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二年大宋的军费开支截止八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超过了去年一整年的开支额度,高达六千万贯的巨款。
这笔钱已经是比许多年份的全年财政收入还要高了。
之所以花费如此巨大,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对战死伤残军士的抚恤,对全军将士的奖赏以及大规模扩军的支出等等。
这其中的大头还是在奖赏以及扩军上面。
参与灭金之战的兵马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二十万左右。赵栩在发放奖励方面又是大手笔,平均下来每个军士都能拿到至少一百贯以上的财货奖赏。这一下子
就是两千万贯出去了。
随后的扩军更是吞金兽。哪怕钢铁厂锻造厂都是内府的,可也要花钱买装备物资。毕竟内府的东西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马匹还好说,有了大量的缴获。
只是这数以十万匹计算的马匹每天吃的饲料就是一大笔的开支。
招募新兵的安家费以及日常训练的费用等等,随着时间的累计还会继续扩大。
之前各地的厢兵都已经裁撤,一部分转为地方守备已经不算是正规军,不过军费还是属于军方出的。而各地驻扎的禁军也大都是被裁撤,大部分的兵源转
入生产建设兵团。虽然支出不高,可也是要军方负担军费开支。
整编西军的工作进展顺利,那是因为赵栩直接拿钱去砸。
各地禁军中被挑选出来的优秀战力都被并入到神武军与背嵬军之中成为真正的野战力量。而以大宋的国土面积来说,数量上肯定不足。这就使得赵栩不得
不大规模扩充神武军。使得神武军的兵力直接膨胀到了超过五十万的庞大规模。
虽然比起之前一百多万的规模少了许多,可这方面的开支却是有增无减。因为赵栩给军士们开出的待遇极高。
林林总总的各方面加起来,最终估计今年一整年的军费支出或许会超过八千万贯的巨款。
再加上赵栩在各地大兴土木开建众多工程,以及文官系统地方官府的运转费用。全年的财政支出甚至超出了一亿七千万贯的规模。
如果不是赵栩通过抄家的方式获得大量的财货,如果不是他灭辽灭金的时候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如果不是钢铁水泥白糖化肥玻璃等等各种工业产品畅销
,如果不是杨邦乂竭尽全力的控制财政,如果不是有皇家银行作为后盾支持的话,赵栩早就破产了。
实际上这也是赵栩拼命追缴赃款的原因所在,毕竟花钱花的太厉害了。
军费开支是一方面,赵栩大规模修建各种设施同样也是无底洞。
与那些穷奢极欲的皇帝们不同,赵栩并不是给自己修建富丽堂皇的宫殿,也不是修建等着被人抢被人烧的各种园子。他在全国各地兴修水利设施,修建宽
敞坚固的官道。单单是这两项,以大宋的疆域面积来说就是极为浩大的工程。
维护和疏浚全国河道,每年至少上千万贯的支出。修建维护官道,同样也是大几百万的支出。这还不是一年的,而是需要多年不断的投入。
除此之外还有扩建造船厂,建造超大型的帆船,在各地修建小化肥厂,小炼钢高炉什么的。为大批移民提供牛马等大型牲畜,为他们建房子开水井,提供
农具种子等等生活物资。虽然这些过几年都是要还的,可现在却是赵栩实实在在的掏出来的钱。
赵栩也不可能像是朱元璋那样给大臣们发俸禄少的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虽然不算多高,可以宋国的官吏数量来说行政支出同样是笔巨款。
这么大的开支也是逼着赵栩要尽可能的减少伤亡损失。毕竟训练出来一个合格的军士花费极高。
西夏使团惶恐不安的回去了,随行的还有大批的汴梁商团。他们将马车上装满了玻璃制品,白糖,新的结晶出来的白盐,各类钢铁制品等等畅销货物跟着
一起出发去往兴庆府。
这些商团当然是真正的商人,不过其中也有皇城司混入其中的人手。他们将会在兴庆府内想办法和耶律南仙以及李仁爱搭上线。
虽然说金国被赵栩攻灭之后,耶律南仙和李乾顺之间的心结没了。可因为之前的事情导致李乾顺想要清除辽国在西夏的最后势力,同时也是动了换太子的
念头。
这些事情一旦开始发动,那就不是谁能轻易停下来的。因为事关无数人的命运,像是耶律南仙和李仁爱的势力集团,李乾顺的势力集团,李乾顺其他儿子
所属的势力集团等等。
在这种各方势力交锋的复杂关头,因为辽国覆灭而势力大减的耶律南仙与李仁爱一帮人绝对无法拒绝赵栩伸出的橄榄枝。哪怕他们知道这会给西夏带去毁
