沉沦,彻底成了扶不起来的败军之兵,很难经历淬炼成长为精锐的战士。
精锐的部队开始出现了不断围绕着主要的高级将领集中的趋势,除了领兵的总兵,副总兵以及以下的高级将领率领的亲信队伍之外,其他没有背景关系的部队的伤亡消耗越来越大,渐渐地无法支撑队伍的维持,一些卫所的队伍从此开始崩溃,开始无法继续保持足够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普通的部队也是开始逐渐退场,退出一线的战场,退出支援援护的第二线战场,退出最后防线的战场,直到退出到自己原本的卫所,而大量的伤亡也影响到卫所本身,卫所的组织开始走向崩溃。
先是卫所主力部队的逐渐消失,再接着是卫所中坚力量部队的逐渐崩溃到消失,只剩下少数的老弱病残的卫所已经继续维持住自身,别说是继续参加战争,连自己的周转都无法继续维持下去,这样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卫所逃兵,不仅不能吸纳到新鲜的血液,原本你的卫所军人也开始不断的逃走。
这种崩溃就像是从中心开花的溃败,真正的崩溃发生时,先是卫所的核心开始崩溃,靠近大明中心地区的卫所先是走到维持的极限,无法继续供应更大的人力,接着是边缘卫所因为得不到内部的支援,开始在巨大的压力下逐渐倾颓。
倾颓的边缘卫所开始因为巨大的压力而变得濒临崩溃时,外部战争的失利就成了压断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边缘地带的卫所开始彻底从内得不到任何支援,在外部又面临巨大的压力,外部的力量又因为战争的失利而无法给予卫所足够的支援。
原本的卫所构成是分为两个部分,内部地区的卫所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军户的人数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实际上是接近于无增无减,或者说伴随着人口代际稳步增加的,总体来说是处于稳定的。
他们要承担的任务,是在战争时期向边疆的卫所提供兵员,集结成大规模的军队,在战争时期的高级指挥将领的指挥下进行战斗。而边疆的战事不顺,让这些内部地区的卫所的兵力投送能力逐渐抵达了一个极限,为了保证自己的基本稳定状态,这种来自内部地区卫所的兵力投送开始逐步紧缩。
但是如果说内部地区的卫所还有得选择的话,边疆地区的卫所就别无选择了,敌军就在眼前,他们必须要战斗,敌军弱小时,他们需要战斗,当敌军强大时,他们也必须战斗,就算是强大到自己已经不是对手,但是为了保护大明的利益,作为大明的军人,他们也要战斗。
从这个角度上,明宣宗反而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这些人,只不过就算是这些人,也是愿意为了,或者不愿意,但是被命运和使命所支配,在为了大明和这片土地的遥远未来而选择战斗的,明宣宗放弃了这些,拯救了一些还活着的人的生命,却出卖了已经死去了的,以及活下来的人的灵魂。
这些事情,白千帆自然想不明白,他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大明边疆的老兵,一个身经百战的普通中级军官,他所知道的是,原本依靠内部卫所提供军力支援的边疆支援,因为战事的不顺利和大量战争的消耗,而变得无法得到足够的来自内部卫所的支援。
压力变得更大的同时,因为外部战事的不顺利,本来外部卫所依靠势力范围的扩张而新建卫所或者新招募士兵的方式也开始变得难以发挥作用,及时生效了。内外都缺人,战事的压力的情况又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开始依赖一定程度上的招募兵制,这些招募兵的实力参差不齐,有一些人被精挑细选出来,充作高级将领的亲兵,实际上参加的战斗反而是少的,平白增大了战争的资源供应负担。
而剩下的许多人,则是作为民夫来供应大军使用,说的好听点,叫做预备兵役制,但是这些处于卫所编外的预备兵,在明英宗时期还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装备与训练,让这些士兵能够具备足够的战斗力,而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战争的耗费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能够取得的战果却越来越有限。
而如果以这种最终的结果来反向评价明宣宗当时的战略的话,可能反而是无比正确的,是唯一可以做的选择,放弃这种白白消耗资源却无法获得足够实际利益的地方,是再正确不过的决策了。
这也是后世无数人的看法,认为明宣宗是休养生息,创造了一个治世。但是问题在于,本不至于如此,本不至于会在边疆各处陷入苦战,陷入资源消耗的死循环,无尽旋涡。
是明宣宗朱瞻基自己的战略造就了这种不得不放弃利益,别无选择的局面,他是悲剧的制造者。
当他接手这个庞大的帝国时,这个帝国本来有可能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强大的国度,但是他无论是为了不知道何种原因或者理由,让这个帝国走上了一条看不到光的黑暗长路,这条路的尽头,是死亡,是奴役,是文明的绝望。
视角回到白千帆身上,他以一个边疆战场上军官的身份,是无法看到那么广阔尺度的战场的,更无法了解到后世的历史轨迹,但是他能够看到最真实的境况。
高级将领的军队越发变成亲信的部队,保持着绝对的战斗力的同时,也逐渐选择避战保存实力,这种做法如果硬是要理性的分析的话,也是讲的通的,一方面战事不顺,部队的安排必须慎重,不能让主力精锐冒太大的险,另一方面,战事的失败,主将要承担责任,如果能够保住精锐主力的话,那么责任至少不会太过沉重。一切都还有转机。
