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高长恭眼中已经透出欣赏,但还是出言道“墨家虽山河广袤,难以固守,但毕竟底子深厚,即便以沧海唐国两力,也很难真正打垮墨家,何况孤军深入,难道墨家不会围而歼之?王玄微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这位兵家名将,十八岁入军,现年四十,一生历经大小战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未尝一败,曹孟敢有这个胆子在他面前玩什么战法?”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大将军思维敏捷,一句话就点中要害。”孙既安轻飘飘地拍了个马匹,高长恭也不谦虚,嘿嘿一笑,就受了下来。
孙既安道“王玄微确是一位名将,用兵奇诡,当年就使过一招示敌以弱诱敌深入的策略,那一战,陈国贪图战果,孤军深入,结果被王玄微一举围歼,斩首两万,俘虏五万。此战之后,陈国也逐渐没落,最后被沧海吞并。”
“但现如今的情形,又有些不同。”孙既安眼神锐利,“当年的墨家,儒法之争还未演变至如今这般激烈,墨家巨子那时又正当壮年,雄姿英发,对王玄微交心交底,这份信任,足以胜过任何流言蜚语。”
“而今墨家巨子日显老态,不但少了许多争霸之心,更是被儒法两派日益壮大的势头压得有些萎靡,就算王玄微现在还想再故技重施,再用一次诱敌深入的计划,可朝堂上那些急于找到机会把他掀翻在地的人,又怎会让他如愿?只怕还没等他收网,就会给他安上一个私通敌国的罪名,将他早早地从上将军的位置给拽下来。”
“若真起战事,我荆吴必得驰援,而且,必得大力驰援。”
孙既安做出结论,话音刚落,殿内已经响起了响亮的拍手声,是高长恭,他满脸笑意,每一次拍手都显得无比真诚与钦佩“孙大人这么一番盘算下来,连我都听得有些痴了。若孙大人领军出征,想来这天下又得多出一位名将!”
孙既安脸上笑容温和,道“大将军说笑了,我可做不了战场征伐的大事,不仅仅在于谋,更在于断,大将军敢为人所不敢为,而我不过只是纸上谈兵,真让我上了战场,只怕仗还没打,自己就先慌了手脚。父亲也知道我的性子不适合从军,所以从未让我习武,实在当不得大将军夸赞。”
“当不得吗?”高长恭看向诸葛宛陵,眼中满是笑意,“我可不这么认为,谋断二字,谋在前,无谋,则无断。谋定方能后动,那些只知道一意孤行,却不能考虑周全的人,哪里做得了名将?”
诸葛宛陵在旁听着两人你一句捧,他一句谦,倒是没有插言,只一直保持着淡淡的微笑,一边缓缓地将热茶放到嘴边小口喝着。
直到两人对捧到第六句,该轮到孙既安说话的时候,他终于看向了高长恭,笑道“怎么我听着你不像是在夸孙大人,倒越来越像在夸你自己了。”
高长恭哈哈一笑,道“这要看你怎么理解了,或者,你可以跟着孙大人一同夸夸我,这样我也不必自夸了?”
“我难道没夸过你?”诸葛宛陵放下茶杯,手指比划着道“封赏、爵位,哪样你没得到?现如今还是荆吴大司马大将军,百姓心中敬仰的大英雄,万千女子心中的美战神,这还不够?”
高长恭翻了个白眼,道“大英雄、美战神……说到底,这都是人家给我的赞誉,你又说了些什么?”
“难道这还不够?”诸葛宛陵摇摇头,显然不打算再和高长恭继续胡扯下去,只是平静地将目光转向孙既安,道“这么看来,孙大人认为将来沧海唐国结盟出兵,主攻的……必然是墨家?”
孙既安点点头“至少有七成把握。”
诸葛宛陵又看了一眼高长恭,见他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也跟着笑道“那孙大人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孙既安双目睁圆,看起来有些吃惊,他或许没有想到诸葛宛陵会直接跳过高长恭,将这样一个甚至可说关乎荆吴兴亡的问题直接抛到了他的面前,他也知道自己如今占到了御史大夫的位子上是受了诸葛宛陵的“抬举”,难不成这一问又是打算要跟孙家做什么交易了?
