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斟酌着说“还不能最后确定,线索应该在第一个死者身上,查清楚死者的身份,然后看后面的死者与第一个死者有没有交集,会不会是现场的目击者,或者与第一个死者在某个地点某件事在一起。”
杨志只是指明一个破案的方向,但是真的要给宇文崖定罪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大定府或者刑部手中有明确的证据,宇文崖本身就是破案的高手,连环杀人案又是宇文崖一直在负责,恐怕就是有线索,也早被抹得干干净净。莽四野明显有些为难,他不担心上报以后,朝廷不对宇文崖采取措施,莽四野担心的是宇文崖背景深厚,一旦定不了罪,自己在中京将没有立足之地。
跟着大森禅师来的年轻人笑笑说“莽先生肯定有些为难,越级反映上差的情况,本来就不是一件好事。这样吧,这个恶人不如就由本王来做吧。”
年轻人拍拍手,两名侍卫走进来,年轻人吩咐两人立即分别去大定府与宫帐军报信,就说宇文崖有嫌疑,需要先把人看管起来。大森禅师在两名侍卫离开后介绍说“是老衲糊涂了,听杨志说案情一时入迷,忘了介绍,这位是赵王耶律习泥烈,天心师兄的徒弟。”
耶律习泥烈是天祚帝的庶长子,兄弟间排行第四,由于辽国已经深受中原影响,耶律习泥烈的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都是嫡子,基本上已经断了登上皇位的可能。可是对于杨志等人,这个身份已经相当高了;杨志这才明白,晋王耶律敖卢斡那么示好,天心大师不感冒的原因;杨志在怨军的结局,恐怕也有自己和晋王耶律敖卢斡走得比较近的原因。
赵王耶律习泥烈既然显示了身份,就不再藏着掖着,直接请杨志到一个房间单独叙话,耶律习泥烈是个聪明人,没有说那些蛊惑人心的废话,直接问杨志“父皇已经任命我为西京留守,让我挑选一批人去西京大同府,我知道你在怨军中不得志,萧斡里剌希望你去南京,但是我认为西京更适合你。”
从官场的角度看,耶律习泥烈没说错,天心大师希望杨志离开怨军,萧斡里剌就算回到南京也不是前三位的官员,反而耶律习泥烈是西京留守,一言九鼎,又是亲自招揽的杨志,杨志的结果应该最好。但是在杨志心里,只要辽国被金国击败,中京失守,南京、西京不过是早迟几个月的事情,没有多大差别。
杨志不过是想在辽国避难,最终还是要回中原,在南京,杨志随时能溜回河北;西京连接的是西夏与西域,到时候杨志想跑都没地方跑。不过耶律习泥烈是赵王,再礼贤下士也有自己的脾气,杨志不能拒绝得太直接,微笑着说“我孤身一人,到哪里都没有问题,我对萧斡里剌说听从圣旨的安排,对王爷同样是这句话。”
耶律习泥烈倒也不见怪,杨志说得没错,最后的决定还是在父亲天祚帝和朝廷手里决定,只要圣旨要杨志去西京,杨志就会去西京。耶律习泥烈对自己能拿到圣旨毫不担心,不管如何,对于天祚帝来说,自己是他儿子,可是比耶律淳亲多了;在耶律习泥烈的眼里,和大部分的辽国权贵一样,天祚帝不是什么明主,可越是这样的人,越有亲情。
宇文崖没有跑掉,不是来不及跑,而是根本没跑,耶律习泥烈的人到了大定府一通报,就有人在第一时间去通知宇文崖,可是中京已经宵禁,宇文崖还有一家老小,宇文崖只能束手就擒。慕容元连夜被找到大定府,总管萧查剌阿不把这件事交给了慕容元,就是确定宇文崖是不是凶手。