如果从感情方面去分析,那就更没有让高级将领的亲信部队去犯险的说法了,将领在战场上还是要依仗他手下的部队的,如果自己的部队消耗殆尽,一方面在战场上没有人能够保护主将的性命,另一方面战争结束回去后,等待他的也不会是什么好的下场。
但是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的分析,都疏忽了一个最重要的点,那就是如果都在为自己负责,那么谁来为战争负责呢?从一个大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负责的同时,也是在为整场战争负责,但是事实上,无数像白千帆以及他的的部下那样没有背景,依靠过去多年的战事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部队,在用自己的生命来为战争负责。
说到底,这种战争其实就是在透支军队的生命,阵亡掉的不只是战士,还有一支军队的传统,崩溃的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卫所,还有随之的一整套军事体系,最终摧毁的是军队的灵魂,是维持这个国度稳定的军事体系。
在那时,在从交趾撤军时,白千帆二十六岁,他第一次想到了,也许有一天,自己会和同僚一样,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后,死在战场上。
在最初的时候,他第一次跟随父亲踏上战场上时,那时自己还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麓川和阿瓦还没有像如今的张狂和混乱,还算是安分地服从于大明的威势之下。
对于当时的他,以及绝大多数云南卫所的战士们,他们的战场在交趾,那里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地方,跟随张辅将军,他们战无不胜,越勇敢的人,就能获得越多的功勋。
当时的他,在想象中,几乎是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战死的,相反,他想的是自己有一天立下来了天大的功勋,从此进爵封侯,荫庇子孙,能够像沐家一样镇守一方,就算是死,也是在后辈和家人的簇拥之下享尽荣华富贵之后死去。
而当他死去的时候,不仅自己的妻妾会为自己悲伤,也会有无数自己的敌人弹冠相庆,庆幸一位强敌的死去。
这种想法,说是年少气盛,再准确不过了。现在的白千帆,想起来那时的自己,也忍不住有种哑然失笑的感觉,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按他的理性来说,他是想狠狠地讽刺批评一番那时候的自己,但是想一想,如果现在的自己如果还是在永乐年间,英国公张辅将军的率领之下作战,大概还是会保有几分当时的少年意气吧。
说是自己改变了,不如说是世道变了。唯有苦涩。
而到了后来的中年,情况慢慢变得不对了。
尽管他接替了父亲千户的官位后,又因为积累战功升到了指挥使的位置,一时间也算是走到了一方中级军官的顶点,也是人生有成,放到读书人身上,就像是最终中举登科一样,一辈子算是有了个交待。
但是他却失去了当年的快乐,这里一方面有自己中年丧子,家业无继的消极,另一方面,也是事业上的。
对于在战场上征战几十年的白千帆来说,战争是他生命的一大部分,他以自己的军功和自己手下士兵的精锐为人生最大的信念与骄傲,而战争上失利,也是对他沉重的打击。
先是在英国公张辅将军的不在的情况下,他随军跟随沐晟将军在交趾的战事中遭遇失利,虽然自己没有犯什么大错,但是战争失利的打击却是实实在在的,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其实没有经历过多少真正意义上的败仗,但是在张辅离开后,在交趾的战场上,白千帆第一次经受到了真正的打击。
曾经在大明的兵锋面前不堪一击的敌人,变得越来越顽强,越来越强大,渐渐地,大明的军队不仅无法获得摧枯拉朽的胜利,连只是取得战术上的优势都很难了。
再后来,大明的军队居然变成了那个处于劣势的一方,不断失去自己的利益和掌控的地域,并且为了夺回失去的利益与敌军进行旷日持久的漫长战争,而到了最后,居然在这种消耗战中,大明也变成了失利的一方。
随着不断的战事失利,军队也开始变得弱小,精锐的部队越打越少,新兵上了战场就很快阵亡,又有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沉沦,彻底成了扶不起来的败军之兵,很难经历淬炼成长为精锐的战士。
精锐的部队开始出现了不断围绕着主要的高级将领集中的趋势,除了领兵的总兵,副总兵以及以下的高级将领率领的亲信队伍之外,其他没有背景关系的部队的伤亡消耗越来越大,渐渐地无法支撑队伍的维持,一些卫所的队伍从此开始崩溃,开始无法继续保持足够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普通的部队也是开始逐渐退场,退出一线的战场,退出支援援护的第二线战场,退出最后防线的战场,直到退出到自己原本的卫所,而大量的伤亡也影响到卫所本身,卫所的组织开始走向崩溃。
先是卫所主力部队的逐渐消失,再接着是卫所中坚力量部队的逐渐崩溃到消失,只剩下少数的老弱病残的卫所已经继续维持住自身,别说是继续参加战争,连自己的周转都无法继续维持下去,这样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卫所逃兵,不仅不能吸纳到新鲜的血液,原本你的卫所军人也开始不断的逃走。
这种崩溃就像是从中心开花的溃败,真正的崩溃发生时,先是卫所的核心开始崩溃,靠近大明中心地区的卫所先是走到维持的极限,无法继续供应更大的人力,接着是边缘卫所因为得不到内部的支援,开始在巨大的压力下逐渐倾颓。
倾颓的边缘卫所开始因为巨大的压力而变得濒临崩溃时,外部战争的失利就成了压断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边缘地带的卫所开始彻底从内得不到任何支援,在外部又面临巨大的压力,外部的力量又因为战争的失利而无法给予卫所足够的支援。
