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眼中,现在临淮镇的发展得到了兴平伯高杰的全力支持,刘永锡接下去可以继续打着兴平伯的旗号纵横江淮,但不管是高杰还是邢夫人都不知道刘永锡到底挖了怎么一个大坑。
而对于朝廷来说,这件事的发展似乎有点脱离控制,毕竟冲突的双方都是朝廷大将,而且都有着朝廷诏书作为开仗的理由,还好冲突的双方都想着大事化小事化了。
刘永锡的奏疏指责广昌伯刘良佐不但擅自扣留临淮镇的使者并一直拒不移交临淮防务,甚至对临淮镇前去接防的人马发动突袭导致临淮镇死伤数十人,
临淮镇完全是迫于无奈才发起自卫反击大败刘良佐所部,光是抓到的俘虏就多达六七百人之多。
但不管是朝廷还是江北四镇都知道刘永锡的奏疏完全是胡说八道,光是李成栋手上的刘良佐部俘虏就有一千八百人,但是广昌伯刘良佐的奏疏上还要夸张一些。
按照刘良佐的说法,临淮镇一直在无理取闹提出了无数条非常不合理的接防条件,而刘良佐则一直在忍辱负重相忍为国,但是最后刘永锡却是纠合本地流贼土寇发动突袭。
刘良佐虽然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上风,但为了顾全大局保全两淮防务不得不忍痛移镇寿州,只是在移镇过程遭遇了刘永锡又一次背信弃义的袭击。
刘永锡虽然一再表态只要刘良佐撤出临淮就不予追击,但是刘良佐部刚一撤出临淮关,临淮镇总兵刘永锡就背信弃义纠合李成栋发动截击。
刘良佐在仓促之间发动的反击虽然击退了刘永锡与李成栋的进攻,但也在撤退途中也损失了三百人马,现在要求临淮镇交还被俘义士并要求朝廷严惩刘永锡与李成栋这两个罪魁祸首。
在刘永锡与李成栋的奏疏上,这次临淮之战规模并不大,刘永锡与李成栋只是抓到了刘良佐部六七百名俘虏而已,而在刘良佐的奏疏上这一仗的规模还要缩水,刘良佐总共才损失三四百人而已。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双方都应当投入至少上万兵力,战场上的死伤者都不止千人,据说刘良佐被俘者几近万人,高杰部将李成栋更是公开声称临淮一战俘虏刘良佐部多达三千人。
但是当事双方都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朝廷也是抱着只要能糊弄就尽量糊弄的念头,照着他们的口径进行善后尽量缓和局面。
打了败仗的刘良佐都得了不少好处,朝廷不但允许他开镇寿州而且还给了一大笔钱粮,只要求他照朝廷的意思老老实实办事。
而刘良佐虽然在寿州损失惊人,但是嘴上却是表示自己是为了顾全大局才忍痛撤出临淮,而且损失并不大,伤亡几百人加上被俘几百人而已。
而朝廷就喜欢这样老实恭顺的刘良佐,对于刘良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刘良佐很快就在寿州恢复元气,但是这也让朱媚儿担心起刘永锡的安危。
朱媚儿过去对于刘良佐、寿州、凤阳、临淮关这些概念一无所知,她甚至不知道淮安到底在什么地方。
但是被张皇后时不时请上御舟之后,她学得很快。
现在她不但能在地图上第一时间找出这几座城市的方位,甚至还能讲出点门道来:“娘娘,刘良佐现在寿州号称三万之众,实有兵马一万数千人,而诚意伯只有五营之众,娘娘是不是应当出面帮小诚意伯主持公道说上几句?”