他低头沉吟片刻,看向高长恭,认真道“我认为……唐国与荆吴边境之地只需固守,而此后不出一年,大将军必定是要带兵过南北通道北上驰援墨家的,当然,也许沧海和唐国并没有耐心会愿意等上一年。”
也不知是不是夜深了,高长恭的神情逐渐变得有些散漫,他道“过南北通道北上驰援墨家?这个……荆吴和墨家一直以来算是明面上在联合,暗地里却也只是守望互助,相互借势罢了。若我荆吴带兵过南北通道,进入墨家境内,那我荆吴岂非也成了沧海、唐国那样的侵略者?除非在战场上和墨家联手正面抗击沧海唐国,否则,怕不是一纸国书就能说得清楚的。”
孙既安道“但是墨家不能倒,至少,不能倒在未来的这一仗。唐国求战是因为杨太真急求军功,想要立威于唐国朝堂,沧海求战或是因为曹孟也有宏图大志,想要一展手脚。但若两国真的把墨家打得元气大伤,下一个挨打的只有我荆吴了。”
“墨家怎会允准我荆吴之军过关隘?”高长恭顺着孙既安的意思继续说道“或者……一旦开战,先等墨家败上几场,我们再去?到那时候,墨家急于求援,自然也不会在意我们跨越边境一事了。”
“没错。”孙既安好像正在与自己的一对知己畅谈甚欢,露出了平常难得一见的兴奋神色,“未来一战,大将军若能再胜,那便不仅是荆吴战神,而是天下间人人都要称颂仰视的无双战神了!与之相反,唐国若再败,朝堂之上涌动的暗流即刻就要冲着杨太真席卷而去,她的根基不稳,若李氏派系奋起发难,唐国朝堂必然大乱……而这时,荆吴可乘胜夺回历年大战中丢掉的几处要地,岂不是一石二鸟?”
等到孙既安离去的时候,诸葛宛陵面前的茶水已经放凉,他一面吩咐老宦官再去重新烹制一壶,一面对着高长恭露出笑颜。
“如何?”诸葛宛陵问道。
高长恭许是坐得累了,此时完全不顾及形象地半躺在案桌边,也无所谓茶水冰凉,一边就着吃起了点心,好半晌才感慨道“什么一石二鸟?怕是一石三鸟吧。首先保住墨家,让其继续给我荆吴做挡箭牌,第二又有了收复失地的机会,第三故意等墨家大伤元气再施以援手,怕是打算为将来荆吴北上铺路……他竟已经在想将来北上一统天下的事情了。看来你说的没错,这孙既安,不简单。”
诸葛宛陵用手叩着桌子,淡淡道“不然,你还少算了一只鸟。”
“哪只鸟?”高长恭皱眉想了一会儿,一直吃完了桌子上一整碟的点心还是没能想到。
诸葛宛陵叹息一声,平静说道“孙青现如今是青州鬼骑的偏将,本来你只打算让他守在唐国荆吴边境,可将来若要北上驰援,你会不带他去?”
高长恭怔了怔,这才终于明白过来,一声“哦”拖得老长,摇头苦笑道“我说呢,说我必能在天下再度扬名?这哪里是我扬名,这是在给他儿子找机会扬名呢。这一仗若是打得好,他儿子少不得要受封受赏……到时,孙家文有孙既安,武有孙青,父子双杰,真真是一段佳话了。”
“虎父无犬子。虽然一向听闻孙钟更喜欢的是孙青,对这个儿子只是稍微有所关注,可在我看来,孙青年纪尚小,虽有些能力,却太过孤傲,若他改不掉这一点,将来很难成大器。”诸葛宛陵道。
高长恭轻轻点了点头,道“可这位孙家家主,倒是左右逢源,虽不见得人人都愿意听他的话,可也没听说他与什么人有过节。哪怕是一向与孙家不合的几个家族,平心而论也会说一句孙既安是个宽厚之人。”
“不过我还是不懂。”高长恭皱着眉看向诸葛宛陵道“你这一番试探,只是为了让我看看孙既安是个厉害角色?”
