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与沧海的战事虽然因为冬季寒冷而暂告一段落,可此番沧海二十五万精兵入侵墨家以来,所占据城池不下十座,多处墨家至关重要的关隘毁于战火,军队至今仍在墨家土地上肆虐。
墨家学子们群情激奋,几次联名上书请国府出动大军剿灭,却始终没有回音,这非但没有使得他们怨愤平息,反倒是更加激烈。
“有意思。”在楼上的高易水突然笑了一声,“沧海的人居然敢站到台前了,说不定还有一场架好看,这比往年因为辩论恼羞成怒打架有趣多了。”
而蔡琰更是一脸期待,使得秦轲略有些无奈。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这些学子还顾及一些脸面,只怕不少人都会如高易水所说,挽起袖子冲上台去把夏侯狠狠地揍上一顿。
要知道,这些人虽大多是读书人,可不代表读书人就不会舞刀弄枪,相反,君子六艺里,御射两项都是重中之重。
有句话说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可若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完成君子的凛然大义?
因此,儒门之中武风极其浓郁,就连仲夫子那样精神修行者都是百步穿杨的好手,甚至还能轻易举起数十斤石锁,持刀斩狼不在话下。
稷上学宫向来不缺修行者,若这群学子里修行者足够多,就算来个小宗师也讨不了好。
申道皱眉看着夏侯,倒是没有如旁人一般举止激烈,但眼中却也充斥着不信任的神采,在这种敏感的时候,在这样重要的论战之中,这个沧海学子上台来到底是要做什么?
论道不诛心,这是稷上学宫的传统,哪怕有许多人守不住这一点,可申道对自己的要求却近乎严苛,所以心中虽然怀着疑虑,却依旧还是平静地道“远来是客,请说。”
“稷上学宫……果然好风度。”夏侯突然抬起头来,狂放道“可我却觉得这墨家见面不如闻名,令人大失所望,这就是墨家?这就是所谓的前朝正统?这就是所谓的墨家所谓的匡扶天下?”
谁都不知道他会突然说这样的话,整个大堂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几乎就像是火药突然被点燃一般,一瞬间就点燃了燎原野火,弥漫到了所有学子身上。
“这家伙是个疯子吗?”
“北边的蛮子,果然连一点礼节都不懂,还自以为天下无敌了。”
“把他拽下来!什么时候北蛮子也配议论我墨家大统了?”
无数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到了后面,不论是哂笑、嘲讽、愤怒,都发酵成为一群激昂喊杀之声,已经有不少人打算走上论战的台子,宁肯违反稷上学宫的规矩,也要把这个狂妄之徒教训一番。
反正稷上学宫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至于教训完了之后这个北蛮子还能不能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连楼上的秦轲也忍不住说了一声“他疯了,在这种地方犯众怒,是真的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随后他感觉到背上一股温暖贴了上来,一股淡淡的香味钻进他的鼻子,蔡琰的身体柔软轻盈得像是一团棉花,而她为了把楼下的情况看得更清楚,好像一只调皮的小猴子一样趴在秦轲的脑袋上。
她望着楼下眨眨眼道“哇哦,这个人真是胆大得很。阿轲,你得跟他学习学习。”
“啊?”秦轲被压着脑袋,只能瓮声瓮气地回答道,“我学习他怎么找死么……”
这世上,大概也没有几个人敢于面对稷上学宫的怒火。
纵观稷上学宫的历史,这座在城内已经耸立了数百年的建筑群之中,不知道孕育过多少高手,宗师境界至少有一百多人,小宗师超过五千,再算上小宗师之下……估计加起来足够能组成一支军队。
当然,这些高手们分别诞生在不同的时期,又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消亡,所以把他们摆在一起其实并不合理。但从这个数字上看,足以证明稷上学宫那深厚的底蕴。
可以想象,如果稷上学宫今天在场的学子们一旦愤怒起来,并且群起而攻之,就算是宗师高手,只怕也得暂避其锋。
站在夏侯对面的申道眼神中同样蕴含着怒意,但更多的是不解,他不认为眼前这个人上台来只是为了自寻死路,可他的行为也确实狂妄,让人不悦“阁下到底意欲何为?若是上台辩论,稷上学宫自然欢迎,也绝不会以家国偏见阻拦,可若你只是为了上来羞辱我等……”
申道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我想你应该知道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
但夏侯面对着这样多愤怒的学子,却依旧面不改色,只因为他并不是一个人,在他的背后,站着一个雄踞北方,如今已经有吞食天地之象的大国——沧海。
而他肩负在身的使命,也从来不必潜藏在黑暗之中。
“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夏侯原地转了一圈,蔑视地看着在场的学子,以气血修为发出的声音掀起了一股浪潮,强行压住了学子们的谩骂,继续道“墨家国事糜烂至此,若非王玄微王将军力挽狂澜,以一人之力稳住了东方战局,唐军早已经顺河直击国都。可即便如此,而尔等却依旧没有幡然醒悟。还在这里争吵不休,吵来吵去,说到底不还是为了日后在朝堂上的地位?”
