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外界怎么想这次杨东旭突然出现在李超人的宴会,而且最后临走时候还说了那么一句话。

    杨东旭不会蛋疼的向外面确定自己的意思,说,“没错,就是我就是那个意思!”

    总之这件事情也是越传越邪乎,只不过双方当事人似乎像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一样该干嘛干嘛。

    随着经济的发展晚的夜市也逐渐变得热闹起来,早些年的燕京只有三里屯那边夜里算是热闹灯亮着的。现在整个燕京几乎都是不夜城。

    以前的时候人们基本都是白天出来逛街,比如说去大商场,逛潘家园,又或者去茶楼、戏院听戏。

    现在很多活动都改在晚了,或者说晚比白天热闹。而且晚年轻人比老年人多。

    比如说茶楼和戏院这样的地方,白天的时候今本都是退休的老大爷和一些不需要班又不愁生活的闲散人。周六周末才有一些年轻一些的客人。

    晚老人都回家睡觉了,下了班的班族们中年一代的客人开始在茶楼和戏院中看看相声听听戏。年轻一些的喜欢去酒吧、KTV,平民一些的坐在路边摊撸串。

    总之晚的燕京感觉更有烟火气,白天的燕京就好像加足油门的发动机,总有一种紧迫感,让人不敢轻易停歇下来。

    杨东旭抱着小文武,小文武瞪着大眼睛看着抱着自己的这个男的,虽然不害怕,但那表情似乎再说,“你小子是谁,干嘛抱着我?”

    这么小的孩子没什么记忆,基本分开一段时间再见面的时候就会出现陌生感。不过这种陌生感来的快消失的也快。

    比如说杨东旭早晨到午到的燕京,开了个会下午回家和小文武相处到现在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

    从一开始看到他盯着看,根本不让抱躲着,到现在抱在怀里父子间的陌生感正在快速消除。

    就是莫名的奇妙的一转头,看到抱着自己的是个男的,不是平常熟悉的妈妈。这个小家伙会楞一下,然后出现此时“你小子是谁”的表情。

    不过愣了一下之后不哭也不闹,愣愣的看着一会儿,似乎想起来什么,又或者血浓于水的熟悉让他本能的有种依赖感。

    所以盯着自己老子看了一会儿之后,小家伙开始转头看着四周熙熙攘攘的人流。一般情况下百茜带小家伙出门,小家伙是看不到这么多人的。

    因为人多的地方百茜怕吵闹吓到孩子,所以基本带着孩子外出的时候,都是去肃静一些的公园,又或者一些比较高档的专卖店什么的,环境安全且安静。

    像现在这样来到茶楼这边听相声还是第一次,吵闹的气氛并没有让小文武吓到,反而有点小兴奋。

    “怎么想起来听相声?”在服务员的带领下,一家人来到一个视野极好的位置,百茜看着茶水点心的菜单随口问道。

    “这不是现在面积极鼓励发展文化产业么。面的意思是除了现有比较火热的影视娱乐文化产业需要继续积极进取。

    一些老的传统文化产业,比如说相声、戏曲等等这些年一年不如一年? 找到海纳这边来。让看看能不能结合现代娱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给老的文化产业找找复兴的路子。”

    “这个不大容易吧?”百茜眉头挑了一下。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燕京人,对于戏曲和相声这两个传统文化娱乐业知道的肯定比其他人多一点。

    毕竟老一辈人都喜欢听戏? 当年百老爷子还在世的时候,最大的爱好就是到茶楼? 戏院里听听戏。百茜小时候没少陪爷爷一起过来。

    听得多了,见得这两个产业里面的大拿多了? 小时候还好奇跑到京剧院那边掉了不少天的嗓子,后来兴趣淡了才没有继续学。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咪\\咪\\阅读\\app \\mimiread\\ 】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因此对于这里面的事情多少了解一些。先说这两个行业的衰败,一个原因肯定是没有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毕竟现在经济发展很快一天一个样? 跟不肯定就要被淘汰?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传统行业的弊端——论资排辈!

    比如说相声和戏曲这两个行业? 你师承谁,谁是你的领路人? 是不是根正苗红,师傅在这个圈子里是什么地位,你又是什么档次......

    总之就是个人能力那是排到倒数第几。和个人能力无关的老师名号、年龄大小、来这边说相声有没有拜码头、去别人的地方唱戏有没有给拜帖等等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和基本功技艺无关的头衔都分量很足你可以台了? 但说的相声不好笑,唱的戏曲嗓子不行唱的没味儿,你怎么让观众留下来?

