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出现在高庆裔的眼中,看着巍峨的城池和高达数十米的城墙,高庆裔不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汴梁城是高庆裔至见为止见过的最雄伟的大城,哪怕金国的铁骑曾经攻破此城掠走宋钦宗,依旧不改高庆裔心中的敬仰。同样,高庆裔认为,金国已经用无数的牺牲证明了,用武力来解决完全达不到目标,高庆裔才会主动请缨来参加此次和谈。
高庆裔的车队在宋军的保护之下,缓缓驶入了这个古老的城市,这一次高庆裔的身份是大金国的礼部尚书,豪华的双人马车,彪悍的百名金军护卫,无不显示着他与以前的不一样。在高庆裔的马车后面,还有一辆平常的马车,坐着宋徽宗的弟弟越王赵偲,这是金国给大宋的一份贺礼,也蕴含着高庆裔这次带来的一个附加任务,要救回完颜宗翰。
大街上热闹,哪怕听说了种种混乱的现象,晓得汴梁的居民不到原先的一半,高庆裔从窗口望出去,依旧感觉到汴梁城比辽阳、幽州要繁华了多;车队在半路上分开,高庆裔等人在杜时亮陪同下转向驿馆,越王赵偲的马车则在一队宋军的保护下前往中书省,东京留守张浚等人早就在这里等候,看见马车停下,张浚急走几步上前,在马车外躬身说道:“臣东京留守张浚,欢迎越王回来。”
越王赵偲与宋徽宗长得有几分相似,只是这两年的艰辛让赵偲看上去憔悴苍老了很多,赵偲下了马车,环顾四周熟悉的环境,黯然泪下:“张大人,我回来固然了了自己落叶归根的愿望,但是一想到家人还在金国受苦,一路上是心如刀绞。”
张浚劝慰道:“王爷,现在我们正在与金国和谈,康王已经传来消息,他明日能到汴梁,一旦签订协议,在北面的宗室大臣都可以平安回来。”
越王赵偲一路上听高庆裔分析大宋的局势,晓得最反对谈判的是太原的郓王赵楷,麾下几十万雄兵态度傲骄;最坚持谈判的便是康王赵构,希望通过和谈获得京畿路的控制权。从赵氏子孙的角度,赵偲是不赞成谈判的,但是一想到还在北方受苦的家人与宋钦宗君臣,赵偲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说:“张大人,麻烦你和康王了。”
张浚心里大喜,越王赵偲身份特殊,他要是赞成和谈,就会给康王赵构很大的助力,将来宋钦宗等人要是能够从北方回来,越王赵偲多多少少会念及此事,在很多地方给康王以方便之门。胡唐老、胡舜陟、王俣等人现在是哭笑不得,只好跟在梁扬祖后面上来,一一给赵偲行礼,说些恭维的话。
等一群人在中书省的大厅落座,被让到中间主座的赵偲喝了两口茶后,回味着茶香说:“还是汴梁的茶叶纯正,张大人,我路上听高庆裔和手下说,他们这次还带来了一个附加的条件,就是想把完颜宗翰与银术可两人救回去。”
赵偲不是傻子,生于帝王之家,赵偲太清楚其中的利害得失,完颜宗翰两人在反对议和的赵楷手中,当初宋钦宗下旨都没要到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张浚等人脸色顿变,这个条件比划出去一个府还不好办,汪伯彦笑道:“这件事我等做不了主,不如等康王到了再说。”
“王爷,太原方面一直是只听郓王的,汪大人说得有些直,您别往心里去。”梁扬祖本着息事宁人的想法劝解赵偲,其实心中暗自得意,金人提出的这个条件对汴梁来说太有利了,如果太原不同意,那么润州与太原的矛盾就会更加尖锐,尤其是赵偲,哪怕嘴里不说,心里也会埋怨太原那边的人。
赵偲愤愤不平的看着张浚,张浚虽然现在是一方重臣,可赵偲还是看不起张浚,认为这个人显得没有底气;后面的时间大家都没谈什么正事,赵偲借口旅途疲劳先去休息了。张浚这才问汪伯彦:“如果太原不放人,谈判岂不是水中月镜中花,后面怎么办?”