旁边的李香君虽然身材娇小,但是说起话来也很厉害:“是啊,娘娘是应该为小诚意伯说上几句公道话,不然别人都会觉得娘娘太软弱。”
虽然李香君与朱媚儿、卞玉京最初并不知道张嫣张皇后为什么突然把她们这三个青楼女子请上御舟,但是张皇后嘴里经常念着“诚意伯”三个字,她们就明白这是刘永锡托付张皇后照顾她们。
李香君虽然心有所属,但还真心觉得要感谢这位小诚意伯。
自从张皇后把她请上御舟之后,不但那些好事之徒纷纷退散,就连过去怎么停不下来的风言风语现在都无影无踪。
谁都知道张皇后隔个三两天就要请李香君她们到御舟上表演琴棋书画,这些小话只要传到张皇后的耳中去她一定会出面替李香君她们主持公道。
正因为如此只要与小诚意伯有关的事情,李香君一定会为刘永锡说话,而张皇后则是看着燕子矶的江面说道:“诚意伯渡江之前,我已经跟他约好,我暂居燕子矶一定要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所以这等小事我不会站出来!”
卞玉京却知道朱媚儿与卞玉京是关心则乱,别看在御舟上她说话最少,但是看得却最清楚。
张皇后每次说到小诚意伯眼神都变得温柔起来,而且她们能被请上御舟也是这位小诚意伯的主意,所以关于刘永锡的话题她就不给张皇后添乱了,只是这样一来卞玉京对这位小诚意伯越来越有兴趣了。
但因为看得最明白,所以卞玉京才开口劝道:“小诚意伯既然敢把五营兵还给兴平伯,就一定有办法以五营兵马守住临淮关!”
但是女人先天就同情弱者,对于朱媚儿与李香君来说刘永锡又是自己人,因此朱媚儿只能说起兴平伯高杰的不是:“兴平伯既然一直把邢胜平五营借给诚意伯,为什么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把这五营兵调回去,事情办得太不地道了!”
朱媚儿说的正是大家都关心的一件事,那就是刘永锡将所部邢胜平五营交还兴平伯高杰,说是“完璧归赵”。
而且这五个营头不但齐装满员,刘永锡甚至特意用临淮之战的俘虏把邢胜平的每个营头补充到四百余人,五营加起来总兵力达到两千三百余人。
而当初邢营随刘永锡南下的时候实兵不足五百人,可以说是高杰最近两年最满意的一笔买卖,让高杰乐得合不拢嘴,并决定在一切问题全力支持刘永锡与临淮镇。
但就连张皇后都不明白刘永锡为什么要这么干。
而对于朝廷来说,这件事的发展似乎有点脱离控制,毕竟冲突的双方都是朝廷大将,而且都有着朝廷诏书作为开仗的理由,还好冲突的双方都想着大事化小事化了。
刘永锡的奏疏指责广昌伯刘良佐不但擅自扣留临淮镇的使者并一直拒不移交临淮防务,甚至对临淮镇前去接防的人马发动突袭导致临淮镇死伤数十人,
临淮镇完全是迫于无奈才发起自卫反击大败刘良佐所部,光是抓到的俘虏就多达六七百人之多。
但不管是朝廷还是江北四镇都知道刘永锡的奏疏完全是胡说八道,光是李成栋手上的刘良佐部俘虏就有一千八百人,但是广昌伯刘良佐的奏疏上还要夸张一些。
按照刘良佐的说法,临淮镇一直在无理取闹提出了无数条非常不合理的接防条件,而刘良佐则一直在忍辱负重相忍为国,但是最后刘永锡却是纠合本地流贼土寇发动突袭。
刘良佐虽然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上风,但为了顾全大局保全两淮防务不得不忍痛移镇寿州,只是在移镇过程遭遇了刘永锡又一次背信弃义的袭击。
刘永锡虽然一再表态只要刘良佐撤出临淮就不予追击,但是刘良佐部刚一撤出临淮关,临淮镇总兵刘永锡就背信弃义纠合李成栋发动截击。
刘良佐在仓促之间发动的反击虽然击退了刘永锡与李成栋的进攻,但也在撤退途中也损失了三百人马,现在要求临淮镇交还被俘义士并要求朝廷严惩刘永锡与李成栋这两个罪魁祸首。
