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太子别院内,大唐太子李亨一脸焦急的在殿内等待,他在等待李安的到来,吐蕃密信很重要,他必须尽快得到。
作为一国太子,李亨本应该住在东宫才对,不过,由于大唐帝国自建国以来,政变比较频繁,李隆基也是通过政变上位的,为此,他非常担心膝下的儿孙会养成羽翼,从而对他的帝位构成威胁,为了方便监视膝下儿孙,他兴建了十王宅和百孙院,并废弃东宫,让当朝太子与自己住在一起,太子所居之处被称为太子别院。
李亨作为大唐太子,成长在一个太平盛世,充当一位富有巨大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帝王的继承人,很难说是什么幸事。
当然,李隆基并不会完全禁止李亨与外人来往,只要不是私会朝中重臣和边关大将就没事,只是不论李亨会见何人,李隆基都会在第一时间得知,这多少会让李亨的心里产生压迫感。
“太子殿下,颜真卿带着李安,在殿外等候。”
李静忠弯着腰,轻声汇报。
李亨闻言,猛然站起身来:“让李安一个人进来。”
“是,太子殿下。”
大殿外,李安心情微微有些紧张,马上要面见的是大唐太子,要说心里不紧张是不太可能的,虽然他从后世的史书中对李亨有些了解,但史书记载的内容未必完全属实。
“叔父,刚才的老太监长得真丑,侄儿还没见过这么丑的人呢?哈哈!”
李安开了句玩笑,给自己舒缓心情。
颜真卿大惊,斥道:“无恙,不得放肆,这里是皇宫。”
“咳咳,谁是李安啊!”
李静忠板着脸,轻轻走了出来。
李安忙拱手道:“在下就是李安。”
“谁是李安啊!”
李静忠仰着脸,仿佛没听见李安的应答。
李安心头一怒,这老太监不但长得极为丑陋,而且还是个耳背的主。
“无恙,拿着。”
李安一愣,接过颜真卿手中的一块玉石,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丑陋的老太监是在索要贿赂。
“李给使,李安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请收下。”
李安也不是顽固不化的人,送礼这种事情还是做得出来的。
李静忠接过玉石,随手摸了摸,咧嘴一笑:“你就是李安啊!干嘛不早说,太子殿下要单独见你,跟我来吧!”
李安与颜真卿对视一眼,跟在李静忠的身后,向大殿内走去。
“李校尉,你是第一次前来参见太子,待会见了太子殿下要行大礼,明白吗?”
李静忠告诫道。
李安连连点头:“李给使放心,李安记下了。”
“还有,不许顶撞太子殿下,不许有不敬的言辞,不许左顾右盼。”
‘草,面见太子的规矩还真多,那要是面见皇帝,还不得先学几个月礼仪啊!’
李安心里吐槽不已,但嘴上却不敢随意说出来。
当然,李安知道,李静忠之所以跟自己说这么多,完全是看在那块玉石的面子上,关心一下自己,也算的上是一片好意。
李静忠就是后来威名赫赫的李辅国,是个心肠毒辣的大坏人,不过,此时的李静忠还没有多大的权利,倒看不出有多么的十恶不赦的迹象。
好人与坏人,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人一旦突然拥有权势,就会变得忘乎所以,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而很多恶人都是在掌握权势后,才变得十恶不赦的。
“卑职李安参见太子殿下。”
李安双膝跪地,向李亨行礼。
李亨眯着眼睛,仔细的打量跪在地上的李安,轻声问道:“你就是李武的儿子李安。”
“回太子殿下,正是卑职。”
李亨一挥手:“起来说话。”
“谢太子殿下。”
李安缓缓起身,抬眼看向前方的大唐太子,发现李亨长得还可以,只是神情略微有些颓废,整个人都不怎么有精神,这也难怪,有李隆基这么个强势的父亲,整日被看管在皇宫,精神能好就有鬼了。
“李安,你在蔚州大破蕃军,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父亲封你宣节校尉只是暂时的,日后必然还会封你职事官,而且品级一定不会小。”
李哼开口夸赞李安一番,随即直入主题的问道:“李安,颜御史说你截获了吐蕃密信,密信带来了没有。”
李安连忙从怀中摸出吐蕃信件,恭敬道:“太子殿下,密信在此。”
李静忠接过李安手的信件,双手呈给李亨。
李亨接过信件,双手轻轻摊开,仔细的看了起来,并时不时的用余光瞄向李安。
李安心头大为惊讶,看李亨蹙眉的表情,难不成他看得懂吐蕃文字。
“太子殿下,看得懂吐蕃文字?”
