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宇。”霍崇看完文书找到的记录,的确有这么一个人。
没想到霍崇竟然有做记录的习惯,孔不更连忙说道:“我等已经请到了他。”
霍崇看到曾静神色间都是不快,就询问这位均田地的坚定支持者,“曾兄,你不喜欢此人么?”
曾静微微欠身,“将军,此人甚是傲慢。”
“恃才傲物?”霍崇立刻来了兴趣。原本霍崇也不喜欢这种人,然而孔不更与韦伯两人献策,让霍崇觉得自己大概才是那个恃才傲物之人。以前霍崇觉得这时代的人虽然聪明,却没什么智慧。经过攻略江宁之事,才不得不承认这时代的人真懂得这个时代。
韦伯当即应道:“将军,龚宇虽然恃才傲物,却是有真本事。真傲。遇到大才,他也知道该折服。”
曾静原本就很不高兴,此时大怒,“将军,那龚宇是真的看不起人……”
被这三人如此讲,霍崇已经下定决心,“哈哈。顶多不能合作,见一见,见一见。”
没多久,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被带了进来。就见他容貌清朗,举止荣聪。如果没有金钱鼠尾,就更帅了。
简单的见礼,霍崇就请龚宇坐下。孔不更习惯坐一半、韦伯与曾静都是坐三分之二。龚宇施施然稳稳坐好,不急不缓。看到这里,霍崇心中非常喜欢。
在大汉军中,霍崇费了好大劲才让全军都知道所谓坐的战战兢兢是错的。大家一屁股坐稳是正经。
如果龚宇不是神经太大条,就是他对自己的学识有真正的自信。霍崇也不试探,直接问:“龚兄。我攻克江宁之后,觉得想走,又不想走。不知龚兄怎么看。”
“将军为何要撤,为何不撤?”
“撤,是因为原本目标只设定到攻克江宁城。此时江宁城到手,难免就开始考虑占据江宁城后的种种取舍。”
“若是如此,将军何不将江宁城暂时交于放心之人把守。”
“我的人马留在江宁城,难免要维持一条从山东连接江宁城的交通线。原本我并无此想法,一时间竟然没办法下决心。”
龚宇微微闭上双眼,慢慢答道:“从山东到江宁。走济宁、宿迁、淮安、扬州、镇江。若是再把守杭州。不知将军以为需要多少人马才能守住这些要害。”
“我其实不知道。所以才觉得难以取舍。”
龚宇睁开眼,“将军,我听韦伯兄弟说,你要均田地。这等事以山东为据点,向西向南逐渐推行,大概得三四年才能推到江宁。然而三四年中河南、江苏、江南等地只怕已经烽火遍地。将军若是非得如此,不如先将此地交于投奔之人。令他们据守。江浙等地士绅反抗,将军还能令他们出力。这些人心中难免有所图,便是虚与委蛇,也会暂时听令。若是将军动手迅速,搞不好就能撑住。”
霍崇连连点头,心中竟然清亮许多。原本霍崇坚信那句‘无法做出决定,要么是因为想要的太多,要么是因为觉悟的不够’。所以搞不清楚自己为何会患得患失。经过龚宇的分析,霍崇觉得心中逐渐清亮,好像找出了些理由。
仿佛看穿了霍崇的心思,龚宇问道:“将军以为自己为何不能做决断?”
“大概是想要的太多。既然打下江宁,就觉得自己对江宁百姓有责任。他们若是因为我贸然撤离,再落入别人手中。难免要遭受许多苦楚。”
龚宇之前对答时候神色自若,此时终于微微皱了一丝丝眉头,“将军,你这……难免太自作多情。本地百姓只怕心里所求乃是将军赶紧离开,迎清军回来。将军若是真走了,百姓们怎么会不高兴?他们绝不会因此埋怨将军。”
霍崇一点都不讨厌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然而目光扫过孔不更与韦伯,就见两人脸上都有了些惊惧。大概是真的被龚宇吓到。
龚宇也哈哈大笑:“将军,在下看你,实在是恃才傲物。”
“哈哈。这是别人评价先生的话,我还一直以为自己甚是谦虚谨慎呢。”
“将军,我听闻死在将军手里的雍正评价将军,能把真话说的和瞎话一样。没想到竟然是真的。哈哈。”
说完,霍崇与龚宇一起大笑。片刻后,两人都觉得不好笑,同时恢复了冷静的神色。
旁边曾静气的冷哼一声。孔不更与韦伯脸色都开始发白,是真的被吓到了。
龚宇淡然问道:“将军。我看你很清楚均田地要遭遇的事情,所以格外不解。地主们虽然用地租盘剥,却因为如此,也不敢对官府造次。毕竟起来对抗官府,官府有的是办法收拾士绅。将军均田地,除了最终当上天下唯一地主之外,其实没有任何好处。然而天下士绅都要与将军对抗。我本人觉得地主盘剥的确甚是凶恶。可将军要用什么来管理这么多土地?难道将军以为土地到手,就可以风调雨顺?”