原本的卫所构成是分为两个部分,内部地区的卫所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军户的人数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实际上是接近于无增无减,或者说伴随着人口代际稳步增加的,总体来说是处于稳定的。
他们要承担的任务,是在战争时期向边疆的卫所提供兵员,集结成大规模的军队,在战争时期的高级指挥将领的指挥下进行战斗。而边疆的战事不顺,让这些内部地区的卫所的兵力投送能力逐渐抵达了一个极限,为了保证自己的基本稳定状态,这种来自内部地区卫所的兵力投送开始逐步紧缩。
但是如果说内部地区的卫所还有得选择的话,边疆地区的卫所就别无选择了,敌军就在眼前,他们必须要战斗,敌军弱小时,他们需要战斗,当敌军强大时,他们也必须战斗,就算是强大到自己已经不是对手,但是为了保护大明的利益,作为大明的军人,他们也要战斗。
从这个角度上,明宣宗反而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这些人,只不过就算是这些人,也是愿意为了,或者不愿意,但是被命运和使命所支配,在为了大明和这片土地的遥远未来而选择战斗的,明宣宗放弃了这些,拯救了一些还活着的人的生命,却出卖了已经死去了的,以及活下来的人的灵魂。
这些事情,白千帆自然想不明白,他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大明边疆的老兵,一个身经百战的普通中级军官,他所知道的是,原本依靠内部卫所提供军力支援的边疆支援,因为战事的不顺利和大量战争的消耗,而变得无法得到足够的来自内部卫所的支援。
压力变得更大的同时,因为外部战事的不顺利,本来外部卫所依靠势力范围的扩张而新建卫所或者新招募士兵的方式也开始变得难以发挥作用,及时生效了。内外都缺人,战事的压力的情况又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开始依赖一定程度上的招募兵制,这些招募兵的实力参差不齐,有一些人被精挑细选出来,充作高级将领的亲兵,实际上参加的战斗反而是少的,平白增大了战争的资源供应负担。
而剩下的许多人,则是作为民夫来供应大军使用,说的好听点,叫做预备兵役制,但是这些处于卫所编外的预备兵,在明英宗时期还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装备与训练,让这些士兵能够具备足够的战斗力,而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战争的耗费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能够取得的战果却越来越有限。
而如果以这种最终的结果来反向评价明宣宗当时的战略的话,可能反而是无比正确的,是唯一可以做的选择,放弃这种白白消耗资源却无法获得足够实际利益的地方,是再正确不过的决策了。
这也是后世无数人的看法,认为明宣宗是休养生息,创造了一个治世。但是问题在于,本不至于如此,本不至于会在边疆各处陷入苦战,陷入资源消耗的死循环,无尽旋涡。
是明宣宗朱瞻基自己的战略造就了这种不得不放弃利益,别无选择的局面,他是悲剧的制造者。
当他接手这个庞大的帝国时,这个帝国本来有可能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强大的国度,但是他无论是为了不知道何种原因或者理由,让这个帝国走上了一条看不到光的黑暗长路,这条路的尽头,是死亡,是奴役,是文明的绝望。
视角回到白千帆身上,他以一个边疆战场上军官的身份,是无法看到那么广阔尺度的战场的,更无法了解到后世的历史轨迹,但是他能够看到最真实的境况。
高级将领的军队越发变成亲信的部队,保持着绝对的战斗力的同时,也逐渐选择避战保存实力,这种做法如果硬是要理性的分析的话,也是讲的通的,一方面战事不顺,部队的安排必须慎重,不能让主力精锐冒太大的险,另一方面,战事的失败,主将要承担责任,如果能够保住精锐主力的话,那么责任至少不会太过沉重。一切都还有转机。
如果从感情方面去分析,那就更没有让高级将领的亲信部队去犯险的说法了,将领在战场上还是要依仗他手下的部队的,如果自己的部队消耗殆尽,一方面在战场上没有人能够保护主将的性命,另一方面战争结束回去后,等待他的也不会是什么好的下场。
但是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的分析,都疏忽了一个最重要的点,那就是如果都在为自己负责,那么谁来为战争负责呢?从一个大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负责的同时,也是在为整场战争负责,但是事实上,无数像白千帆以及他的的部下那样没有背景,依靠过去多年的战事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部队,在用自己的生命来为战争负责。
说到底,这种战争其实就是在透支军队的生命,阵亡掉的不只是战士,还有一支军队的传统,崩溃的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卫所,还有随之的一整套军事体系,最终摧毁的是军队的灵魂,是维持这个国度稳定的军事体系。
在那时,在从交趾撤军时,白千帆二十六岁,他第一次想到了,也许有一天,自己会和同僚一样,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后,死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