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国将作馆。
蓟王刘备亲临。与右国令夏馥,将作令苏伯,武库令苏越,及一众大匠师,参看从洛阳灵台送来的“水运浑象仪”构造图。
刘备初临洛阳时,登高俯瞰洛阳城。见夜幕下许多高楼,夜放豪光。那时便按下决心,要将洛阳城内“奇观”,逐一看遍。尤其是闻名遐迩的帝国天文台——灵台。奈何,天不遂人愿。岁月蹉跎,至今未能如愿以偿。于是,刘备上表。索要灵台内藏诸多机关重器构造图。先帝欣然允许。命灵台属吏加紧整理,分批送来蓟国。
夏时,天文台称清台,商称神台,周改称灵台。洛阳灵台,东西围有墙垣,南北中开二门。墙垣内中心建筑,为一方形高台,即灵台。台高十丈,四周有上下二层平台,平台间以坡道相连。台内各建大殿十余间。灵台顶部乃观天之所,四周建有官舍。灵台规模庞大,功能齐备。张衡,张平子,便在此处设计并制造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并写出了《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不朽著作。
洛阳灵台,一直沿用要魏晋,直到北魏时才被废弃。
而浑象仪历史悠久,亦非今汉首创。
后世《晋书·天文志》曾有细述:“《虞书》曰:‘在旋玑玉衡,以齐七政。’《考灵曜》云:‘分寸之咎,代天气生,以制方员。方员以成,参以规矩。昏明主时,乃命中星观玉仪之游。’郑玄谓以玉为浑仪也。《春秋文曜钩》云:‘唐尧既位,羲和立浑仪。’此则仪象之设,其来远矣。绵代相传,史官禁密,学者不睹,故故宣、盖沸腾。
暨汉太初(武帝太初年间),落下闳、鲜于妄人、耿寿昌等造员仪以考历度。后至和帝时,贾选逵系作,又加黄道。
至顺帝时,张衡又制浑象,具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列二十四气、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纬,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因其关戾,又转‘瑞轮蓂荚’于阶下,随月虚盈,依历开落。”
换言之。从洛阳灵台送来的“水运浑象仪”构造图,乃张平子,集历代能工巧匠之大成,又加墨门机关术,改良而成。
如图所示。水运浑象的主体,乃用一空心大铜球,以示天球。上布星辰,一半球身隐没在地平圈下,另一半显露在地平圈上,如同常人看到的天穹一般。
水运浑象,以补偿式“滴漏壶”的流水为动力,利用“滴漏壶”的等时性,经由浑象内部一套齿轮传动装置驱动,可自动演示天体的周期运动。
张衡首创水运浑象,乃是有明确记载的,世界第一座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天文仪器。亦是现代天象仪的前身,堪称人类史上第一座天文钟。欧洲直到十二世纪,才有相同原理的机械性计时器问世。
此外。浑象还额外驱动一座称为“瑞轮蓂荚”的机械日历。可随月亮的盈亏,演示一个朔望月中,日期的推移:模仿神话中一种奇树,蓂荚的特征,靠流水推动,从每月初一开始,一天出现一片叶子,到满月时(十五)出齐十五片,然后每天再收起一片,到月末为止,循环开合。
蓂荚,是传说中的一种树。每月从初一至十五,日结一荚;又从十六至月终,每日落一荚。如此反复。从荚数多少,便可知是何日。故又名“历荚”。
受此启发,张衡创造了“瑞轮蓂荚”。内设机关:在一立轴上,装十五个具有凸轮作用的拨板。使它们依次分别作用十五个蓂荚,按应有时刻,升起、降落。
这座瑞轮蓂荚,如今正放在浑天仪殿房外阶台旁。上接滴漏壶,利用流水与浑天仪联动。
“昼夜轮机”,日夜不休:瑞轮蓂荚从每月初一起,每天转出一片荚叶,到十五日共转出十五片,然后每天再转入一片,依次减少,直到月落为止。
这套精密的组合机关器,不仅能表示日期,还能表示月相。即,按照阴历中的朔日、上弦、望日、下弦、晦日等顺序,循环开合。让灵台的史官,单从瑞轮蓂荚,便可看出精确日历。
将图纸上的机械构造,理解清楚。刘备不由心潮澎湃,极为震撼。
言而言之。瑞轮蓂荚,可称“日钟”。每月的准确日期,只需数蓂荚的叶片,便可悉知。
然而,蓟王刘备却不满足于此:“夏公,能以此图为据,造出‘时荚(时钟)’否?”
