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皇子,孙璧其实是很特殊的一个,这不在于他之前有多年不在京师,不在于他的性子与行事风格少了其他皇子的贵气,而在于他身份地位上的不同。
其他皇子成年之后,无论有功没功,有才无才,他们都能很快就被封王,比如三皇子孙琦,六皇子孙璘,太子就更不用说了。就是后面那几个比他年纪更小的皇子,如今也都相继封王,可偏偏就孙璧,如今年过三十,却还无爵位,依然没有自己的府邸,只能寄居于诸王府中,就好像被所有人给遗忘了一般。
皇帝是这样对他的,群臣也似早忘记了还有这么一位皇子,都不见有人为他上奏讨个封爵的,这让孙璧一直都很自卑,平日里甚至都不知做些什么才好,也就跟萧承志有所往来。直到这回李凌归来,他才有个新的去处。
而现在,李凌的一句话却把他最不想面对的问题给挑到了明处,不知内情的几人更是满脸惊讶,然后就是垂头叹气,只凭他们这些人,真能达成那个遥远而艰巨的理想吗?
“怎么,各位都感到为难了?”李凌看着众人神色间的变化,又笑着问道。这回却没人说话,半晌后,才见孙璧有些自嘲笑道:“不光他们,就连我自己,都对此没有什么信心啊。你以为让我封王就那么简单吗?
“这事要么得由父皇亲口提出,再由礼部衙门一一跟进照办;要么就是得由礼部等相关衙门上表进奏,在父皇允准后才能一一推行。可这两条路对我来说都几乎不可能成真,父皇本来就对我怀有成见,至于礼部……他们更不可能为我出力。毕竟礼部那可是太子的地盘,谁会为个外人,为个竞争对手出力呢?”
其他人也各自苦笑,刚刚大家还信心满满,以为前途一片光明,想要奋发努力呢,结果这第一个问题就几乎成了无法翻越的高山。
“谁说这事就没法完美解决了?”李凌突然开口,让众人为之一愣,最熟悉他的徐沧立马问道:“怎么,你已经有法子了?”
“不光是有法子了,而且是已经着手在做了,要不然我又岂会突然提出这个大胆的想法来?”
“就凭你?”即便是孙璧,对李凌夸下此等海口也表示无法相信,因为这等宗法之事实在与李凌这个财税官员没有半点关联啊。
李凌回看着他:“我当然没有这等本事了,也没资格上表保你获取一个王爵,但是,其他人有啊。你也说了,除了陛下,还有礼部相关官员可以上奏呢。”
“可他们……不是太子的人吗?”
“他们是太子的人不错,所以我就把主意打到了太子身上!”李凌终于不再卖关子,正色说道,“因为就在不久前,太子有求于我,所以我就跟他提了三个条件!”
“你是指之前北疆有人想要害你,而他们是受太子之命行事之事?”徐沧急忙问道。此事朝中已经多有传言,而且就在李凌还没返回京城时,朝廷方面已经做出了处置,把那些自作主张的武将都给严惩,有人被杀,有人被夺职罢官,反正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过在这些人被处置的同时,对太子的惩治却不是太大,好像有人说这一切他们都是瞒着太子所为,只是由几个东宫官员站出来担责了事。
对此,就连徐沧都觉着这等说辞不太可信,更别提那些官场老油子们了。但事关储君,到底没人敢作深究,也就不了了之了。
原先,徐沧还以为李凌也是被逼无奈,不敢与太子彻底翻脸才做出的退让,可现在看来,似乎另有隐情啊。再仔细想想,他都想捧出七皇子来与太子一争了,又怎会真怕了太子方的势力呢?
被他们拿疑惑的眼神盯着,李凌便也笑了起来:“不错,此事别有内情。在明知道这点小错伤不了太子根本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先拿好处,所以才跟太子的心腹讨了三个条件。一是他们出钱赔偿那些死难的兵将和百姓,现在五十万两银子已被我提出,很快就会按照名单一一送到那些死伤者家属手中了。
“二是由他们交出一份北疆与太子关系紧密武将的名单,他们也照做了。之前被朝廷公开严惩的,就是这些被牺牲掉的弃子了。
“至于第三个条件,我便是提出让太子着人向陛下奏请,封七皇子你为王爵了。这一点他们也应了下来,想必很快就会照做。”
众人都目瞪口呆,孙璧更是动容,神色复杂地看着李凌,既有惊讶,激动,更多的却是感动。他怎都没想到,李凌在自己生命遭受威胁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为自己谋取好处,而是帮他拿一个封爵的机会!
