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铁勒联军经过数场折损之后,仅有四万骑。虽然拔也古部本来就有四万多骑,但是为了守备部落,屈古棱只率不到三万骑出征。之前古龙仙、巴彦二人兵败,拔也古部也是损失惨重。
此战的目的是一战击溃黄明远的步军兵团,但另一支万人的骑兵偏师也不能忽视,即使无法消灭,也得在主战场决战之时,将其牵制住。
不过去追击隋军的骑兵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工作,众人都把卫律城的隋军步军当做软柿子,想着去瓜分隋军如山海一般的战利品,谁愿意去和隋军的主力骑兵去硬碰硬。
作为联军主帅的屈古棱自然不合适,但其他人也缩着脑袋,满脸不乐意。
屈古棱毕竟只是联军盟主,不是各部真正的首脑,因此也无法完全约束各部,更不可能直接要求各部做这种无私的工作。
最后还是屈古棱下令,此战击破隋军之后,把三分之一的战利品拿出来给追击隋军骑兵的部落瓜分,在如此厚利的推动下,众人才踊跃报名起来。
屈古棱乃令仆骨乙啜为统帅,率各部联军共计一万五千骑继续追击隋军骑兵,主要是防止对方突然折回主战场。
而屈古棱则率两万余骑主力,向卫律城挺进。
为了打消仆骨乙啜的犹豫,屈古棱还私底下保证,只要仆骨乙啜能够牵制住隋军,将会在战后瓜分战利品的时候尽可能地向仆骨部倾斜,必定不会让仆骨乙啜吃亏。
仆骨乙啜大喜,能多瓜分战利品,还能独立领军,他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巳时左右,屈古棱率大军赶到黄明远预先设定的战场地,果然如哨骑所回报的那样,隋军不过只有万余骑,还多布置在卫律城四周警备。
屈古棱大喜。
他本想绕过隋军的大阵,直接攻击卫律城,不过卫律城周围的隋军防御严密,又在卫律城四周挖了三条壕沟,设了一条铁蒺藜带,还在山多置投石机,屈古棱所部根本不得轻易靠近。
屈古棱乃令其子屈利忽率数千骑牵制隋军山骑兵,防止对方冲下山来。自己则率主力攻击隋军主阵。
黄明远眼看屈古棱一行远道而来,知道对方架不住诱惑,心中乃定。
黄明远并不担心屈古棱会先攻击卫律城,事实卫律城虽然破损,但其防备并不弱,除了数千骑兵,还有欧彦所部步军以及数万民夫协防。
现在大隋民风彪悍,虽然是民夫,但很多都是北地壮汉,拿得动刀,骑得了马,杀得了人,看守几万牧民很轻松。关键时刻,靠着城池防备,也能佐助隋军应战。至于投石机、床弩、拒马、壕沟、铁蒺藜,都是隋军标配,就是让对方流尽最后一滴血的。
不出黄明远所料,屈古棱果然先对隋军的步兵大阵发起攻击。
屈古棱所部尽是拔也古部的核心战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非普通部落骑兵可比。
冒着如飞蝗一般的箭羽,铁勒骑兵不计生死,不断冲击隋军大阵,哪怕隋军有铜墙铁壁的防御,也被铁勒骑兵逼得阵线不稳,连连后退。
眼看铁勒人一来便全军压,试图以无穷的气势和冲击波击垮隋军。黄明远乃命黄青和秦琼率狼牙精骑出击。
前军的两道人墙被拔也古部冲垮,人马混乱,铁勒人争相夺取辎重。
秦琼乃挺槊持锏,立于阵前,大呼道:“胡虏势大,今日不用自己的身躯引诱敌人,则我军必败,敢死者,随我出击。”
秦琼乃脱掉衣服,紧握长槊,大声呼喊着奋战,向铁勒人突去。其后众骑,士气大振,皆持刀枪紧随,敢有阻挡者都被杀死。
秦琼杀死数十敌军,隋军的步兵阵形才镇定下来。
秦琼乃率前军持矛冲杀,如墙推进,所向摧靡。其副将王难敌一马当先,被敌军射中眉间,面皮掉下来遮住双眼。王难得拔掉箭,扯掉脸皮,血流满面,仍然向前奋击。
