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8年的台江内海,宽度是5公里,长度是12公里。大批美丽的泄湖沿着台江南北两端分布开来,这种情况会一直延续到后世,泄湖群最终变成了供游客取景的湿地公园和渔场。

    而今在穿越众治下的台江,已经有了后世港口的风范。

    首先是航路。

    早期的台江由于泥沙淤积,很多地方水深只有13米,是不能通行货船的。而穿越众自从有了挖泥船以后,首先就是清理出了一条从赤崁码头直通大员航道口的主航路,然后沿途布置上浮标。

    至于其他地段,眼下挖泥船正在拓宽航道,暂时还顾不上清理。尽管如此,但是港务局依旧用各种外观不同的浮标,给台江海面规划出了功能区块包括近海货运,以及短途客运在内的浅吃水小船,现在都有了专用航道。

    而这些整齐划一,线条流畅的专用小艇,则是台江船厂成立以来的主力作品。

    坐落在台江东北角的船厂,自成立以来,有鉴于各方对船只的需求大增,所以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中。人手增加,厂区陆续向北方延伸,规模越来越大:长达几百米的的各式船台上,蚂蚁般的船厂工人每天都在围着一些船架忙碌,机器轰鸣,嘈杂繁闹,场面热烈。

    当然了,规模大不代表技术含量高,目前占据了船厂大部分地段的,依旧是小艇工作段。

    这些制造小艇的工段相当简陋,其实就是在沙地上挖了个浅坑。新手通常要造两三艘小艇后,才能谈得上入行,然后再专精修炼某一项技能。

    而被穿越众称之为项目经理的大匠,则是稀缺物品,通常一个人要负责两三个小艇工段。

    明嘉靖以后,传统的“轮班”制由于匠户逃亡太多,已经事实上破产,改成了官府收取工役银的折算制度。而到了崇祯年间,真正有手艺的工匠,包括船匠在内,这些人虽说社会地位低下,但实际上都是中产阶层,是很难变成流民的。

    摩云观里收罗的工匠,很多都是用白花花的银子,或雇,或买,还有就是从牢里赎出来的在押罪犯,赌徒之类的货色。

    这些人被收罗来后,首先要做的,是学习语文和数学。

    传统工匠有个极度令穿越众头痛的问题:这些人大多都不识字,搞生产全靠死记硬背下的几样固定模版,生搬硬套,毫无创造力。

    在摩云观里学习一段时间的基础语数后,这些人来到大员还要继续深造边生产边学习。学习内容会渐渐侧重于一些单位换算,简单几何,测量方面,船匠和木匠们则会接触到木材的膨胀系数表这些专科内容。

    一部分善于学习的人,很快就变成了工匠里面的佼佼者。这些被理论知识武装起来的人,现如今在台江船厂都当上了“项目经理”。这个职务不是白给的,最起码的要求:他们要能看懂穿越众给出的船舶图纸,并且指导工人把实物造出来。

    “台江货运一型”和“台江客运一型”这两种建造数量最多的小艇,是台江船厂自行研制开发的基础船型。

    说是自行研制,其实船厂只是提供了要求和各种环境参数。两种船体的详细图纸,是曹总从后世找专业的船舶设计公司,经过各种计算机技术设计测算并且检测后,用硬盘带回大员的。

    当前穿越众简陋的工业能力,根本谈不上“设计”这一说。无论是窑区的设备,还是船厂的船舶,实际上都是“拿来主义”直接进口成套设备,或者进口关键零件,然后再粗陋的仿制出其他部位。

    以乔正泰为首的船厂诸公,也面临着同样问题:他们可以拿出上百种已有的小艇图纸和数据,但是关键的是,哪一种最适合眼下的条件?或者全部造出来挨个实验?

    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历史上那些经典船型,小到木帆船,大到钢铁战舰,这些图纸和数据,如果用21世纪的工业设计标准过一遍的话,一定有很多可以改良的地方。

    穿越众这点简单的人手和设备,根本不可能完成船舶设计工作。设计不是那么简单的,各种图纸的定稿,都需要有经验的设计团队,辅以大量的计算,模拟设备才能搞定。

    在不远的未来,某势力会陆续建造出各种木质风帆战舰,运输船,铁肋木壳战舰,铁甲舰,战列舰

    以上这些品种繁多,功能各异的船只,曹川都已经在后世的船舶设计公司下了订单。这些经过全方位改良后的船舶,会以最高的航行效率,最佳的结构布局,最优美的线型,在穿越位面驰骋七海,布武全球。