诸葛宛陵不急不缓,老宦官这时也端来了热茶,他倒了一杯,轻声道“我只是想提前知道一些事情。”
说着他并没有把热茶递到嘴边,而是与先前的凉茶相互混合了一下,倒进了砚台之中,看着砚台里干涸的墨逐渐晕开,他抬眼望向了高长恭,眼神玩味。
高长恭立即明白过来,伸手就抓起了砚台旁的墨块,开始专心地研起墨来。
诸葛宛陵用的都是松烟墨,但与民间那些普通松枝烧出来的松烟墨不同,宫中有专门的制墨作坊,送入其中的松枝都经过精挑细选,又在其中加入了油脂和药材,因此不易化,写在书简上也会有明亮的光泽。
高长恭显然是常干这种事情,动作娴熟,每一圈转动的速度也恰到好处,说起来,以他的修为,做这种事情简直是信手拈来,即便是最坚硬最耐磨的墨块,在他这里,也不过是一块易碎的豆腐。
诸葛宛陵看着高长恭这般知趣,也就不再卖关子,一边摊开早晨尚未批阅完的竹简,一边微微笑着道“确实如他所说,无论对唐国还是对沧海,荆吴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这件事情,在我选择建立荆吴的时候已是了然于心,若是没有这样的地利,我又怎敢在当年那个节骨眼上骤然建立起荆吴?不过再坚硬的堤坝,若是从内部出了蛀虫,迟早也是要溃的。”
“内部的蛀虫?”高长恭继续磨墨,一会儿看着那晕染开的黑色,一会儿又看看诸葛宛陵,道“你继续说。”
“你也提到,毁堤淹田一案我做得太大了。若不是孙钟出面弹压士族,只怕这件事情很难收场。可就算是孙钟出面弹压,也不过只是抓出几个带头的,再把其他的人压一压罢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而一旦大战在即,这些心中不忿的人会怎么做?不要忘记,就在当年荆吴初立,唐国三十万大军南下伐吴的时候,就不知有多少人蛇鼠两端,一头吃着荆吴的好处,一头却在向唐国示好,为的只是在唐国吞并荆吴之后能谋得一席之地……”
。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大将军思维敏捷,一句话就点中要害。”孙既安轻飘飘地拍了个马匹,高长恭也不谦虚,嘿嘿一笑,就受了下来。
孙既安道“王玄微确是一位名将,用兵奇诡,当年就使过一招示敌以弱诱敌深入的策略,那一战,陈国贪图战果,孤军深入,结果被王玄微一举围歼,斩首两万,俘虏五万。此战之后,陈国也逐渐没落,最后被沧海吞并。”
“但现如今的情形,又有些不同。”孙既安眼神锐利,“当年的墨家,儒法之争还未演变至如今这般激烈,墨家巨子那时又正当壮年,雄姿英发,对王玄微交心交底,这份信任,足以胜过任何流言蜚语。”
“而今墨家巨子日显老态,不但少了许多争霸之心,更是被儒法两派日益壮大的势头压得有些萎靡,就算王玄微现在还想再故技重施,再用一次诱敌深入的计划,可朝堂上那些急于找到机会把他掀翻在地的人,又怎会让他如愿?只怕还没等他收网,就会给他安上一个私通敌国的罪名,将他早早地从上将军的位置给拽下来。”
“若真起战事,我荆吴必得驰援,而且,必得大力驰援。”
孙既安做出结论,话音刚落,殿内已经响起了响亮的拍手声,是高长恭,他满脸笑意,每一次拍手都显得无比真诚与钦佩“孙大人这么一番盘算下来,连我都听得有些痴了。若孙大人领军出征,想来这天下又得多出一位名将!”