“当然不会。小农的生产方式本就不抗天灾。之所以土改,先是要小农不被地主士绅盘剥。让他们从生死线上跳到虽然辛苦,却不至于饿死的地步。这就需要先给小农提供足够的铁质农具,还得能修建水利设施。挖铁矿,冶炼农具,若是按照以前的手段,定然不行。这行当,非得更大投入,承担更大风险,把工业搞起来。工业,就是每日同样的劳作,同样劳作的人数,产出是以往的百倍千倍。若做不到这个地步,只是均田地,用处十分有限。”
龚宇听完稍一思索,立刻答道:“将军若不是诳我,那就得有独特之术。还请将军不吝赐教。”
“科学!当下匠人拥有的乃是技术,这技术不过是个人对冶铁的看法。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是经验所出,就是偶然所得。对于本质却不了解。所谓科学,判断标准就是能否证伪。譬如,我说,地球是大圆球。月亮是个球体。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与月亮一起组成的地月小星系又绕着太阳转。这是个结论。然后我就提出我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反对者也可以提出他们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和依据。最终只要证明我的依据是错的,就证明我所说的错的。但是证明我是错的,不等于反对我的人就是对的。对方的观点也要接受考验。或许是我对,或许是反对者对。或者我们都错。但是不可能出现我们都对就是了。”
曾静听得面露不耐烦。孔不更与韦伯却听进去了。霍崇也不赶鸭子上架,先告诉众人,想听就听。不想听可以自行离开。
正如霍崇所料,这恃才傲物的龚宇可是来了劲头。当霍崇命人给他纸笔之时,龚宇非常顺畅的拿起笔,记下了他认为的要点。可见这家伙还真是个做学问的。
这一番讨论,从基础天体学到物质构造。虽然龚宇之时听,却看得出他的理解力与悟性着实不一般。连猜带想,也能勉强构架出一个体系出来。
等霍崇大概把建立煤铁复合工业体,以金属工具以及机械设备替代手工劳动,以促进生产力之后。龚宇点点头,“我对这些一无所知。只是明白将军所说的发展生产力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若是真能做到,土改倒是真的有利可图,而不是一厢情愿。”
中间出去好几次的曾静此时又回来勉强听着,龚宇说完,曾静立刻喝道:“你此时才知道均田地是对的么?”
龚宇翻了翻眼,却没搭理曾静,“将军定然明白土改会遭到何种反扑,此时急不得。非得一村一村的干。有时候逼得士绅造反,乃是必须。将军若是想在此期间守住江宁,的确不易。放弃也没什么不好。若是不想放弃,大概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韦伯赶紧问道。
被韦伯抢了先机,孔不更目光灼灼的盯着霍崇与龚宇,支棱着耳朵听。
龚宇在霍崇中间拿出来的简易地图上指了指,“将黄河挖开,使得黄河北归。黄河不适合船渡,乃是天险。只要黄河北归,朝廷难以南下。黄河以南尽由将军驰骋。黄河北归乃是几百年来的大事,将军杀雍正在前,使得黄河北归在后。天下士绅便是有了反意,也会畏于天威。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轻重。些许迟疑间,当可给将军三年时间。那时候将军先夺下河南,两淮在手,与江宁呼应。江宁当可安然无恙。”
便是一直反对龚宇的曾静,听到这里也差点把眼珠子从眼眶里瞪出来。韦伯与孔不更难得的瞪圆了眼睛,嘴都吓到合不拢。
霍崇到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心中更是高兴。龚宇这家伙的思路虽然跳脱,却是极为有效的手段。要是想解决问题,他的办法还真是最好的。
不过霍崇也已经明白了为何曾静对龚宇的评价如此之低。以曾静的心胸,的确没办法与龚宇相提并论。虽然霍崇很欣赏龚宇,却一点都不讨厌曾静。因为曾静对于均田地的意愿是出于‘道德’。
不管是因为见识过世态炎凉,或者是自己亲人被这世道折磨到死,又或者是对人民群众的痛苦充满了同情。总之,曾静是以一种道德层面的坚定态度认同均田地。
龚宇就没有这样的态度。曾静的均田地在龚宇这样的层面看,并无可取之处。因为付出太多,收获几乎是负面的。而且还存在一个无法持久的问题。
然而龚宇这样的家伙也不是完美的。如果龚宇是完美的,孔不更与韦伯早就拉着他一起来见霍崇。
虽然龚宇提出的建议很好,却必须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姑且不说有多少人能真的认识到龚宇的谋略有多么正确。就算是能理解到这些谋略的好处,对于任何掌握实际权力的人来说,龚宇这种人存在于体系内,都有反客为主的意思。
毕竟,这个时代就是一个不经营的时代。在文化特点上已经是要吃下面人血肉。而不是掌权者自己一路向前,披荆斩棘筚路褴褛为跟随他的人开辟出一条道路的时代文化。
见霍崇不吭声,而是平静的打量几人。孔不更试探着问道:“将军可是觉得哪里不对?”