这份感情何其之重,竟让孙璧都感到无法承受了。盯了半晌李凌后,他才嗫嚅着道:“你……温衷,我真是感激不已啊……”
“殿下不必如此,我这也还是出于私心,毕竟若让太子继位成了皇帝,我和我的家人怕是真就死路一条了。所以帮你就是帮我自己……”
“话不是这么说的,你做的这一切还是为我,我……”孙璧张着嘴,一时都不知该如何表达才好了,半晌后,才深吸了一口气,“我孙璧在此向天地起誓,今后有你有我,无论最后如何,你就是我孙璧的兄弟,无论我有什么,都有你的一半!若有违此誓,我孙璧便被万刀加身,死无葬身之地!”
他是真被李凌给深深感动了,激动之下却是什么都顾不上了。可李凌还得顾着啊,一听这等誓言却有些慌了:“殿下不必如此,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你将来可是要为天下之主的,可不能胡乱发这等誓言!”
发誓什么的最不可信,而关键是这话要是孙璧真牢牢记住了,那等他真坐上皇位后,这些誓言就会成为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鸿沟,成为两人矛盾的根源,这是李凌绝不愿看到的事情,所以赶紧上前劝阻。
不过此时的孙璧却压根没有想太多,只是一笑道:“你放心,我孙璧绝不是那等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你我今日是兄弟,以后也是,永远都是!”
他都这么说了,李凌自然不好再作反对,只能也郑重点头。然后随着二人心有灵犀地同时伸手,两只手便牢牢握在了一处。旁边几人见此也纷纷跟上,两只、三只……所有人的手都握在了一处。
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得到解决,使他们的信心更足。片刻后,几人又相互对视了几眼,而后便齐声而笑。
……
东宫。
与李凌这边众人齐心,气氛融洽而热烈完全相反,此时太子这边,他和几名官员的神色却显得颇为凝重。
“殿下真要这么做?”一名礼部的官员再度问道。
“我可不是在开玩笑。”
“可是,那七皇子素来不为陛下所喜,现在贸贸然地上表为他请封是不是会惹来陛下不满啊?”
“是啊殿下,那七皇子行事素来孟浪,当初年少时就曾重伤敬王,后来更是出走他方,一去就是数年之久。等到前两年归来后,又惹怒陛下被软禁在皇陵之内,去年还干出了那等事情来,这样的人,真值得我们冒险为他讨封吗?”
“而且殿下,他与你素来没有什么交往,让他封王对我们也无半点益处啊,又何必费这功夫呢?”
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做着劝说,显然很不想为孙璧向皇帝讨封,虽然照礼制来说,这本就是他们礼部该干的事情,毕竟哪有成年皇子不封爵位的。
太子有些不快地微微眯眼,扫过这些臣子,随即把语气一变,强硬道:“我现在是在下令让你们上表为孙璧讨封,而不是在与你们商量是否该做!你们只管照做便是!”
突然露出的气势,让几名臣子都为之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纷纷起身告罪,然后又拱手应下了此事。太子毕竟是君,而他们是臣,他下达命令,他们自当遵从。
直到他们应下此事,太子脸上才露出一丝笑来:“那就仰仗各位了。其实你们就没想过,这么做对本太子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
见众人一愣,他便照着莫先生的说辞道:“孙璧纵然有再多过错,那也是我的兄弟,现在他都三十了还未被封爵,自然也有我这个兄长的一份责任。所以我身为兄长关心弟弟,为他讨个封爵,天下人知道了,也只会说我贤明,而父皇也会感到欣慰,觉着我这是兄友弟恭的表现……你们明白了吗?”
这下众人可算反应了过来,从刚才的抵触变成惊喜,纷纷点头称是:“殿下所虑甚是,倒是臣等眼界过小,实在惭愧。确实,七皇子他早该封爵了,陛下不能如此偏颇啊。我们这就回去写奏表,这几日内,就上奏陛下,让他尽快封爵七皇子!”