    说回小艇。跑货运的“台货一型”,是根据当前的台江运输环境而设计制造的。

    该型船平底,使用中式硬帆,用滑轮组升降帆面,载重2吨,23人就可以轻松操作。

    作为专门在赤崁窑区基地之间跑运输的小艇,这款船吃水浅,速度快,载货稳,相当实用。用滑轮组升降的中式硬帆,既节省了人力,又能保证船只在大多数风向下都可以正常工作。

    良好的操控性,使得一些老船工在涨潮的时候,甚至可以不用从北线尾岛外围绕进新港溪。这些人驾驶着卸完货的空船,从赤崁码头直接冲进台江北面的泄湖区,仗着路熟,一路惹起万千水鸟,就这么抄近路钻进了新港溪。

    和宽扁的小货船不同,1艘专门用来载人的客运型小艇,用的是洁白的帆布纵帆。这种小艇船体修长,线条优美,航速飞快,每天都会在台江来回载运人员。

    不过这种小艇眼下有个缺点:数量不能造太多。

    原因很简单:缺乏帆布。

    尽管窑区用进口零件出了织布机和用来弥合大型帆布块的熔接机,但是原材料始终跟不上消耗。

    穿越众没有足够的运力从江南进口棉花,台湾也不适宜种棉,而农业部门大批种植的亚麻,苎麻这些纤维作物,还没有到成熟期,有限的帆布要优先保障乘风号这样的主力风帆舰使用,所以只能跑近海的小艇,暂时不会造太多。

    台江船厂除了数量最多的小艇工段之外,技术含量高一点的单桅和双桅帆船也在建造中。

    这两种船都是脱胎于荷兰人在16世纪就出现的双桅纵帆船。速度飞快,上缘斜桁帆,标志性的长艏斜桅是这种船的特征。

    在18世纪的北美,纵帆船开始广泛用于需要速度和抢风航行能力的场合,例如贩奴和海盗船。而这种帆装也常见于渔船,探险船,到19世纪后期,有超过2艘双桅纵帆船在五大湖区运送货物。

    所以说,纵帆船是一种全能型船只。除了在载货量方面比不过慢吞吞的大肚货船外,其他方面堪称完美,是真正的多面手。

    现如今正在船台上建造着的,就是两艘经过后世设计改良后的纵帆船,一艘单桅,一艘双桅。

    单桅船船长22米,双桅长3米,两艘船外型大同小异。未来这两艘船建成后,会配备上火炮和士兵,海军会测试船只在海峡内的巡航,战斗和运输能力,一旦测试完毕,这两种船型都会大批量建造,作为海军的主力舰种来使用。

    由于这两艘船是船厂第一次建造长度超过2米的中型船,所以船厂里的穿越众高层也相当重视,最近一段时间,船台上聚集了大量的熟练工和四个项目经理,而且每天都会有两名穿越众高层参与工程建造。

    在船厂最北端,是目前穿越众仅有的一座干船坞。

    这座船坞新建成不久,之前用来维护乘风号这种加装了电子仪器和动力设备的特殊船只。

    而最近一段时间,包括厂长乔正泰和几个机械部门的穿越众在内的,船厂真正的技术力量,都聚集在了船坞里。

    船坞正中间停放着的,是一艘大福船。

    这艘名叫“瑞安”号的8料福船,是从福州买回来的。

    前段时间派去福州布局的福州站同仁,到福州的第一时间,就采购了瑞安号和一船铁料,迅速驶回了大员。

    在大员把货物卸空后,瑞安号就被关进了船坞,开始了一系列改造。

    西贝货“曹川”,在不久后就要去福州面见熊文灿,而届时瑞安号正好可以改造完毕,担任使船。

    无论是老熊本人,还是穿越势力,都不希望在正式招抚之前就泄露出消息。而且本次出使,说不得使节团还要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所以,由张冬东扮演的“曹川”这次去福州,实质上是一次秘密行动。

    既然是秘密行动,那么停在福州城外码头上的,自然不会是沙船广船夹板船,唯一不引人注目的,只能是福船。

    所以瑞安号这艘用料还算不错,8成新的福船,就被摆上了穿越众的改造台。

    瑞安号需要改造的项目还是很不少的。

    船体结构需要加强,船舱需要重新分割,还要安装电子仪器,动力系统,包括机枪巢在内的一些隐蔽部位,也要留出位置。

    7真人小姐姐在线服务,帮你找书陪你聊天,请微信搜索热度网文或rd444等你来撩

    :书友们,我是素罗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章节目录

旅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素罗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素罗汉并收藏旅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