“不,我觉得哪里都很对。”霍崇应道。
孔不更明显没想到霍崇竟然这么讲,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龚宇淡定的说道:“若是如此,便请留下三五千人马,率军先前往杭州。留下几千人马。之后再收一次漕运。若是将军不缺银两,可沿途买粮。毕竟从地方上收到的漕运,在当地购买,价钱并不高。”
听到这话,霍崇苦笑道:“呵呵。龚先生倒是很会花钱。”
“江南看不起穷人。将军又不肯在江南大动刀兵,用钱买得大半年安宁也不是坏事。再说占据扬州与镇江,光是两地盐务就是几百万两银子。凡是开国,都有开国风气。难道将军以为自己手下的兄弟都如满清这般贪财不成。若是将军担心,韦伯兄弟与孔不更兄弟都是识大体的。将盐务给他们,定然没错。”
孔不更与韦伯听到这里,脸色都要绿了。然而片刻后又转为红润。虽然他们在霍崇面前的确一直努力表现出镇定自若,从容淡定。然而哪怕是有一丝的机会成为两淮盐务,就令两人有些失了分寸。
霍崇对龚宇的评价又高了一些。至少能提出这样看法的家伙,就算是贪官,起码也是个厉害的贪官。搞不好,龚宇还有和珅之能。
不等霍崇做决定,龚宇继续说道:“将军,你杀了雍正之后,其实就该立刻南下。不过此时南下也不算太晚。不过若是今年秋汛之时扒开黄河,那时候满清与将军隔绝黄河两岸,京城朝廷与盛京朝廷定然要大打出手。非得分出个死活。这就下子起码要等到明年春天,有些迟了。”
霍崇发现龚宇对世界的看法又超出自己的认知范围,赶紧请教起来。
此时在江宁的众人还真不知道龚宇的判断是真的,盛京朝廷已经与京城朝廷为了争夺正统展开了血战。
此时老十四已经知道自己决不能失败,一旦失败,老娘就得死。虽然老十四此时还是觉得老八是兄弟,可兄弟再亲也没有亲娘亲。
不过老十四完成了心理重建,不等于京城里头的人也完成了这样的重建。
听闻朝廷命绿营放弃河南全面北上,许多人心中是真的万分不满。
清朝的兴起是倚靠它强大的八旗军力。随着领土的扩大,清朝吸收了部分蒙古人与汉人的势力,对此皇太极另外设立了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用以壮大军力并加强管理蒙汉臣民。
到了清朝入关后,虽然八旗军人数达二十万,但兵力仍远远不足。为了加强对领土的有效统治,清政府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织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所以称为“绿营兵”,独立于八旗军。
以绿营消灭满人,在满人看来简直是犯上作乱。可此时造反的首领乃是皇帝弘昼,大家心中不快,实在是不敢说出口来。
然而在弘昼不知道的所在,老八的人已经开始串联起来。越来越多的八旗开始动摇。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1]
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于是形成了上三旗与下五旗。
八旗各旗分别设立都统三名,满洲都统、汉军都统、蒙古都统各一名;每个满洲都统下辖参领五名,每个汉军都统下辖参领五名,每个蒙古都统下辖参领两名。
满洲都统共计八名,汉军都统共计八名,蒙古都统共计八名,总计都统二十四名;满洲参领共计四十名,汉军参领共计四十名,蒙古参领共计十六名,总计参领九十六名。
老八得到了消息,96名人里头,有起码五十九名已经开始倾向于老八。
没想到霍崇竟然有做记录的习惯,孔不更连忙说道:“我等已经请到了他。”
霍崇看到曾静神色间都是不快,就询问这位均田地的坚定支持者,“曾兄,你不喜欢此人么?”
