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维尔帕夏没有说话,良久之后突然开口道,“你是一个商人这样对你肯定有好处。你是想要用一个可以依靠的力量来统治这一片领地,所以想要借用基督徒。”
“是的!”出于恩维尔帕夏的预料,在这一番来者不善的质问之后,谢菲尔德没有否认,而是理直气壮的承认了这个猜测,“周边可都是阿拉伯人,我不用一点和他们没有关系的力量,谁会承认这片领地是属于我的呢?”
本来就是这个目的,奴隶主觉得没有什么好否认的,波斯湾西边是阿拉伯人,东边是波斯人,其实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实际上附近的民族构成比这要复杂得多。
这就别怪谢菲尔德把注意放在中东的基督徒身上,这里的基督徒人口也足够。至少在二战以前,在***世界生活的基督徒远多于在基督教世界的***。在中东主要国家均有基督徒,在黎巴嫩基督徒更是主要政治力量。因为***把基督徒看作“有经人”,地位比无神论,多神论高,除了交税多和一般***没区别,因此一开始阿拉伯人没啥兴趣让基督徒改宗,比中世纪基督徒对***的赶尽杀绝要文明得多。
只不过这些基督教多属于基督教东方教派,不受到以天主教和新教为主的西方世界重视。中世纪时东方教派蹲在中东还有宗教自由,跑到欧洲去被强制改宗可是屡见不鲜。
恩维尔帕夏作为现在奥斯曼帝国的掌权者之一,政治素养决定了他不可能,看不出来奴隶主打亚美尼亚人的深层含义,同样奴隶主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意图。
“我可以打赢这件事!”深思熟虑之后,恩维尔帕夏开口道,“虽然我也并不是十分愿意,但总归是要想想办法。”
恩维尔帕夏算是实话实说,自从巴尔干战争打起来之后,作为一个封建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已经不能在不正视国内的民族问题了。类似之前的政策调节,已经无法抵抗欧洲国家支持下的民族主义,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基督徒已经有了众矢之的的感觉。
正是这种思潮,督促奥斯曼帝国在一战时期对亚美尼亚人痛下杀手,防止亚美尼亚居住的土地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
这件事怎么说呢,出于西方世界的理论,当然是民族国家非常稳固。但是要是按照东方的传统来说,说句杀得好也不能说是错误。每个国家的政治家,都要为自己的国家负责。后来土耳其共和国在引起全世界反对的情况下,强行不承认国内的库尔德人,而是把库尔德人称呼为山地土耳其人,也是为了土耳其共和国的完整性。
基督徒占据中东总人口的多少,根据很多数据的大概了解,基督徒在中东和***的人口比例,在二十世纪早期,大概是一比五的比例。也就是整个中东有五分之一的人是基督徒。
哪怕就是一百年后白左横行的欧洲,***在欧洲的人口也绝对没有五分之一的比例。
恩维尔帕夏已经感觉到,谢菲尔德其实算是不怀好意,但奥斯曼帝国有着自己的苦衷。如果仅仅以农业时代的封建帝国来说,奥斯曼帝国是不会碰见这种问题的。
而现在碰见欧洲的民族主义开始发酵,很多之前的办法就行不通了。关键原因还是在于,突厥人在奥斯曼帝国并不是主体民族,广大的帝国版图之内,人口最多的是阿拉伯人。农业时代大家还可以以都是***团结,可现在已经不行了。
民族主义到了奥斯曼帝国之后,不仅仅是影响到国内的基督徒,就连一个信仰的阿拉伯人,也开始和突厥人貌合神离。
而且阿拉伯人一旦不稳,危害要被现在国内的基督徒要大得多。谢菲尔德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亚美尼亚人,而恩维尔帕夏则考虑到了其他方面,希望人口占少数的亚美尼亚人,能够对中东人口多数的阿拉伯人形成制衡。
因为这个原因,恩维尔帕夏还是表示对谢菲尔德的建议进行考虑。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相信威廉帕夏,你不要做对奥斯曼帝国不利的事情。”恩维尔帕夏仔细权衡了之后,还给与了支持。
“没准这就是对奥斯曼帝国一个的正确决定呢?”谢菲尔德呵呵一笑道,“我统治这片土地,可以遏制阿拉伯人的蠢蠢欲动,也可以部分担负起来抵御英国人的渗透。在困难的环境当中,还可以选择不利的环境,和相对有利的环境。”
英国人在中东渗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样阿拉伯人作为主要人口是不是和突厥人一条心?更不要提还有伊朗,要知道伊朗人和突厥人,可是为了争夺伊拉克几次大打出手的。
伊拉克的主要人口为什叶派,就是伊朗和突厥争夺伊拉克的产物。总而言之中东的事情绝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概括的,非常非常的复杂。
像是这种地方,要不是老天爷赏饭吃有着庞大的石油资源,谁愿意过来拼命?
