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职务是多方合作的结果,太康侯、诚意伯府与王孙蕃都出了大力气,而最终的结果也让张皇后与刘永锡觉得非常满意。
虽然按察佥事只是五品外官,而且与童屹立原来的六品京官相比某种意义上甚至算是贬职,但金、衢道是个极其重要的要害位置。
之所以称为“要害”,首先就是童屹立职衔中的“整饬金、衢二府地方兵备”,这等于是掌握金、衢两府的军事大权。
而以按察司佥事“分巡金、衢道”又等于掌握了两个府的司法大权,童屹立出京的时候更是带了不少老人过去肯定能控制住地方的所有一切。
当然浙江除了“分巡金衢道”之外还有一位布政使司的“分守金、衢、严道”,这个驻省的“分守金、衢、严道”控制着金华、衢州、严州三府的钱粮赋税,对童屹立形成了牵制之势,但是现在不管是童屹立还是张皇后都不准备完全在体制之内解决问题。
而刘永锡对于童屹立的新职务很有兴趣:“听说金衢道的驻地在衢州?”
张皇后很严肃地说道:“驻地是在衢州,但是童佥事出京之前,我已经让他在金华府多用些心思!”
张皇后没说童屹立为什么要在金华府多费些心思,但是第一代诚意伯刘伯温是处州人,而诚意伯府两百多年经营下来在处州已经形成了惊人的影响力,光是刘氏族人就至少有近万人。
在这种情况下,金华府就成为真正的胜败关键,金、处、衢三府如果能联成一气,足以养活数万大兵,而刘永锡听到童屹立已经到任也是松了一口气:“娘娘一直呆在我们诚意伯府是不是有些闷得慌,要不要出去走走?”
张皇后听到这愤愤不平地说道:“我能呆在诚意伯府已经心满意足,最近可是有些言臣在奏疏中指指点点!”
按照大明的祖宗家法,张皇后就应当老老实实地呆在皇宫大内,绝对不能象现在这样打着省亲的名义在诚意伯府一呆就是好几个月,而且有很多外臣都去拜见张皇后,张皇后不但对这些大臣面授机宜,而且时不时谈起他与福王之间的约法三章。
对于某些自称绝对忠于弘光皇帝的文武官员来说,张皇后的所作所为既不符合大明的祖宗家法,也与礼法不合,所以最近有几十道奏疏在这个问题上指责张皇后,希望张皇后尽快回宫。
而张皇后知道自己回宫之后就是笼中之鸟,再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因此她明明不该说,但还是催促了刘永锡一句:“诚意伯,我现在寄居在你们家,这太康侯府的事情还得麻烦诚意伯多费心了!”
刘永锡知道张皇后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移宫了:“我这次回京就是为了新建太康侯府的事情,对了,京里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刘永锡只是随口这么一说,但张皇后马上说出了一件大事来:“最近宫里有人想替刘元斌平反!”
刘永锡已经明白过来了:“孙蕃伯伯肯定急了!”
王孙蕃不能不急啊!
刘元斌是崇祯朝有名的军功太监,但是他麾下的部队军纪很不象话,典型的“贼过如梳,兵过如篦”,所以王孙蕃当上御史没多久就拿刘元斌开刀,在宫内某些大人物的帮助之下,王孙蕃两道奏疏直接逼得刘元斌自杀,这也是王孙蕃在御史任上最重要的政绩。
可是现在有人却惦记起替刘元斌平反,王伯蕃自然急得上跳下窜,而刘永锡就说了一句:“娘娘与福王之间的约定,有一点就是不翻旧案,这些陈芝麻烂谷既然已经过去就过去吧!”
但是张皇后知道刘永锡的建议虽然非常中肯,现在朝廷上大家都忙于翻案粉饰太平,礼部尚书顾锡畴甚至要求削去温体仁的赠官与谥号,甚至从崇祯朝、万历朝一路翻到永乐、建文与洪武朝。
大家忘记了虎视眈眈的大顺军与大清兵,却要求给被明太祖朱元璋处死的开国功臣恢复名誉,还要为成祖朱棣杀害的建文忠臣追加谥号,反正朝堂上天天为了这些几百前的旧事吵得不可开交。
所以替刘元斌翻案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张皇后只能无奈地说道:“诚意伯这话是忠言逆耳,朝廷现在就喜欢折腾这些不急之务,而且我当时说不翻旧案,是指国本等旧案!”
