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求和的国书,和李若青写下的奏折一起被快马送回梁都。
匈奴根本就等不到梁都的回应,第二日就下令撤了军。
匈奴的中军大汗营帐撤走了,二十几万匈奴铁骑开始从雁门无关外消失。
快马护送的战报和匈奴国书,以八百里快马的速度直奔梁都城。
一路上带着这个消息,传遍天下,匈奴撤军了!
当这份战报直接送到了梁都城中的时候,梁都城内都被这个消息点燃了气氛。
匈奴撤军,大梁过胜了,这么大的事,竟然没用红羽急讯,这就是当权人的问题。
李若青认为这还不够资格用到红羽急讯的资格,这份战报就这样送到了朝中。
李若青送来的战报奏折,可以直达天听,直接送到小皇帝的手中。
匈奴的国书,还有李若青的奏折一起送到了御书房,在小皇帝看完之后,朝中的大臣们基本上已到了。
这么大的事,这些大佬们怎么会缺席!
太后娘娘不过问这些事,大臣们只好都聚在小皇帝的身边。
今日的小皇帝,并未穿着上朝的龙袍,他身上穿着资金龙纹服,整个人看起来确实还只是一个孩子。
小皇帝把奏折和匈奴的国书递给了杨之旬道:“太傅请看!”
杨之旬在小皇帝登基之前,就是任的太子太傅,相当于是太子的师傅,小皇帝从小一直都叫他太傅,习惯了,他和杨之旬的关系也相对亲近一些。
杨之旬其实不只是小皇帝的师傅,他还曾是先帝在当太子时期的太子伴读。
虽然还没看过奏折,但是奏折上所要奏之事,其实都已经天下皆知。
杨之旬在意的,是那份求和的国书,这份国书,虽只是求和的国书,但也代表着这一战,大梁国胜了。
这就相当于是政绩一样,杨之旬在意这份国书的原因是想要知道,匈奴愿意用什么样的代价,来求和大梁国。
只是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没人知道,匈奴怎么突然间就求和了,这件事太意外。
李若青并未在奏折上说明这些事,不过小皇帝却已经知道,在上次收到的李若青送来的密信之中,他已经知道了李若青那么大胆的计划。
匈奴突然撤军求和,只能说明,李若青的计划成功了。
大臣们都看过了奏折和匈奴国书之后,兵部尚书独孤庆跪下,大呼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其它和独孤家关系亲近的大臣们也都跪了下去,大呼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小皇帝的眼睛之中闪过一道怒意,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
碰!
巨大的响声,把地上跪着的大臣们都搞懵了。
“何喜之有!”
“你们告诉朕,那来的喜!”
“雁门关一战,我大梁国数十万儿郎,有大半从此再也回不来。”
“你们觉得这是大胜吗?”
小皇帝终究是九五之尊,他是天子,天子一怒,伏尸百万都不是不可能。
小皇帝这一发脾气,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出,心里只是怪独孤庆这老混蛋,头没有开好。
杨之旬微微一叹,开口道:“陛下,臣建议,大军暂不撤回来,匈奴求和,其中不知是否有诈。”
小皇帝看着杨之旬,不愧是自己的太傅,想得就是周到。
“太傅说得对,匈奴人,不可相信,虽也送来了国书,但谁知他是否有诈,这样吧,此事就交给太傅负责吧!”
小皇帝突然把这事交给了杨之旬,其他人都没反应过来,但是跪着的大臣们都不敢开口,生怕突然惹怒这个性情不稳定的小皇帝。
“臣必定不负所望!”
杨之旬赶紧谢恩,他很清楚,小皇帝把这件事交给他,就是送给他一份功劳。
匈奴求和之事,虽不知其中缘由,但肯定是有什么突发事件,这件事,想必很快就能收到消息。
小皇帝就这样把这份功劳送给了杨之旬,就是独孤昊都只能在心中叹息,如果是以前,这件事一定是他独孤昊负责。
御书房里发生的事,很快就传了出去!
独孤家失势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梁都城,只是这段时间,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独孤家的每一个坏消息。
监察院,这个最让人忌惮的衙门,即使无人把守,也没人敢试图靠近。
作为检察院的院长,上官成可以不用上朝,只要不是皇帝亲召他都可以不去。
这就是监察院的院长的权利,他只对皇帝一个人负责,他若是不愿意,大朝会都可以不去。
此时上官成坐在监察院中一处密室之中,他的手中拿着一份资料。
这份资料,上面记载着一个人的所有事迹。
若是张城在这里,他就会惊讶的发现,这上面几乎是他所有的过去。
当然,这是指他这具身体的这个张城,从他出生何地,家中有几口人,直到他参加,进入凉州军。
在凉州城一战出名,斩将夺旗,杀上官鸿......
这每一件,每一桩,都像是亲眼所见一眼的记录在资料上。
对于一个斩杀了自己侄儿的人,上官成自然格外关注,没人知道,他上官成应该是梁都城中,第一个知道张土就是张城的人。
上官成时而皱眉,时而露出深思的神色,最终还是放下了这份资料。
黑暗中似乎传出来一声叹息声,上官成并不意外,这间密室,是监察院五处的资料室,除了他这个院长之外,能进入这里的只有另一个人。
五处的处长,一个在别人眼中监察院最不起眼的人。
此人看起来很文弱,病怏怏的,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的样子,脸色苍白难看,浑身气息也是很不稳定。
他走了出来,面对上官成这个院长,他也没像其他几处的处长那样,对上官成行礼。
“你已经看过三次了!”
这道声音,像是询问,又像是质问。
“你觉得他适合吗?”
上官成这个院长,竟然问了眼前这个人,而且他们看起来,并不像是上下级。
“当年你我,适合吗?”