“不会有多大问题。”汪伯彦答道:“定北军拿下了陕西四路,杨志正在全心全意对付西夏,他们不会像过去一样在这个问题上死磕,只不过那些人狡猾,或许我们得付出一些代价。”
张浚立刻沉下脸,梁扬祖晓得张浚现在恨不得一点血都不出,就是要定北军低头;可在这个时候,要审势度时,这一次不管如何,是定北军吃了大亏,康王这边讨了一个大便宜,就算润州那边原先不满意定北军的人,现在警惕的是自己这些人。
梁扬祖看看张浚,又看看胡唐老等人,缓声说:“杨志不费吹灰之力,缓解了西北的压力,倘若杨志继续对西夏用兵,我们只要施加压力,便是杨志收兵的时机。就像在淮阳军、曹州那样,明明是见好就收,在民间的传闻却是因为我们拖了后腿,所以这件事我们要是提出来,就必须做得漂亮。”
胡唐老等人立时明白梁扬祖的意思,纷纷点头;张浚眼中露出些许疑惑,随后轻哼一声说:“我们只是转达金人的意思,难道连说都不能说?”
“不能说,至少现在不能说。”汪伯彦肯定地说:“张大人,我们在汴梁是负责谈判的,如果只是做传声筒,有损康王的声誉;依我看,第一次高庆裔提起,我们应该直接驳回;等到双方谈判基本上结束的时候,如果高庆裔再次提起,我们再转告润州,这样我们就主动多了。”
张浚一愣,这汪伯彦好厉害,汪伯彦说得并不复杂难懂,但是深谙人心;梁扬祖会心一笑说:“汪大人的建议最好不过,我们做臣子的总数要尽一点努力。”
张浚问道:“梁大人,定北军会提什么样的条件?”
梁扬祖笑道:“这点我们不用担心,太原的要求肯定是向润州提,就算事关我们,我们也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张浚看赵开神色闪动,似乎有话要说,便点了赵开的名;赵开一个字一个字说道:“我认为等定北军开口,就是一种冒险,现在就可以开始搜集情报。”
高庆裔的车队在宋军的保护之下,缓缓驶入了这个古老的城市,这一次高庆裔的身份是大金国的礼部尚书,豪华的双人马车,彪悍的百名金军护卫,无不显示着他与以前的不一样。在高庆裔的马车后面,还有一辆平常的马车,坐着宋徽宗的弟弟越王赵偲,这是金国给大宋的一份贺礼,也蕴含着高庆裔这次带来的一个附加任务,要救回完颜宗翰。
大街上热闹,哪怕听说了种种混乱的现象,晓得汴梁的居民不到原先的一半,高庆裔从窗口望出去,依旧感觉到汴梁城比辽阳、幽州要繁华了多;车队在半路上分开,高庆裔等人在杜时亮陪同下转向驿馆,越王赵偲的马车则在一队宋军的保护下前往中书省,东京留守张浚等人早就在这里等候,看见马车停下,张浚急走几步上前,在马车外躬身说道:“臣东京留守张浚,欢迎越王回来。”
越王赵偲与宋徽宗长得有几分相似,只是这两年的艰辛让赵偲看上去憔悴苍老了很多,赵偲下了马车,环顾四周熟悉的环境,黯然泪下:“张大人,我回来固然了了自己落叶归根的愿望,但是一想到家人还在金国受苦,一路上是心如刀绞。”
张浚劝慰道:“王爷,现在我们正在与金国和谈,康王已经传来消息,他明日能到汴梁,一旦签订协议,在北面的宗室大臣都可以平安回来。”
越王赵偲一路上听高庆裔分析大宋的局势,晓得最反对谈判的是太原的郓王赵楷,麾下几十万雄兵态度傲骄;最坚持谈判的便是康王赵构,希望通过和谈获得京畿路的控制权。从赵氏子孙的角度,赵偲是不赞成谈判的,但是一想到还在北方受苦的家人与宋钦宗君臣,赵偲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说:“张大人,麻烦你和康王了。”
