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上庸大案
上庸今年的官员考察有问题,邓昇大发雷霆,怒斥张宾的事情,瞬间就传遍了整个朝堂,所有人都对寇准另眼相看了,可不是嘛,一个刚刚进京,毫无根基的吏部尚书,居然敢向朝堂大佬张宾开刀,这胆色就足以让人敬佩了。
尚书省官署中,户部尚书胡惟庸和尚书令蒋琬在班房里也在讨论此事。
“相爷,这寇准还真是厉害啊,才上任不到一天,就揪出了上庸的问题了,这下好了,张宾得栽大跟头了,听说大王把张宾找去乾阳宫,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呢。”胡惟庸笑道。
蒋琬也是笑着道:“我刚刚听说的时候也是为寇准捏了一把汗啊,不过幸好大王也没有袒护张宾,不然这寇准可是要有大麻烦了。”
“相爷,你说大王会不会借此机会,拿下张宾的门下令呢?”胡惟庸问道,同为六部尚书,胡惟庸对门下令的位置也是虎视眈眈的,那可是相位啊,所以胡惟庸才会问蒋琬,张宾会不会因为这件事丢了门下令的位置如果真是那样,那他胡惟庸的机会就来了。
蒋琬也清楚胡惟庸的想法,可是那是不可能吧,只见蒋琬摇了摇头,道:“惟庸,我知道你的心思,但是单凭这件事还不足以把张宾拉下来,要知道张宾是大王最早的谋臣,深受大王信任,而且论资历,你也比不上张宾,所以门下令现在你就不要想了。”
胡惟庸见自己的心思被蒋琬直接说出来了,尴尬的笑了笑,道:“相爷明见,是惟庸不自量力了。”
“呵呵。”蒋琬笑道:“你也不用妄自菲薄的,你的能力我很清楚,那个位置也是迟早的事而已,不用太着急。”
“相爷说的是。”胡惟庸应道。
另一边,张宾回到门下省班房的时候,随便收拾一下便亲自带着人去上庸了,虽然张宾也知道,这件事不会影响到自己门下令的位置,但是却会影响自己在邓昇心里的印象,如果得不到邓昇的信任,纵然坐到再高的位置也是徒劳了。
随同张宾一同离开的,还有刑部和吏部的人,这些人都是范仲淹和寇准派去协助张宾的,同时,一些曾经去过上庸的吏部官员也被调查了。
原本张宾以为这只不过是一件小事,很大可能是吏部的考察官员为了省事才弄出如此相似的考察结果,可当张宾去到上庸的时候,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
进入上庸地界之后,张宾发现这里的百姓都对自己一行人躲躲闪闪的,好像很害怕自己似的,很是奇怪,所以便派人换成便服去暗访一下。
回来的结果却是让张宾大吃一惊,原来这些百姓不是害怕自己,而是纯粹的害怕当官的,一问才知道,上庸的大大小小的官员,经常列出一些收税名目,如果百姓交不出来,就直接抄没家产的,导致不少的百姓妻离子散。
也有一些百姓上告太守府,可是太守府的官员也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官官相护,而多出来的钱粮则是直接进了那些官员的腰包,当吏部的官员前来考察的时候,他们直接拿钱贿赂,那些吏部的官员平时俸禄不高,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的钱,毫无意外的就动摇了。
张宾听闻之后,便将随行而来的人全部派出去,几天之后,当调查结果交到张宾手中的时候,张宾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张宾一怒之下,直接找到了驻守上庸的平东将军廖明,以门下令的名义,请廖明调兵控制住上庸太守府。
上庸太守府的官员在一脸懵逼的情况下,就被控制住了的,控制住局面的之后,张宾便将情况上报邓昇。
乾阳宫中,邓昇拿着张宾在上庸的调查结果,勃然大怒,下令刑部彻查,并命平东将军廖明全力配合张宾,将涉事官员全部拿下。
上庸大案一经事发,震惊朝堂,所有人都想不到在上庸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居然会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来。
上庸大案牵连甚广,整个上庸郡上至太守,下至县丞、县尉超过八成的官员直接被拿下了,而吏部参与上庸考察的官吏也被拿下了。
上庸大案,历时一个月,终于尘埃落定,上庸太守和九县县令,除了房陵县令外,全部被斩首。
乾元十三年十一月一日,景阳殿朝会。
邓昇高坐王座,面无表情,殿下,张宾将上庸大案的处理情况一一禀报。
“触目惊心啊,你们都看看,在上庸,百姓生活得是怎样的水深火热的。”邓昇拿着张宾的折子,强忍着怒火道。
众人默然不语的,邓昇见状,冷笑道:“怎么了?都不说话了?平时不是很能说吗,张宾,你来说说。”
张宾见邓昇又点自己,只能苦笑道:“大王息怒,此事皆因臣失察,才至使上庸出了如此多的蛀虫,还请大王降罪。”
邓昇点了点头,道:“好,既然你也知道自己的错了,那张宾听令!”
