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芝龙来北都,于公是要用南地出产的各种矿石冶炼后的半成品来换购本土的商品,于私则是为了仙药。
诸多商品里,首当其冲的就是汽车,这种划时代的交通工具已经取代了生活用品,成为了其他国家进口的不二之选。
得益于郑芝龙早年间为昊菁皇帝效力,加上长子郑成功也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郑氏不但在采购武器装备方面可以享受极低的价格,连汽车亦可沾光。
如今大明年产汽车高达三百万辆之多,郑芝龙便可以拿到百分之五的份额。
莫要小看这十几万辆的规模,郑芝龙得到的可是出厂价的汽车!
这也算是昊菁皇帝对西地的援助,帮助郑氏父子经营好这块远离本土的资源宝地。
由于已经开始对安哥拉油田进行开采与炼化,故而西地也是不再缺油了。
不但可以供百姓的日常生活使用,还能为汽车提供足够多的燃料。
非洲的糟糕路况,加之地广人稀,使得明人对汽车的极为依赖。
之前没有汽车的时候,那就是以铁路为主,马匹与蒸汽车为辅。
有了烧油的汽车之后,郑军与迁往当地的百姓就便捷太多了。
挖矿需要卡车,运输百姓也需要卡车,连郑军在各地进剿土著亦是如此。
万幸郑氏集团最强的方面便是海运,每年运输上万辆卡车及轿车是不成问题的。
随着蒸汽商船的大规模建造,郑氏集团的海运能力也与日俱增。
在昊菁皇帝九十大寿之际,迁移到西地的百姓,主要是闽人,已经高达五百万以上。
算上在当地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三代人,西地总人口(不含土著)业已突破千万大关!
刚果以南都已经成为郑氏的地盘,就算西地人口达到一亿人,总的来说也是地广人稀的。
当地气候宜人,庄稼一年两熟,周边海域渔业资源又极为丰富,对迁移过去的百姓极为合适。
刚开始绝大多数百姓还觉得昊菁皇帝夸夸其谈,对“家家当地主”的口号十分的怀疑。
郑芝龙将亲信的远亲迁移过去之后,便做了初步的印证。
真到了南非,百姓们才知道世上还有这等好地方。
没有罗刹,没有鞑子,没有西夷,只有昆仑奴。
遍地的牲畜,一望无际的平原,比起福建那耕地没多少的穷乡僻壤可是好太多了。
对于立下战功的士兵,郑芝龙与郑成功也是很慷慨的。
全都被分到了最好的土地,也就是位于莫桑比克的良田。
那里不像干旱的内陆,由于河流众多,加之全年雨水充沛。
采用屯田模式之后,用拖拉机稍加开垦,便实现了几乎处处是良田的景象。
莫桑比克以北的坦桑尼亚,西北的马拉维、赞比亚,西部的津巴布韦,乃至安哥拉,都是适合耕作的。
最西的纳米比亚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那里常年干旱,河流经常断流,以东的博茨瓦纳亦是这个条件。
不过这两块地方也被郑成功加以利用,作为配合郑氏的土著们的属地,在自己的地盘上,土著们依旧可以为所欲为。
靠近海岸线的地方则被一些富绅买下,作为自家的庄园,可度假,可放牧,可打猎,既能养家糊口,又能休闲娱乐。
每座庄园的面积都不会低于千亩,有不少的占地面积更是达到了万亩之大,还有私人飞机进行巡逻。
郑芝龙对穷乡僻壤管的很松,因为管
的严了,那就没有百姓迁过去定居了,反而不利于自己的控制。
当地的富绅只要不勾结蛮夷,发生叛乱,其他方面,郑芝龙是懒得去管的。
郑氏经营的重点是各大城市、矿区以及屯田的地方,是人口、资源、粮食三位一体的战略所致。
由于南非是从荷兰人手里买下来的,加之郑氏舰队的实力高居全球第二。
昊菁皇帝自然不会担心敌人从海上来袭,那就是自取灭亡之举了。
经过远征西班牙与北美,在经过整编以及列装先进重武器之后,郑军的陆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五万拥有飞机、坦克、重炮的郑军便可吊打二三十万西方联军,更别说当地的那烂泥扶不上墙的土著了。
当一个旅的郑军登陆南非之后,就意味着这片土地经落入明人之手了,以后也别想找到其他主人了。
时至今日,郑军兵力虽然仅有二十万,但基本都是骁勇善战的精锐。
而且一旦有事,随时可以动员约五六十万的预备役部队参战。
朱慈烺认为在非洲中南部地区作战,五十万郑军几乎就是无敌般的存在。
海战就更没悬念了,四艘国王加上八艘布吕歇尔的配置。
不光其他铁甲舰,光这十二艘主力舰,就能锤得敌军舰队都去喂鱼!