曾静微微欠身,“将军,此人甚是傲慢。”
“恃才傲物?”霍崇立刻来了兴趣。原本霍崇也不喜欢这种人,然而孔不更与韦伯两人献策,让霍崇觉得自己大概才是那个恃才傲物之人。以前霍崇觉得这时代的人虽然聪明,却没什么智慧。经过攻略江宁之事,才不得不承认这时代的人真懂得这个时代。
韦伯当即应道:“将军,龚宇虽然恃才傲物,却是有真本事。真傲。遇到大才,他也知道该折服。”
曾静原本就很不高兴,此时大怒,“将军,那龚宇是真的看不起人……”
被这三人如此讲,霍崇已经下定决心,“哈哈。顶多不能合作,见一见,见一见。”
没多久,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被带了进来。就见他容貌清朗,举止荣聪。如果没有金钱鼠尾,就更帅了。
简单的见礼,霍崇就请龚宇坐下。孔不更习惯坐一半、韦伯与曾静都是坐三分之二。龚宇施施然稳稳坐好,不急不缓。看到这里,霍崇心中非常喜欢。
在大汉军中,霍崇费了好大劲才让全军都知道所谓坐的战战兢兢是错的。大家一屁股坐稳是正经。
如果龚宇不是神经太大条,就是他对自己的学识有真正的自信。霍崇也不试探,直接问:“龚兄。我攻克江宁之后,觉得想走,又不想走。不知龚兄怎么看。”
“将军为何要撤,为何不撤?”
“撤,是因为原本目标只设定到攻克江宁城。此时江宁城到手,难免就开始考虑占据江宁城后的种种取舍。”
“若是如此,将军何不将江宁城暂时交于放心之人把守。”
“我的人马留在江宁城,难免要维持一条从山东连接江宁城的交通线。原本我并无此想法,一时间竟然没办法下决心。”
龚宇微微闭上双眼,慢慢答道:“从山东到江宁。走济宁、宿迁、淮安、扬州、镇江。若是再把守杭州。不知将军以为需要多少人马才能守住这些要害。”
“我其实不知道。所以才觉得难以取舍。”
龚宇睁开眼,“将军,我听韦伯兄弟说,你要均田地。这等事以山东为据点,向西向南逐渐推行,大概得三四年才能推到江宁。然而三四年中河南、江苏、江南等地只怕已经烽火遍地。将军若是非得如此,不如先将此地交于投奔之人。令他们据守。江浙等地士绅反抗,将军还能令他们出力。这些人心中难免有所图,便是虚与委蛇,也会暂时听令。若是将军动手迅速,搞不好就能撑住。”
霍崇连连点头,心中竟然清亮许多。原本霍崇坚信那句‘无法做出决定,要么是因为想要的太多,要么是因为觉悟的不够’。所以搞不清楚自己为何会患得患失。经过龚宇的分析,霍崇觉得心中逐渐清亮,好像找出了些理由。
仿佛看穿了霍崇的心思,龚宇问道:“将军以为自己为何不能做决断?”
“大概是想要的太多。既然打下江宁,就觉得自己对江宁百姓有责任。他们若是因为我贸然撤离,再落入别人手中。难免要遭受许多苦楚。”
龚宇之前对答时候神色自若,此时终于微微皱了一丝丝眉头,“将军,你这……难免太自作多情。本地百姓只怕心里所求乃是将军赶紧离开,迎清军回来。将军若是真走了,百姓们怎么会不高兴?他们绝不会因此埋怨将军。”
霍崇一点都不讨厌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然而目光扫过孔不更与韦伯,就见两人脸上都有了些惊惧。大概是真的被龚宇吓到。
龚宇也哈哈大笑:“将军,在下看你,实在是恃才傲物。”
“哈哈。这是别人评价先生的话,我还一直以为自己甚是谦虚谨慎呢。”
“将军,我听闻死在将军手里的雍正评价将军,能把真话说的和瞎话一样。没想到竟然是真的。哈哈。”
说完,霍崇与龚宇一起大笑。片刻后,两人都觉得不好笑,同时恢复了冷静的神色。
旁边曾静气的冷哼一声。孔不更与韦伯脸色都开始发白,是真的被吓到了。
龚宇淡然问道:“将军。我看你很清楚均田地要遭遇的事情,所以格外不解。地主们虽然用地租盘剥,却因为如此,也不敢对官府造次。毕竟起来对抗官府,官府有的是办法收拾士绅。将军均田地,除了最终当上天下唯一地主之外,其实没有任何好处。然而天下士绅都要与将军对抗。我本人觉得地主盘剥的确甚是凶恶。可将军要用什么来管理这么多土地?难道将军以为土地到手,就可以风调雨顺?”
