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走了几步,停下脚步,沉思道:“虽然推理是正确的,但是,爹手上没有证据,那卢业伟肯定会抵赖,死不承认,事情过了那么多天,就算有证据,也被销毁了。”
宁恒淡然的转身,摸了摸桌角:“有些证据是销毁不掉的,如果卢员外的死是一个意外,能造成他致命伤的东西,应该是来不及处理的,另外,我建议爹明日审案子的时候,将他们分开审理,重点是卢员外的那几个小妾。”
宁慎勇目光停留在宁恒把着的桌角上,嘴巴动了动,没有再说案子的事,经过宁恒的身边,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早些睡,明日去麓山书院,爹就不送你了。”
很快,小院里传来圃氏埋怨的声音:“大晚上的,你要去哪?这家你是住不了吗?”
“去办点正经事。”
宁老爹带上佩刀,匆匆消失在雪路尽头。
“老宁倒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希望自己没有猜错吧。”
宁恒回到书桌前,欣赏着老爹的字,看了一会,宁恒觉得以自己的写字的功底,比老爹差了不少火候。
“唉。”
暂时解决了老爹的事,宁恒自己的忧愁又上心头。
首先。
十四岁是个尴尬的年纪。
幼不幼,少不少。
已错过最佳的学习时间,偏偏这具身体,在学习方面的天赋很是一般,之所以那么多年坚持读书蒙学,只是因为肩负着‘全村人的希望’而已,为读而读,除了一手字在老爹的影响下还算上乘,其他方面可谓平平无奇。
当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这些,勉强记得,只是其中是什么意思,就完全不得而知了。
要命的是。
开春就是乙丑年,大梁奉丑、未、辰、戌年为岁考。
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这还并不是最关键的。
宁恒在意的是与科举相关的另外一件事:
大梁的文生,是可以修行的!
没错。
儒生有体系!
稚童五岁蒙学,将会由一名取得功名的秀才或举人以圣庙敕封的才气灌顶,通灵启智。
这一步,称为‘开灵’。
开灵之后,会伴随着读书而进入儒道体系里面,一共有几个境界。
宁恒的记忆里搜索到儒家的前六个境界:
启智。
致知。
修身。
立命。
正心。
明镜。
每个境界,与儒生的功名没有直接关系,比如,没有取得功名的人,也可能进入启智这个境界,但是想要,致知,修身,立命,则必须是举人以上才行。
举个栗子:
大家都是举人,你可能才致知境,别人已经开始修身甚至立命了,这是靠自身的学识和积累,悟性完成的过程。
不过。
科考除了筛选人才之外。
还给一个境界保底!
比如由童生考取秀才,取得功名后,会由学正院敕封进入启智境界。
秀才考取举人功名,会由翰林院颁发敕封令进入致知境界。
举人取得进士功名,将会由大学士或者圣御圣旨而进入修身之境。
非常有意思。
宁恒在起步上倒是没有输,他五岁时,宁老爹花了十两银子和二十斤腊肉,请了下河村的一位老秀才通灵启智。
但也仅仅于此罢了。
实在是,太烧钱了。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取得秀才功名后,基本不会穷,天天摸小孩的天灵盖开灵,日子都不会差。
所以。
这该死的穿越。
让宁恒脑壳青痛。
瘫倒在床上。
久久无法入睡。
刨去科考一途。
其实还有其他选择,比如当一个武夫,入山修道,拜佛,或是在家放牛种地。
都是一种活法。
但都不切实际。
“还是读书好啊。”
宁恒反手从枕头下取出一本书,双手支着,呐呐的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不是什么好话,但这就是现实。”
啪嗒!
下一秒。
宁恒鼻子很痛。
被书中掉落的东西砸了一下。
“什么鬼?”
反手抓起来。
一枚碎银子。
“这小子藏的私房钱?”
宁恒有些疑惑。
刚才没感觉到硌到头啊。
难道书里掉银子?
有些荒谬。
怎不掉一个颜如玉呢?