灭性的灾难而无所谓。因为他们失败的话,西夏和他们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这段时间里整个大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出了赵栩开设恩科,一次性录用了超过一万人之外,就属执掌朝堂二十多年的蔡京终于下台。
蔡京以自己年老力衰为由上书乞骸骨。赵栩也是耐着性子陪他走完了三留三拒的戏码,最终同意了他的离任。由宗泽接手宰相的职务。
这位在大宋呼风唤雨二十年的权臣,终于是走下了舞台。哪怕他本身并不愿意也不行,赵栩没把他抄家已经是格外开恩。
蔡京的彻底下台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徽宗一朝的影响力正在被赵栩一点点的去除,以后的时代就是属于他本人的了。
再说恩科的话,通过复试合格线的足有一万人之多。这是因为赵栩出的题目并非超级困难,在宋律和九章算术里面都能找到答案。只要对这两本资料书倒
背如流,考个合格完全没有问题。
这些通过复试的考生之中,依照成绩来安排位置。成绩最好的能够做到县令,之后按照成绩有县尉,县丞,主簿,各级典吏,教喻,巡检等等各级官职分
配。
而且赵栩开创了一个历代以来的先河,那就是向各处乡村派遣了村长。这在皇权只到县城的时代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皇权时代里,皇帝的威仪只到县城。县城之外的各处乡镇村庄都是由地方士绅,大族宗老们掌握。这些人甚至拥有私设刑法的能力。这种地方封闭势力,
是赵栩不能容忍的。
只是赵栩也明白不可能一步到位,毕竟延续千年的地方势力不是他一朝就能全部扫掉的。所以这次是用在了新近征服的金国土地上。那里都是移民和当地
被打散了的汉人,推行任何政策都是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这要是换作在江南一带,那真的是必然会引发一连串的血案。被派去各处村庄的人十个里面能活下来一个就算是运气。到时候赵栩发兵剿灭,整个江南都
得打成一锅粥。他是得多么傻,才会干这种自己把自己国家给打烂的事情。
至于那些通过了第一轮初试却没通过第二轮复试的考生,赵栩也没有让他们哭着回家。通过礼部告知这些人,明年还会继续开考,他们可以留在汴梁城等
待明年的科举。同样还是律法与算数为主。
赵栩将各处军营改造成了一处处的学堂,将那些愿意留下来的考生都送入学堂做教书先生赚取生活费。至于教授的学生,则是普通的军士以及汴梁城的适
龄儿童。
全天下就只有这些懂得算数和律法的老师,赵栩怎么可能随意放他们走人。再没谁能比他更加了解人才的重要性。
这些考生们自然也不愿意离开天下间最为繁华的汴梁城,更何况明年还会有下一次的科举机会。赵栩还给他们开了一个足以在汴梁城活下去的薪俸,除了
极少数家中有事不得不回去的之外,其他人都留在了汴梁城。
他们将会在这里教授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将被垄断的知识逐渐传播给众多普通百姓们。
对于统治者来说,开启民智是可怕的事情。因为那样的话民众就不好管理了。可对于赵栩来说却是无所谓。
因为以此时大宋的状态来说,开启民智至少需要数十上百年的时间。而形成更加深厚的氛围,或许要花费几百年的时间都不一定。那个时候赵栩自己骨头
都化了,他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而且为了能够加快开启民智,普及知识的时间和进程。赵栩召集了一批文学老头开始研究拼音,同时开始研究简体字。
这事情就闹大了,改字的确是大事,对于文臣们来说更是名传千古的好机会。
秦用小篆,汉用隶书,唐用正楷。这些都是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事情。大宋的朝臣们全都疯了一样上书要求自己也加入其中。就连每天都是忙的不可开交的
宗泽李纲等人也是不例外。
繁体字太多笔画,写起来麻烦而且读起来更加费神。拼音与简体字的出现可以极大的缓解学习压力。这是赵栩必须要推进的事情。
至于研究什么的,实际上都是说说而已。赵栩直接就给出了最终答案,那些文学老头们不过是研究如何推广出去而已。
整个大宋到处都是工地,来来往往四面八方都是络绎不绝的行人和商队。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欣欣向荣的氛围之中。相比起历史上这个即将山崩地裂的时
