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皇太鸡出兵草原,时不我待,某新皇也决定干点事情,不能在如此天赐良机之下坐以待毙。

    当然不是出兵关外,再次挑逗皇太鸡,而是增兵大别山的进剿行动。

    具体作战单位涉及四个东宫卫队旅,加上刘国能、李万庆所部,外加三万榆林兵,保定与山东两地各出五千,合计人数超过十万。

    算上之前的孙传庭与秦良玉两部人马,三次增兵总和已然超过十六万。

    畿辅地区少了九万多驻军,这则消息被辫子细作探听到发给皇太鸡也不要紧。

    辫子再次入关的话,某新皇大不了下令继续实施坚壁清野战术。

    荷兰船队不同于法国舰队的运输形式,用源源不断的方式向大明运输德意志雇佣兵。

    每个月几乎都能有上千雇佣兵抵达大明,一年下来,累计可达上万人。

    通过法国首相马萨林委托蒂雷纳侯爵转交的欧陆战报得知,法军在去年又打了一个打胜仗。

    起因还是在三年前,崇祯十五年即一六四二年,首批大明武器弹药抵达法国之后。

    潜伏在巴黎的间谍报告了这个情报,对此,西班牙帝国的控制者腓力二货国王却表现得嗤之以鼻。

    东方的明帝国,仅仅是名字的后缀里有个帝国而已。

    要不然也不会坐视菲律宾境内的明人,像猪一样被宰杀掉了!

    黎塞留这么做无非是想通过拉拢一个远方的盟友,增强刚刚收拢起来的威信而已。

    在此之前,法王路易十三的堂弟苏瓦松伯爵路易·德·波旁逃亡色当,利用当地驻军击败了前来追杀的敌军。

    随后,这个家伙又想从此起兵,仿效克伦威尔,推番黎塞留对法国的控制。

    如果有幸能把那个年幼无知的侄子踢下去,自己成为国王,那就更好啦!

    但是色当本地的驻军在叛乱之后,远远不足以撼动黎塞留对法国的控制。

    波旁本人倒是足够努力,率领叛军再次击退了平叛大军。

    结果却出人意料,平叛大军被击退,而波旁却在战斗中被击毙……

    叛军没了头目,又不想真的对抗黎塞留以及数量越来越多的平叛大军,事情就只能不了了之。

    这是黎塞留在生前所能做完的最后一件大事,没等迎来一六四二年的圣诞节,便因病与世长辞了。

    其继任者马萨林鉴于大将格布林特伯爵让-巴普蒂斯特·布德斯率领法军,与盟友瑞典部队在北部战场沃尔芬比特尔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部队。

    之后又在南方的肯普滕再败敌军,便下令见好就收,暂时从敌国土地上撤退,暂时返回法国本土进行修整。

    对此,面容令人印象深刻(右侧脸颊有颗很大的黑痣)的布德斯很是不情愿,但在知晓黎塞留病逝之后,只能收兵撤退。

    本已屡战屡胜的法军主动后撤,让斐迪南三世大惑不解,但听闻黎塞留这个宿敌病逝的消息之后便释然了。

    这位皇帝认为一定是自己在率军作战时的祈祷起到了效果,不然绝对不可能出现如此之大的转机。

    实际上,帝国的诸多将领们时常抱怨他们的皇帝,在御驾亲征的时候除了祈祷,啥事都不干……

    不同于具有很多缺点的父亲斐迪南二世,斐迪南三世还是有一定的优点的,譬如算账。

    只不过算到最后,这位皇帝发现自己又没钱发军饷了,还得继续拖欠!

    由于同样富有指挥才华的蒂雷纳子爵已经奔赴明帝国,在巴黎召集了诸多将领的马萨林遂命令布德斯为法军前线总指挥。

    其实还有一个备选人员,那就是昂吉安公爵路易·德·波旁,与已故的叔叔,奥尔良公爵加斯顿不同,波旁与自己的父亲都支持王室。

    之前站在黎塞留这边,现在也就选择继续支持马萨林。

    只是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这位公爵由于过于年轻,以至于没什么指挥经验。

    在战场上身着一套做工考究的白色高级服饰,戴着一顶插着白色羽毛的华丽帽子,再骑着一匹白马……

    对敌军来说,恐怕没有第二个如此显眼的目标了!

