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久亮一直观察着朱慈烺的神色,期望能从太子的表中看到一点什么,不过太子一直沉默的坐着,让他心越发忐忑。
朱慈烺哼哼一声站起来:“桂喜,去给东厂那边递消息,这次事件跟钱谦益和江南粮商有关,让他们去查。”
桂喜躬应是,然后疑惑的问道:“下,这种事为啥不让锦衣卫去查?”
朱慈烺瞪了他一眼,让锦衣卫去,那骆养一直以子忠臣自居,跟朱慈烺保持距离,加上李若琏升上锦衣卫南镇抚司千户之后,一直对主管北镇抚司的骆养不朝不拜,简直就是把南镇抚司当成对方的独立王国。
所以朱慈烺现在除了李若琏这边手下锦衣卫,其他锦衣卫的势力和消息渠道根本就用不到,虽然没有全面敌对,但是也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
所以通知消息给锦衣卫,那还不如给东厂做个顺水人。
到现在骆养对于太子被投毒的事还一无所知。
朱慈烺看着郑久亮眼睛一亮:“郑家这次虽然不是主动谋害,但是从犯的罪名也是不,既然你们跟着孤王,孤王也不能弃你们于不顾,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要不要。”
郑久亮连忙磕头:“谢太子下,谢下,郑家剩下无不感激太子恩德,对太子下忠贞不二。”
朱慈烺嗯了一声道:“北镇抚司不堪使用,南镇抚司有心查出此次谋逆之罪的真凶,但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和份打入,这次郑家只要配合南镇抚司办了这件谋逆大案,你们不但可以将功折罪,要是功劳巨大封官荫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你觉得如何。”
郑久亮犹豫了一下,郑家要是跟太子手下的锦衣卫搅和在一起,那以后自己太子党的份烙印想去也去不掉了。
而且这次江南谋逆案太子显然想要大办,到时候江南血流成河,士子不敢恨太子,但是可不会放过郑家,所以太子看着像是随口一提,但是显然这是在他站队啊。
郑久亮能怎么办,他大哥从来没有想过造反自立,所以太子让阿森进京,大哥招办了,郑家打听到太子贪财,前前后后数次送礼价值近五十万两银子,这次事件更是因为送礼把郑家牵扯进大案。
所以郑久亮深知没有把郑芝龙上绝路,他是不愿意造反的,大哥老了,想安逸的当个富家翁,在老家买地建房一心想要上岸当官,哪怕用兄弟们的命给儿孙搏个富贵也在所不惜。
郑久亮不敢继续想,太子问出来了,那他就没得选,反正拜师的事已经得罪了钱谦益,那江南士林也不会待见他,站队这事最忌讳首鼠两端。
郑久亮装作很激动的样子:“能帮太子办事,是郑家的荣幸,下放心,我这就修书给家兄,让郑家配合李大人这次查案。”
朱慈烺很满意郑久亮的回答,温水煮青蛙,一点点把郑家头上的枷锁牢,不定到最后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一支强大海军。
朱慈烺觉得只要这次郑家参与了谋逆案,那么就等于自绝于江南士林,而郑家失去了江南的支持,就必须更加抱紧自己这条大腿。
而且这次行动也是往郑家掺沙子的好机会。此乃阳谋,郑家不得不乖乖入。
不过一直打压,时间久了难免让对方心生不满,俗话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才是驭下之道,朱慈烺摸着椅子道:“等这件事了了,津水师和福建水师会改名为北洋海军和南洋海军,到时候各建立一卫编制的海军陆战队,全部使用新式火器新军练法,主要用于夺取码头沿海城池等,郑家将会继续领南洋海军和海军陆战队。”
郑久亮听到改名字,又搞什么海军陆战队,听着好像没啥用,不过新式火器听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阿森都夸了新枪无数次了。
虽然郑家有的是钱能买到燧发火铳,但是阿森的那种速还是让郑家馋的流口水,至于新军练法?很好么?明新军有啥战绩啊?