李安心头惊讶,小声嘀咕了出来。
“大胆,太子殿下从小熟读诗书,怎么会不认得小小的吐蕃文字。”
李静忠瞪着眼,大声呵斥了一句。
李亨嘴角淡淡一笑,倒是没有计较李安的无理,继续向下看去。
“李安,这封吐蕃信件,真的事从信鸽腿上意外得到的?会不会是吐蕃人施展阴谋,故意让你们得到的?”
李亨看完吐蕃信件,蹙着眉头问道。
“太子殿下,我的兄弟荔非守瑜在城外打猎,意外射中一只信鸽,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应该不会是吐蕃人的阴谋。”
李亨轻轻一笑:“吐蕃人上一次刺杀东女王,被你破坏了,想要再次行刺就不那么容易了,若是故意透露这封信,让我们放松警惕,行刺的成功率就大大增加了,不是吗?”
‘靠,这太子的脑洞真的是太大了,居然连这一种情况都想到了。’
李安心下吐槽,表面却恭敬道:“太子殿下考虑周详,卑职远远不及,不过,若这件事情只是个意外,那么,信中的内容就极有可能是真实的,不论如何,我们只需做好两手准备,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被李安恭维一句,李亨显得有些高兴,举起手中的信件,正色道:“除了李校尉和颜御史,这封信的内容,还有什么人知道?”
李安闻言,心头一惊:“回太子,没有其他人知道信件的内容,我的那帮兄弟连大唐的文字都不认得,就更别提吐蕃文字了。”
李亨咧嘴一笑,盯着李安:“颜御史不识吐蕃文字,李校尉也不识,那你们是怎么知道信中内容是吐蕃人的阴谋。”
‘草,李亨的智商真是不低,想蒙他是很难了。’
李安心头吐槽不已,他之所以不肯供出颜如玉,是担心李安不信任颜如玉,从而动杀机。
“太子殿下,颜叔父的本家侄女如玉,通晓各番邦文字,不过,她只是一名小娘,几乎从不离开家门,更不会将此事说出去。”
李亨笑了笑,轻轻点头:“此事极为重要,切不可泄露出去,好了,信就留在这儿了,你先回去吧!”
“是,太子殿下,卑职告退。”
李安轻轻拱手,告辞离开。
“李静忠,笔墨伺候。”
在李安离开大殿的那一刻,李亨拿起了毛笔。
让皇帝李宪的灵柩前,聚集了大量的皇族成员和大小官员,李隆基既然下达命令,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和皇亲国戚,没有一个敢不来的,另外,七品、九品的官员也全都不请自来,痛哭流涕,以显示自己对让皇帝归天的痛心,就连当朝第一相国李林甫都老老实实的参拜了一番,并对悲哀过度的家属安慰了一番。
庆王、永王等皇族更是频频抹泪,寿王李瑁更夸张,眼泪哗哗的,就像是自己的亲爹死了一样,不对,他亲爹李隆基若是死了,他未必会伤心,谁让李隆基抢了他老婆呢?
被自己的亲爹抢了媳妇,李瑁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有他自己清楚,外人是永远猜不着的,不过,这种莫名的屈辱肯定不好受。
李林甫带着一帮大臣,在让皇帝李宪的灵柩前,恭恭敬敬的参拜了一番,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太子李亨好像没有出现,这让他心头微微有些诧异。
庆王、寿王、永王等人都到齐了,怎么唯独缺了太子,是已经来过了,还是一直没有到。
“李忠林,问问太子来过没有?”
“是,阿郎。”
李忠林问了一下,回来汇报道:“阿郎,太子殿下没有来过。”
‘太子怎么会没来,庆王、永王都可以不来,太子怎么可以不来,这是怎么回事?’