铁勒联军被隋军的悍勇不畏死而惊惧,纷纷后撤。隋军反击,将阵线反推入铁勒联军之中。屈古棱眼看其他各部是烂泥扶不墙,根本难当大用,心中无奈,只得率部重整,以待再战。
眼看正面突击隋军阵地实在困难,屈古棱决定以骑兵出击隋军之后,直逼卫律城。到时候隋军变阵速度慢,必然会出现破绽。
屈古棱乃以骑兵四面分散,绕过隋军大阵,往山冲去。
果然黄明远没有命中军变阵,而是命两翼的骑兵分别阻拦铁勒联军。不过隋军骑兵少,至少难以对敌。
很快铁勒联军突破壕沟,向山佯攻。此时山的欧彦立刻命百架投石器对着铁勒联军发射,一时间飞弹如雨,砸的铁勒联军人仰马翻,头破血流。
屈古棱无奈,只得命部下退回。
屈古棱明白,这个阵势,除非跟隋军磨,一点一点吃掉对方,否则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是现在时间紧迫,屈古棱最缺的就是时间。
此时屈古棱心中已经有了退意,他有些反应过来这就是黄明远布下的套子,黄明远敢在此地应战,不是拍拍脑袋就确定的,必有后手。
只是现在各部望着到手的鸭子,是舍命不舍财,如何肯退。尤其是浑部、阿跌部、多葛览部三部,更是言若是屈古棱撤退,他们便自己解救族人。屈古棱无奈,自己此时反倒被对方给裹挟了。
此时黄明远看出了屈古棱的犹豫,因此摇动大旗,令欧彦当众杀十数铁勒人以威胁铁勒联军。
看着百颗从山顶滚下来的脑袋,三部皆是心如刀割,也顾不得屈古棱的命令,早就与隋军拼命。
韩世谔劝黄明远道:“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若是故意刺激铁勒人,恐其士气高涨,难以制衡。”
黄明远言道:“铁勒人若不是为其冲昏头脑,如何会久战。”
果然铁勒联军疯狂出击,黄明远的中军压力倍增。眼看已经到了中午,还不见援军的动静,韩世谔无奈,因此劝黄明远是不是暂避。
“千寻(韩世谔字)放心,吾信鱼公和独孤将军,二人必不负我。”
此战的目的是一战击溃黄明远的步军兵团,但另一支万人的骑兵偏师也不能忽视,即使无法消灭,也得在主战场决战之时,将其牵制住。
不过去追击隋军的骑兵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工作,众人都把卫律城的隋军步军当做软柿子,想着去瓜分隋军如山海一般的战利品,谁愿意去和隋军的主力骑兵去硬碰硬。
作为联军主帅的屈古棱自然不合适,但其他人也缩着脑袋,满脸不乐意。
屈古棱毕竟只是联军盟主,不是各部真正的首脑,因此也无法完全约束各部,更不可能直接要求各部做这种无私的工作。
最后还是屈古棱下令,此战击破隋军之后,把三分之一的战利品拿出来给追击隋军骑兵的部落瓜分,在如此厚利的推动下,众人才踊跃报名起来。
屈古棱乃令仆骨乙啜为统帅,率各部联军共计一万五千骑继续追击隋军骑兵,主要是防止对方突然折回主战场。
而屈古棱则率两万余骑主力,向卫律城挺进。
为了打消仆骨乙啜的犹豫,屈古棱还私底下保证,只要仆骨乙啜能够牵制住隋军,将会在战后瓜分战利品的时候尽可能地向仆骨部倾斜,必定不会让仆骨乙啜吃亏。
仆骨乙啜大喜,能多瓜分战利品,还能独立领军,他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巳时左右,屈古棱率大军赶到黄明远预先设定的战场地,果然如哨骑所回报的那样,隋军不过只有万余骑,还多布置在卫律城四周警备。
屈古棱大喜。
他本想绕过隋军的大阵,直接攻击卫律城,不过卫律城周围的隋军防御严密,又在卫律城四周挖了三条壕沟,设了一条铁蒺藜带,还在山多置投石机,屈古棱所部根本不得轻易靠近。
屈古棱乃令其子屈利忽率数千骑牵制隋军山骑兵,防止对方冲下山来。自己则率主力攻击隋军主阵。