刻,这一世的大宋终于是在赵栩的手中走上了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这笔钱已经是比许多年份的全年财政收入还要高了。
之所以花费如此巨大,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对战死伤残军士的抚恤,对全军将士的奖赏以及大规模扩军的支出等等。
这其中的大头还是在奖赏以及扩军上面。
参与灭金之战的兵马前前后后加起来有二十万左右。赵栩在发放奖励方面又是大手笔,平均下来每个军士都能拿到至少一百贯以上的财货奖赏。这一下子
就是两千万贯出去了。
随后的扩军更是吞金兽。哪怕钢铁厂锻造厂都是内府的,可也要花钱买装备物资。毕竟内府的东西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马匹还好说,有了大量的缴获。
只是这数以十万匹计算的马匹每天吃的饲料就是一大笔的开支。
招募新兵的安家费以及日常训练的费用等等,随着时间的累计还会继续扩大。
之前各地的厢兵都已经裁撤,一部分转为地方守备已经不算是正规军,不过军费还是属于军方出的。而各地驻扎的禁军也大都是被裁撤,大部分的兵源转
入生产建设兵团。虽然支出不高,可也是要军方负担军费开支。
整编西军的工作进展顺利,那是因为赵栩直接拿钱去砸。
各地禁军中被挑选出来的优秀战力都被并入到神武军与背嵬军之中成为真正的野战力量。而以大宋的国土面积来说,数量上肯定不足。这就使得赵栩不得
不大规模扩充神武军。使得神武军的兵力直接膨胀到了超过五十万的庞大规模。
虽然比起之前一百多万的规模少了许多,可这方面的开支却是有增无减。因为赵栩给军士们开出的待遇极高。
林林总总的各方面加起来,最终估计今年一整年的军费支出或许会超过八千万贯的巨款。
再加上赵栩在各地大兴土木开建众多工程,以及文官系统地方官府的运转费用。全年的财政支出甚至超出了一亿七千万贯的规模。
如果不是赵栩通过抄家的方式获得大量的财货,如果不是他灭辽灭金的时候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如果不是钢铁水泥白糖化肥玻璃等等各种工业产品畅销
,如果不是杨邦乂竭尽全力的控制财政,如果不是有皇家银行作为后盾支持的话,赵栩早就破产了。
实际上这也是赵栩拼命追缴赃款的原因所在,毕竟花钱花的太厉害了。
军费开支是一方面,赵栩大规模修建各种设施同样也是无底洞。
与那些穷奢极欲的皇帝们不同,赵栩并不是给自己修建富丽堂皇的宫殿,也不是修建等着被人抢被人烧的各种园子。他在全国各地兴修水利设施,修建宽
敞坚固的官道。单单是这两项,以大宋的疆域面积来说就是极为浩大的工程。
维护和疏浚全国河道,每年至少上千万贯的支出。修建维护官道,同样也是大几百万的支出。这还不是一年的,而是需要多年不断的投入。
除此之外还有扩建造船厂,建造超大型的帆船,在各地修建小化肥厂,小炼钢高炉什么的。为大批移民提供牛马等大型牲畜,为他们建房子开水井,提供
农具种子等等生活物资。虽然这些过几年都是要还的,可现在却是赵栩实实在在的掏出来的钱。
赵栩也不可能像是朱元璋那样给大臣们发俸禄少的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虽然不算多高,可以宋国的官吏数量来说行政支出同样是笔巨款。
这么大的开支也是逼着赵栩要尽可能的减少伤亡损失。毕竟训练出来一个合格的军士花费极高。
西夏使团惶恐不安的回去了,随行的还有大批的汴梁商团。他们将马车上装满了玻璃制品,白糖,新的结晶出来的白盐,各类钢铁制品等等畅销货物跟着
一起出发去往兴庆府。
这些商团当然是真正的商人,不过其中也有皇城司混入其中的人手。他们将会在兴庆府内想办法和耶律南仙以及李仁爱搭上线。
虽然说金国被赵栩攻灭之后,耶律南仙和李乾顺之间的心结没了。可因为之前的事情导致李乾顺想要清除辽国在西夏的最后势力,同时也是动了换太子的
念头。
这些事情一旦开始发动,那就不是谁能轻易停下来的。因为事关无数人的命运,像是耶律南仙和李仁爱的势力集团,李乾顺的势力集团,李乾顺其他儿子
所属的势力集团等等。
在这种各方势力交锋的复杂关头,因为辽国覆灭而势力大减的耶律南仙与李仁爱一帮人绝对无法拒绝赵栩伸出的橄榄枝。哪怕他们知道这会给西夏带去毁
