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稳定,钢铁价格稳定,剩下的重要生活物资就是布匹了,朱慈烺看向皇明纺织的管事。
管事连忙站起:“皇明纺织去年在京津建了三座工厂,在松江苏州等地建了五座,不过苏松那边因为洪灾和旱灾,棉花减产,所以五座工厂只有一半开工。
下一步皇明纺织将会在西安、青岛、武昌新建纺织基地。因为在莫卧儿也发现了优质棉花,今年在运粮船充裕的时候,将会抽调一部分船只从那边运回棉花。
在新大陆那边去年棉花试种也成功了,下一步那边也会开辟一部分棉田生产棉花。
去年共生产布匹二百万匹,今年棉花供应如果稳定,棉布产量预计将达到五百万匹左右。
丝绸方面蒸汽机还在调试,今年蚕丝下来的时候繅丝厂能进行试产,如果缫丝厂能顺利生产,纺织那边有棉布的经验,应该能顺利攻克相关技术,到时候进入稳定生产。”
一年五百万匹并不是很多,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之后,其棉纺织产量一度达到二十亿码以上,折合成匹也就是六千万匹左右。是现在大明棉花产量的三十倍。
即使今年扩产之后,这个产量也是大明的十二倍,皇明防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听着很多,但是实际上根据统计部统计,去年皇明商号的工厂布只占据大明棉布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不到。
去年仅仅松江地区棉布产量就高达一千五百万匹左右,这个还是因为中原大面积的干旱导致棉花供应不足的原因。
今年皇明商号在建新厂,那些棉纺织商会等等也在筹建新厂,产量也会跟上来。
棉布也是大明出口的优势商品之一,根据统计部和海关统计,去年大明出口商品前六强分别为丝绸、瓷器、茶叶、铁器、武器、棉布。
棉布排名第六年出口额超过四千万两白银左右,尤其是松江布在大明声名日盛,贵的有价值百两的松江番布,便宜的有三梭布,但是就算最便宜的运到吕宋等地也能卖二两到三两一匹。
其中松江布因为口碑原因,其中四分之三的产量都用来出口。其他地区的棉布出口量只占本地生产的一半左右。
所以大明全年外销布大概两千多万匹,价值四千万两白银,占据出口榜第六位。
而皇明商号的工厂布不仅布幅更宽织造的更均匀紧密,所以在价值一直维持在三两以上,成本确只有不到五钱银子,利润丰厚。
去年一年机器步售出六百万两白银,成本仅仅一百万两,利润五百万,简直比卖武器还暴利。
所以今年自然要疯狂扩产,现在阻碍棉纺织发展的正是大明旱灾,种不出粮食,自然棉花等等也种不成。
中原地区棉花产量占据大明的一半,这里的棉花减产,工厂也不能纺织空气不是。
不过今年大明解决了粮食问题之后,已经开始从莫卧儿那边找到了新的棉花来源。新大陆那边面,密西西比河南部本来就是后世棉花主要产区,能种棉花并不稀奇。
但是问题就是,那边现在运输太麻烦了,走陆路上千里还是走海路绕数万里都不是好办法。
大明迫切需要在地峡寻找一条通道,就算不能修建运河,先缩短陆路运输的距离也是好的。
但是想要拿下中美洲西班牙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参谋部分析大明和西班牙早晚有一战是正确的,今天不打,那是因为大明对原料的需求还没有那么迫切。
等到大明棉布产量过亿匹,每年外贸超过两亿,税收超过两千万的时候,大明需要全世界的棉花,那个时候不用军部说话,那些棉纺织商人和内阁都会因为利润和税收鼓动打仗。
当然到时候这个商人肯定也包括朱慈烺。
但是现在皇明商号很明显没有棉布的定价权,产量仅有十分之一,还主要用来出口,怎么争定价权?
要不出口转内销?但是内销赚钱就不多了,在缺钱的时候,一年多挣五百万对于朱慈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朱慈烺忍不住问道:“去年国内棉布价格上涨了多少?”