黄明远眼看屈古棱一行远道而来,知道对方架不住诱惑,心中乃定。
黄明远并不担心屈古棱会先攻击卫律城,事实卫律城虽然破损,但其防备并不弱,除了数千骑兵,还有欧彦所部步军以及数万民夫协防。
现在大隋民风彪悍,虽然是民夫,但很多都是北地壮汉,拿得动刀,骑得了马,杀得了人,看守几万牧民很轻松。关键时刻,靠着城池防备,也能佐助隋军应战。至于投石机、床弩、拒马、壕沟、铁蒺藜,都是隋军标配,就是让对方流尽最后一滴血的。
不出黄明远所料,屈古棱果然先对隋军的步兵大阵发起攻击。
屈古棱所部尽是拔也古部的核心战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非普通部落骑兵可比。
冒着如飞蝗一般的箭羽,铁勒骑兵不计生死,不断冲击隋军大阵,哪怕隋军有铜墙铁壁的防御,也被铁勒骑兵逼得阵线不稳,连连后退。
眼看铁勒人一来便全军压,试图以无穷的气势和冲击波击垮隋军。黄明远乃命黄青和秦琼率狼牙精骑出击。
前军的两道人墙被拔也古部冲垮,人马混乱,铁勒人争相夺取辎重。
秦琼乃挺槊持锏,立于阵前,大呼道:“胡虏势大,今日不用自己的身躯引诱敌人,则我军必败,敢死者,随我出击。”
秦琼乃脱掉衣服,紧握长槊,大声呼喊着奋战,向铁勒人突去。其后众骑,士气大振,皆持刀枪紧随,敢有阻挡者都被杀死。
秦琼杀死数十敌军,隋军的步兵阵形才镇定下来。
秦琼乃率前军持矛冲杀,如墙推进,所向摧靡。其副将王难敌一马当先,被敌军射中眉间,面皮掉下来遮住双眼。王难得拔掉箭,扯掉脸皮,血流满面,仍然向前奋击。
铁勒联军被隋军的悍勇不畏死而惊惧,纷纷后撤。隋军反击,将阵线反推入铁勒联军之中。屈古棱眼看其他各部是烂泥扶不墙,根本难当大用,心中无奈,只得率部重整,以待再战。
眼看正面突击隋军阵地实在困难,屈古棱决定以骑兵出击隋军之后,直逼卫律城。到时候隋军变阵速度慢,必然会出现破绽。
屈古棱乃以骑兵四面分散,绕过隋军大阵,往山冲去。
果然黄明远没有命中军变阵,而是命两翼的骑兵分别阻拦铁勒联军。不过隋军骑兵少,至少难以对敌。
很快铁勒联军突破壕沟,向山佯攻。此时山的欧彦立刻命百架投石器对着铁勒联军发射,一时间飞弹如雨,砸的铁勒联军人仰马翻,头破血流。
屈古棱无奈,只得命部下退回。
屈古棱明白,这个阵势,除非跟隋军磨,一点一点吃掉对方,否则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是现在时间紧迫,屈古棱最缺的就是时间。
此时屈古棱心中已经有了退意,他有些反应过来这就是黄明远布下的套子,黄明远敢在此地应战,不是拍拍脑袋就确定的,必有后手。
只是现在各部望着到手的鸭子,是舍命不舍财,如何肯退。尤其是浑部、阿跌部、多葛览部三部,更是言若是屈古棱撤退,他们便自己解救族人。屈古棱无奈,自己此时反倒被对方给裹挟了。
此时黄明远看出了屈古棱的犹豫,因此摇动大旗,令欧彦当众杀十数铁勒人以威胁铁勒联军。
看着百颗从山顶滚下来的脑袋,三部皆是心如刀割,也顾不得屈古棱的命令,早就与隋军拼命。
韩世谔劝黄明远道:“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若是故意刺激铁勒人,恐其士气高涨,难以制衡。”
黄明远言道:“铁勒人若不是为其冲昏头脑,如何会久战。”
果然铁勒联军疯狂出击,黄明远的中军压力倍增。眼看已经到了中午,还不见援军的动静,韩世谔无奈,因此劝黄明远是不是暂避。
“千寻(韩世谔字)放心,吾信鱼公和独孤将军,二人必不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