夏侯把目光再度把看向申道,笑了笑道“申先生,我听说你在稷上学宫以辩才闻名已经有数年,我请问你,你可有为国府行过几份文书,踏勘过几处山川,上奏过几分卷宗,有没有为那些多年苦于被权贵盘剥的百姓争得几分田产?在我看来,以申先生之才华,去为官哪怕做个小吏,也能为国尽事吧?”
申道阴沉着脸站在原地,没有说话。
夏侯又把目光放到曾舆的身上,依然在笑“曾先生,听说你曾四处游学,对百姓大讲礼法仁义,这些话又曾救助过几个百姓?助他们不再贫苦,每年多攒几斗苞谷充饥?”
曾舆摇了摇头,相比较申道,他反而显得平和不少,只是遗憾地叹息一声“说来惭愧,我虽然游学过不少地方,也眼见过不少百姓疾苦,却始终没能有机会真正领政。”
“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不愿意吧?”夏侯的话好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曾先生自诩仲夫子得意门生,将来要做的是改变墨家的大事业,怎么能拘泥于一县之地?可朝堂之事,曾先生真能左右么?若是墨家十年内依旧不得改变,那些贫苦百姓是否仍旧还得苦下去?我听说,当年仲夫子可是当过一县的县令,十年辛劳,换来一县之地的百姓衣食富足,曾先生怎么看?”
曾舆注视着夏侯,突然双手相交深深作揖道“先生今日一言,如醍醐灌顶,曾舆受教,若有机会,曾舆定会不顾事之贵贱,以身作则。”
眼见曾舆这般虚心,夏侯倒是微微惊讶了一下,随后不由得心生几分敬佩,知道稷上学宫的士子风流终究还没有被如今这股风气做催垮,恭敬地行了礼,道“不敢当,曾先生能有此想法,是百姓之福。”
然后,他望向那群愤怒的学子们,再度提高声音“那么在座的诸位,又有几人,真正为百姓做过实事?须知,稷上学宫奉养诸位之黍米,尽皆民脂民膏,而诸位日日争吵,又换来了什么?”
平心而论,夏侯说得确实没错。
稷上学宫的学子们,其实各个都是饱学之士,然则虽然饱学,但大多未有真正在政事上历练。
毕竟,只要是在稷上学宫登记造册的学子,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口粮和银钱,自然他们也不必亲自下田劳作,整日乐得在学宫之中论战而争得名声,好为日后的仕途打好根基。
在大多数人心里,又何曾想过要亲下穷乡僻壤,与民同吃同睡,真正换得他们的衣食富足?
从墨家建立以来,稷上学宫中人早已经经历数代,不少人从生到死,始终都只是在这座殿堂之中,即便是垂垂老矣,却依旧惦记着能在稷上学宫一鸣惊人,流芳后世。
夏侯环视满堂,随后发出一声冷笑“在下看来,如今的稷上学宫乃是真正的大伪之源,养活了一群只会说不会做的饭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天只知道坐而论道,摆架子,装清高,却无一实惠于家国百姓。墨家拿着百姓进贡的黍米养活这么多闲人,前方战事焉能不败?”
