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看着一脸震惊的李通,耐心解释道:“朕知道这些话你听着好像跟大明的军事战略背道而驰。
朕曾经说过,参谋部的作用就是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之仗,所有问题参谋部都要想在前面。
将军打仗也是,能用钱用物资解决的事情就不要用士卒的生命去填,不准用士兵的生命换取战功。”
朱慈烺看着地图:“你看这里,今年自从高原二师入高原之后,第三师独立支撑嘉峪关,先后挫败十七次关外势力企图越关打草谷的行动。
为此,第三师阵亡了一百三十多人,消耗的物资更是正常备战的一点五倍,嘉峪关前屡屡出现异族骑兵,导致参谋部整个西进前进基地计划都受到影响。
这三年,嘉峪关已经储备了足够三个师使用一年的物资,虽然后续运输因为地形限制但是保持三个师的作战还是没有问题的。
你们唯一的问题就是火炮和大量后勤物资运输不便。
为此不惜等了一年又一年,但是就算大明境内的路修好了,那么出了嘉峪关,你们不是一样要面对那样的路况?
参谋部为什么不尝试轻装上阵?减少重炮,减少物资携带。
既然步兵师已经不适应这种长距离奔袭作战,为什么不考虑一下骡马化的步兵加上骑兵的配合?
明明唐朝已经有相关的成功经验,为什么没有看到参谋部吸收借鉴?”
李通额头一滴冷汗,他有点不理解,为啥皇上突然就提起西进的问题,西进的问题,参谋部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根本不愿意去想办法而已。
相比起新大陆开发,南洋开发获得的收益,北疆和西疆被认为是投入最大,产出最少的方向。
同样是一个师,放在南洋和新大陆,能占领沿海几千里的土地,那里可以耕种可以放牧,可以开矿,甚至可以建立城市。
但是西北和北疆,拓土万里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个垦殖公司,设置了几个中心城市而已。
所以一直以来,参谋部都是南进东进的声音占据上风,北疆要不是皇上一力推动,加上确实投入不高,参谋部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的。
现在参谋部就有声音认为,北疆土地产出不高,跟沙俄争夺得不偿失,不如把北疆的士卒和垦殖公司调集到新大陆,跟法国争夺密西西比河流域。
李通知道皇上的性格,吃到嘴里的土地,想让他吐出来,想都不要想!
今天一来,皇上果然就问起北疆的战事,李通只好迎合着说会增加兵力。至于争夺下来中西伯利亚,那里有啥用?万里疆土,接过产出还供养不了十万军队。
既然皇上喜欢,那打就是了,反正两个师而已,大明也消耗的起,北疆战事,打半年歇息半年,而且大规模会战很少,零敲碎打的战争对后勤压力不大。
再加上北疆垦殖公司现在粮食等物资都能自己生产了,需要从京城运送的也就是武器弹药而已。
大明的后勤薄弱,沙俄人的后勤更薄弱,他们甚至都供应不了两万人的军队这么长距离的作战。
而且沙俄的总兵力貌似只有三十万不到而已,这还包括他们的雇佣军,真正的常备兵竟然不到十万。
跟大明打仗的一万五千士卒,有一大部分人都是临时征召的农奴!
用农奴打仗?你敢信,这种战争大明这边从唐朝以后就不流行了!大明也有过一段时间的军户,但是后来迅速的衰败了,现在都是职业化的军人!
北面打就打么,参谋部预计,即使到了明年沙俄最多派遣三万人的军队到西伯利亚地区作战。
不好意思,大明明年准备投入十二万,北海城六万,北疆城附近六万。
北海城是骑兵第二师和陆军第七师,北疆城是极地一师和极地二师。从几年的战事,参谋部吸取了教训。
今年的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投入的兵力不足,导致被敌人有可乘之机,如果说赵安东匆忙渡河被沙俄截断是错误,那么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就是参谋部的速胜论。
参谋部推出速胜论的原因正是北疆兵力不足,要让对方打成添油战术,而不是大明使用添油战术。
想要对方打成添油战术,那么就不能让对方有机会集中更多的饿兵力。
明年兵力足够了,战法又会改变。李通都计划的好好的,跟皇上聊一聊钳形攻势。但是皇上竟然突然把话题引向西北地区。
朱慈烺看着地图,如果北疆拿下了中西伯利亚,南面大明也有了高原省,那么中间的西北区域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豁口!