见此,太子笑着点头,可他心里却满满的不是滋味儿,因为他知道,说到底,自己这么做还是为势所迫,谁叫李凌提出了这么一个条件呢?
其他皇子成年之后,无论有功没功,有才无才,他们都能很快就被封王,比如三皇子孙琦,六皇子孙璘,太子就更不用说了。就是后面那几个比他年纪更小的皇子,如今也都相继封王,可偏偏就孙璧,如今年过三十,却还无爵位,依然没有自己的府邸,只能寄居于诸王府中,就好像被所有人给遗忘了一般。
皇帝是这样对他的,群臣也似早忘记了还有这么一位皇子,都不见有人为他上奏讨个封爵的,这让孙璧一直都很自卑,平日里甚至都不知做些什么才好,也就跟萧承志有所往来。直到这回李凌归来,他才有个新的去处。
而现在,李凌的一句话却把他最不想面对的问题给挑到了明处,不知内情的几人更是满脸惊讶,然后就是垂头叹气,只凭他们这些人,真能达成那个遥远而艰巨的理想吗?
“怎么,各位都感到为难了?”李凌看着众人神色间的变化,又笑着问道。这回却没人说话,半晌后,才见孙璧有些自嘲笑道:“不光他们,就连我自己,都对此没有什么信心啊。你以为让我封王就那么简单吗?
“这事要么得由父皇亲口提出,再由礼部衙门一一跟进照办;要么就是得由礼部等相关衙门上表进奏,在父皇允准后才能一一推行。可这两条路对我来说都几乎不可能成真,父皇本来就对我怀有成见,至于礼部……他们更不可能为我出力。毕竟礼部那可是太子的地盘,谁会为个外人,为个竞争对手出力呢?”
其他人也各自苦笑,刚刚大家还信心满满,以为前途一片光明,想要奋发努力呢,结果这第一个问题就几乎成了无法翻越的高山。
“谁说这事就没法完美解决了?”李凌突然开口,让众人为之一愣,最熟悉他的徐沧立马问道:“怎么,你已经有法子了?”
“不光是有法子了,而且是已经着手在做了,要不然我又岂会突然提出这个大胆的想法来?”
“就凭你?”即便是孙璧,对李凌夸下此等海口也表示无法相信,因为这等宗法之事实在与李凌这个财税官员没有半点关联啊。
李凌回看着他:“我当然没有这等本事了,也没资格上表保你获取一个王爵,但是,其他人有啊。你也说了,除了陛下,还有礼部相关官员可以上奏呢。”
“可他们……不是太子的人吗?”
“他们是太子的人不错,所以我就把主意打到了太子身上!”李凌终于不再卖关子,正色说道,“因为就在不久前,太子有求于我,所以我就跟他提了三个条件!”
“你是指之前北疆有人想要害你,而他们是受太子之命行事之事?”徐沧急忙问道。此事朝中已经多有传言,而且就在李凌还没返回京城时,朝廷方面已经做出了处置,把那些自作主张的武将都给严惩,有人被杀,有人被夺职罢官,反正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过在这些人被处置的同时,对太子的惩治却不是太大,好像有人说这一切他们都是瞒着太子所为,只是由几个东宫官员站出来担责了事。
对此,就连徐沧都觉着这等说辞不太可信,更别提那些官场老油子们了。但事关储君,到底没人敢作深究,也就不了了之了。
原先,徐沧还以为李凌也是被逼无奈,不敢与太子彻底翻脸才做出的退让,可现在看来,似乎另有隐情啊。再仔细想想,他都想捧出七皇子来与太子一争了,又怎会真怕了太子方的势力呢?
被他们拿疑惑的眼神盯着,李凌便也笑了起来:“不错,此事别有内情。在明知道这点小错伤不了太子根本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先拿好处,所以才跟太子的心腹讨了三个条件。一是他们出钱赔偿那些死难的兵将和百姓,现在五十万两银子已被我提出,很快就会按照名单一一送到那些死伤者家属手中了。
“二是由他们交出一份北疆与太子关系紧密武将的名单,他们也照做了。之前被朝廷公开严惩的,就是这些被牺牲掉的弃子了。
“至于第三个条件,我便是提出让太子着人向陛下奏请,封七皇子你为王爵了。这一点他们也应了下来,想必很快就会照做。”
众人都目瞪口呆,孙璧更是动容,神色复杂地看着李凌,既有惊讶,激动,更多的却是感动。他怎都没想到,李凌在自己生命遭受威胁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为自己谋取好处,而是帮他拿一个封爵的机会!