“臣在!”张宾一脸懵逼的应道。
“命门下令张宾兼任上庸太守,即日起前往上庸赴任,不得有误,门下省一切事宜,由中书令崔浩暂管。”邓昇道。
“什么!”邓昇此话一出,满堂哗然,要知道张宾可是门下令,三相之一啊,现在居然被贬到上庸去当太守,虽然门下令的位置还保留着,但是谁又知道邓昇什么时候能够把张宾想起来,再调回宛城呢。
“大王,张相乃是堂堂门下令,去当一个上庸太守是不是不太合适啊?”崔浩也劝道,毕竟堂堂宰相,去上庸那个穷乡僻壤当太守,张宾得脸恐怕也得丢尽了。
“没什么合不合适的,既然此事皆因张宾的失策,那就得由他来收拾残局,什么时候把上庸治理好了,就什么时候回来,此事无需再议,退朝。”说罢,邓昇便起身离开了。
邓昇离开之后,群臣都上前安慰张宾,而张宾也是满脸苦涩,转身离去了。
据说张宾走的那天,满朝文武就岳飞和崔浩前来送行,场景十分悲凉。
回到乾阳宫的邓昇,仔细想了想,觉得上庸之所以会弄成这副模样,恐怕也跟邓国现在没有一个监察官员机构,虽然苏弘手下的明镜也有这个责任,可是由于邓国对外扩张频繁,所以明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外面了,所以邓昇便想是不是新设一个监察机构呢,于是邓昇便把崔浩和蒋琬召来商议。
崔浩和蒋琬听后,心里都是抵触的,毕竟这个监察机构一出,他们也在监察之内的,但是一想起上庸的事,还有邓昇的态度,于是也不敢什么意见。
上庸今年的官员考察有问题,邓昇大发雷霆,怒斥张宾的事情,瞬间就传遍了整个朝堂,所有人都对寇准另眼相看了,可不是嘛,一个刚刚进京,毫无根基的吏部尚书,居然敢向朝堂大佬张宾开刀,这胆色就足以让人敬佩了。
尚书省官署中,户部尚书胡惟庸和尚书令蒋琬在班房里也在讨论此事。
“相爷,这寇准还真是厉害啊,才上任不到一天,就揪出了上庸的问题了,这下好了,张宾得栽大跟头了,听说大王把张宾找去乾阳宫,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呢。”胡惟庸笑道。
蒋琬也是笑着道:“我刚刚听说的时候也是为寇准捏了一把汗啊,不过幸好大王也没有袒护张宾,不然这寇准可是要有大麻烦了。”
“相爷,你说大王会不会借此机会,拿下张宾的门下令呢?”胡惟庸问道,同为六部尚书,胡惟庸对门下令的位置也是虎视眈眈的,那可是相位啊,所以胡惟庸才会问蒋琬,张宾会不会因为这件事丢了门下令的位置如果真是那样,那他胡惟庸的机会就来了。
蒋琬也清楚胡惟庸的想法,可是那是不可能吧,只见蒋琬摇了摇头,道:“惟庸,我知道你的心思,但是单凭这件事还不足以把张宾拉下来,要知道张宾是大王最早的谋臣,深受大王信任,而且论资历,你也比不上张宾,所以门下令现在你就不要想了。”
胡惟庸见自己的心思被蒋琬直接说出来了,尴尬的笑了笑,道:“相爷明见,是惟庸不自量力了。”
“呵呵。”蒋琬笑道:“你也不用妄自菲薄的,你的能力我很清楚,那个位置也是迟早的事而已,不用太着急。”
“相爷说的是。”胡惟庸应道。
另一边,张宾回到门下省班房的时候,随便收拾一下便亲自带着人去上庸了,虽然张宾也知道,这件事不会影响到自己门下令的位置,但是却会影响自己在邓昇心里的印象,如果得不到邓昇的信任,纵然坐到再高的位置也是徒劳了。
随同张宾一同离开的,还有刑部和吏部的人,这些人都是范仲淹和寇准派去协助张宾的,同时,一些曾经去过上庸的吏部官员也被调查了。
原本张宾以为这只不过是一件小事,很大可能是吏部的考察官员为了省事才弄出如此相似的考察结果,可当张宾去到上庸的时候,才发现事情的严重性。
进入上庸地界之后,张宾发现这里的百姓都对自己一行人躲躲闪闪的,好像很害怕自己似的,很是奇怪,所以便派人换成便服去暗访一下。
回来的结果却是让张宾大吃一惊,原来这些百姓不是害怕自己,而是纯粹的害怕当官的,一问才知道,上庸的大大小小的官员,经常列出一些收税名目,如果百姓交不出来,就直接抄没家产的,导致不少的百姓妻离子散。