“敢问主公,何为‘时荚’?”夏馥问道。不出意料,主公必有所得。
“便是……能准确指示一天中,十二个时辰的盘面。”略作思量,刘备在图板上随手画出:“滴漏壶与漏刻一致,将一天十二个时辰,精确到一刻还不足够。一刻之下,再细分成“分”、“秒”。于是在同一‘瑞轮蓂荚’上,可显示出秒荚(秒钟)、分荚(分钟)、刻荚(刻钟)、时荚(时钟)。将水运浑象上,只能表示‘日’的历荚,精确到‘秒’。”
“禾芒曰‘秒’。”夏馥欣然点头:“主公以‘禾芒’以示时之短。”
“然也。”刘备暗道一声好险。一时忘形,险祸从口出啊。
“敢问主公,‘分’又做何解?”苏伯又问。
“分,一刻十分也。”刘备灵光一现。时下,一刻为十分钟。“一刻十等分”,便是后世一分钟。
“原来如此。”众良匠幡然醒悟。
“‘分’、‘秒’,又做何计?”夏馥再问。
刘备已然想好:“再分曰‘秒’。”分钟再往下分,便是秒。
“一分几秒?”夏馥三问。
“且看人力所能及。”刘备并未给出答案。言下之意,按照现有技术手段,能细分到多少秒,便做多少秒。不一定非取六十秒为一分钟。
“臣等,领命。”夏馥这便领将作馆良匠,试造新式“瑞轮蓂荚”。
话说。刘备受“水运浑象仪”启发,随手绘制的图板,其实是史上第一台“擒纵器”。乃钟表最核心的机构。当然,即便无刘备手绘神鬼图板,将作馆的匠师们,亦会自行造出。原理皆通,不过时间长短而已。
刘备想在穿楼桑而过的桥楼归市,造史上第一座“水运计时器”。而精确计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待造成。
“瑞轮蓂荚,分秒不差”,遂成典故,流传后世。
蓟王刘备亲临。与右国令夏馥,将作令苏伯,武库令苏越,及一众大匠师,参看从洛阳灵台送来的“水运浑象仪”构造图。
刘备初临洛阳时,登高俯瞰洛阳城。见夜幕下许多高楼,夜放豪光。那时便按下决心,要将洛阳城内“奇观”,逐一看遍。尤其是闻名遐迩的帝国天文台——灵台。奈何,天不遂人愿。岁月蹉跎,至今未能如愿以偿。于是,刘备上表。索要灵台内藏诸多机关重器构造图。先帝欣然允许。命灵台属吏加紧整理,分批送来蓟国。
夏时,天文台称清台,商称神台,周改称灵台。洛阳灵台,东西围有墙垣,南北中开二门。墙垣内中心建筑,为一方形高台,即灵台。台高十丈,四周有上下二层平台,平台间以坡道相连。台内各建大殿十余间。灵台顶部乃观天之所,四周建有官舍。灵台规模庞大,功能齐备。张衡,张平子,便在此处设计并制造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并写出了《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不朽著作。
洛阳灵台,一直沿用要魏晋,直到北魏时才被废弃。
而浑象仪历史悠久,亦非今汉首创。
后世《晋书·天文志》曾有细述:“《虞书》曰:‘在旋玑玉衡,以齐七政。’《考灵曜》云:‘分寸之咎,代天气生,以制方员。方员以成,参以规矩。昏明主时,乃命中星观玉仪之游。’郑玄谓以玉为浑仪也。《春秋文曜钩》云:‘唐尧既位,羲和立浑仪。’此则仪象之设,其来远矣。绵代相传,史官禁密,学者不睹,故故宣、盖沸腾。
暨汉太初(武帝太初年间),落下闳、鲜于妄人、耿寿昌等造员仪以考历度。后至和帝时,贾选逵系作,又加黄道。
至顺帝时,张衡又制浑象,具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列二十四气、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纬,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因其关戾,又转‘瑞轮蓂荚’于阶下,随月虚盈,依历开落。”