可以说,西地是诸多海外藩国里,自保能力最强,最让朱慈烺放心的存在。
通过挖矿,郑芝龙也实现了让郑氏集团年入上亿银币的小目标。
可以说,由郑氏经营的西地是除了大明帝国与印加帝国之外,世界上岁入第三高的地区,赚钱能力甚至超过了奥斯曼帝国。
这就得益于南非当地遍地是矿的先天条件,锰、铬、铁、铅、锌、铜、钒等金属全都不缺,更是盛产萤石、云母、煤炭。
郑芝龙累计对当地的矿区投入了上亿银币的前期紫金,矿区不但修通了铁路,还实现了机械化开采。
如今正是获得收成的好时候,西地近四十年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达百分之二十左右,比任何一个藩国或属地都要高。
由此产生的购买力自然是极其惊人的,不管是从西地出发的船队,还是从本土返航的船队,全年每艘商船都处于满载状态。
根据朱慈烺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的分析与汇总,郑氏所拥有的商船总吨位已经超过荷兰,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大明帝国。
荷兰由于没有卷入第二次欧战,加上威廉三世对海上贸易的大力扶持,这才保住了世界第三的位子。
然而却面临休养生息的法兰西帝国与蒸蒸日上的奥斯曼帝国的双重挑战,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海上贸易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谁拥有的商船多,吨位大,谁赚的钱就多,税金就高,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了。
朱慈烺虽说是后进场的玩家,但有后发制人的巨大优势。
那就是凭借本土强大的造船产能,蒸汽商船可以成批量的下水。
所有造船厂加起来,一个批次就可以建造数百艘排水量高达三千吨以上的远洋型商船。
平均每年下水的商船数量不低于两百艘,而且还不包括可以去深海作业的蒸汽渔船。
在郑成功的努力下,郑氏集团旗下的造船厂也已经在迁到西地之后,开始恢复生产。
如今每年可以下水约二十艘三千吨级以上的商船,以及总吨位约两万吨的铁甲舰。
朱慈烺已经向郑氏父子以优惠价,有偿转让七级战列舰(国王)的建造技术。
再过大约
不到十年,应该可以看到郑氏造船厂下水的该型战列舰了。
届时七级战列舰也不会落后于时代,因为只有大明与法国海军,自己郑芝龙自己才有八级战列舰(沙恩霍斯特)。
除了新印加帝国以及奥斯曼之外,其他国家的海军,包括荷兰在内,都未见得能买得起昂贵的八级战列舰。
其实就算买得起,也买到手了,鉴于无仗可打,这种战列舰也没多大用,只是为了炫耀本国海军的实力,仅此而已。
如今的世界,双方没有成群结队的主力舰,尤其是战列舰与巡洋舰,几乎不太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海战。
就算真打起来,也相当于大人打小孩,即使一边倒的碾压式曝打,跟当年大明海军远征舰队收拾西班牙海军如出一辙。
朱慈烺可以负责任地说,哪怕是新印加帝国的海军,拿出一艘“国王”型战列舰、两艘“布吕歇尔”型巡洋舰、八艘“吉野”型护卫舰。
那就可以在海上横着走了,根本没人敢惹。
这种级别的舰队的火力,可以瞬间将对面团灭……
郑芝龙手里有四艘国王、八艘布吕歇尔、八艘俾斯麦、八艘定远、二十艘吉野,以及一堆小型铁甲舰。
这种实力就等于直接辐射了南大西洋与南印度洋!
