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有一种说法,大明之所以贪污成风是因为俸禄不够导致的。
但是作为皇帝的朱由检确不这么认为。
要是真的如此,还会有那么多的人选择当官?
难道是他们不知道官员的俸禄吗?
一个县官,正七品,年俸90石米,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被折换成别的东西,但是至少能落下一半的大米,也就是45石大米。就是6750斤的大米。
这里的斤可不是后世的500g为1斤,而是594.6克为1斤。
这些俸禄足够养家糊口了。
但是那些官员岂会只满足于养家糊口?
养两房小妾,找几个伺候自己的丫鬟,小厮。
出门在来个豪华轿子。这些俸禄自然就不够了。
俸禄不够,又好面子怎么办?
贪污啊!
在加上后来锦衣卫势力被削弱。
祖制:
“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更成为一个形式,故而大明的贪官没了限制故而更加的猖狂。
对于贪官穿越而来的朱由检本身就无比痛恨,尤其是经过国天启年间的城外灾民一事,和陕西民变之后,朱由检更是巴不得这些贪官全部被抄家灭族。
但是这个世界可不会随着朱由检的意念而变动,哪怕朱由检是大明的皇帝,手握全国的军政大权也不行。
杀贪官的刀一旦停下来,等你想要在捡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满朝上下皆贪官。
连杀贪官的刀都在贪官手中,你杀,你怎么杀?
杀完了谁办事?
贸然动手,苦的只是天下百姓,死的只会死自己。
明朝皇帝意外死亡的还少吗?
尽管朱由检身边护卫众多,实力强大,又对自己忠心耿耿。但是谁敢保证不出意外?
皇帝也是人,也是会死的。
贪官是该杀,但是现在大明还剩下几个清官?
再加上朱由检手中能用的人太少了,一下干掉这么多的贪官,显得有点浪费了。
作为垃圾,就该做好被分类的准备。
那些坏到骨子里的贪官必须凌迟以儆效尤。
那些还有良知的,免职之后,还的想办法榨干对方。
让所有的官员胆寒,面对受贿的第一感觉就是恐惧。
总而言之,对贪官不需要仁慈。
不过在大规模清理这些贪官之前,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最起码,接替这些贪官的人员的先准备好。
治大国如烹小鲜,可不是说说而已,由不得朱由检任性。
......。
对于治理贪官,朱由检把计划分成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凡是涉嫌军队贪污,和赈灾银贪污的会在第一时间全部处斩。以儆效尤。
和晋商有勾结的官员,视情况进行处置。
晋商该杀,为他们庇护的官员必须的处理。
军队是国家的守护者,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这都贪污的人,该死。哪怕之贪一分一毫也该杀。
朝廷下派赈灾银,必定是百姓有灾才下派,这种银子都贪污的人。有资格称为人吗?
更该杀。
更何况,当官的都是要面子的。
如果朱由检,直接下令严查贪污,百官肯定会阳奉阴违。
但是把刀架到这两种贪官身上,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包庇这些人渣。
同样还能给那些官员一个警告,让他们心生忌惮。
第二步的话,就简单的多了,等到大明军队的实力得到恢复,在让朱定国携灭建奴之威,对大明的贪官进行清理。
第三步;把贪官的处罚写入明律之中,昭告天下,.....
凡贪必罢官,永不的复出,且子孙3代不得为官。
再抄家,交3倍贪污所得的罚款。
为啥那些有钱的要给官员送礼?
很简单,利益,官员有权就可以给他提供更大的收益。
官员为何胆敢接收贿赂。
很简单,违法成本太低。
自古以来,凡是汉人王朝大都相当的尊重读书人。刑不上士大夫就是最好的写照。
想要解决贪官一事,必须增大违法成本。同时做到法不容情。
谁敢贪污,必须严惩。谁敢包庇,十倍处之。
失去官位,永不录用,就相当于失去了权利。十年寒窗苦读功亏一篑。
再抄家,同时让对方3倍赔偿贪污所得,对官员来说,贪污绝对是赔本的买卖。贪污的成本远远大于收益。那些官员在贪污的时候,自然会有所忌惮。
虽然不见得能彻底断绝贪污一事情,但是最起码能吓住大部分的人。
.....
第一步很好做,不过为了避免百官反扑,在灭建奴的时候捣乱。
朱由检计划给官员加饷银,以示皇恩。
反正按照接下来的计划,会正式开始征收商税,严查富人拖欠税收之事,同时还会逐渐的把盐铁收归官营,到那时大明税收绝对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相对而言这些增加的饷银就是毛毛雨了。
而且增加俸禄,还有就是甄别官员的意思,
“你们不是天天抱怨俸禄低,养不活自己吗?
那好,我就加俸禄,所有人的粮饷全部加倍,而且保证足额发放,不拿乱七八糟的东西来抵。这下可算不低了吧。
你再贪污则总不能再拿没钱做借口了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朱定国,南平土司,北灭8大汉奸,劳苦功高,封镇国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为了临时替代那些贪官,朱由检最终决定开恩科,来培养新的官员种子。
为了避免,这批官员种子了,还未入官场就被污染了,朱由检一改以往的监考方式,直接拍京营分散下县去监考。
考试的内容也一改常态,不再是儒家经典,反而变成了明律。
虽然此举会导致大量的人才被遗漏,但是朱由检没有其他办法。
谁让,明末贪污成风呢?