也有一些百姓上告太守府,可是太守府的官员也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官官相护,而多出来的钱粮则是直接进了那些官员的腰包,当吏部的官员前来考察的时候,他们直接拿钱贿赂,那些吏部的官员平时俸禄不高,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的钱,毫无意外的就动摇了。
张宾听闻之后,便将随行而来的人全部派出去,几天之后,当调查结果交到张宾手中的时候,张宾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张宾一怒之下,直接找到了驻守上庸的平东将军廖明,以门下令的名义,请廖明调兵控制住上庸太守府。
上庸太守府的官员在一脸懵逼的情况下,就被控制住了的,控制住局面的之后,张宾便将情况上报邓昇。
乾阳宫中,邓昇拿着张宾在上庸的调查结果,勃然大怒,下令刑部彻查,并命平东将军廖明全力配合张宾,将涉事官员全部拿下。
上庸大案一经事发,震惊朝堂,所有人都想不到在上庸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居然会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来。
上庸大案牵连甚广,整个上庸郡上至太守,下至县丞、县尉超过八成的官员直接被拿下了,而吏部参与上庸考察的官吏也被拿下了。
上庸大案,历时一个月,终于尘埃落定,上庸太守和九县县令,除了房陵县令外,全部被斩首。
乾元十三年十一月一日,景阳殿朝会。
邓昇高坐王座,面无表情,殿下,张宾将上庸大案的处理情况一一禀报。
“触目惊心啊,你们都看看,在上庸,百姓生活得是怎样的水深火热的。”邓昇拿着张宾的折子,强忍着怒火道。
众人默然不语的,邓昇见状,冷笑道:“怎么了?都不说话了?平时不是很能说吗,张宾,你来说说。”
张宾见邓昇又点自己,只能苦笑道:“大王息怒,此事皆因臣失察,才至使上庸出了如此多的蛀虫,还请大王降罪。”
邓昇点了点头,道:“好,既然你也知道自己的错了,那张宾听令!”
“臣在!”张宾一脸懵逼的应道。
“命门下令张宾兼任上庸太守,即日起前往上庸赴任,不得有误,门下省一切事宜,由中书令崔浩暂管。”邓昇道。
“什么!”邓昇此话一出,满堂哗然,要知道张宾可是门下令,三相之一啊,现在居然被贬到上庸去当太守,虽然门下令的位置还保留着,但是谁又知道邓昇什么时候能够把张宾想起来,再调回宛城呢。
“大王,张相乃是堂堂门下令,去当一个上庸太守是不是不太合适啊?”崔浩也劝道,毕竟堂堂宰相,去上庸那个穷乡僻壤当太守,张宾得脸恐怕也得丢尽了。
“没什么合不合适的,既然此事皆因张宾的失策,那就得由他来收拾残局,什么时候把上庸治理好了,就什么时候回来,此事无需再议,退朝。”说罢,邓昇便起身离开了。
邓昇离开之后,群臣都上前安慰张宾,而张宾也是满脸苦涩,转身离去了。
据说张宾走的那天,满朝文武就岳飞和崔浩前来送行,场景十分悲凉。
回到乾阳宫的邓昇,仔细想了想,觉得上庸之所以会弄成这副模样,恐怕也跟邓国现在没有一个监察官员机构,虽然苏弘手下的明镜也有这个责任,可是由于邓国对外扩张频繁,所以明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外面了,所以邓昇便想是不是新设一个监察机构呢,于是邓昇便把崔浩和蒋琬召来商议。
崔浩和蒋琬听后,心里都是抵触的,毕竟这个监察机构一出,他们也在监察之内的,但是一想起上庸的事,还有邓昇的态度,于是也不敢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