但是刘永锡却是说道:“但是娘娘金口一开,大家自然是会洗耳恭听,而且阮大铖也喜欢这种话!”
一说到张皇后就明白过来了:“阮大铖会喜欢这种不翻旧案的话?”
刘永锡说道:“娘娘还说了,陈芝麻烂谷的事情既然过去了就过去吧,不应计较太多!”
张皇后已经明白过来:“我确实有这么说过!”
虽然张皇后这边比以往冷清了不少,但是张皇后这话传出去之后很快就引发惊天波澜,王孙蕃甚至到处跟人说:“娘娘此语所言甚是,刘元斌一案是先帝的意思,这事本来应不宜翻案,何况娘娘与陛下曾经约法三章,凡事点到为止!”
而阮大铖就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急得焦头烂额,他朝一旁的前吏部左侍郎张捷问道:“张娘娘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说了不翻旧案,又说过去的事情就算了,凡事应当即往不纠!那到底是准备让我这些人起复,还是不让我们起复了?”
与阮大铖一样,张捷同样也是东林的死敌而且是公认的阉党,虽然在天启朝他始终与魏忠贤划清界限,但是他既然是东林的敌人而且还推荐过阉党吕纯如起复,所以在东林君子眼中他就是不折不扣的阉党永世不能翻身。
但大家也不得不承认张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而现在张捷也是第一时间猜出张皇后为什么没把话讲清楚:“张皇后虽然是替王生洲主持公道,但是她之所以没讲清楚,恐怕是小诚意伯的意思!”
一说到这位驻军京口的小诚意伯,座中数人都把目光转向了阮大铖,张捷更是非常直接地说道:“圆海,你既然与诚意伯府是通家之好,这件事就应当由你来处置!”
阮大铖刚想说些什么,就听到外面有人说道:“诚意伯刘孔昭来了!”
虽然按察佥事只是五品外官,而且与童屹立原来的六品京官相比某种意义上甚至算是贬职,但金、衢道是个极其重要的要害位置。
之所以称为“要害”,首先就是童屹立职衔中的“整饬金、衢二府地方兵备”,这等于是掌握金、衢两府的军事大权。
而以按察司佥事“分巡金、衢道”又等于掌握了两个府的司法大权,童屹立出京的时候更是带了不少老人过去肯定能控制住地方的所有一切。
当然浙江除了“分巡金衢道”之外还有一位布政使司的“分守金、衢、严道”,这个驻省的“分守金、衢、严道”控制着金华、衢州、严州三府的钱粮赋税,对童屹立形成了牵制之势,但是现在不管是童屹立还是张皇后都不准备完全在体制之内解决问题。
而刘永锡对于童屹立的新职务很有兴趣:“听说金衢道的驻地在衢州?”
张皇后很严肃地说道:“驻地是在衢州,但是童佥事出京之前,我已经让他在金华府多用些心思!”
张皇后没说童屹立为什么要在金华府多费些心思,但是第一代诚意伯刘伯温是处州人,而诚意伯府两百多年经营下来在处州已经形成了惊人的影响力,光是刘氏族人就至少有近万人。
在这种情况下,金华府就成为真正的胜败关键,金、处、衢三府如果能联成一气,足以养活数万大兵,而刘永锡听到童屹立已经到任也是松了一口气:“娘娘一直呆在我们诚意伯府是不是有些闷得慌,要不要出去走走?”
张皇后听到这愤愤不平地说道:“我能呆在诚意伯府已经心满意足,最近可是有些言臣在奏疏中指指点点!”