“当然不会。小农的生产方式本就不抗天灾。之所以土改,先是要小农不被地主士绅盘剥。让他们从生死线上跳到虽然辛苦,却不至于饿死的地步。这就需要先给小农提供足够的铁质农具,还得能修建水利设施。挖铁矿,冶炼农具,若是按照以前的手段,定然不行。这行当,非得更大投入,承担更大风险,把工业搞起来。工业,就是每日同样的劳作,同样劳作的人数,产出是以往的百倍千倍。若做不到这个地步,只是均田地,用处十分有限。”
龚宇听完稍一思索,立刻答道:“将军若不是诳我,那就得有独特之术。还请将军不吝赐教。”
“科学!当下匠人拥有的乃是技术,这技术不过是个人对冶铁的看法。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且是经验所出,就是偶然所得。对于本质却不了解。所谓科学,判断标准就是能否证伪。譬如,我说,地球是大圆球。月亮是个球体。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与月亮一起组成的地月小星系又绕着太阳转。这是个结论。然后我就提出我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反对者也可以提出他们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和依据。最终只要证明我的依据是错的,就证明我所说的错的。但是证明我是错的,不等于反对我的人就是对的。对方的观点也要接受考验。或许是我对,或许是反对者对。或者我们都错。但是不可能出现我们都对就是了。”
曾静听得面露不耐烦。孔不更与韦伯却听进去了。霍崇也不赶鸭子上架,先告诉众人,想听就听。不想听可以自行离开。
正如霍崇所料,这恃才傲物的龚宇可是来了劲头。当霍崇命人给他纸笔之时,龚宇非常顺畅的拿起笔,记下了他认为的要点。可见这家伙还真是个做学问的。
这一番讨论,从基础天体学到物质构造。虽然龚宇之时听,却看得出他的理解力与悟性着实不一般。连猜带想,也能勉强构架出一个体系出来。
等霍崇大概把建立煤铁复合工业体,以金属工具以及机械设备替代手工劳动,以促进生产力之后。龚宇点点头,“我对这些一无所知。只是明白将军所说的发展生产力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若是真能做到,土改倒是真的有利可图,而不是一厢情愿。”
中间出去好几次的曾静此时又回来勉强听着,龚宇说完,曾静立刻喝道:“你此时才知道均田地是对的么?”
龚宇翻了翻眼,却没搭理曾静,“将军定然明白土改会遭到何种反扑,此时急不得。非得一村一村的干。有时候逼得士绅造反,乃是必须。将军若是想在此期间守住江宁,的确不易。放弃也没什么不好。若是不想放弃,大概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韦伯赶紧问道。
被韦伯抢了先机,孔不更目光灼灼的盯着霍崇与龚宇,支棱着耳朵听。
龚宇在霍崇中间拿出来的简易地图上指了指,“将黄河挖开,使得黄河北归。黄河不适合船渡,乃是天险。只要黄河北归,朝廷难以南下。黄河以南尽由将军驰骋。黄河北归乃是几百年来的大事,将军杀雍正在前,使得黄河北归在后。天下士绅便是有了反意,也会畏于天威。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的轻重。些许迟疑间,当可给将军三年时间。那时候将军先夺下河南,两淮在手,与江宁呼应。江宁当可安然无恙。”
便是一直反对龚宇的曾静,听到这里也差点把眼珠子从眼眶里瞪出来。韦伯与孔不更难得的瞪圆了眼睛,嘴都吓到合不拢。
霍崇到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心中更是高兴。龚宇这家伙的思路虽然跳脱,却是极为有效的手段。要是想解决问题,他的办法还真是最好的。
不过霍崇也已经明白了为何曾静对龚宇的评价如此之低。以曾静的心胸,的确没办法与龚宇相提并论。虽然霍崇很欣赏龚宇,却一点都不讨厌曾静。因为曾静对于均田地的意愿是出于‘道德’。
不管是因为见识过世态炎凉,或者是自己亲人被这世道折磨到死,又或者是对人民群众的痛苦充满了同情。总之,曾静是以一种道德层面的坚定态度认同均田地。
龚宇就没有这样的态度。曾静的均田地在龚宇这样的层面看,并无可取之处。因为付出太多,收获几乎是负面的。而且还存在一个无法持久的问题。
然而龚宇这样的家伙也不是完美的。如果龚宇是完美的,孔不更与韦伯早就拉着他一起来见霍崇。
虽然龚宇提出的建议很好,却必须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姑且不说有多少人能真的认识到龚宇的谋略有多么正确。就算是能理解到这些谋略的好处,对于任何掌握实际权力的人来说,龚宇这种人存在于体系内,都有反客为主的意思。
毕竟,这个时代就是一个不经营的时代。在文化特点上已经是要吃下面人血肉。而不是掌权者自己一路向前,披荆斩棘筚路褴褛为跟随他的人开辟出一条道路的时代文化。
见霍崇不吭声,而是平静的打量几人。孔不更试探着问道:“将军可是觉得哪里不对?”