你惹我,那当然可以!
但你试试,就知道是会啥后果了!
法国控制了西非,奥斯曼拥有整个北非与部分东非。
然而这两家都不是非洲霸主,私下大家公认的非洲霸主只有一个,那就是郑氏!
尽管是个明帝国下属的藩国,可在国际事务交往里,能掌握话语权的只有一个词——实力!
没实力,别说张嘴说话,你就是连放屁的资格都没有,有屁也得憋回去!
有实力,别说张嘴说话,你就是在公开场合放屁,大家还会纷纷点头,觉得真香!
这就是丛林法则,朱慈烺现在就是全球霸主。
之前奥古斯塔不服,现在好了,国王变城主了!
东欧霸主波立在一个月之内就荡然无存了,被从地图上彻底抹掉了。
全球霸主分完地盘再分汽车,相信也不会有人不认同。
不认同不要紧,朱慈烺也不会发兵灭了你。
不喜欢咱的汽车,那您就继续去骑马好啦!
北都新城的主干道比老城要宽得多,在修建之初,有人还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实在是多此一举,浪费银两。
如今,这种超前的设计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机动车与自行车完全都跑得开,井水不犯河水。
照搬老城那边的话,如今估计每天早晚高峰就得被堵得跟沙丁鱼罐头一样可笑了。
新都(鄂木斯克)那边,主干道是双向二十车道,而且是机动车道,不算自行车道。
朱慈烺就是要直接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三百年都无须拓宽主干道了。
眼下北都的汽车保有量超过二十万辆,平均每五十人就拥有一辆汽车。
这并未意味着寻常百姓都买得起汽车了,而是由于北都的衙门和本土企业很多,使馆与外企也很多的缘故。
很多将领与富绅们,特别是草原躺赢团伙,也都在北都定居,这些人每家至少有一辆汽车,有的更是有十几辆。
除了挖矿之外,卖的最好的汽车不是轿车,也不是越野车,而是能拉人又能拉货的小轻卡,又称皮卡。
这种四开门的车能坐五个人,货厢能装半吨货物,售价仅为一千银币,一经上市就成了市场上的香
饽饽。
载重一吨的轻卡已经涨到了一千五百银币,不过很多家庭都用不了那么大的载重量,还是皮卡更实惠。
做小生意的,譬如杂货店、肉铺、早餐店的老板,都喜欢买这种车。
缺点不是车辆本身,而是求购的人实在太多,从下定金到拿到车,需要等两年以上。
卡车厂需要遵从礼部的命令,将热销产品优先出口创汇,然后再满足兵部的采购订单,最后才是面对百姓销售。
原因很简单,出口价格远高于内销,兵部又是汽车厂的大客户,一次下的订单就高达上万辆之多。
在这种情况下,便诞生了摇号买车法。
凡是下定金的车主,每个季度都有一次参加摇号的机会。
跟彩票一样,只要摇出你自己的号码,你就算是直接获得了领取新车的资格了。
凡是摇到号码之人,一个个都是激动万分的模样,庆幸自己运气上佳。
至于其他人,可以继续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
一二类街道都有公交线路,每十五分钟就有一班车路过,已经与后世别无二致了。
早晚上下班高峰也早已出现了挤公交的热闹景象,可是把小偷们高兴坏了……
若是拥有仙力的话,上班路途又在城内,路况很好,路途不算很远,那么骑自行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根据统计,迄今为止大明的工厂已经生产了不下一亿辆自行车。
在北都这种地方,自行车可是比汽车要多得多。
那些装修工人,一般都骑自行车上班,因为便于携带各自的工具。
自行车进入新城也是畅通无阻的,新城依然执行之前的命令。
只有机动车与自行车可以进入,严禁随走随拉的牲畜车辆入内。
郑芝龙来北都,于公是要用南地出产的各种矿石冶炼后的半成品来换购本土的商品,于私则是为了仙药。
诸多商品里,首当其冲的就是汽车,这种划时代的交通工具已经取代了生活用品,成为了其他国家进口的不二之选。
得益于郑芝龙早年间为昊菁皇帝效力,加上长子郑成功也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郑氏不但在采购武器装备方面可以享受极低的价格,连汽车亦可沾光。
如今大明年产汽车高达三百万辆之多,郑芝龙便可以拿到百分之五的份额。
莫要小看这十几万辆的规模,郑芝龙得到的可是出厂价的汽车!