吴启晨拱手:“陛下,复兴一年,松江三梭布,一批五钱七分银子,到了复兴二年的时候价格已经涨到七钱三分。
大约上涨了四分之一的价格,经过分析主要原因是因为商会觉得内销利润不如外运,导致国内棉布供应稀缺导致涨价。
再加上去年大明大量的开工导致百姓收入普遍增长,对于棉布的需求也增大了。
统计部认为,棉布的涨价跟货币贬值关系不大,应该是因为内外价格差距过大引起的一种大明内部棉布价格回升。”
朱慈烺沉默的敲桌子,看向其他人:“保障大宗货物和常用物资的价格稳定是维持币值的重要手段。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咱们一样一样的看吧。
去年煤炭产量一直处在增长,但是中原地区粮食减产绝收,中原用煤量大增。
所以稳定煤价也是重要的一环,皇明煤业的管事出来说一下。”
皇明煤业管事站起来:“目前北直隶地区煤矿开采产量稳定,在山西又发现多处煤矿,所以山西、陕西和北直隶煤价没有太大波动。
在中都省,随着淮南淮北煤矿的开采,煤价也趋于稳定,河南煤价虽然微微上扬但是随着平顶山和焦作等地的开采和扩产,价格应该很快会平抑下去。
江南地区虽然大矿不多,不过在福建和大琉球先后发现煤矿,加上北方煤炭南运,基本不缺少煤炭。
从全国来看煤价处在一个稳定的区域,价格波动不大。”
大明是不缺煤的,无论是以前还是后世,各种煤矿的开采,足以填补因为粮食绝收导致的秸秆缺少问题。
而煤炭产量,数据又比较大,也比较复杂,统计部去年的数据先是,大明全年煤碳产量估计有五千万吨左右。
也就是说,大明百姓人均可以分到五六百斤煤。
虽然没有后世动辄十几亿吨那么夸张,但是这个产量也是后世很多国家即使机械开采也很难达到的数字。
这几乎已经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大英相当。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英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 5700万吨。
同样,大英的铁产量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进而增长到 1861年的380万吨。
管事连忙站起:“皇明纺织去年在京津建了三座工厂,在松江苏州等地建了五座,不过苏松那边因为洪灾和旱灾,棉花减产,所以五座工厂只有一半开工。
下一步皇明纺织将会在西安、青岛、武昌新建纺织基地。因为在莫卧儿也发现了优质棉花,今年在运粮船充裕的时候,将会抽调一部分船只从那边运回棉花。
在新大陆那边去年棉花试种也成功了,下一步那边也会开辟一部分棉田生产棉花。
去年共生产布匹二百万匹,今年棉花供应如果稳定,棉布产量预计将达到五百万匹左右。
丝绸方面蒸汽机还在调试,今年蚕丝下来的时候繅丝厂能进行试产,如果缫丝厂能顺利生产,纺织那边有棉布的经验,应该能顺利攻克相关技术,到时候进入稳定生产。”
一年五百万匹并不是很多,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之后,其棉纺织产量一度达到二十亿码以上,折合成匹也就是六千万匹左右。是现在大明棉花产量的三十倍。
即使今年扩产之后,这个产量也是大明的十二倍,皇明防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听着很多,但是实际上根据统计部统计,去年皇明商号的工厂布只占据大明棉布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不到。
去年仅仅松江地区棉布产量就高达一千五百万匹左右,这个还是因为中原大面积的干旱导致棉花供应不足的原因。
今年皇明商号在建新厂,那些棉纺织商会等等也在筹建新厂,产量也会跟上来。
棉布也是大明出口的优势商品之一,根据统计部和海关统计,去年大明出口商品前六强分别为丝绸、瓷器、茶叶、铁器、武器、棉布。
棉布排名第六年出口额超过四千万两白银左右,尤其是松江布在大明声名日盛,贵的有价值百两的松江番布,便宜的有三梭布,但是就算最便宜的运到吕宋等地也能卖二两到三两一匹。