最重要的是,谢菲尔德非常会办事,哪怕这件事对奥斯曼帝国也是有利的,他也照样付钱,关系是关系,有利是有利,但钱也是要给到位的。
忽然之间,奴隶主身上的国际主义光环,在恩维尔帕夏眼中就闪闪发亮了。
有了一百万美元,威廉帕夏身上的道德光环,闪耀整个君士坦丁堡。在奥斯曼帝国处在艰难的时刻,谢菲尔德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帮助这个伟大的帝国。
刚开始恩维尔帕夏还只是愿意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帮忙,现在已经有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意思,而且他绝对能够做到这一点。现在的奥斯曼帝国是处在亲德派的控制之下。而且通过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算是小小的挽回了一丝颜面,这当然也归功于刚刚政变成功的亲德派。
处在恩维尔帕夏的角度上,虽然他是一个亲德派,但主要也是为了奥斯曼帝国的自救,处在奥斯曼帝国的角度上考虑,它是很难相信任何一个强国的。
毕竟所有列强都有前科,五年前德国支持奥匈吞并了法律上仍是奥斯曼领土的波斯尼亚;三年前列强中最弱的意大利也能从奥斯曼身上撕下一块肉;而仅仅之前,巴尔干战争中在帝俄的支持下巴尔干诸国几乎夺去奥斯曼的全部欧洲领土,而英国的调停方式居然是让奥斯曼认栽并把君士坦丁堡国际化。
所以在世界大战之前,奥斯曼帝国的处境处在一个非常可怜的位置上,这个之前横扫欧亚非的强大帝国,想要两个阵营的强国保障自己的生存,这些列强却都不愿意做出口头保证,也不能说一个国家都没有,承诺奥斯曼帝国可以独立的国家,叫俄罗斯帝国!
如果十几次俄土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还能相信俄罗斯帝国的话,奥斯曼帝国也是真的天真到了极点。唯一愿意给与安全保证的国家是世仇,至于其他国家几乎都和海军大臣丘吉尔一样,认为奥斯曼帝国的作用,就是两艘战列舰。
和这些欧洲国家相比,当今的世界首富挥舞着钞票,表示原因帮助君士坦丁堡制衡亚洲领土上的分离势力,看起来就无比的良心。
恩维尔帕夏走了,带着奴隶主的深切愿望返回君士坦丁堡。
“老板,这个人可靠么?”布朗在和谢菲尔德将恩维尔帕夏送走之后问道。
“你觉得我可靠还是俄罗斯帝国更加可靠一点?”谢菲尔德对着自己的部下发问,“我们家可以说是为了奥斯曼帝国服务了几十年了。说实话对合众国都没有这么忠心过,虽然是为了劳动力的贸易问题,可几十年的合作下来,总应该有一些信任了吧。我甚至还组建了雇佣军团帮助奥斯曼帝国抵御意大利人的进攻,这么长时间加上这么大的力度,还不足以得到奥斯曼帝国的信任么?”
布朗问的是恩维尔帕夏是不是可靠,谢菲尔德则是反问自己是不是比俄罗斯帝国可靠,尤其是对奥斯曼帝国来说。
现在君士坦丁堡做出这样的决策是非常正常,巴尔干战争才刚刚结束,迁徙一个不算可靠的民族是有民意的。只要恩维尔帕夏愿意帮忙,这就不是一个问题。
谢菲尔德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希腊虽然独立了,但现在奥斯曼帝国的国土上,还是有不少希腊人存在的,在几天后君士坦丁堡拿出来了决策之后,不仅仅包括亚美尼亚人,还包括了现在留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希腊人。
气氛又变得紧张起来,似乎第三次巴尔干战就要爆发了,希腊和奥斯曼帝国进行唇枪舌战,同时奥斯曼帝国暗地里加快了迁徙速度。当地士兵将亚美尼亚人和希腊人从家中拖出来,宣布将这些人流放中东。
“是的!”出于恩维尔帕夏的预料,在这一番来者不善的质问之后,谢菲尔德没有否认,而是理直气壮的承认了这个猜测,“周边可都是阿拉伯人,我不用一点和他们没有关系的力量,谁会承认这片领地是属于我的呢?”