这个非常的不美观,穿越十二年了,不说尽复汉唐故土了,现在竟然连后世的雄鸡图囊括的地方都没有全部占领!
这个让朱慈烺非常不爽,每次看到地图都不爽,其他地方占领的地方再多,没有拿下雄鸡图区域朱慈烺就觉得不完美。
参谋部那边一直没有动静,朱慈烺干着急没有办法。
前两天皇明牧业汇报,大明共收拢畜养马匹五十万匹,其中济州岛牧场十七万匹,虾夷岛牧场二十四万匹。赤峰牧场六万匹,河套牧场三万匹。
因为河套附近开垦耕地,草场退化沙化等等愿意,那里已经不适合在作为马匹蓄养之地,所以希望在河西走廊原山丹马场故地从新划为新的牧场。
山丹牧场历史悠久,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大马营大草滩,直达祁连山西端。
击败盘踞在焉支山、大马营草原的匈奴各部,败退的匈奴族凄然回首,发出千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那时起汉人就在此筑土城、开始大量的屯兵、养马。据史料载,汉初在西北边郡设牧苑三十六所,养马三十万匹。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5年结束了河西“五凉纷争“,消灭了北燕、北凉、西凉政权,统一了北方。此时,扩充后的大马营草原,十数年养马高达200万匹,骆驼100万峰,牛羊无数。
到了隋炀帝大业5年,炀帝杨广西巡张掖、御驾焉支山,会见突厥及西域27国王公使者,亲临大马营草滩,并领昭下令在大马营草滩设牧监,牧养官马。
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命太仆张景顺主持牧马事业24年,在唐代养马极盛时期已逾70万匹以上。
朕曾经说过,参谋部的作用就是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之仗,所有问题参谋部都要想在前面。
将军打仗也是,能用钱用物资解决的事情就不要用士卒的生命去填,不准用士兵的生命换取战功。”
朱慈烺看着地图:“你看这里,今年自从高原二师入高原之后,第三师独立支撑嘉峪关,先后挫败十七次关外势力企图越关打草谷的行动。
为此,第三师阵亡了一百三十多人,消耗的物资更是正常备战的一点五倍,嘉峪关前屡屡出现异族骑兵,导致参谋部整个西进前进基地计划都受到影响。
这三年,嘉峪关已经储备了足够三个师使用一年的物资,虽然后续运输因为地形限制但是保持三个师的作战还是没有问题的。
你们唯一的问题就是火炮和大量后勤物资运输不便。
为此不惜等了一年又一年,但是就算大明境内的路修好了,那么出了嘉峪关,你们不是一样要面对那样的路况?
参谋部为什么不尝试轻装上阵?减少重炮,减少物资携带。
既然步兵师已经不适应这种长距离奔袭作战,为什么不考虑一下骡马化的步兵加上骑兵的配合?
明明唐朝已经有相关的成功经验,为什么没有看到参谋部吸收借鉴?”
李通额头一滴冷汗,他有点不理解,为啥皇上突然就提起西进的问题,西进的问题,参谋部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根本不愿意去想办法而已。
相比起新大陆开发,南洋开发获得的收益,北疆和西疆被认为是投入最大,产出最少的方向。
同样是一个师,放在南洋和新大陆,能占领沿海几千里的土地,那里可以耕种可以放牧,可以开矿,甚至可以建立城市。
但是西北和北疆,拓土万里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个垦殖公司,设置了几个中心城市而已。
所以一直以来,参谋部都是南进东进的声音占据上风,北疆要不是皇上一力推动,加上确实投入不高,参谋部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的。
现在参谋部就有声音认为,北疆土地产出不高,跟沙俄争夺得不偿失,不如把北疆的士卒和垦殖公司调集到新大陆,跟法国争夺密西西比河流域。
李通知道皇上的性格,吃到嘴里的土地,想让他吐出来,想都不要想!