孙既安脸上笑容温和,道“大将军说笑了,我可做不了战场征伐的大事,不仅仅在于谋,更在于断,大将军敢为人所不敢为,而我不过只是纸上谈兵,真让我上了战场,只怕仗还没打,自己就先慌了手脚。父亲也知道我的性子不适合从军,所以从未让我习武,实在当不得大将军夸赞。”
“当不得吗?”高长恭看向诸葛宛陵,眼中满是笑意,“我可不这么认为,谋断二字,谋在前,无谋,则无断。谋定方能后动,那些只知道一意孤行,却不能考虑周全的人,哪里做得了名将?”
诸葛宛陵在旁听着两人你一句捧,他一句谦,倒是没有插言,只一直保持着淡淡的微笑,一边缓缓地将热茶放到嘴边小口喝着。
直到两人对捧到第六句,该轮到孙既安说话的时候,他终于看向了高长恭,笑道“怎么我听着你不像是在夸孙大人,倒越来越像在夸你自己了。”
高长恭哈哈一笑,道“这要看你怎么理解了,或者,你可以跟着孙大人一同夸夸我,这样我也不必自夸了?”
“我难道没夸过你?”诸葛宛陵放下茶杯,手指比划着道“封赏、爵位,哪样你没得到?现如今还是荆吴大司马大将军,百姓心中敬仰的大英雄,万千女子心中的美战神,这还不够?”
高长恭翻了个白眼,道“大英雄、美战神……说到底,这都是人家给我的赞誉,你又说了些什么?”
“难道这还不够?”诸葛宛陵摇摇头,显然不打算再和高长恭继续胡扯下去,只是平静地将目光转向孙既安,道“这么看来,孙大人认为将来沧海唐国结盟出兵,主攻的……必然是墨家?”
孙既安点点头“至少有七成把握。”
诸葛宛陵又看了一眼高长恭,见他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也跟着笑道“那孙大人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孙既安双目睁圆,看起来有些吃惊,他或许没有想到诸葛宛陵会直接跳过高长恭,将这样一个甚至可说关乎荆吴兴亡的问题直接抛到了他的面前,他也知道自己如今占到了御史大夫的位子上是受了诸葛宛陵的“抬举”,难不成这一问又是打算要跟孙家做什么交易了?
他低头沉吟片刻,看向高长恭,认真道“我认为……唐国与荆吴边境之地只需固守,而此后不出一年,大将军必定是要带兵过南北通道北上驰援墨家的,当然,也许沧海和唐国并没有耐心会愿意等上一年。”
也不知是不是夜深了,高长恭的神情逐渐变得有些散漫,他道“过南北通道北上驰援墨家?这个……荆吴和墨家一直以来算是明面上在联合,暗地里却也只是守望互助,相互借势罢了。若我荆吴带兵过南北通道,进入墨家境内,那我荆吴岂非也成了沧海、唐国那样的侵略者?除非在战场上和墨家联手正面抗击沧海唐国,否则,怕不是一纸国书就能说得清楚的。”
孙既安道“但是墨家不能倒,至少,不能倒在未来的这一仗。唐国求战是因为杨太真急求军功,想要立威于唐国朝堂,沧海求战或是因为曹孟也有宏图大志,想要一展手脚。但若两国真的把墨家打得元气大伤,下一个挨打的只有我荆吴了。”
“墨家怎会允准我荆吴之军过关隘?”高长恭顺着孙既安的意思继续说道“或者……一旦开战,先等墨家败上几场,我们再去?到那时候,墨家急于求援,自然也不会在意我们跨越边境一事了。”
“没错。”孙既安好像正在与自己的一对知己畅谈甚欢,露出了平常难得一见的兴奋神色,“未来一战,大将军若能再胜,那便不仅是荆吴战神,而是天下间人人都要称颂仰视的无双战神了!与之相反,唐国若再败,朝堂之上涌动的暗流即刻就要冲着杨太真席卷而去,她的根基不稳,若李氏派系奋起发难,唐国朝堂必然大乱……而这时,荆吴可乘胜夺回历年大战中丢掉的几处要地,岂不是一石二鸟?”