话或许是实情,但终究还是有太多人无法接受这样尖锐的话语,短暂沉默之后的学子们谩骂潮再度响了起来,却已经不再有人尝试上去动手。
楼上的仲夫子望着楼下,谁也不知道他沉默了多久。
。
墨家学子们群情激奋,几次联名上书请国府出动大军剿灭,却始终没有回音,这非但没有使得他们怨愤平息,反倒是更加激烈。
“有意思。”在楼上的高易水突然笑了一声,“沧海的人居然敢站到台前了,说不定还有一场架好看,这比往年因为辩论恼羞成怒打架有趣多了。”
而蔡琰更是一脸期待,使得秦轲略有些无奈。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这些学子还顾及一些脸面,只怕不少人都会如高易水所说,挽起袖子冲上台去把夏侯狠狠地揍上一顿。
要知道,这些人虽大多是读书人,可不代表读书人就不会舞刀弄枪,相反,君子六艺里,御射两项都是重中之重。
有句话说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可若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完成君子的凛然大义?
因此,儒门之中武风极其浓郁,就连仲夫子那样精神修行者都是百步穿杨的好手,甚至还能轻易举起数十斤石锁,持刀斩狼不在话下。
稷上学宫向来不缺修行者,若这群学子里修行者足够多,就算来个小宗师也讨不了好。
申道皱眉看着夏侯,倒是没有如旁人一般举止激烈,但眼中却也充斥着不信任的神采,在这种敏感的时候,在这样重要的论战之中,这个沧海学子上台来到底是要做什么?
论道不诛心,这是稷上学宫的传统,哪怕有许多人守不住这一点,可申道对自己的要求却近乎严苛,所以心中虽然怀着疑虑,却依旧还是平静地道“远来是客,请说。”
“稷上学宫……果然好风度。”夏侯突然抬起头来,狂放道“可我却觉得这墨家见面不如闻名,令人大失所望,这就是墨家?这就是所谓的前朝正统?这就是所谓的墨家所谓的匡扶天下?”
谁都不知道他会突然说这样的话,整个大堂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几乎就像是火药突然被点燃一般,一瞬间就点燃了燎原野火,弥漫到了所有学子身上。
“这家伙是个疯子吗?”
“北边的蛮子,果然连一点礼节都不懂,还自以为天下无敌了。”
“把他拽下来!什么时候北蛮子也配议论我墨家大统了?”
无数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到了后面,不论是哂笑、嘲讽、愤怒,都发酵成为一群激昂喊杀之声,已经有不少人打算走上论战的台子,宁肯违反稷上学宫的规矩,也要把这个狂妄之徒教训一番。
反正稷上学宫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至于教训完了之后这个北蛮子还能不能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连楼上的秦轲也忍不住说了一声“他疯了,在这种地方犯众怒,是真的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随后他感觉到背上一股温暖贴了上来,一股淡淡的香味钻进他的鼻子,蔡琰的身体柔软轻盈得像是一团棉花,而她为了把楼下的情况看得更清楚,好像一只调皮的小猴子一样趴在秦轲的脑袋上。
她望着楼下眨眨眼道“哇哦,这个人真是胆大得很。阿轲,你得跟他学习学习。”
“啊?”秦轲被压着脑袋,只能瓮声瓮气地回答道,“我学习他怎么找死么……”
这世上,大概也没有几个人敢于面对稷上学宫的怒火。
纵观稷上学宫的历史,这座在城内已经耸立了数百年的建筑群之中,不知道孕育过多少高手,宗师境界至少有一百多人,小宗师超过五千,再算上小宗师之下……估计加起来足够能组成一支军队。
当然,这些高手们分别诞生在不同的时期,又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消亡,所以把他们摆在一起其实并不合理。但从这个数字上看,足以证明稷上学宫那深厚的底蕴。
可以想象,如果稷上学宫今天在场的学子们一旦愤怒起来,并且群起而攻之,就算是宗师高手,只怕也得暂避其锋。
站在夏侯对面的申道眼神中同样蕴含着怒意,但更多的是不解,他不认为眼前这个人上台来只是为了自寻死路,可他的行为也确实狂妄,让人不悦“阁下到底意欲何为?若是上台辩论,稷上学宫自然欢迎,也绝不会以家国偏见阻拦,可若你只是为了上来羞辱我等……”
申道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我想你应该知道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
但夏侯面对着这样多愤怒的学子,却依旧面不改色,只因为他并不是一个人,在他的背后,站着一个雄踞北方,如今已经有吞食天地之象的大国——沧海。
而他肩负在身的使命,也从来不必潜藏在黑暗之中。
“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夏侯原地转了一圈,蔑视地看着在场的学子,以气血修为发出的声音掀起了一股浪潮,强行压住了学子们的谩骂,继续道“墨家国事糜烂至此,若非王玄微王将军力挽狂澜,以一人之力稳住了东方战局,唐军早已经顺河直击国都。可即便如此,而尔等却依旧没有幡然醒悟。还在这里争吵不休,吵来吵去,说到底不还是为了日后在朝堂上的地位?”