慕容元不傻,杨志的分析绝对是有道理的,要不然赵王与萧查剌阿不不会一听就相信,但是证据几乎不可能找到;慕容元比谁都清楚宇文崖的能力,属于那种考虑事情没有遗漏的人,所以慕容元直接向萧查剌阿不建议,暂时把杨志留在中京,协助自己侦破此案。萧查剌阿不立刻摇头说“如此一来,我等的脸面何在,就算我无所谓,耶律淳王爷和萧大人那里也不好交待,这样吧,你私下去拜会杨志,与他商量一下案情,真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我在和各方面商量。”
慕容元无话可说,杨志在显州的事迹慕容元是清楚的,但就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对杨志欣赏的天心大师也没有抵得住各方面的压力,还是往让杨志暂时离开了怨军;中京的案子要是被杨志破了,确实有打脸耶律淳的迹象,慕容元只能替上官分忧,离开萧查剌阿不的大堂后,自己找一个地方看资料到天亮,宵禁一解除,慕容元便出门到客栈找杨志。
慕容元的脸色有些苍白,头蓬松,穿着常见的青色粗布长衫;兴许是熬了一夜的关系,慕容元看上去有点没精打采,即使是来拜访杨志,总让杨志认为他心不在焉。不过杨志不敢轻视,不仅仅是因为慕容元的名声,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而是因为慕容元一进屋就选择站立的角度。
天刚蒙蒙亮,外面的素裹银装影响不到屋内,房间里的烛台上还点着两根蜡烛,慕容元进屋以后,很随意地站到了灯影之下。因为灯下黑,慕容元在暗影里如同一个魅影,杨志看不清他的脸;杨志在小说电影中都看到过,这种人往往是心里有秘密,自我保护的意识强,不愿被别人注视。
杨志吩咐薛李豹去泡茶,露出一个询问的笑容“慕容捕头前来,可是有什么指教?”
慕容元对杨志同样好奇,因为一次吃龙肉改变了人生,虽然杨志现在是在辽国躲藏,但是不可否认,杨志表现出来的能力令人惊讶,两个月上下,杨志就带着不到五百人的护卫队,杀掉了叛军、马贼、金兵八百多人,连续破获了情报网,这样的功劳,要是换个契丹人,那就是大功一件。
(本章完)
。
杨志只是指明一个破案的方向,但是真的要给宇文崖定罪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大定府或者刑部手中有明确的证据,宇文崖本身就是破案的高手,连环杀人案又是宇文崖一直在负责,恐怕就是有线索,也早被抹得干干净净。莽四野明显有些为难,他不担心上报以后,朝廷不对宇文崖采取措施,莽四野担心的是宇文崖背景深厚,一旦定不了罪,自己在中京将没有立足之地。
跟着大森禅师来的年轻人笑笑说“莽先生肯定有些为难,越级反映上差的情况,本来就不是一件好事。这样吧,这个恶人不如就由本王来做吧。”
年轻人拍拍手,两名侍卫走进来,年轻人吩咐两人立即分别去大定府与宫帐军报信,就说宇文崖有嫌疑,需要先把人看管起来。大森禅师在两名侍卫离开后介绍说“是老衲糊涂了,听杨志说案情一时入迷,忘了介绍,这位是赵王耶律习泥烈,天心师兄的徒弟。”
耶律习泥烈是天祚帝的庶长子,兄弟间排行第四,由于辽国已经深受中原影响,耶律习泥烈的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都是嫡子,基本上已经断了登上皇位的可能。可是对于杨志等人,这个身份已经相当高了;杨志这才明白,晋王耶律敖卢斡那么示好,天心大师不感冒的原因;杨志在怨军的结局,恐怕也有自己和晋王耶律敖卢斡走得比较近的原因。
赵王耶律习泥烈既然显示了身份,就不再藏着掖着,直接请杨志到一个房间单独叙话,耶律习泥烈是个聪明人,没有说那些蛊惑人心的废话,直接问杨志“父皇已经任命我为西京留守,让我挑选一批人去西京大同府,我知道你在怨军中不得志,萧斡里剌希望你去南京,但是我认为西京更适合你。”