这也算是昊菁皇帝对西地的援助,帮助郑氏父子经营好这块远离本土的资源宝地。
由于已经开始对安哥拉油田进行开采与炼化,故而西地也是不再缺油了。
不但可以供百姓的日常生活使用,还能为汽车提供足够多的燃料。
非洲的糟糕路况,加之地广人稀,使得明人对汽车的极为依赖。
之前没有汽车的时候,那就是以铁路为主,马匹与蒸汽车为辅。
有了烧油的汽车之后,郑军与迁往当地的百姓就便捷太多了。
挖矿需要卡车,运输百姓也需要卡车,连郑军在各地进剿土著亦是如此。
万幸郑氏集团最强的方面便是海运,每年运输上万辆卡车及轿车是不成问题的。
随着蒸汽商船的大规模建造,郑氏集团的海运能力也与日俱增。
在昊菁皇帝九十大寿之际,迁移到西地的百姓,主要是闽人,已经高达五百万以上。
算上在当地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三代人,西地总人口(不含土著)业已突破千万大关!
刚果以南都已经成为郑氏的地盘,就算西地人口达到一亿人,总的来说也是地广人稀的。
当地气候宜人,庄稼一年两熟,周边海域渔业资源又极为丰富,对迁移过去的百姓极为合适。
刚开始绝大多数百姓还觉得昊菁皇帝夸夸其谈,对“家家当地主”的口号十分的怀疑。
郑芝龙将亲信的远亲迁移过去之后,便做了初步的印证。
真到了南非,百姓们才知道世上还有这等好地方。
没有罗刹,没有鞑子,没有西夷,只有昆仑奴。
遍地的牲畜,一望无际的平原,比起福建那耕地没多少的穷乡僻壤可是好太多了。
对于立下战功的士兵,郑芝龙与郑成功也是很慷慨的。
全都被分到了最好的土地,也就是位于莫桑比克的良田。
那里不像干旱的内陆,由于河流众多,加之全年雨水充沛。
采用屯田模式之后,用拖拉机稍加开垦,便实现了几乎处处是良田的景象。
莫桑比克以北的坦桑尼亚,西北的马拉维、赞比亚,西部的津巴布韦,乃至安哥拉,都是适合耕作的。
最西的纳米比亚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那里常年干旱,河流经常断流,以东的博茨瓦纳亦是这个条件。
不过这两块地方也被郑成功加以利用,作为配合郑氏的土著们的属地,在自己的地盘上,土著们依旧可以为所欲为。
靠近海岸线的地方则被一些富绅买下,作为自家的庄园,可度假,可放牧,可打猎,既能养家糊口,又能休闲娱乐。
每座庄园的面积都不会低于千亩,有不少的占地面积更是达到了万亩之大,还有私人飞机进行巡逻。
郑芝龙对穷乡僻壤管的很松,因为管
的严了,那就没有百姓迁过去定居了,反而不利于自己的控制。
当地的富绅只要不勾结蛮夷,发生叛乱,其他方面,郑芝龙是懒得去管的。
郑氏经营的重点是各大城市、矿区以及屯田的地方,是人口、资源、粮食三位一体的战略所致。
由于南非是从荷兰人手里买下来的,加之郑氏舰队的实力高居全球第二。
昊菁皇帝自然不会担心敌人从海上来袭,那就是自取灭亡之举了。
经过远征西班牙与北美,在经过整编以及列装先进重武器之后,郑军的陆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五万拥有飞机、坦克、重炮的郑军便可吊打二三十万西方联军,更别说当地的那烂泥扶不上墙的土著了。
当一个旅的郑军登陆南非之后,就意味着这片土地经落入明人之手了,以后也别想找到其他主人了。
时至今日,郑军兵力虽然仅有二十万,但基本都是骁勇善战的精锐。
而且一旦有事,随时可以动员约五六十万的预备役部队参战。
朱慈烺认为在非洲中南部地区作战,五十万郑军几乎就是无敌般的存在。
海战就更没悬念了,四艘国王加上八艘布吕歇尔的配置。
不光其他铁甲舰,光这十二艘主力舰,就能锤得敌军舰队都去喂鱼!