朱慈烺也不着急,新军的名声需要积累,需要一刀一枪的拼杀,现在郑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以后自然知道这支部队的作用。
郑久亮告辞离去,朱慈烺想来想去:“李若琏,你亲自带队去江南,带百缇骑分批南下,这次连同统计司和典算都抽调一部分,务求不放过一个敌人,不漏掉一笔财富。”
李若琏担心的问道:“下,臣要是走了,您边怎么办?最近又出了这事,下还是心为上,臣推荐……”
朱慈烺摆摆手:“放心吧,你先安排人分批南下,等方正化回来你在去,到时候有他保护,孤的安全无忧,倒是你此去江南也要心,江南不仅文人荟萃,那里山林水脉众多,也多有山匪水盗,那些人多跟本地豪强狼狈为,到时候一定心。”
李若琏自信的道:“下放心,咱们也不是白练了这么久,到时谁敢乱动,就给他厉害看看。”
朱慈烺无奈的敲着桌子:“我有意让新军南下,那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紧紧靠锦衣卫和东厂,到时候万一有急,一切以江南稳定为第一要务。一旦有不稳迹象立刻传书回来,知道么!”
江南不能乱,特别是现在北方糜烂的时候,江南财税是大明的命脉,万万不能有失,朱慈烺想救大明,可不是想加速大明的灭亡。
不过现在京城又神机营新军和勇士营新军还有曹变蛟的新军三五万,到时候要是问题紧急大明也不至于无兵可用。
只是崇祯好像对于这些文人一点都不相信,他觉得一帮秀才根本没有勇气造反,所以只要锦衣卫东厂出动,那些人必然束手就擒。
李若琏认真的听着,太子下似乎办事总喜欢做最坏的打算,他总是觉得有刁民想害他,动不动防备这个造反那个造反。
就连练个新兵,都是设置了监军和各种限制,让新军没有丝毫造反的机会。下好像对制度比对人更有信心。
李若琏一下子派百缇骑都是多余的,他觉得只要给他一两百人就能把这事办的漂漂亮亮的。
朱慈烺哼哼一声站起来:“桂喜,去给东厂那边递消息,这次事件跟钱谦益和江南粮商有关,让他们去查。”
桂喜躬应是,然后疑惑的问道:“下,这种事为啥不让锦衣卫去查?”
朱慈烺瞪了他一眼,让锦衣卫去,那骆养一直以子忠臣自居,跟朱慈烺保持距离,加上李若琏升上锦衣卫南镇抚司千户之后,一直对主管北镇抚司的骆养不朝不拜,简直就是把南镇抚司当成对方的独立王国。
所以朱慈烺现在除了李若琏这边手下锦衣卫,其他锦衣卫的势力和消息渠道根本就用不到,虽然没有全面敌对,但是也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
所以通知消息给锦衣卫,那还不如给东厂做个顺水人。
到现在骆养对于太子被投毒的事还一无所知。
朱慈烺看着郑久亮眼睛一亮:“郑家这次虽然不是主动谋害,但是从犯的罪名也是不,既然你们跟着孤王,孤王也不能弃你们于不顾,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要不要。”
郑久亮连忙磕头:“谢太子下,谢下,郑家剩下无不感激太子恩德,对太子下忠贞不二。”
朱慈烺嗯了一声道:“北镇抚司不堪使用,南镇抚司有心查出此次谋逆之罪的真凶,但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和份打入,这次郑家只要配合南镇抚司办了这件谋逆大案,你们不但可以将功折罪,要是功劳巨大封官荫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你觉得如何。”
郑久亮犹豫了一下,郑家要是跟太子手下的锦衣卫搅和在一起,那以后自己太子党的份烙印想去也去不掉了。
而且这次江南谋逆案太子显然想要大办,到时候江南血流成河,士子不敢恨太子,但是可不会放过郑家,所以太子看着像是随口一提,但是显然这是在他站队啊。