灭性的灾难而无所谓。因为他们失败的话,西夏和他们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这段时间里整个大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出了赵栩开设恩科,一次性录用了超过一万人之外,就属执掌朝堂二十多年的蔡京终于下台。
蔡京以自己年老力衰为由上书乞骸骨。赵栩也是耐着性子陪他走完了三留三拒的戏码,最终同意了他的离任。由宗泽接手宰相的职务。
这位在大宋呼风唤雨二十年的权臣,终于是走下了舞台。哪怕他本身并不愿意也不行,赵栩没把他抄家已经是格外开恩。
蔡京的彻底下台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徽宗一朝的影响力正在被赵栩一点点的去除,以后的时代就是属于他本人的了。
再说恩科的话,通过复试合格线的足有一万人之多。这是因为赵栩出的题目并非超级困难,在宋律和九章算术里面都能找到答案。只要对这两本资料书倒
背如流,考个合格完全没有问题。
这些通过复试的考生之中,依照成绩来安排位置。成绩最好的能够做到县令,之后按照成绩有县尉,县丞,主簿,各级典吏,教喻,巡检等等各级官职分
配。
而且赵栩开创了一个历代以来的先河,那就是向各处乡村派遣了村长。这在皇权只到县城的时代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皇权时代里,皇帝的威仪只到县城。县城之外的各处乡镇村庄都是由地方士绅,大族宗老们掌握。这些人甚至拥有私设刑法的能力。这种地方封闭势力,
是赵栩不能容忍的。
只是赵栩也明白不可能一步到位,毕竟延续千年的地方势力不是他一朝就能全部扫掉的。所以这次是用在了新近征服的金国土地上。那里都是移民和当地
被打散了的汉人,推行任何政策都是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这要是换作在江南一带,那真的是必然会引发一连串的血案。被派去各处村庄的人十个里面能活下来一个就算是运气。到时候赵栩发兵剿灭,整个江南都
得打成一锅粥。他是得多么傻,才会干这种自己把自己国家给打烂的事情。
至于那些通过了第一轮初试却没通过第二轮复试的考生,赵栩也没有让他们哭着回家。通过礼部告知这些人,明年还会继续开考,他们可以留在汴梁城等
待明年的科举。同样还是律法与算数为主。
赵栩将各处军营改造成了一处处的学堂,将那些愿意留下来的考生都送入学堂做教书先生赚取生活费。至于教授的学生,则是普通的军士以及汴梁城的适
龄儿童。
全天下就只有这些懂得算数和律法的老师,赵栩怎么可能随意放他们走人。再没谁能比他更加了解人才的重要性。
这些考生们自然也不愿意离开天下间最为繁华的汴梁城,更何况明年还会有下一次的科举机会。赵栩还给他们开了一个足以在汴梁城活下去的薪俸,除了
极少数家中有事不得不回去的之外,其他人都留在了汴梁城。
他们将会在这里教授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将被垄断的知识逐渐传播给众多普通百姓们。
对于统治者来说,开启民智是可怕的事情。因为那样的话民众就不好管理了。可对于赵栩来说却是无所谓。
因为以此时大宋的状态来说,开启民智至少需要数十上百年的时间。而形成更加深厚的氛围,或许要花费几百年的时间都不一定。那个时候赵栩自己骨头
都化了,他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而且为了能够加快开启民智,普及知识的时间和进程。赵栩召集了一批文学老头开始研究拼音,同时开始研究简体字。
这事情就闹大了,改字的确是大事,对于文臣们来说更是名传千古的好机会。
秦用小篆,汉用隶书,唐用正楷。这些都是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事情。大宋的朝臣们全都疯了一样上书要求自己也加入其中。就连每天都是忙的不可开交的
宗泽李纲等人也是不例外。
繁体字太多笔画,写起来麻烦而且读起来更加费神。拼音与简体字的出现可以极大的缓解学习压力。这是赵栩必须要推进的事情。
至于研究什么的,实际上都是说说而已。赵栩直接就给出了最终答案,那些文学老头们不过是研究如何推广出去而已。
整个大宋到处都是工地,来来往往四面八方都是络绎不绝的行人和商队。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欣欣向荣的氛围之中。相比起历史上这个即将山崩地裂的时
刻,这一世的大宋终于是在赵栩的手中走上了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