可以说,西地是诸多海外藩国里,自保能力最强,最让朱慈烺放心的存在。
通过挖矿,郑芝龙也实现了让郑氏集团年入上亿银币的小目标。
可以说,由郑氏经营的西地是除了大明帝国与印加帝国之外,世界上岁入第三高的地区,赚钱能力甚至超过了奥斯曼帝国。
这就得益于南非当地遍地是矿的先天条件,锰、铬、铁、铅、锌、铜、钒等金属全都不缺,更是盛产萤石、云母、煤炭。
郑芝龙累计对当地的矿区投入了上亿银币的前期紫金,矿区不但修通了铁路,还实现了机械化开采。
如今正是获得收成的好时候,西地近四十年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达百分之二十左右,比任何一个藩国或属地都要高。
由此产生的购买力自然是极其惊人的,不管是从西地出发的船队,还是从本土返航的船队,全年每艘商船都处于满载状态。
根据朱慈烺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的分析与汇总,郑氏所拥有的商船总吨位已经超过荷兰,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大明帝国。
荷兰由于没有卷入第二次欧战,加上威廉三世对海上贸易的大力扶持,这才保住了世界第三的位子。
然而却面临休养生息的法兰西帝国与蒸蒸日上的奥斯曼帝国的双重挑战,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海上贸易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谁拥有的商船多,吨位大,谁赚的钱就多,税金就高,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了。
朱慈烺虽说是后进场的玩家,但有后发制人的巨大优势。
那就是凭借本土强大的造船产能,蒸汽商船可以成批量的下水。
所有造船厂加起来,一个批次就可以建造数百艘排水量高达三千吨以上的远洋型商船。
平均每年下水的商船数量不低于两百艘,而且还不包括可以去深海作业的蒸汽渔船。
在郑成功的努力下,郑氏集团旗下的造船厂也已经在迁到西地之后,开始恢复生产。
如今每年可以下水约二十艘三千吨级以上的商船,以及总吨位约两万吨的铁甲舰。
朱慈烺已经向郑氏父子以优惠价,有偿转让七级战列舰(国王)的建造技术。
再过大约
不到十年,应该可以看到郑氏造船厂下水的该型战列舰了。
届时七级战列舰也不会落后于时代,因为只有大明与法国海军,自己郑芝龙自己才有八级战列舰(沙恩霍斯特)。
除了新印加帝国以及奥斯曼之外,其他国家的海军,包括荷兰在内,都未见得能买得起昂贵的八级战列舰。
其实就算买得起,也买到手了,鉴于无仗可打,这种战列舰也没多大用,只是为了炫耀本国海军的实力,仅此而已。
如今的世界,双方没有成群结队的主力舰,尤其是战列舰与巡洋舰,几乎不太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海战。
就算真打起来,也相当于大人打小孩,即使一边倒的碾压式曝打,跟当年大明海军远征舰队收拾西班牙海军如出一辙。
朱慈烺可以负责任地说,哪怕是新印加帝国的海军,拿出一艘“国王”型战列舰、两艘“布吕歇尔”型巡洋舰、八艘“吉野”型护卫舰。
那就可以在海上横着走了,根本没人敢惹。
这种级别的舰队的火力,可以瞬间将对面团灭……
郑芝龙手里有四艘国王、八艘布吕歇尔、八艘俾斯麦、八艘定远、二十艘吉野,以及一堆小型铁甲舰。
这种实力就等于直接辐射了南大西洋与南印度洋!