按照大明的祖宗家法,张皇后就应当老老实实地呆在皇宫大内,绝对不能象现在这样打着省亲的名义在诚意伯府一呆就是好几个月,而且有很多外臣都去拜见张皇后,张皇后不但对这些大臣面授机宜,而且时不时谈起他与福王之间的约法三章。
对于某些自称绝对忠于弘光皇帝的文武官员来说,张皇后的所作所为既不符合大明的祖宗家法,也与礼法不合,所以最近有几十道奏疏在这个问题上指责张皇后,希望张皇后尽快回宫。
而张皇后知道自己回宫之后就是笼中之鸟,再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因此她明明不该说,但还是催促了刘永锡一句:“诚意伯,我现在寄居在你们家,这太康侯府的事情还得麻烦诚意伯多费心了!”
刘永锡知道张皇后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移宫了:“我这次回京就是为了新建太康侯府的事情,对了,京里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刘永锡只是随口这么一说,但张皇后马上说出了一件大事来:“最近宫里有人想替刘元斌平反!”
刘永锡已经明白过来了:“孙蕃伯伯肯定急了!”
王孙蕃不能不急啊!
刘元斌是崇祯朝有名的军功太监,但是他麾下的部队军纪很不象话,典型的“贼过如梳,兵过如篦”,所以王孙蕃当上御史没多久就拿刘元斌开刀,在宫内某些大人物的帮助之下,王孙蕃两道奏疏直接逼得刘元斌自杀,这也是王孙蕃在御史任上最重要的政绩。
可是现在有人却惦记起替刘元斌平反,王伯蕃自然急得上跳下窜,而刘永锡就说了一句:“娘娘与福王之间的约定,有一点就是不翻旧案,这些陈芝麻烂谷既然已经过去就过去吧!”
但是张皇后知道刘永锡的建议虽然非常中肯,现在朝廷上大家都忙于翻案粉饰太平,礼部尚书顾锡畴甚至要求削去温体仁的赠官与谥号,甚至从崇祯朝、万历朝一路翻到永乐、建文与洪武朝。
大家忘记了虎视眈眈的大顺军与大清兵,却要求给被明太祖朱元璋处死的开国功臣恢复名誉,还要为成祖朱棣杀害的建文忠臣追加谥号,反正朝堂上天天为了这些几百前的旧事吵得不可开交。
所以替刘元斌翻案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张皇后只能无奈地说道:“诚意伯这话是忠言逆耳,朝廷现在就喜欢折腾这些不急之务,而且我当时说不翻旧案,是指国本等旧案!”
但是刘永锡却是说道:“但是娘娘金口一开,大家自然是会洗耳恭听,而且阮大铖也喜欢这种话!”
一说到张皇后就明白过来了:“阮大铖会喜欢这种不翻旧案的话?”
刘永锡说道:“娘娘还说了,陈芝麻烂谷的事情既然过去了就过去吧,不应计较太多!”
张皇后已经明白过来:“我确实有这么说过!”
虽然张皇后这边比以往冷清了不少,但是张皇后这话传出去之后很快就引发惊天波澜,王孙蕃甚至到处跟人说:“娘娘此语所言甚是,刘元斌一案是先帝的意思,这事本来应不宜翻案,何况娘娘与陛下曾经约法三章,凡事点到为止!”
而阮大铖就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急得焦头烂额,他朝一旁的前吏部左侍郎张捷问道:“张娘娘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说了不翻旧案,又说过去的事情就算了,凡事应当即往不纠!那到底是准备让我这些人起复,还是不让我们起复了?”
与阮大铖一样,张捷同样也是东林的死敌而且是公认的阉党,虽然在天启朝他始终与魏忠贤划清界限,但是他既然是东林的敌人而且还推荐过阉党吕纯如起复,所以在东林君子眼中他就是不折不扣的阉党永世不能翻身。
但大家也不得不承认张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而现在张捷也是第一时间猜出张皇后为什么没把话讲清楚:“张皇后虽然是替王生洲主持公道,但是她之所以没讲清楚,恐怕是小诚意伯的意思!”
一说到这位驻军京口的小诚意伯,座中数人都把目光转向了阮大铖,张捷更是非常直接地说道:“圆海,你既然与诚意伯府是通家之好,这件事就应当由你来处置!”
阮大铖刚想说些什么,就听到外面有人说道:“诚意伯刘孔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