    总之这两个行当等级制度森严的和以后的韩国娱乐圈有的一比。小辈儿再有能力也要当孙子。

    即便你很懂礼貌,很懂得尊敬长辈,也不行? 从身份到辈分? 再到台的收益,你要全方位的当孙子,就着还要看那些所谓的长辈们心情如何,要不要赏给你饭吃。

    所以这两个传统行业,这些年出彩儿的新人越来越少。这两个节目现在最大的亮点也就在春晚了。而且感觉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基本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

    以前农村有钱人过大寿什么的,喜欢请戏班来唱戏。现在会请歌舞,再有钱的请马戏团什么的,或者干脆搭建个舞台,自家有才的人去唱歌一起欢乐。

    总之戏曲不再是必须的节目。这一点在商业活动中尤为的明显,很早之前商铺开业,那也是要请戏的。

    改革开放之后很多地方开业开始弄剪彩仪式,南方还有舞狮。再后来影视业快速发展,一些大商场开业开始请明星站台唱歌什么的。

    戏曲已经很久看不到踪影了,戏曲如此相声也基本差不多。所以每年全国人民除了看春晚的时候,重温重温这两个传统文化,平常生活中基本接触不到。

    受众面开始锐减,这两个行业自然就越来越越艰难,以至于在过些年都快到了让人遗忘的地步。

    新的风气吹不进去,老一辈坚持传统的时候,稍微改革就说是数典忘祖是大不敬,是对祖师爷和长辈们的不尊敬,是......

    总之就是,我跟不时代了,但我就不改,而且我还没错。你为了顺应时代稍稍做些革新,那就是你不对,你不配唱戏,你不配说相声,你根本不能算这个行当里的人,你给我滚!

    “说难的确难,说容易也容易,就看怎么改,或者说有没有资本愿意注入资金来改。”杨东旭逗着怀里的儿子开口说道。

    救活相声,救活戏曲,这事儿说难的确难,说容易也容易。比如说戏曲很多年轻人听不懂,能听得懂的除了老头老太太,中年人一代要挣钱养家没时间听。

    想要重新注入活力,那就融合一些现代元素,比如说把戏曲融入现代歌曲中就是个很不错的尝试。

    一世杨东旭重生之前的时候,有不少加入了戏曲元素的歌曲都很火,而且听起来很有味道年轻人也喜欢。

    歌曲中戏腔一出甚至给人一种十分惊艳的感觉,那独特的穿透充满韵味的嗓音让人很是回味。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革新方向。

    同时目前戏曲中的传承人有真功夫的不少,有武功底子的可以向武打小生,武打女星路子发展发展。

    这要是最后成为明星,一说身份是戏曲出身练的基本功,到时候偶尔在微博,或者新闻采访的时候吊几下嗓子,粉丝肯定拍手鼓掌,这无形之中就推广了戏曲的影响力。

    再比如说传统文化产业,戏曲完全可以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例如杨东旭是皖省人,皖省比较火的戏曲是黄梅戏。从小到大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皖省人,杨东旭自己都以为黄梅戏就那么几段。

    一段是《女驸马》,一段是‘树的鸟儿成双对......’这几句,其他的完全不知道还有啥黄梅戏。

    但这并妨碍一些皖省旅游景点中,一些身穿古装的女驸马扮演者给游客带来的惊艳感。

    中年一代人不是要养家没有时间听戏吗?

    那就把戏院搬到旅游景点去,不用遵从传统搭台唱戏,所有唱戏的人玩一下古装cosplay,领头的找些俊秀的姑娘和小伙。

    这古装一穿味道就有了,然后《女驸马》一唱从游客中间穿过,节目效果满满游客也喜欢。

    要是有心思的再在景点地方开一家传统汉服的服装店,历朝历代的服饰都摆。就算游客买了感觉浪费,因为回家肯定不会穿出门,也可以出租嘛。

    这样传统戏曲、传统文化加传统服饰,再来一点民俗小吃,古代客栈住宿什么的,一条完整的传统文化产业链打造完成。

    游客天南地北的都有,这次体验爽了回去一说,再拿出拍摄得照片显摆一下,景点生意和传统文化宣传都有了。

    总之只要想做,有人愿意去做,这两个传统娱乐产业复兴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你准备接下这个活?”

    “不是非要接,富真那边不是在做全国给地,还有全世界做旅游投资嘛。既然面打招呼了肯定要给点面子。

    所以我准备在老家找个景点弄下黄梅戏和传统文化与古代景点旅游双结合尝试一下。成功了算是一份成绩,没成功也算是做了面肯定不会再说什么。”

    从内心深处来讲,杨东旭还是很喜欢宣扬传统文化产业的,不然他也不会下死力气扶持中医。

    所以力所能及能做的,他还是很乐意做一做的。

章节目录

重生之时代先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执笔乱红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执笔乱红尘并收藏重生之时代先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