今天一来,皇上果然就问起北疆的战事,李通只好迎合着说会增加兵力。至于争夺下来中西伯利亚,那里有啥用?万里疆土,接过产出还供养不了十万军队。
既然皇上喜欢,那打就是了,反正两个师而已,大明也消耗的起,北疆战事,打半年歇息半年,而且大规模会战很少,零敲碎打的战争对后勤压力不大。
再加上北疆垦殖公司现在粮食等物资都能自己生产了,需要从京城运送的也就是武器弹药而已。
大明的后勤薄弱,沙俄人的后勤更薄弱,他们甚至都供应不了两万人的军队这么长距离的作战。
而且沙俄的总兵力貌似只有三十万不到而已,这还包括他们的雇佣军,真正的常备兵竟然不到十万。
跟大明打仗的一万五千士卒,有一大部分人都是临时征召的农奴!
用农奴打仗?你敢信,这种战争大明这边从唐朝以后就不流行了!大明也有过一段时间的军户,但是后来迅速的衰败了,现在都是职业化的军人!
北面打就打么,参谋部预计,即使到了明年沙俄最多派遣三万人的军队到西伯利亚地区作战。
不好意思,大明明年准备投入十二万,北海城六万,北疆城附近六万。
北海城是骑兵第二师和陆军第七师,北疆城是极地一师和极地二师。从几年的战事,参谋部吸取了教训。
今年的失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投入的兵力不足,导致被敌人有可乘之机,如果说赵安东匆忙渡河被沙俄截断是错误,那么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就是参谋部的速胜论。
参谋部推出速胜论的原因正是北疆兵力不足,要让对方打成添油战术,而不是大明使用添油战术。
想要对方打成添油战术,那么就不能让对方有机会集中更多的饿兵力。
明年兵力足够了,战法又会改变。李通都计划的好好的,跟皇上聊一聊钳形攻势。但是皇上竟然突然把话题引向西北地区。
朱慈烺看着地图,如果北疆拿下了中西伯利亚,南面大明也有了高原省,那么中间的西北区域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豁口!
这个非常的不美观,穿越十二年了,不说尽复汉唐故土了,现在竟然连后世的雄鸡图囊括的地方都没有全部占领!
这个让朱慈烺非常不爽,每次看到地图都不爽,其他地方占领的地方再多,没有拿下雄鸡图区域朱慈烺就觉得不完美。
参谋部那边一直没有动静,朱慈烺干着急没有办法。
前两天皇明牧业汇报,大明共收拢畜养马匹五十万匹,其中济州岛牧场十七万匹,虾夷岛牧场二十四万匹。赤峰牧场六万匹,河套牧场三万匹。
因为河套附近开垦耕地,草场退化沙化等等愿意,那里已经不适合在作为马匹蓄养之地,所以希望在河西走廊原山丹马场故地从新划为新的牧场。
山丹牧场历史悠久,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大马营大草滩,直达祁连山西端。
击败盘踞在焉支山、大马营草原的匈奴各部,败退的匈奴族凄然回首,发出千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那时起汉人就在此筑土城、开始大量的屯兵、养马。据史料载,汉初在西北边郡设牧苑三十六所,养马三十万匹。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5年结束了河西“五凉纷争“,消灭了北燕、北凉、西凉政权,统一了北方。此时,扩充后的大马营草原,十数年养马高达200万匹,骆驼100万峰,牛羊无数。
到了隋炀帝大业5年,炀帝杨广西巡张掖、御驾焉支山,会见突厥及西域27国王公使者,亲临大马营草滩,并领昭下令在大马营草滩设牧监,牧养官马。
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命太仆张景顺主持牧马事业24年,在唐代养马极盛时期已逾70万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