等到孙既安离去的时候,诸葛宛陵面前的茶水已经放凉,他一面吩咐老宦官再去重新烹制一壶,一面对着高长恭露出笑颜。
“如何?”诸葛宛陵问道。
高长恭许是坐得累了,此时完全不顾及形象地半躺在案桌边,也无所谓茶水冰凉,一边就着吃起了点心,好半晌才感慨道“什么一石二鸟?怕是一石三鸟吧。首先保住墨家,让其继续给我荆吴做挡箭牌,第二又有了收复失地的机会,第三故意等墨家大伤元气再施以援手,怕是打算为将来荆吴北上铺路……他竟已经在想将来北上一统天下的事情了。看来你说的没错,这孙既安,不简单。”
诸葛宛陵用手叩着桌子,淡淡道“不然,你还少算了一只鸟。”
“哪只鸟?”高长恭皱眉想了一会儿,一直吃完了桌子上一整碟的点心还是没能想到。
诸葛宛陵叹息一声,平静说道“孙青现如今是青州鬼骑的偏将,本来你只打算让他守在唐国荆吴边境,可将来若要北上驰援,你会不带他去?”
高长恭怔了怔,这才终于明白过来,一声“哦”拖得老长,摇头苦笑道“我说呢,说我必能在天下再度扬名?这哪里是我扬名,这是在给他儿子找机会扬名呢。这一仗若是打得好,他儿子少不得要受封受赏……到时,孙家文有孙既安,武有孙青,父子双杰,真真是一段佳话了。”
“虎父无犬子。虽然一向听闻孙钟更喜欢的是孙青,对这个儿子只是稍微有所关注,可在我看来,孙青年纪尚小,虽有些能力,却太过孤傲,若他改不掉这一点,将来很难成大器。”诸葛宛陵道。
高长恭轻轻点了点头,道“可这位孙家家主,倒是左右逢源,虽不见得人人都愿意听他的话,可也没听说他与什么人有过节。哪怕是一向与孙家不合的几个家族,平心而论也会说一句孙既安是个宽厚之人。”
“不过我还是不懂。”高长恭皱着眉看向诸葛宛陵道“你这一番试探,只是为了让我看看孙既安是个厉害角色?”
诸葛宛陵不急不缓,老宦官这时也端来了热茶,他倒了一杯,轻声道“我只是想提前知道一些事情。”
说着他并没有把热茶递到嘴边,而是与先前的凉茶相互混合了一下,倒进了砚台之中,看着砚台里干涸的墨逐渐晕开,他抬眼望向了高长恭,眼神玩味。
高长恭立即明白过来,伸手就抓起了砚台旁的墨块,开始专心地研起墨来。
诸葛宛陵用的都是松烟墨,但与民间那些普通松枝烧出来的松烟墨不同,宫中有专门的制墨作坊,送入其中的松枝都经过精挑细选,又在其中加入了油脂和药材,因此不易化,写在书简上也会有明亮的光泽。
高长恭显然是常干这种事情,动作娴熟,每一圈转动的速度也恰到好处,说起来,以他的修为,做这种事情简直是信手拈来,即便是最坚硬最耐磨的墨块,在他这里,也不过是一块易碎的豆腐。
诸葛宛陵看着高长恭这般知趣,也就不再卖关子,一边摊开早晨尚未批阅完的竹简,一边微微笑着道“确实如他所说,无论对唐国还是对沧海,荆吴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这件事情,在我选择建立荆吴的时候已是了然于心,若是没有这样的地利,我又怎敢在当年那个节骨眼上骤然建立起荆吴?不过再坚硬的堤坝,若是从内部出了蛀虫,迟早也是要溃的。”
“内部的蛀虫?”高长恭继续磨墨,一会儿看着那晕染开的黑色,一会儿又看看诸葛宛陵,道“你继续说。”
“你也提到,毁堤淹田一案我做得太大了。若不是孙钟出面弹压士族,只怕这件事情很难收场。可就算是孙钟出面弹压,也不过只是抓出几个带头的,再把其他的人压一压罢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而一旦大战在即,这些心中不忿的人会怎么做?不要忘记,就在当年荆吴初立,唐国三十万大军南下伐吴的时候,就不知有多少人蛇鼠两端,一头吃着荆吴的好处,一头却在向唐国示好,为的只是在唐国吞并荆吴之后能谋得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