李林甫心头感到大为诧异,顿了顿,轻声道:“备好车马,准备进宫。”
在一些官员的簇拥下,李林甫走出了李宪的府邸,并坐上马车,向皇宫方向奔去。
李林甫的马车都是用上好的木材打造的,一般的弓箭都射不透,另外,为了保障安全,有随行全副武装的护卫百余人。
之所以如此严密的防护,是因为李林甫得罪的人太多了,害怕有刺客报复,而在大唐刚建国的时候,宰相出门逛街只需带上两三名随从就行了,反差如此之大,也反应出大唐世风日下,官员和百姓的距离感越来越大。
作为一国太子,李亨本应该住在东宫才对,不过,由于大唐帝国自建国以来,政变比较频繁,李隆基也是通过政变上位的,为此,他非常担心膝下的儿孙会养成羽翼,从而对他的帝位构成威胁,为了方便监视膝下儿孙,他兴建了十王宅和百孙院,并废弃东宫,让当朝太子与自己住在一起,太子所居之处被称为太子别院。
李亨作为大唐太子,成长在一个太平盛世,充当一位富有巨大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帝王的继承人,很难说是什么幸事。
当然,李隆基并不会完全禁止李亨与外人来往,只要不是私会朝中重臣和边关大将就没事,只是不论李亨会见何人,李隆基都会在第一时间得知,这多少会让李亨的心里产生压迫感。
“太子殿下,颜真卿带着李安,在殿外等候。”
李静忠弯着腰,轻声汇报。
李亨闻言,猛然站起身来:“让李安一个人进来。”
“是,太子殿下。”
大殿外,李安心情微微有些紧张,马上要面见的是大唐太子,要说心里不紧张是不太可能的,虽然他从后世的史书中对李亨有些了解,但史书记载的内容未必完全属实。
“叔父,刚才的老太监长得真丑,侄儿还没见过这么丑的人呢?哈哈!”
李安开了句玩笑,给自己舒缓心情。
颜真卿大惊,斥道:“无恙,不得放肆,这里是皇宫。”
“咳咳,谁是李安啊!”
李静忠板着脸,轻轻走了出来。
李安忙拱手道:“在下就是李安。”
“谁是李安啊!”
李静忠仰着脸,仿佛没听见李安的应答。
李安心头一怒,这老太监不但长得极为丑陋,而且还是个耳背的主。
“无恙,拿着。”
李安一愣,接过颜真卿手中的一块玉石,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丑陋的老太监是在索要贿赂。
“李给使,李安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请收下。”
李安也不是顽固不化的人,送礼这种事情还是做得出来的。
李静忠接过玉石,随手摸了摸,咧嘴一笑:“你就是李安啊!干嘛不早说,太子殿下要单独见你,跟我来吧!”
李安与颜真卿对视一眼,跟在李静忠的身后,向大殿内走去。
“李校尉,你是第一次前来参见太子,待会见了太子殿下要行大礼,明白吗?”
李静忠告诫道。
李安连连点头:“李给使放心,李安记下了。”
“还有,不许顶撞太子殿下,不许有不敬的言辞,不许左顾右盼。”
‘草,面见太子的规矩还真多,那要是面见皇帝,还不得先学几个月礼仪啊!’
李安心里吐槽不已,但嘴上却不敢随意说出来。
当然,李安知道,李静忠之所以跟自己说这么多,完全是看在那块玉石的面子上,关心一下自己,也算的上是一片好意。
李静忠就是后来威名赫赫的李辅国,是个心肠毒辣的大坏人,不过,此时的李静忠还没有多大的权利,倒看不出有多么的十恶不赦的迹象。
好人与坏人,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人一旦突然拥有权势,就会变得忘乎所以,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而很多恶人都是在掌握权势后,才变得十恶不赦的。
“卑职李安参见太子殿下。”
李安双膝跪地,向李亨行礼。
李亨眯着眼睛,仔细的打量跪在地上的李安,轻声问道:“你就是李武的儿子李安。”
“回太子殿下,正是卑职。”
李亨一挥手:“起来说话。”
“谢太子殿下。”
李安缓缓起身,抬眼看向前方的大唐太子,发现李亨长得还可以,只是神情略微有些颓废,整个人都不怎么有精神,这也难怪,有李隆基这么个强势的父亲,整日被看管在皇宫,精神能好就有鬼了。
“李安,你在蔚州大破蕃军,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父亲封你宣节校尉只是暂时的,日后必然还会封你职事官,而且品级一定不会小。”
李哼开口夸赞李安一番,随即直入主题的问道:“李安,颜御史说你截获了吐蕃密信,密信带来了没有。”
李安连忙从怀中摸出吐蕃信件,恭敬道:“太子殿下,密信在此。”
李静忠接过李安手的信件,双手呈给李亨。
李亨接过信件,双手轻轻摊开,仔细的看了起来,并时不时的用余光瞄向李安。
李安心头大为惊讶,看李亨蹙眉的表情,难不成他看得懂吐蕃文字。
“太子殿下,看得懂吐蕃文字?”