夏侯把目光再度把看向申道,笑了笑道“申先生,我听说你在稷上学宫以辩才闻名已经有数年,我请问你,你可有为国府行过几份文书,踏勘过几处山川,上奏过几分卷宗,有没有为那些多年苦于被权贵盘剥的百姓争得几分田产?在我看来,以申先生之才华,去为官哪怕做个小吏,也能为国尽事吧?”
申道阴沉着脸站在原地,没有说话。
夏侯又把目光放到曾舆的身上,依然在笑“曾先生,听说你曾四处游学,对百姓大讲礼法仁义,这些话又曾救助过几个百姓?助他们不再贫苦,每年多攒几斗苞谷充饥?”
曾舆摇了摇头,相比较申道,他反而显得平和不少,只是遗憾地叹息一声“说来惭愧,我虽然游学过不少地方,也眼见过不少百姓疾苦,却始终没能有机会真正领政。”
“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不愿意吧?”夏侯的话好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曾先生自诩仲夫子得意门生,将来要做的是改变墨家的大事业,怎么能拘泥于一县之地?可朝堂之事,曾先生真能左右么?若是墨家十年内依旧不得改变,那些贫苦百姓是否仍旧还得苦下去?我听说,当年仲夫子可是当过一县的县令,十年辛劳,换来一县之地的百姓衣食富足,曾先生怎么看?”
曾舆注视着夏侯,突然双手相交深深作揖道“先生今日一言,如醍醐灌顶,曾舆受教,若有机会,曾舆定会不顾事之贵贱,以身作则。”
眼见曾舆这般虚心,夏侯倒是微微惊讶了一下,随后不由得心生几分敬佩,知道稷上学宫的士子风流终究还没有被如今这股风气做催垮,恭敬地行了礼,道“不敢当,曾先生能有此想法,是百姓之福。”
然后,他望向那群愤怒的学子们,再度提高声音“那么在座的诸位,又有几人,真正为百姓做过实事?须知,稷上学宫奉养诸位之黍米,尽皆民脂民膏,而诸位日日争吵,又换来了什么?”
平心而论,夏侯说得确实没错。
稷上学宫的学子们,其实各个都是饱学之士,然则虽然饱学,但大多未有真正在政事上历练。
毕竟,只要是在稷上学宫登记造册的学子,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口粮和银钱,自然他们也不必亲自下田劳作,整日乐得在学宫之中论战而争得名声,好为日后的仕途打好根基。
在大多数人心里,又何曾想过要亲下穷乡僻壤,与民同吃同睡,真正换得他们的衣食富足?
从墨家建立以来,稷上学宫中人早已经经历数代,不少人从生到死,始终都只是在这座殿堂之中,即便是垂垂老矣,却依旧惦记着能在稷上学宫一鸣惊人,流芳后世。
夏侯环视满堂,随后发出一声冷笑“在下看来,如今的稷上学宫乃是真正的大伪之源,养活了一群只会说不会做的饭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天只知道坐而论道,摆架子,装清高,却无一实惠于家国百姓。墨家拿着百姓进贡的黍米养活这么多闲人,前方战事焉能不败?”
话或许是实情,但终究还是有太多人无法接受这样尖锐的话语,短暂沉默之后的学子们谩骂潮再度响了起来,却已经不再有人尝试上去动手。
楼上的仲夫子望着楼下,谁也不知道他沉默了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