换言之。从洛阳灵台送来的“水运浑象仪”构造图,乃张平子,集历代能工巧匠之大成,又加墨门机关术,改良而成。
如图所示。水运浑象的主体,乃用一空心大铜球,以示天球。上布星辰,一半球身隐没在地平圈下,另一半显露在地平圈上,如同常人看到的天穹一般。
水运浑象,以补偿式“滴漏壶”的流水为动力,利用“滴漏壶”的等时性,经由浑象内部一套齿轮传动装置驱动,可自动演示天体的周期运动。
张衡首创水运浑象,乃是有明确记载的,世界第一座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天文仪器。亦是现代天象仪的前身,堪称人类史上第一座天文钟。欧洲直到十二世纪,才有相同原理的机械性计时器问世。
此外。浑象还额外驱动一座称为“瑞轮蓂荚”的机械日历。可随月亮的盈亏,演示一个朔望月中,日期的推移:模仿神话中一种奇树,蓂荚的特征,靠流水推动,从每月初一开始,一天出现一片叶子,到满月时(十五)出齐十五片,然后每天再收起一片,到月末为止,循环开合。
蓂荚,是传说中的一种树。每月从初一至十五,日结一荚;又从十六至月终,每日落一荚。如此反复。从荚数多少,便可知是何日。故又名“历荚”。
受此启发,张衡创造了“瑞轮蓂荚”。内设机关:在一立轴上,装十五个具有凸轮作用的拨板。使它们依次分别作用十五个蓂荚,按应有时刻,升起、降落。
这座瑞轮蓂荚,如今正放在浑天仪殿房外阶台旁。上接滴漏壶,利用流水与浑天仪联动。
“昼夜轮机”,日夜不休:瑞轮蓂荚从每月初一起,每天转出一片荚叶,到十五日共转出十五片,然后每天再转入一片,依次减少,直到月落为止。
这套精密的组合机关器,不仅能表示日期,还能表示月相。即,按照阴历中的朔日、上弦、望日、下弦、晦日等顺序,循环开合。让灵台的史官,单从瑞轮蓂荚,便可看出精确日历。
将图纸上的机械构造,理解清楚。刘备不由心潮澎湃,极为震撼。
言而言之。瑞轮蓂荚,可称“日钟”。每月的准确日期,只需数蓂荚的叶片,便可悉知。
然而,蓟王刘备却不满足于此:“夏公,能以此图为据,造出‘时荚(时钟)’否?”
“敢问主公,何为‘时荚’?”夏馥问道。不出意料,主公必有所得。
“便是……能准确指示一天中,十二个时辰的盘面。”略作思量,刘备在图板上随手画出:“滴漏壶与漏刻一致,将一天十二个时辰,精确到一刻还不足够。一刻之下,再细分成“分”、“秒”。于是在同一‘瑞轮蓂荚’上,可显示出秒荚(秒钟)、分荚(分钟)、刻荚(刻钟)、时荚(时钟)。将水运浑象上,只能表示‘日’的历荚,精确到‘秒’。”
“禾芒曰‘秒’。”夏馥欣然点头:“主公以‘禾芒’以示时之短。”
“然也。”刘备暗道一声好险。一时忘形,险祸从口出啊。
“敢问主公,‘分’又做何解?”苏伯又问。
“分,一刻十分也。”刘备灵光一现。时下,一刻为十分钟。“一刻十等分”,便是后世一分钟。
“原来如此。”众良匠幡然醒悟。
“‘分’、‘秒’,又做何计?”夏馥再问。
刘备已然想好:“再分曰‘秒’。”分钟再往下分,便是秒。
“一分几秒?”夏馥三问。
“且看人力所能及。”刘备并未给出答案。言下之意,按照现有技术手段,能细分到多少秒,便做多少秒。不一定非取六十秒为一分钟。
“臣等,领命。”夏馥这便领将作馆良匠,试造新式“瑞轮蓂荚”。
话说。刘备受“水运浑象仪”启发,随手绘制的图板,其实是史上第一台“擒纵器”。乃钟表最核心的机构。当然,即便无刘备手绘神鬼图板,将作馆的匠师们,亦会自行造出。原理皆通,不过时间长短而已。
刘备想在穿楼桑而过的桥楼归市,造史上第一座“水运计时器”。而精确计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待造成。
“瑞轮蓂荚,分秒不差”,遂成典故,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