李安心头惊讶,小声嘀咕了出来。
“大胆,太子殿下从小熟读诗书,怎么会不认得小小的吐蕃文字。”
李静忠瞪着眼,大声呵斥了一句。
李亨嘴角淡淡一笑,倒是没有计较李安的无理,继续向下看去。
“李安,这封吐蕃信件,真的事从信鸽腿上意外得到的?会不会是吐蕃人施展阴谋,故意让你们得到的?”
李亨看完吐蕃信件,蹙着眉头问道。
“太子殿下,我的兄弟荔非守瑜在城外打猎,意外射中一只信鸽,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应该不会是吐蕃人的阴谋。”
李亨轻轻一笑:“吐蕃人上一次刺杀东女王,被你破坏了,想要再次行刺就不那么容易了,若是故意透露这封信,让我们放松警惕,行刺的成功率就大大增加了,不是吗?”
‘靠,这太子的脑洞真的是太大了,居然连这一种情况都想到了。’
李安心下吐槽,表面却恭敬道:“太子殿下考虑周详,卑职远远不及,不过,若这件事情只是个意外,那么,信中的内容就极有可能是真实的,不论如何,我们只需做好两手准备,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被李安恭维一句,李亨显得有些高兴,举起手中的信件,正色道:“除了李校尉和颜御史,这封信的内容,还有什么人知道?”
李安闻言,心头一惊:“回太子,没有其他人知道信件的内容,我的那帮兄弟连大唐的文字都不认得,就更别提吐蕃文字了。”
李亨咧嘴一笑,盯着李安:“颜御史不识吐蕃文字,李校尉也不识,那你们是怎么知道信中内容是吐蕃人的阴谋。”
‘草,李亨的智商真是不低,想蒙他是很难了。’
李安心头吐槽不已,他之所以不肯供出颜如玉,是担心李安不信任颜如玉,从而动杀机。
“太子殿下,颜叔父的本家侄女如玉,通晓各番邦文字,不过,她只是一名小娘,几乎从不离开家门,更不会将此事说出去。”
李亨笑了笑,轻轻点头:“此事极为重要,切不可泄露出去,好了,信就留在这儿了,你先回去吧!”
“是,太子殿下,卑职告退。”
李安轻轻拱手,告辞离开。
“李静忠,笔墨伺候。”
在李安离开大殿的那一刻,李亨拿起了毛笔。
让皇帝李宪的灵柩前,聚集了大量的皇族成员和大小官员,李隆基既然下达命令,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和皇亲国戚,没有一个敢不来的,另外,七品、九品的官员也全都不请自来,痛哭流涕,以显示自己对让皇帝归天的痛心,就连当朝第一相国李林甫都老老实实的参拜了一番,并对悲哀过度的家属安慰了一番。
庆王、永王等皇族更是频频抹泪,寿王李瑁更夸张,眼泪哗哗的,就像是自己的亲爹死了一样,不对,他亲爹李隆基若是死了,他未必会伤心,谁让李隆基抢了他老婆呢?
被自己的亲爹抢了媳妇,李瑁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有他自己清楚,外人是永远猜不着的,不过,这种莫名的屈辱肯定不好受。
李林甫带着一帮大臣,在让皇帝李宪的灵柩前,恭恭敬敬的参拜了一番,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太子李亨好像没有出现,这让他心头微微有些诧异。
庆王、寿王、永王等人都到齐了,怎么唯独缺了太子,是已经来过了,还是一直没有到。
“李忠林,问问太子来过没有?”
“是,阿郎。”
李忠林问了一下,回来汇报道:“阿郎,太子殿下没有来过。”
‘太子怎么会没来,庆王、永王都可以不来,太子怎么可以不来,这是怎么回事?’
李林甫心头感到大为诧异,顿了顿,轻声道:“备好车马,准备进宫。”
在一些官员的簇拥下,李林甫走出了李宪的府邸,并坐上马车,向皇宫方向奔去。
李林甫的马车都是用上好的木材打造的,一般的弓箭都射不透,另外,为了保障安全,有随行全副武装的护卫百余人。
之所以如此严密的防护,是因为李林甫得罪的人太多了,害怕有刺客报复,而在大唐刚建国的时候,宰相出门逛街只需带上两三名随从就行了,反差如此之大,也反应出大唐世风日下,官员和百姓的距离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