在刘永锡与李成栋的奏疏上,这次临淮之战规模并不大,刘永锡与李成栋只是抓到了刘良佐部六七百名俘虏而已,而在刘良佐的奏疏上这一仗的规模还要缩水,刘良佐总共才损失三四百人而已。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双方都应当投入至少上万兵力,战场上的死伤者都不止千人,据说刘良佐被俘者几近万人,高杰部将李成栋更是公开声称临淮一战俘虏刘良佐部多达三千人。
但是当事双方都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朝廷也是抱着只要能糊弄就尽量糊弄的念头,照着他们的口径进行善后尽量缓和局面。
打了败仗的刘良佐都得了不少好处,朝廷不但允许他开镇寿州而且还给了一大笔钱粮,只要求他照朝廷的意思老老实实办事。
而刘良佐虽然在寿州损失惊人,但是嘴上却是表示自己是为了顾全大局才忍痛撤出临淮,而且损失并不大,伤亡几百人加上被俘几百人而已。
而朝廷就喜欢这样老实恭顺的刘良佐,对于刘良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刘良佐很快就在寿州恢复元气,但是这也让朱媚儿担心起刘永锡的安危。
朱媚儿过去对于刘良佐、寿州、凤阳、临淮关这些概念一无所知,她甚至不知道淮安到底在什么地方。
但是被张皇后时不时请上御舟之后,她学得很快。
现在她不但能在地图上第一时间找出这几座城市的方位,甚至还能讲出点门道来:“娘娘,刘良佐现在寿州号称三万之众,实有兵马一万数千人,而诚意伯只有五营之众,娘娘是不是应当出面帮小诚意伯主持公道说上几句?”
旁边的李香君虽然身材娇小,但是说起话来也很厉害:“是啊,娘娘是应该为小诚意伯说上几句公道话,不然别人都会觉得娘娘太软弱。”
虽然李香君与朱媚儿、卞玉京最初并不知道张嫣张皇后为什么突然把她们这三个青楼女子请上御舟,但是张皇后嘴里经常念着“诚意伯”三个字,她们就明白这是刘永锡托付张皇后照顾她们。
李香君虽然心有所属,但还真心觉得要感谢这位小诚意伯。
自从张皇后把她请上御舟之后,不但那些好事之徒纷纷退散,就连过去怎么停不下来的风言风语现在都无影无踪。
谁都知道张皇后隔个三两天就要请李香君她们到御舟上表演琴棋书画,这些小话只要传到张皇后的耳中去她一定会出面替李香君她们主持公道。
正因为如此只要与小诚意伯有关的事情,李香君一定会为刘永锡说话,而张皇后则是看着燕子矶的江面说道:“诚意伯渡江之前,我已经跟他约好,我暂居燕子矶一定要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所以这等小事我不会站出来!”
卞玉京却知道朱媚儿与卞玉京是关心则乱,别看在御舟上她说话最少,但是看得却最清楚。
张皇后每次说到小诚意伯眼神都变得温柔起来,而且她们能被请上御舟也是这位小诚意伯的主意,所以关于刘永锡的话题她就不给张皇后添乱了,只是这样一来卞玉京对这位小诚意伯越来越有兴趣了。
但因为看得最明白,所以卞玉京才开口劝道:“小诚意伯既然敢把五营兵还给兴平伯,就一定有办法以五营兵马守住临淮关!”
但是女人先天就同情弱者,对于朱媚儿与李香君来说刘永锡又是自己人,因此朱媚儿只能说起兴平伯高杰的不是:“兴平伯既然一直把邢胜平五营借给诚意伯,为什么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把这五营兵调回去,事情办得太不地道了!”
朱媚儿说的正是大家都关心的一件事,那就是刘永锡将所部邢胜平五营交还兴平伯高杰,说是“完璧归赵”。
而且这五个营头不但齐装满员,刘永锡甚至特意用临淮之战的俘虏把邢胜平的每个营头补充到四百余人,五营加起来总兵力达到两千三百余人。
而当初邢营随刘永锡南下的时候实兵不足五百人,可以说是高杰最近两年最满意的一笔买卖,让高杰乐得合不拢嘴,并决定在一切问题全力支持刘永锡与临淮镇。
但就连张皇后都不明白刘永锡为什么要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