宁恒摇了摇头,把碎银子收起来。
足足一钱呢。
够买好多个老婆饼了。
不知道饼里面有没有老婆。
宁恒胡思乱想着,昏昏睡去。
穿越来的第一夜。
无梦。
……
大清早的,宁恒被冻醒了。
被衾过于单薄。
这该死的冬雪。
宁恒穿了衣服,稍微洗漱一下,在铜镜面前梳理头发。
毛手毛脚的。
长头发,就是麻烦。
唯一让宁恒满意的,是自己的颜值在线。
可惜这世界没有小鲜肉的市场。
不然可以卖脸,不靠才华吃饭。
宁母早就已经起了,灶房里有米香味传来。
“恒儿,来试试这件衣服。”
圃氏眼睛有些血丝,将一件改后的袄衣穿在宁恒的身上。
宁恒没有抗拒这个过程。
只是默默的体会这一份温暖。
“灶上已经给你煮了饭,放了点猪油,你吃了身子不会太冷。”圃氏说完,从腰上解下一个荷包,取出几枚碎银子,先是数了一遍,然后塞到宁恒的手上,“恒儿,省着些花,最近你爹怕是很难铮到银子回来,要好好读书,明年就要岁考,等你考上秀才,娘就要享福了。”
“娘放心,我会努力的。”
“去吧,吃了饭就去书院,莫要迟了。”
圃氏把荷包谨慎的放在腰间,又帮宁恒打了满满的一碗饭,猪油焖米,米粒清亮可数,香气诱人。
“娘,你也吃。”
“我不饿,锅里剩着呢……奇怪……怎的少了一枚银子,许是我记错了?还是他爹摸了我的腰?”圃氏匆匆进屋找她的碎银子,宁恒则脸上露出疑惑,随手拿出一枚碎银子。
哦,原来这银子。
我偷的?
宁恒端着饭进屋,把那一枚丢失的碎银子放在灶台上,看一眼焖饭的砂锅。
刮的干干净净。
宁恒心扎了一下。
把饭倒回半碗。
吃得很香。
心里那一丝不太想读书的情绪,彻底消失。
晨光熹微
寒冬数九的日子,钻出一面朝阳
麓山书院。
宁恒早早来到。
……
宁恒淡然的转身,摸了摸桌角:“有些证据是销毁不掉的,如果卢员外的死是一个意外,能造成他致命伤的东西,应该是来不及处理的,另外,我建议爹明日审案子的时候,将他们分开审理,重点是卢员外的那几个小妾。”
宁慎勇目光停留在宁恒把着的桌角上,嘴巴动了动,没有再说案子的事,经过宁恒的身边,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早些睡,明日去麓山书院,爹就不送你了。”
很快,小院里传来圃氏埋怨的声音:“大晚上的,你要去哪?这家你是住不了吗?”
“去办点正经事。”
宁老爹带上佩刀,匆匆消失在雪路尽头。
“老宁倒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希望自己没有猜错吧。”
宁恒回到书桌前,欣赏着老爹的字,看了一会,宁恒觉得以自己的写字的功底,比老爹差了不少火候。
“唉。”
暂时解决了老爹的事,宁恒自己的忧愁又上心头。
首先。
十四岁是个尴尬的年纪。
幼不幼,少不少。
已错过最佳的学习时间,偏偏这具身体,在学习方面的天赋很是一般,之所以那么多年坚持读书蒙学,只是因为肩负着‘全村人的希望’而已,为读而读,除了一手字在老爹的影响下还算上乘,其他方面可谓平平无奇。
当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这些,勉强记得,只是其中是什么意思,就完全不得而知了。
要命的是。
开春就是乙丑年,大梁奉丑、未、辰、戌年为岁考。
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这还并不是最关键的。
宁恒在意的是与科举相关的另外一件事:
大梁的文生,是可以修行的!
没错。
儒生有体系!