这人淡淡的道:“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在不决定的话,就来不及了!”
匈奴根本就等不到梁都的回应,第二日就下令撤了军。
匈奴的中军大汗营帐撤走了,二十几万匈奴铁骑开始从雁门无关外消失。
快马护送的战报和匈奴国书,以八百里快马的速度直奔梁都城。
一路上带着这个消息,传遍天下,匈奴撤军了!
当这份战报直接送到了梁都城中的时候,梁都城内都被这个消息点燃了气氛。
匈奴撤军,大梁过胜了,这么大的事,竟然没用红羽急讯,这就是当权人的问题。
李若青认为这还不够资格用到红羽急讯的资格,这份战报就这样送到了朝中。
李若青送来的战报奏折,可以直达天听,直接送到小皇帝的手中。
匈奴的国书,还有李若青的奏折一起送到了御书房,在小皇帝看完之后,朝中的大臣们基本上已到了。
这么大的事,这些大佬们怎么会缺席!
太后娘娘不过问这些事,大臣们只好都聚在小皇帝的身边。
今日的小皇帝,并未穿着上朝的龙袍,他身上穿着资金龙纹服,整个人看起来确实还只是一个孩子。
小皇帝把奏折和匈奴的国书递给了杨之旬道:“太傅请看!”
杨之旬在小皇帝登基之前,就是任的太子太傅,相当于是太子的师傅,小皇帝从小一直都叫他太傅,习惯了,他和杨之旬的关系也相对亲近一些。
杨之旬其实不只是小皇帝的师傅,他还曾是先帝在当太子时期的太子伴读。
虽然还没看过奏折,但是奏折上所要奏之事,其实都已经天下皆知。
杨之旬在意的,是那份求和的国书,这份国书,虽只是求和的国书,但也代表着这一战,大梁国胜了。
这就相当于是政绩一样,杨之旬在意这份国书的原因是想要知道,匈奴愿意用什么样的代价,来求和大梁国。
只是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没人知道,匈奴怎么突然间就求和了,这件事太意外。
李若青并未在奏折上说明这些事,不过小皇帝却已经知道,在上次收到的李若青送来的密信之中,他已经知道了李若青那么大胆的计划。
匈奴突然撤军求和,只能说明,李若青的计划成功了。
大臣们都看过了奏折和匈奴国书之后,兵部尚书独孤庆跪下,大呼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其它和独孤家关系亲近的大臣们也都跪了下去,大呼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小皇帝的眼睛之中闪过一道怒意,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
碰!
巨大的响声,把地上跪着的大臣们都搞懵了。
“何喜之有!”
“你们告诉朕,那来的喜!”
“雁门关一战,我大梁国数十万儿郎,有大半从此再也回不来。”
“你们觉得这是大胜吗?”
小皇帝终究是九五之尊,他是天子,天子一怒,伏尸百万都不是不可能。
小皇帝这一发脾气,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出,心里只是怪独孤庆这老混蛋,头没有开好。
杨之旬微微一叹,开口道:“陛下,臣建议,大军暂不撤回来,匈奴求和,其中不知是否有诈。”
小皇帝看着杨之旬,不愧是自己的太傅,想得就是周到。
“太傅说得对,匈奴人,不可相信,虽也送来了国书,但谁知他是否有诈,这样吧,此事就交给太傅负责吧!”
小皇帝突然把这事交给了杨之旬,其他人都没反应过来,但是跪着的大臣们都不敢开口,生怕突然惹怒这个性情不稳定的小皇帝。
“臣必定不负所望!”
杨之旬赶紧谢恩,他很清楚,小皇帝把这件事交给他,就是送给他一份功劳。
匈奴求和之事,虽不知其中缘由,但肯定是有什么突发事件,这件事,想必很快就能收到消息。
小皇帝就这样把这份功劳送给了杨之旬,就是独孤昊都只能在心中叹息,如果是以前,这件事一定是他独孤昊负责。
御书房里发生的事,很快就传了出去!
独孤家失势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梁都城,只是这段时间,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独孤家的每一个坏消息。
监察院,这个最让人忌惮的衙门,即使无人把守,也没人敢试图靠近。
作为检察院的院长,上官成可以不用上朝,只要不是皇帝亲召他都可以不去。
这就是监察院的院长的权利,他只对皇帝一个人负责,他若是不愿意,大朝会都可以不去。
此时上官成坐在监察院中一处密室之中,他的手中拿着一份资料。
这份资料,上面记载着一个人的所有事迹。
若是张城在这里,他就会惊讶的发现,这上面几乎是他所有的过去。
当然,这是指他这具身体的这个张城,从他出生何地,家中有几口人,直到他参加,进入凉州军。
在凉州城一战出名,斩将夺旗,杀上官鸿......
这每一件,每一桩,都像是亲眼所见一眼的记录在资料上。
对于一个斩杀了自己侄儿的人,上官成自然格外关注,没人知道,他上官成应该是梁都城中,第一个知道张土就是张城的人。
上官成时而皱眉,时而露出深思的神色,最终还是放下了这份资料。
黑暗中似乎传出来一声叹息声,上官成并不意外,这间密室,是监察院五处的资料室,除了他这个院长之外,能进入这里的只有另一个人。
五处的处长,一个在别人眼中监察院最不起眼的人。
此人看起来很文弱,病怏怏的,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死去的样子,脸色苍白难看,浑身气息也是很不稳定。
他走了出来,面对上官成这个院长,他也没像其他几处的处长那样,对上官成行礼。
“你已经看过三次了!”
这道声音,像是询问,又像是质问。
“你觉得他适合吗?”
上官成这个院长,竟然问了眼前这个人,而且他们看起来,并不像是上下级。
“当年你我,适合吗?”
这人淡淡的道:“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在不决定的话,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