郑久亮能怎么办,他大哥从来没有想过造反自立,所以太子让阿森进京,大哥招办了,郑家打听到太子贪财,前前后后数次送礼价值近五十万两银子,这次事件更是因为送礼把郑家牵扯进大案。
所以郑久亮深知没有把郑芝龙上绝路,他是不愿意造反的,大哥老了,想安逸的当个富家翁,在老家买地建房一心想要上岸当官,哪怕用兄弟们的命给儿孙搏个富贵也在所不惜。
郑久亮不敢继续想,太子问出来了,那他就没得选,反正拜师的事已经得罪了钱谦益,那江南士林也不会待见他,站队这事最忌讳首鼠两端。
郑久亮装作很激动的样子:“能帮太子办事,是郑家的荣幸,下放心,我这就修书给家兄,让郑家配合李大人这次查案。”
朱慈烺很满意郑久亮的回答,温水煮青蛙,一点点把郑家头上的枷锁牢,不定到最后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一支强大海军。
朱慈烺觉得只要这次郑家参与了谋逆案,那么就等于自绝于江南士林,而郑家失去了江南的支持,就必须更加抱紧自己这条大腿。
而且这次行动也是往郑家掺沙子的好机会。此乃阳谋,郑家不得不乖乖入。
不过一直打压,时间久了难免让对方心生不满,俗话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才是驭下之道,朱慈烺摸着椅子道:“等这件事了了,津水师和福建水师会改名为北洋海军和南洋海军,到时候各建立一卫编制的海军陆战队,全部使用新式火器新军练法,主要用于夺取码头沿海城池等,郑家将会继续领南洋海军和海军陆战队。”
郑久亮听到改名字,又搞什么海军陆战队,听着好像没啥用,不过新式火器听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阿森都夸了新枪无数次了。
虽然郑家有的是钱能买到燧发火铳,但是阿森的那种速还是让郑家馋的流口水,至于新军练法?很好么?明新军有啥战绩啊?
朱慈烺也不着急,新军的名声需要积累,需要一刀一枪的拼杀,现在郑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以后自然知道这支部队的作用。
郑久亮告辞离去,朱慈烺想来想去:“李若琏,你亲自带队去江南,带百缇骑分批南下,这次连同统计司和典算都抽调一部分,务求不放过一个敌人,不漏掉一笔财富。”
李若琏担心的问道:“下,臣要是走了,您边怎么办?最近又出了这事,下还是心为上,臣推荐……”
朱慈烺摆摆手:“放心吧,你先安排人分批南下,等方正化回来你在去,到时候有他保护,孤的安全无忧,倒是你此去江南也要心,江南不仅文人荟萃,那里山林水脉众多,也多有山匪水盗,那些人多跟本地豪强狼狈为,到时候一定心。”
李若琏自信的道:“下放心,咱们也不是白练了这么久,到时谁敢乱动,就给他厉害看看。”
朱慈烺无奈的敲着桌子:“我有意让新军南下,那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紧紧靠锦衣卫和东厂,到时候万一有急,一切以江南稳定为第一要务。一旦有不稳迹象立刻传书回来,知道么!”
江南不能乱,特别是现在北方糜烂的时候,江南财税是大明的命脉,万万不能有失,朱慈烺想救大明,可不是想加速大明的灭亡。
不过现在京城又神机营新军和勇士营新军还有曹变蛟的新军三五万,到时候要是问题紧急大明也不至于无兵可用。
只是崇祯好像对于这些文人一点都不相信,他觉得一帮秀才根本没有勇气造反,所以只要锦衣卫东厂出动,那些人必然束手就擒。
李若琏认真的听着,太子下似乎办事总喜欢做最坏的打算,他总是觉得有刁民想害他,动不动防备这个造反那个造反。
就连练个新兵,都是设置了监军和各种限制,让新军没有丝毫造反的机会。下好像对制度比对人更有信心。
李若琏一下子派百缇骑都是多余的,他觉得只要给他一两百人就能把这事办的漂漂亮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