稚童五岁蒙学,将会由一名取得功名的秀才或举人以圣庙敕封的才气灌顶,通灵启智。
这一步,称为‘开灵’。
开灵之后,会伴随着读书而进入儒道体系里面,一共有几个境界。
宁恒的记忆里搜索到儒家的前六个境界:
启智。
致知。
修身。
立命。
正心。
明镜。
每个境界,与儒生的功名没有直接关系,比如,没有取得功名的人,也可能进入启智这个境界,但是想要,致知,修身,立命,则必须是举人以上才行。
举个栗子:
大家都是举人,你可能才致知境,别人已经开始修身甚至立命了,这是靠自身的学识和积累,悟性完成的过程。
不过。
科考除了筛选人才之外。
还给一个境界保底!
比如由童生考取秀才,取得功名后,会由学正院敕封进入启智境界。
秀才考取举人功名,会由翰林院颁发敕封令进入致知境界。
举人取得进士功名,将会由大学士或者圣御圣旨而进入修身之境。
非常有意思。
宁恒在起步上倒是没有输,他五岁时,宁老爹花了十两银子和二十斤腊肉,请了下河村的一位老秀才通灵启智。
但也仅仅于此罢了。
实在是,太烧钱了。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取得秀才功名后,基本不会穷,天天摸小孩的天灵盖开灵,日子都不会差。
所以。
这该死的穿越。
让宁恒脑壳青痛。
瘫倒在床上。
久久无法入睡。
刨去科考一途。
其实还有其他选择,比如当一个武夫,入山修道,拜佛,或是在家放牛种地。
都是一种活法。
但都不切实际。
“还是读书好啊。”
宁恒反手从枕头下取出一本书,双手支着,呐呐的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不是什么好话,但这就是现实。”
啪嗒!
下一秒。
宁恒鼻子很痛。
被书中掉落的东西砸了一下。
“什么鬼?”
反手抓起来。
一枚碎银子。
“这小子藏的私房钱?”
宁恒有些疑惑。
刚才没感觉到硌到头啊。
难道书里掉银子?
有些荒谬。
怎不掉一个颜如玉呢?
宁恒摇了摇头,把碎银子收起来。
足足一钱呢。
够买好多个老婆饼了。
不知道饼里面有没有老婆。
宁恒胡思乱想着,昏昏睡去。
穿越来的第一夜。
无梦。
……
大清早的,宁恒被冻醒了。
被衾过于单薄。
这该死的冬雪。
宁恒穿了衣服,稍微洗漱一下,在铜镜面前梳理头发。
毛手毛脚的。
长头发,就是麻烦。
唯一让宁恒满意的,是自己的颜值在线。
可惜这世界没有小鲜肉的市场。
不然可以卖脸,不靠才华吃饭。
宁母早就已经起了,灶房里有米香味传来。
“恒儿,来试试这件衣服。”
圃氏眼睛有些血丝,将一件改后的袄衣穿在宁恒的身上。
宁恒没有抗拒这个过程。
只是默默的体会这一份温暖。
“灶上已经给你煮了饭,放了点猪油,你吃了身子不会太冷。”圃氏说完,从腰上解下一个荷包,取出几枚碎银子,先是数了一遍,然后塞到宁恒的手上,“恒儿,省着些花,最近你爹怕是很难铮到银子回来,要好好读书,明年就要岁考,等你考上秀才,娘就要享福了。”
“娘放心,我会努力的。”
“去吧,吃了饭就去书院,莫要迟了。”
圃氏把荷包谨慎的放在腰间,又帮宁恒打了满满的一碗饭,猪油焖米,米粒清亮可数,香气诱人。
“娘,你也吃。”
“我不饿,锅里剩着呢……奇怪……怎的少了一枚银子,许是我记错了?还是他爹摸了我的腰?”圃氏匆匆进屋找她的碎银子,宁恒则脸上露出疑惑,随手拿出一枚碎银子。
哦,原来这银子。
我偷的?
宁恒端着饭进屋,把那一枚丢失的碎银子放在灶台上,看一眼焖饭的砂锅。
刮的干干净净。
宁恒心扎了一下。
把饭倒回半碗。
吃得很香。
心里那一丝不太想读书的情绪,彻底消失。
晨光熹微
寒冬数九的日子,钻出一面朝阳
麓山书院。
宁恒早早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