    由于是最顶尖的那一小撮贵族,所以波旁在战场上可以为所欲为。

    倒是不像纨绔子弟那般怯战,反而带着自己的人马猛打猛冲,但也仅限于此。

    为了避免这位公子哥继续在战场上瞎搅和,马萨林不得不将其从前线上撤下,名义上是战略休整。

    因为不光布德斯无法忍受这货,连并肩作战的瑞典军队都开始投诉这货的白痴行径。

    在写给马萨林的信中言明,这位公爵对联军最大的贡献,就是什么都不要做!

    只是写的比较委婉而已,但马萨林不是傻子,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

    对于刚刚四十岁却接过了黎塞留的权杖的马萨林来说,接下来的战役不光要取胜,而且要取得大胜,这样才能夯实自己在法国的地位和权威。

    不然各地的那些反对王室的家伙,又得趁机煽风点火,甚至四处作乱。

    如何能够取得大胜?

    当然要依靠蒂雷纳子爵送来的东方武器!

    包括那种提振士气且可进行高空侦查的武器——飞艇!

    布德斯在看过飞艇升空的壮观场景之后,便彻底理解了这位新首相的用意。

    而且蒂雷纳子爵不单单送来这一款武器,还有手榴弹与迫击炮。

    尤其是后者,外观就是一个简陋无比的铁桶。

    布德斯不知道蒂雷纳那家伙,为何要把铁桶不远万里送到本土。

    听说还是一款威力很强的火炮,如果蒂雷纳那家伙真的没喝醉的话……

    但在明军炮手为这位伯爵演示过二十门齐射的景象之后,布德斯对这种武器又有了新的认识。

    至于手榴弹,那就更简单了,简直就是一款攻破敌军步兵方阵的利器。

    这种武器的制造流程又很容易,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并列装部队。

    还有刺刀,看似可笑,实战时却非常的实用,配合铁板胸甲,使得步兵的攻防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一种叫做坦克的东西也引起了布德斯伯爵的注意,看上去非常像波希米亚叛逆使用过的胡斯车堡。

    车顶有一个炮塔,安装了一门小型佛郎机,据说数量多的话,便能够抵挡骑兵的冲锋,还能为步兵推进开路与掩护。

    如果能将这些武器真的悉数装备到身经百战的法军精锐上,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布德斯相信法军将会达到天下无敌的地步。

    但这需要时间!

    没错,马萨林的用意便是如此。

    先利用之前的胜利,为本国部队的换装争取时间。

    然后……

    马萨林的初步战略是先北后南,即先让法军北上,击败从西属尼德兰来威胁巴黎安全的西班牙陆军。

    然而再让法军南下,彻底重创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使其失去再战的能力,迫使其签署和约。

    而且马萨林已经更改了既定目标,不但要击败这两个法国的宿敌,还要攫取其国土!

    对于西班牙帝国,马萨林要让法国得到西属尼德兰。

    对于神圣罗马帝国,马萨林要让法军完全占领瑞士以西的法兰西孔太。

    如果有可能,最好把莱茵河以西的地区抢到手,但这是可以商量的。

    马萨林认为宿敌要么赔钱,要么割地,总之不能光签一份协议就算既往不咎了。

    当然,这是建立在法军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否则任何奢望都是白日做梦!

    布德斯伯爵在听过马萨林的战略之后,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需要重新武装十万法军。

    按照明帝国部队的列装情况照搬过来的话,这至少需要两千辆坦克、一千门迫击炮、五十万颗手榴弹,以及相应的弹药。

    坦克好说,用马车改装就行,哪怕向贵族们赊账也是可以的,取胜之后,可以通过新领地的税费来还债。

    迫击炮就更容易解决了,铁匠们如果连铁桶都打造不出来的话,那早就饿死了。

    至于手榴弹,五十万颗倒是个很大的数额。

    但这种武器胜在工艺简单,兵工厂的工人制造起来并不困难。

    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按照新制定的作战计划,法军将在七月份之前均处于战略防御态势。