其中松江布因为口碑原因,其中四分之三的产量都用来出口。其他地区的棉布出口量只占本地生产的一半左右。
所以大明全年外销布大概两千多万匹,价值四千万两白银,占据出口榜第六位。
而皇明商号的工厂布不仅布幅更宽织造的更均匀紧密,所以在价值一直维持在三两以上,成本确只有不到五钱银子,利润丰厚。
去年一年机器步售出六百万两白银,成本仅仅一百万两,利润五百万,简直比卖武器还暴利。
所以今年自然要疯狂扩产,现在阻碍棉纺织发展的正是大明旱灾,种不出粮食,自然棉花等等也种不成。
中原地区棉花产量占据大明的一半,这里的棉花减产,工厂也不能纺织空气不是。
不过今年大明解决了粮食问题之后,已经开始从莫卧儿那边找到了新的棉花来源。新大陆那边面,密西西比河南部本来就是后世棉花主要产区,能种棉花并不稀奇。
但是问题就是,那边现在运输太麻烦了,走陆路上千里还是走海路绕数万里都不是好办法。
大明迫切需要在地峡寻找一条通道,就算不能修建运河,先缩短陆路运输的距离也是好的。
但是想要拿下中美洲西班牙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参谋部分析大明和西班牙早晚有一战是正确的,今天不打,那是因为大明对原料的需求还没有那么迫切。
等到大明棉布产量过亿匹,每年外贸超过两亿,税收超过两千万的时候,大明需要全世界的棉花,那个时候不用军部说话,那些棉纺织商人和内阁都会因为利润和税收鼓动打仗。
当然到时候这个商人肯定也包括朱慈烺。
但是现在皇明商号很明显没有棉布的定价权,产量仅有十分之一,还主要用来出口,怎么争定价权?
要不出口转内销?但是内销赚钱就不多了,在缺钱的时候,一年多挣五百万对于朱慈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朱慈烺忍不住问道:“去年国内棉布价格上涨了多少?”
吴启晨拱手:“陛下,复兴一年,松江三梭布,一批五钱七分银子,到了复兴二年的时候价格已经涨到七钱三分。
大约上涨了四分之一的价格,经过分析主要原因是因为商会觉得内销利润不如外运,导致国内棉布供应稀缺导致涨价。
再加上去年大明大量的开工导致百姓收入普遍增长,对于棉布的需求也增大了。
统计部认为,棉布的涨价跟货币贬值关系不大,应该是因为内外价格差距过大引起的一种大明内部棉布价格回升。”
朱慈烺沉默的敲桌子,看向其他人:“保障大宗货物和常用物资的价格稳定是维持币值的重要手段。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咱们一样一样的看吧。
去年煤炭产量一直处在增长,但是中原地区粮食减产绝收,中原用煤量大增。
所以稳定煤价也是重要的一环,皇明煤业的管事出来说一下。”
皇明煤业管事站起来:“目前北直隶地区煤矿开采产量稳定,在山西又发现多处煤矿,所以山西、陕西和北直隶煤价没有太大波动。
在中都省,随着淮南淮北煤矿的开采,煤价也趋于稳定,河南煤价虽然微微上扬但是随着平顶山和焦作等地的开采和扩产,价格应该很快会平抑下去。
江南地区虽然大矿不多,不过在福建和大琉球先后发现煤矿,加上北方煤炭南运,基本不缺少煤炭。
从全国来看煤价处在一个稳定的区域,价格波动不大。”
大明是不缺煤的,无论是以前还是后世,各种煤矿的开采,足以填补因为粮食绝收导致的秸秆缺少问题。
而煤炭产量,数据又比较大,也比较复杂,统计部去年的数据先是,大明全年煤碳产量估计有五千万吨左右。
也就是说,大明百姓人均可以分到五六百斤煤。
虽然没有后世动辄十几亿吨那么夸张,但是这个产量也是后世很多国家即使机械开采也很难达到的数字。
这几乎已经跟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大英相当。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英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 5700万吨。
同样,大英的铁产量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进而增长到 1861年的38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