本来就是这个目的,奴隶主觉得没有什么好否认的,波斯湾西边是阿拉伯人,东边是波斯人,其实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实际上附近的民族构成比这要复杂得多。
这就别怪谢菲尔德把注意放在中东的基督徒身上,这里的基督徒人口也足够。至少在二战以前,在***世界生活的基督徒远多于在基督教世界的***。在中东主要国家均有基督徒,在黎巴嫩基督徒更是主要政治力量。因为***把基督徒看作“有经人”,地位比无神论,多神论高,除了交税多和一般***没区别,因此一开始阿拉伯人没啥兴趣让基督徒改宗,比中世纪基督徒对***的赶尽杀绝要文明得多。
只不过这些基督教多属于基督教东方教派,不受到以天主教和新教为主的西方世界重视。中世纪时东方教派蹲在中东还有宗教自由,跑到欧洲去被强制改宗可是屡见不鲜。
恩维尔帕夏作为现在奥斯曼帝国的掌权者之一,政治素养决定了他不可能,看不出来奴隶主打亚美尼亚人的深层含义,同样奴隶主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意图。
“我可以打赢这件事!”深思熟虑之后,恩维尔帕夏开口道,“虽然我也并不是十分愿意,但总归是要想想办法。”
恩维尔帕夏算是实话实说,自从巴尔干战争打起来之后,作为一个封建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已经不能在不正视国内的民族问题了。类似之前的政策调节,已经无法抵抗欧洲国家支持下的民族主义,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基督徒已经有了众矢之的的感觉。
正是这种思潮,督促奥斯曼帝国在一战时期对亚美尼亚人痛下杀手,防止亚美尼亚居住的土地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
这件事怎么说呢,出于西方世界的理论,当然是民族国家非常稳固。但是要是按照东方的传统来说,说句杀得好也不能说是错误。每个国家的政治家,都要为自己的国家负责。后来土耳其共和国在引起全世界反对的情况下,强行不承认国内的库尔德人,而是把库尔德人称呼为山地土耳其人,也是为了土耳其共和国的完整性。
基督徒占据中东总人口的多少,根据很多数据的大概了解,基督徒在中东和***的人口比例,在二十世纪早期,大概是一比五的比例。也就是整个中东有五分之一的人是基督徒。
哪怕就是一百年后白左横行的欧洲,***在欧洲的人口也绝对没有五分之一的比例。
恩维尔帕夏已经感觉到,谢菲尔德其实算是不怀好意,但奥斯曼帝国有着自己的苦衷。如果仅仅以农业时代的封建帝国来说,奥斯曼帝国是不会碰见这种问题的。
而现在碰见欧洲的民族主义开始发酵,很多之前的办法就行不通了。关键原因还是在于,突厥人在奥斯曼帝国并不是主体民族,广大的帝国版图之内,人口最多的是阿拉伯人。农业时代大家还可以以都是***团结,可现在已经不行了。
民族主义到了奥斯曼帝国之后,不仅仅是影响到国内的基督徒,就连一个信仰的阿拉伯人,也开始和突厥人貌合神离。
而且阿拉伯人一旦不稳,危害要被现在国内的基督徒要大得多。谢菲尔德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亚美尼亚人,而恩维尔帕夏则考虑到了其他方面,希望人口占少数的亚美尼亚人,能够对中东人口多数的阿拉伯人形成制衡。
因为这个原因,恩维尔帕夏还是表示对谢菲尔德的建议进行考虑。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相信威廉帕夏,你不要做对奥斯曼帝国不利的事情。”恩维尔帕夏仔细权衡了之后,还给与了支持。
“没准这就是对奥斯曼帝国一个的正确决定呢?”谢菲尔德呵呵一笑道,“我统治这片土地,可以遏制阿拉伯人的蠢蠢欲动,也可以部分担负起来抵御英国人的渗透。在困难的环境当中,还可以选择不利的环境,和相对有利的环境。”
英国人在中东渗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样阿拉伯人作为主要人口是不是和突厥人一条心?更不要提还有伊朗,要知道伊朗人和突厥人,可是为了争夺伊拉克几次大打出手的。
伊拉克的主要人口为什叶派,就是伊朗和突厥争夺伊拉克的产物。总而言之中东的事情绝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概括的,非常非常的复杂。
像是这种地方,要不是老天爷赏饭吃有着庞大的石油资源,谁愿意过来拼命?