    同时也将情况通知了瑞典盟友,说法国本土时局不稳,反王室的力量趁前首相黎塞留病逝之机正在蠢蠢欲动,需要主力部队回师。

    在此期间,布德斯与波旁均要率部熟悉并掌握新战术的要领,有了新式武器装备之后,不能再用老战术来御敌。

    对于这些知识,明帝国太子早已撰写了相应的册子,二者完全可以从上面获悉一切内容,并让部下加以实验。

    经过半年的训练,还不行的话,要么明帝国太子所写的并不符合欧陆需要,要么就是子虚乌有之事。

    波旁对于新生事物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学习的速度比年过四十的布德斯快很多。

    尤其是步坦协同正面突击与骑兵两翼包抄的战术,波旁认为这简直就是给自己量身定做的。

    自己和部下都不缺乏主动进攻的勇气和魄力,所欠缺的就是武器与战术而已。

    为了安抚这位狂热的贵族,马萨林调拨了三万兵力,让波旁负责指挥。

    余下能够野战的大约七万即将换装的部队,均由布德斯伯爵来统领。

    由于那个腓力傻子以为法军的攻势已消失,便下令弗朗西斯科·德·梅洛元帅率领近三万西班牙陆军,从西属尼德兰杀奔法国腹地,最好能够攻占巴黎。

    这个命令本身并没有错,腓力四世并不想看到修整完毕的法军再次击败自己的军队,甚至迫使自己签署城下之盟。

    梅洛元帅所部规模并不大,但佛兰德军绝对是西班牙陆军里的精锐,马萨林不派布德斯出战的话,恐怕己方有七八成的把握取胜。

    西属尼德兰南部边界距离巴黎非常之近,直线距离不过上百公里,刨去发动突然袭击的西军已经攻入的纵深的话,那就近在咫尺了。

    放任敌军入侵,而且敌军的目标可能是巴黎!

    这个消息一经传播开来,整个巴黎,包括贵族,甚至安妮太后与年幼的路易十四都被吓坏了。

    法国拥有二十万大军,马萨林怎么能刚当上首相没多久,便如此轻敌大意呢?

    对此,马萨林有自己的解释,而且解释地很合理。

    用诱敌深入的办法,将敌军放入巴黎附近的平原地区,这样刚好便于歼灭!

    具体阻击地点,就在巴黎以北的桑利斯,这里是巴黎通往西属尼德兰的必经之路。

    要是梅洛不是路盲的话,就应该走这条路,这么做才是最快攻入巴黎的方法。

    用巴黎做诱饵,马萨林以前是绝对不敢如此胆大妄为的。

    但有了新式武器之后,这个策略是得到了布德斯亲口保证的。

    而且是役不但要击败敌人,还要重创敌军!

    来三万敌人也好,五万也罢,除了跑得快的敌军骑兵,布德斯要将两条腿的全都留下!

    正面冲击由波旁的部队来负责,前锋部队是一万胸甲火枪兵,装备了五百辆由四轮马车改装而来的坦克。

    二线是两万胸甲火枪兵,装备了同样数量的坦克。

    整个进攻队形为三角形,便于正面攻入来犯之敌的阵内。

    由于麾下没有骑兵,所以两翼包抄的战术就无法使用了,只能玩步坦协同。

    对此,波旁不止一次对马萨林抱怨过,但骑兵都归布德斯指挥,目的是截断西班牙人的退路。

    尽管如此,波旁还是不打折扣地忠实执行了马萨林首相的命令。

    毕竟连身后的巴黎都保不住的话,也有损一名忠勇著称的贵族的荣誉!

    一六四三年五月二日上午,法军与西军在桑利斯城外展开会战。

    西军投入四千骑兵与两万五千步兵,辅以六十门大炮。

    法军投入两万骑兵与三万步兵,火炮数量……

    此前顺风顺水梅洛元帅终于看到了令自己终生难忘的一幕,法军第一批次的攻击部队居然不列阵,而是成松散的散兵队形推进。

    在每一小撮步兵的前面还有一辆马车,尽管没有马匹拉动,也可以想象,这完全是依靠人力来推动的。

    西军的核心战斗单位是步兵方阵,每个九百人,配备了火枪与长矛。

    但眼下还没发现法军的骑兵部队,长矛估计是用不上了。

    见到如此情况,久经战阵的梅洛元帅立刻下令出动两翼的骑兵部队。

    先利用己方骑兵冲垮敌军第一批次的步兵,等对方发生溃败时,再上去进行掩杀。

章节目录

明末黑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牛笔老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牛笔老道并收藏明末黑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