从官场的角度看,耶律习泥烈没说错,天心大师希望杨志离开怨军,萧斡里剌就算回到南京也不是前三位的官员,反而耶律习泥烈是西京留守,一言九鼎,又是亲自招揽的杨志,杨志的结果应该最好。但是在杨志心里,只要辽国被金国击败,中京失守,南京、西京不过是早迟几个月的事情,没有多大差别。
杨志不过是想在辽国避难,最终还是要回中原,在南京,杨志随时能溜回河北;西京连接的是西夏与西域,到时候杨志想跑都没地方跑。不过耶律习泥烈是赵王,再礼贤下士也有自己的脾气,杨志不能拒绝得太直接,微笑着说“我孤身一人,到哪里都没有问题,我对萧斡里剌说听从圣旨的安排,对王爷同样是这句话。”
耶律习泥烈倒也不见怪,杨志说得没错,最后的决定还是在父亲天祚帝和朝廷手里决定,只要圣旨要杨志去西京,杨志就会去西京。耶律习泥烈对自己能拿到圣旨毫不担心,不管如何,对于天祚帝来说,自己是他儿子,可是比耶律淳亲多了;在耶律习泥烈的眼里,和大部分的辽国权贵一样,天祚帝不是什么明主,可越是这样的人,越有亲情。
宇文崖没有跑掉,不是来不及跑,而是根本没跑,耶律习泥烈的人到了大定府一通报,就有人在第一时间去通知宇文崖,可是中京已经宵禁,宇文崖还有一家老小,宇文崖只能束手就擒。慕容元连夜被找到大定府,总管萧查剌阿不把这件事交给了慕容元,就是确定宇文崖是不是凶手。
慕容元不傻,杨志的分析绝对是有道理的,要不然赵王与萧查剌阿不不会一听就相信,但是证据几乎不可能找到;慕容元比谁都清楚宇文崖的能力,属于那种考虑事情没有遗漏的人,所以慕容元直接向萧查剌阿不建议,暂时把杨志留在中京,协助自己侦破此案。萧查剌阿不立刻摇头说“如此一来,我等的脸面何在,就算我无所谓,耶律淳王爷和萧大人那里也不好交待,这样吧,你私下去拜会杨志,与他商量一下案情,真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我在和各方面商量。”
慕容元无话可说,杨志在显州的事迹慕容元是清楚的,但就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对杨志欣赏的天心大师也没有抵得住各方面的压力,还是往让杨志暂时离开了怨军;中京的案子要是被杨志破了,确实有打脸耶律淳的迹象,慕容元只能替上官分忧,离开萧查剌阿不的大堂后,自己找一个地方看资料到天亮,宵禁一解除,慕容元便出门到客栈找杨志。
慕容元的脸色有些苍白,头蓬松,穿着常见的青色粗布长衫;兴许是熬了一夜的关系,慕容元看上去有点没精打采,即使是来拜访杨志,总让杨志认为他心不在焉。不过杨志不敢轻视,不仅仅是因为慕容元的名声,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而是因为慕容元一进屋就选择站立的角度。
天刚蒙蒙亮,外面的素裹银装影响不到屋内,房间里的烛台上还点着两根蜡烛,慕容元进屋以后,很随意地站到了灯影之下。因为灯下黑,慕容元在暗影里如同一个魅影,杨志看不清他的脸;杨志在小说电影中都看到过,这种人往往是心里有秘密,自我保护的意识强,不愿被别人注视。
杨志吩咐薛李豹去泡茶,露出一个询问的笑容“慕容捕头前来,可是有什么指教?”
慕容元对杨志同样好奇,因为一次吃龙肉改变了人生,虽然杨志现在是在辽国躲藏,但是不可否认,杨志表现出来的能力令人惊讶,两个月上下,杨志就带着不到五百人的护卫队,杀掉了叛军、马贼、金兵八百多人,连续破获了情报网,这样的功劳,要是换个契丹人,那就是大功一件。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