张浚心里大喜,越王赵偲身份特殊,他要是赞成和谈,就会给康王赵构很大的助力,将来宋钦宗等人要是能够从北方回来,越王赵偲多多少少会念及此事,在很多地方给康王以方便之门。胡唐老、胡舜陟、王俣等人现在是哭笑不得,只好跟在梁扬祖后面上来,一一给赵偲行礼,说些恭维的话。
等一群人在中书省的大厅落座,被让到中间主座的赵偲喝了两口茶后,回味着茶香说:“还是汴梁的茶叶纯正,张大人,我路上听高庆裔和手下说,他们这次还带来了一个附加的条件,就是想把完颜宗翰与银术可两人救回去。”
赵偲不是傻子,生于帝王之家,赵偲太清楚其中的利害得失,完颜宗翰两人在反对议和的赵楷手中,当初宋钦宗下旨都没要到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张浚等人脸色顿变,这个条件比划出去一个府还不好办,汪伯彦笑道:“这件事我等做不了主,不如等康王到了再说。”
“王爷,太原方面一直是只听郓王的,汪大人说得有些直,您别往心里去。”梁扬祖本着息事宁人的想法劝解赵偲,其实心中暗自得意,金人提出的这个条件对汴梁来说太有利了,如果太原不同意,那么润州与太原的矛盾就会更加尖锐,尤其是赵偲,哪怕嘴里不说,心里也会埋怨太原那边的人。
赵偲愤愤不平的看着张浚,张浚虽然现在是一方重臣,可赵偲还是看不起张浚,认为这个人显得没有底气;后面的时间大家都没谈什么正事,赵偲借口旅途疲劳先去休息了。张浚这才问汪伯彦:“如果太原不放人,谈判岂不是水中月镜中花,后面怎么办?”
“不会有多大问题。”汪伯彦答道:“定北军拿下了陕西四路,杨志正在全心全意对付西夏,他们不会像过去一样在这个问题上死磕,只不过那些人狡猾,或许我们得付出一些代价。”
张浚立刻沉下脸,梁扬祖晓得张浚现在恨不得一点血都不出,就是要定北军低头;可在这个时候,要审势度时,这一次不管如何,是定北军吃了大亏,康王这边讨了一个大便宜,就算润州那边原先不满意定北军的人,现在警惕的是自己这些人。
梁扬祖看看张浚,又看看胡唐老等人,缓声说:“杨志不费吹灰之力,缓解了西北的压力,倘若杨志继续对西夏用兵,我们只要施加压力,便是杨志收兵的时机。就像在淮阳军、曹州那样,明明是见好就收,在民间的传闻却是因为我们拖了后腿,所以这件事我们要是提出来,就必须做得漂亮。”
胡唐老等人立时明白梁扬祖的意思,纷纷点头;张浚眼中露出些许疑惑,随后轻哼一声说:“我们只是转达金人的意思,难道连说都不能说?”
“不能说,至少现在不能说。”汪伯彦肯定地说:“张大人,我们在汴梁是负责谈判的,如果只是做传声筒,有损康王的声誉;依我看,第一次高庆裔提起,我们应该直接驳回;等到双方谈判基本上结束的时候,如果高庆裔再次提起,我们再转告润州,这样我们就主动多了。”
张浚一愣,这汪伯彦好厉害,汪伯彦说得并不复杂难懂,但是深谙人心;梁扬祖会心一笑说:“汪大人的建议最好不过,我们做臣子的总数要尽一点努力。”
张浚问道:“梁大人,定北军会提什么样的条件?”
梁扬祖笑道:“这点我们不用担心,太原的要求肯定是向润州提,就算事关我们,我们也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张浚看赵开神色闪动,似乎有话要说,便点了赵开的名;赵开一个字一个字说道:“我认为等定北军开口,就是一种冒险,现在就可以开始搜集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