这份感情何其之重,竟让孙璧都感到无法承受了。盯了半晌李凌后,他才嗫嚅着道:“你……温衷,我真是感激不已啊……”
“殿下不必如此,我这也还是出于私心,毕竟若让太子继位成了皇帝,我和我的家人怕是真就死路一条了。所以帮你就是帮我自己……”
“话不是这么说的,你做的这一切还是为我,我……”孙璧张着嘴,一时都不知该如何表达才好了,半晌后,才深吸了一口气,“我孙璧在此向天地起誓,今后有你有我,无论最后如何,你就是我孙璧的兄弟,无论我有什么,都有你的一半!若有违此誓,我孙璧便被万刀加身,死无葬身之地!”
他是真被李凌给深深感动了,激动之下却是什么都顾不上了。可李凌还得顾着啊,一听这等誓言却有些慌了:“殿下不必如此,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你将来可是要为天下之主的,可不能胡乱发这等誓言!”
发誓什么的最不可信,而关键是这话要是孙璧真牢牢记住了,那等他真坐上皇位后,这些誓言就会成为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鸿沟,成为两人矛盾的根源,这是李凌绝不愿看到的事情,所以赶紧上前劝阻。
不过此时的孙璧却压根没有想太多,只是一笑道:“你放心,我孙璧绝不是那等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你我今日是兄弟,以后也是,永远都是!”
他都这么说了,李凌自然不好再作反对,只能也郑重点头。然后随着二人心有灵犀地同时伸手,两只手便牢牢握在了一处。旁边几人见此也纷纷跟上,两只、三只……所有人的手都握在了一处。
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得到解决,使他们的信心更足。片刻后,几人又相互对视了几眼,而后便齐声而笑。
……
东宫。
与李凌这边众人齐心,气氛融洽而热烈完全相反,此时太子这边,他和几名官员的神色却显得颇为凝重。
“殿下真要这么做?”一名礼部的官员再度问道。
“我可不是在开玩笑。”
“可是,那七皇子素来不为陛下所喜,现在贸贸然地上表为他请封是不是会惹来陛下不满啊?”
“是啊殿下,那七皇子行事素来孟浪,当初年少时就曾重伤敬王,后来更是出走他方,一去就是数年之久。等到前两年归来后,又惹怒陛下被软禁在皇陵之内,去年还干出了那等事情来,这样的人,真值得我们冒险为他讨封吗?”
“而且殿下,他与你素来没有什么交往,让他封王对我们也无半点益处啊,又何必费这功夫呢?”
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做着劝说,显然很不想为孙璧向皇帝讨封,虽然照礼制来说,这本就是他们礼部该干的事情,毕竟哪有成年皇子不封爵位的。
太子有些不快地微微眯眼,扫过这些臣子,随即把语气一变,强硬道:“我现在是在下令让你们上表为孙璧讨封,而不是在与你们商量是否该做!你们只管照做便是!”
突然露出的气势,让几名臣子都为之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纷纷起身告罪,然后又拱手应下了此事。太子毕竟是君,而他们是臣,他下达命令,他们自当遵从。
直到他们应下此事,太子脸上才露出一丝笑来:“那就仰仗各位了。其实你们就没想过,这么做对本太子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
见众人一愣,他便照着莫先生的说辞道:“孙璧纵然有再多过错,那也是我的兄弟,现在他都三十了还未被封爵,自然也有我这个兄长的一份责任。所以我身为兄长关心弟弟,为他讨个封爵,天下人知道了,也只会说我贤明,而父皇也会感到欣慰,觉着我这是兄友弟恭的表现……你们明白了吗?”
这下众人可算反应了过来,从刚才的抵触变成惊喜,纷纷点头称是:“殿下所虑甚是,倒是臣等眼界过小,实在惭愧。确实,七皇子他早该封爵了,陛下不能如此偏颇啊。我们这就回去写奏表,这几日内,就上奏陛下,让他尽快封爵七皇子!”
见此,太子笑着点头,可他心里却满满的不是滋味儿,因为他知道,说到底,自己这么做还是为势所迫,谁叫李凌提出了这么一个条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