仅有的几个清官,实在是走不开啊。
要是让那些贪官主持恩科考试,后果可想而知。
但是作为皇帝的朱由检确不这么认为。
要是真的如此,还会有那么多的人选择当官?
难道是他们不知道官员的俸禄吗?
一个县官,正七品,年俸90石米,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被折换成别的东西,但是至少能落下一半的大米,也就是45石大米。就是6750斤的大米。
这里的斤可不是后世的500g为1斤,而是594.6克为1斤。
这些俸禄足够养家糊口了。
但是那些官员岂会只满足于养家糊口?
养两房小妾,找几个伺候自己的丫鬟,小厮。
出门在来个豪华轿子。这些俸禄自然就不够了。
俸禄不够,又好面子怎么办?
贪污啊!
在加上后来锦衣卫势力被削弱。
祖制:
“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更成为一个形式,故而大明的贪官没了限制故而更加的猖狂。
对于贪官穿越而来的朱由检本身就无比痛恨,尤其是经过国天启年间的城外灾民一事,和陕西民变之后,朱由检更是巴不得这些贪官全部被抄家灭族。
但是这个世界可不会随着朱由检的意念而变动,哪怕朱由检是大明的皇帝,手握全国的军政大权也不行。
杀贪官的刀一旦停下来,等你想要在捡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满朝上下皆贪官。
连杀贪官的刀都在贪官手中,你杀,你怎么杀?
杀完了谁办事?
贸然动手,苦的只是天下百姓,死的只会死自己。
明朝皇帝意外死亡的还少吗?
尽管朱由检身边护卫众多,实力强大,又对自己忠心耿耿。但是谁敢保证不出意外?
皇帝也是人,也是会死的。
贪官是该杀,但是现在大明还剩下几个清官?
再加上朱由检手中能用的人太少了,一下干掉这么多的贪官,显得有点浪费了。
作为垃圾,就该做好被分类的准备。
那些坏到骨子里的贪官必须凌迟以儆效尤。
那些还有良知的,免职之后,还的想办法榨干对方。
让所有的官员胆寒,面对受贿的第一感觉就是恐惧。
总而言之,对贪官不需要仁慈。
不过在大规模清理这些贪官之前,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最起码,接替这些贪官的人员的先准备好。
治大国如烹小鲜,可不是说说而已,由不得朱由检任性。
......。
对于治理贪官,朱由检把计划分成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凡是涉嫌军队贪污,和赈灾银贪污的会在第一时间全部处斩。以儆效尤。
和晋商有勾结的官员,视情况进行处置。
晋商该杀,为他们庇护的官员必须的处理。
军队是国家的守护者,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这都贪污的人,该死。哪怕之贪一分一毫也该杀。
朝廷下派赈灾银,必定是百姓有灾才下派,这种银子都贪污的人。有资格称为人吗?
更该杀。
更何况,当官的都是要面子的。
如果朱由检,直接下令严查贪污,百官肯定会阳奉阴违。
但是把刀架到这两种贪官身上,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包庇这些人渣。
同样还能给那些官员一个警告,让他们心生忌惮。
第二步的话,就简单的多了,等到大明军队的实力得到恢复,在让朱定国携灭建奴之威,对大明的贪官进行清理。
第三步;把贪官的处罚写入明律之中,昭告天下,.....
凡贪必罢官,永不的复出,且子孙3代不得为官。
再抄家,交3倍贪污所得的罚款。
为啥那些有钱的要给官员送礼?
很简单,利益,官员有权就可以给他提供更大的收益。
官员为何胆敢接收贿赂。
很简单,违法成本太低。
自古以来,凡是汉人王朝大都相当的尊重读书人。刑不上士大夫就是最好的写照。
想要解决贪官一事,必须增大违法成本。同时做到法不容情。
谁敢贪污,必须严惩。谁敢包庇,十倍处之。
失去官位,永不录用,就相当于失去了权利。十年寒窗苦读功亏一篑。
再抄家,同时让对方3倍赔偿贪污所得,对官员来说,贪污绝对是赔本的买卖。贪污的成本远远大于收益。那些官员在贪污的时候,自然会有所忌惮。
虽然不见得能彻底断绝贪污一事情,但是最起码能吓住大部分的人。
.....
第一步很好做,不过为了避免百官反扑,在灭建奴的时候捣乱。
朱由检计划给官员加饷银,以示皇恩。
反正按照接下来的计划,会正式开始征收商税,严查富人拖欠税收之事,同时还会逐渐的把盐铁收归官营,到那时大明税收绝对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相对而言这些增加的饷银就是毛毛雨了。
而且增加俸禄,还有就是甄别官员的意思,
“你们不是天天抱怨俸禄低,养不活自己吗?
那好,我就加俸禄,所有人的粮饷全部加倍,而且保证足额发放,不拿乱七八糟的东西来抵。这下可算不低了吧。
你再贪污则总不能再拿没钱做借口了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朱定国,南平土司,北灭8大汉奸,劳苦功高,封镇国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为了临时替代那些贪官,朱由检最终决定开恩科,来培养新的官员种子。
为了避免,这批官员种子了,还未入官场就被污染了,朱由检一改以往的监考方式,直接拍京营分散下县去监考。
考试的内容也一改常态,不再是儒家经典,反而变成了明律。
虽然此举会导致大量的人才被遗漏,但是朱由检没有其他办法。
谁让,明末贪污成风呢?
仅有的几个清官,实在是走不开啊。
要是让那些贪官主持恩科考试,后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