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

    “哦,就是流动资金,天地、房产、煤矿,这些都是不动产,值钱,但不是钱,而汇通商行手中持有并用来运作的活钱在产业中的循环流通,就叫资金链。”

    苏彧大致的科普了一下,叶明仁当即了然的点头。

    略微沉思之后,叶明仁说道:“抢占煤矿资源,汇通商行几乎调动了八成的资金,目前账面上确实所剩不多。”

    “苏公子如果急需的话,三日之内,抽调出两百万贯,不成问题。”

    “更多的话……”

    “只能去大相国寺借贷了。”

    叶明仁约定的一千万贯物资,目前只运送了八十万贯的东西到东京,还剩下九百二十万贯,并非说叶明仁在空口白牙,而是需要时间。

    市值千亿的大公司,也不是说随便就能抽出十亿现金的。

    一次性能够拿出那么多资金的,也就只有大相国寺了,它表面是个寺庙,其实是全大宋最大的金融机构。

    东京城内,豪绅权贵,资产多寄存于此。

    由大相国寺帮忙放贷,每年年底再结算红利,除了房贷之外,大相国寺也是最大的卖场,每月都会组织三到五次万姓交易大会。

    数万人前往大相国寺旅游购物,日成交额不下十万贯,春节前那场更是多达百万贯成交额。

    堪称大宋朝的双十一。

    鸡蛋永远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汇通商行的背后是东京城近半勋贵,但也不是说那些勋贵的钱都在汇通商行里。

    叶明仁当然也可以请求背后的股东们加注资金,但那样很麻烦。

    反而是找大相国寺借贷方便一些。

    “如果是大相国寺,一次最多能够拿出多少资金来?”

    面对苏彧的问题,叶明仁喝了口茶,才说道:“汇通商行出面的话,最多可借贷千万贯,如果仅考虑相国寺的资金的话,它可能有三千万贯活钱。”

    三千万贯,已经很多了。

    钱拿在手上并不能产生利润,要贷出去才会有利润产生,相国寺的总体规模,恐怕不低于十亿贯,是个比汇通商行还要庞大的资本怪物。

    可以说,它比朝廷都有钱。

    大宋朝每年财政收入一亿贯左右,因为实行的是两税法,夏税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所以不会一次性有那么多钱。

    更何况,税收多是物资,现钱总数不会超过四千万贯。

    也就是说,朝廷就连每年税收上来的那天,户部里的现钱也不会超过三千万贯……

    “怪不得周世宗要灭佛啊。”

    苏彧感慨,叶明仁却轻笑道:“后周那会,大相国寺可没现在有钱,那个时候大相国寺属于佛家私产,所以灭佛就能拿到钱。”

    “现在不行了。”

    “满东京城的豪绅权贵,有余钱的都放在大相国寺,而寺庙本身至多占半成,官家要是抄大相国寺,那就是抄东京城了,这佛灭不了。”

    “更何况……”

    “朝廷有时候都要向大相国寺借钱呢。”

    叶明仁这个料爆出来,苏彧愣了一下,他知道大宋朝经济发达,却没有想到发达到了朝廷都可以借钱的程度。

    见苏彧发愣,叶明仁笑了笑,便给他讲解大宋朝的商业情况。

    然后,苏彧震惊了。

    朝廷也有官营的放贷机构,名为抵当所,只是呢,这个机构的钱,不独属于中央,还有地方的,各地上交钱财到抵当所,用来放贷赚取利息。

    抵当所规模不如大相国寺,但也有上亿贯,活钱也有数百万贯。

    然后大宋朝还有检校库,原本是寄存绝没官宦、豪绅家产,经营赚取利息来抚养其遗孤,并且成年后再将家产交还的。

    后来因为规模较大,所以渐渐成为了信托机构。

    商人经常把资产交由检校库评估,然后从抵当所贷款,亦或者是交由检校库公证,与其他商人进行交易这种。

    另外,检校库还时常帮交引库接收物资并出示证明,商人就可以通过证明到交引库拿“引”了。

    这一套下来,大宋朝就有了银行、信托、证券的雏形。

    因为盐铁专营的政策,大宋朝要贩卖盐、铁、茶、香料、丝绸等物资的时候,必须要有相关的“引”才行。

    特别是盐引,需要商人运送粮食到边境战乱地区,才能够获得。

    而这些盐引拿到了,卖盐也麻烦,反正盐引不记名,商人之间就进行着盐引的交易,数量大了,就可以炒盐引的价格,玩击鼓传花了……

    在内城东南,有一条界身巷。

    就是专门玩金融的,动不动就是几十万贯的大交易,让人看得瞠目结舌。

    而汇通商行的总部,就在界身巷。

    界身巷的地位,堪称是大宋朝的华尔街了。

    总得来说,大宋朝不穷,穷的是百姓和朝廷,商人和勋贵、豪绅都有钱,也正因为这些钱好找,所以大宋朝的财政才能拆东墙补西墙,好赖维持下去。

    需要用钱的时候,总能找到钱。

    而不是像明末那样,崇祯让满朝文武捐一百万两银子发军饷,结果都哭穷,最后才寒酸的凑出二十万两银子,朝廷连钱都找不到。

    结果呢,李自成进京,抄家抄出了七千万两!!

    这就是差别。

    古语说藏富于民,大宋朝,这是藏富于商啊……

    “看来我大宋很有钱。”

    苏彧感慨的说道,叶明仁笑而不语,慢慢的喝着茶,等着苏彧接下来进入正题,苏彧既然有意了解大宋朝的经济情况,肯定是要有大动作了。

    苏彧轻笑摇头,喝了口茶。

    放下茶杯,苏彧开口说道:“首先,我需要五十万套衣服,分成男女两款,制式要一样,覆盖各个年龄层,稍后我统计过难民营的情况后,会让人送数据给你。”

    “好。”

    “我需要建筑材料,能够建起一座城镇的建筑材料,最晚半个月,东西要到货。”

    “……不好办。”

    “我需要一块地,我想,东京城的地应该都是有主的吧?哪怕城外也不例外,在惠民河周围的土地,是官府的还是民间的?”

    “民间,多属于权贵。”

    “我需要两万亩的土地,具体位置,我在实地考察过后告诉你。”

    “可以。”

    “我需要铁锤,长柄的那种,至少一万把。”

    “需要时间。”

    “我需要很多石灰石和黏土还有炼铁的铁渣煤渣……”

章节目录

大宋带文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江天寥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天寥廓并收藏大宋带文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