“不,我觉得哪里都很对。”霍崇应道。
孔不更明显没想到霍崇竟然这么讲,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龚宇淡定的说道:“若是如此,便请留下三五千人马,率军先前往杭州。留下几千人马。之后再收一次漕运。若是将军不缺银两,可沿途买粮。毕竟从地方上收到的漕运,在当地购买,价钱并不高。”
听到这话,霍崇苦笑道:“呵呵。龚先生倒是很会花钱。”
“江南看不起穷人。将军又不肯在江南大动刀兵,用钱买得大半年安宁也不是坏事。再说占据扬州与镇江,光是两地盐务就是几百万两银子。凡是开国,都有开国风气。难道将军以为自己手下的兄弟都如满清这般贪财不成。若是将军担心,韦伯兄弟与孔不更兄弟都是识大体的。将盐务给他们,定然没错。”
孔不更与韦伯听到这里,脸色都要绿了。然而片刻后又转为红润。虽然他们在霍崇面前的确一直努力表现出镇定自若,从容淡定。然而哪怕是有一丝的机会成为两淮盐务,就令两人有些失了分寸。
霍崇对龚宇的评价又高了一些。至少能提出这样看法的家伙,就算是贪官,起码也是个厉害的贪官。搞不好,龚宇还有和珅之能。
不等霍崇做决定,龚宇继续说道:“将军,你杀了雍正之后,其实就该立刻南下。不过此时南下也不算太晚。不过若是今年秋汛之时扒开黄河,那时候满清与将军隔绝黄河两岸,京城朝廷与盛京朝廷定然要大打出手。非得分出个死活。这就下子起码要等到明年春天,有些迟了。”
霍崇发现龚宇对世界的看法又超出自己的认知范围,赶紧请教起来。
此时在江宁的众人还真不知道龚宇的判断是真的,盛京朝廷已经与京城朝廷为了争夺正统展开了血战。
此时老十四已经知道自己决不能失败,一旦失败,老娘就得死。虽然老十四此时还是觉得老八是兄弟,可兄弟再亲也没有亲娘亲。
不过老十四完成了心理重建,不等于京城里头的人也完成了这样的重建。
听闻朝廷命绿营放弃河南全面北上,许多人心中是真的万分不满。
清朝的兴起是倚靠它强大的八旗军力。随着领土的扩大,清朝吸收了部分蒙古人与汉人的势力,对此皇太极另外设立了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用以壮大军力并加强管理蒙汉臣民。
到了清朝入关后,虽然八旗军人数达二十万,但兵力仍远远不足。为了加强对领土的有效统治,清政府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织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所以称为“绿营兵”,独立于八旗军。
以绿营消灭满人,在满人看来简直是犯上作乱。可此时造反的首领乃是皇帝弘昼,大家心中不快,实在是不敢说出口来。
然而在弘昼不知道的所在,老八的人已经开始串联起来。越来越多的八旗开始动摇。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1]
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于是形成了上三旗与下五旗。
八旗各旗分别设立都统三名,满洲都统、汉军都统、蒙古都统各一名;每个满洲都统下辖参领五名,每个汉军都统下辖参领五名,每个蒙古都统下辖参领两名。
满洲都统共计八名,汉军都统共计八名,蒙古都统共计八名,总计都统二十四名;满洲参领共计四十名,汉军参领共计四十名,蒙古参领共计十六名,总计参领九十六名。
老八得到了消息,96名人里头,有起码五十九名已经开始倾向于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