最重要的是,谢菲尔德非常会办事,哪怕这件事对奥斯曼帝国也是有利的,他也照样付钱,关系是关系,有利是有利,但钱也是要给到位的。
忽然之间,奴隶主身上的国际主义光环,在恩维尔帕夏眼中就闪闪发亮了。
有了一百万美元,威廉帕夏身上的道德光环,闪耀整个君士坦丁堡。在奥斯曼帝国处在艰难的时刻,谢菲尔德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帮助这个伟大的帝国。
刚开始恩维尔帕夏还只是愿意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帮忙,现在已经有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意思,而且他绝对能够做到这一点。现在的奥斯曼帝国是处在亲德派的控制之下。而且通过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算是小小的挽回了一丝颜面,这当然也归功于刚刚政变成功的亲德派。
处在恩维尔帕夏的角度上,虽然他是一个亲德派,但主要也是为了奥斯曼帝国的自救,处在奥斯曼帝国的角度上考虑,它是很难相信任何一个强国的。
毕竟所有列强都有前科,五年前德国支持奥匈吞并了法律上仍是奥斯曼领土的波斯尼亚;三年前列强中最弱的意大利也能从奥斯曼身上撕下一块肉;而仅仅之前,巴尔干战争中在帝俄的支持下巴尔干诸国几乎夺去奥斯曼的全部欧洲领土,而英国的调停方式居然是让奥斯曼认栽并把君士坦丁堡国际化。
所以在世界大战之前,奥斯曼帝国的处境处在一个非常可怜的位置上,这个之前横扫欧亚非的强大帝国,想要两个阵营的强国保障自己的生存,这些列强却都不愿意做出口头保证,也不能说一个国家都没有,承诺奥斯曼帝国可以独立的国家,叫俄罗斯帝国!
如果十几次俄土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还能相信俄罗斯帝国的话,奥斯曼帝国也是真的天真到了极点。唯一愿意给与安全保证的国家是世仇,至于其他国家几乎都和海军大臣丘吉尔一样,认为奥斯曼帝国的作用,就是两艘战列舰。
和这些欧洲国家相比,当今的世界首富挥舞着钞票,表示原因帮助君士坦丁堡制衡亚洲领土上的分离势力,看起来就无比的良心。
恩维尔帕夏走了,带着奴隶主的深切愿望返回君士坦丁堡。
“老板,这个人可靠么?”布朗在和谢菲尔德将恩维尔帕夏送走之后问道。
“你觉得我可靠还是俄罗斯帝国更加可靠一点?”谢菲尔德对着自己的部下发问,“我们家可以说是为了奥斯曼帝国服务了几十年了。说实话对合众国都没有这么忠心过,虽然是为了劳动力的贸易问题,可几十年的合作下来,总应该有一些信任了吧。我甚至还组建了雇佣军团帮助奥斯曼帝国抵御意大利人的进攻,这么长时间加上这么大的力度,还不足以得到奥斯曼帝国的信任么?”
布朗问的是恩维尔帕夏是不是可靠,谢菲尔德则是反问自己是不是比俄罗斯帝国可靠,尤其是对奥斯曼帝国来说。
现在君士坦丁堡做出这样的决策是非常正常,巴尔干战争才刚刚结束,迁徙一个不算可靠的民族是有民意的。只要恩维尔帕夏愿意帮忙,这就不是一个问题。
谢菲尔德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希腊虽然独立了,但现在奥斯曼帝国的国土上,还是有不少希腊人存在的,在几天后君士坦丁堡拿出来了决策之后,不仅仅包括亚美尼亚人,还包括了现在留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希腊人。
气氛又变得紧张起来,似乎第三次巴尔干战就要爆发了,希腊和奥斯曼帝国进行唇枪舌战,同时奥斯曼帝国暗地里加快了迁徙速度。当地士兵将亚美尼亚人和希腊人从家中拖出来,宣布将这些人流放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