你惹我,那当然可以!
但你试试,就知道是会啥后果了!
法国控制了西非,奥斯曼拥有整个北非与部分东非。
然而这两家都不是非洲霸主,私下大家公认的非洲霸主只有一个,那就是郑氏!
尽管是个明帝国下属的藩国,可在国际事务交往里,能掌握话语权的只有一个词——实力!
没实力,别说张嘴说话,你就是连放屁的资格都没有,有屁也得憋回去!
有实力,别说张嘴说话,你就是在公开场合放屁,大家还会纷纷点头,觉得真香!
这就是丛林法则,朱慈烺现在就是全球霸主。
之前奥古斯塔不服,现在好了,国王变城主了!
东欧霸主波立在一个月之内就荡然无存了,被从地图上彻底抹掉了。
全球霸主分完地盘再分汽车,相信也不会有人不认同。
不认同不要紧,朱慈烺也不会发兵灭了你。
不喜欢咱的汽车,那您就继续去骑马好啦!
北都新城的主干道比老城要宽得多,在修建之初,有人还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实在是多此一举,浪费银两。
如今,这种超前的设计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机动车与自行车完全都跑得开,井水不犯河水。
照搬老城那边的话,如今估计每天早晚高峰就得被堵得跟沙丁鱼罐头一样可笑了。
新都(鄂木斯克)那边,主干道是双向二十车道,而且是机动车道,不算自行车道。
朱慈烺就是要直接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三百年都无须拓宽主干道了。
眼下北都的汽车保有量超过二十万辆,平均每五十人就拥有一辆汽车。
这并未意味着寻常百姓都买得起汽车了,而是由于北都的衙门和本土企业很多,使馆与外企也很多的缘故。
很多将领与富绅们,特别是草原躺赢团伙,也都在北都定居,这些人每家至少有一辆汽车,有的更是有十几辆。
除了挖矿之外,卖的最好的汽车不是轿车,也不是越野车,而是能拉人又能拉货的小轻卡,又称皮卡。
这种四开门的车能坐五个人,货厢能装半吨货物,售价仅为一千银币,一经上市就成了市场上的香
饽饽。
载重一吨的轻卡已经涨到了一千五百银币,不过很多家庭都用不了那么大的载重量,还是皮卡更实惠。
做小生意的,譬如杂货店、肉铺、早餐店的老板,都喜欢买这种车。
缺点不是车辆本身,而是求购的人实在太多,从下定金到拿到车,需要等两年以上。
卡车厂需要遵从礼部的命令,将热销产品优先出口创汇,然后再满足兵部的采购订单,最后才是面对百姓销售。
原因很简单,出口价格远高于内销,兵部又是汽车厂的大客户,一次下的订单就高达上万辆之多。
在这种情况下,便诞生了摇号买车法。
凡是下定金的车主,每个季度都有一次参加摇号的机会。
跟彩票一样,只要摇出你自己的号码,你就算是直接获得了领取新车的资格了。
凡是摇到号码之人,一个个都是激动万分的模样,庆幸自己运气上佳。
至于其他人,可以继续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
一二类街道都有公交线路,每十五分钟就有一班车路过,已经与后世别无二致了。
早晚上下班高峰也早已出现了挤公交的热闹景象,可是把小偷们高兴坏了……
若是拥有仙力的话,上班路途又在城内,路况很好,路途不算很远,那么骑自行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根据统计,迄今为止大明的工厂已经生产了不下一亿辆自行车。
在北都这种地方,自行车可是比汽车要多得多。
那些装修工人,一般都骑自行车上班,因为便于携带各自的工具。
自行车进入新城也是畅通无阻的,新城依然执行之前的命令。
只有机动车与自行车可以进入,严禁随走随拉的牲畜车辆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