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竹娴嘴里,徐泽得知了更多李清照来之罘女学后的事迹。

    诸如其人私自离家,仅带了一个侍女;

    或是不修妇容,素面待人,行止慵懒随意;

    或是席间宴饮酩酊大醉,而后聚众博戏,等等。

    这些,徐泽都不甚在意,毕竟这是她的私人行为,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都不管,

    他一个外人,管不了,也管不好,更不能管。

    但作为大宋词坛超人气巨星,李清照淡出公众视线十余年后,

    一朝复出,当然少不了佳作频出,以此宣泄多年避世的苦闷!

    此举,自然又会吸各地仕女云合景从,

    让李清照在登州狠圈一波粉的同时,

    也把之罘女学的办学方向再次给带偏——真要成诗社了!

    其实,徐泽对办诗社没有一点偏见。

    他一直都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诗词歌赋是当之无愧的华夏文明瑰宝,是能够穿越千年,古今共赏的艺术形式。

    只是,此时不比人人能吃饱饭、人人能读书的幸福后世,

    就算徐泽致力于“普及”教育,但此时勉强能普及的,顶多是识字和数算的“小学”阶段。

    再往上走的知识进阶,也想普及的话,就不是现在的生产力能够满足的了,

    越往后走,必然有更多人会分流,这不是他一个穿越者的意志就可以改变的现实。

    诗词歌赋的问题在于,除了极少数天赋奇才者,

    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法靠这个混饭吃,

    大多数处于温饱线上下的人,根本没法在此道上投入过多精力,

    由此,导致这些艺术形式有一定的隐性门槛的,逐渐被“高端化”。

    开拓海东、攻破开京、逼得高丽和金国签订城下之盟等高光时刻,

    徐泽就曾诗兴大发,真的很想吟诗一首,“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可惜,憋了几天,硬是屁都没憋出一个来。

    没办法,这方面真要靠老天爷赏饭吃,羡慕不来。

    徐泽办女学的初衷,是开启民智,解放生产力,

    教学的对象,是绝大部分“劳动人民”家的女儿。

    诗词兴趣班是要保留的,

    但“小学”进阶知识、实用技术培训等,才是主流。

    要是办成了纯富家才女展示才华的诗社,又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李清照如此高调的行为,也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很多原本打算送女儿入学,以求超脱阶层的父母,逐渐打起了退堂鼓。

    这就是典型的客大欺店,小庙不敢容下大菩萨的道理。

    只是现在,到了这一步,徐泽反而不好立即就出面处理此事了。

    首先是李清照已经把话题炒起来了,她的一举一动都是万人瞩目,

    甚至比徐泽这个大宋头号“反骨仔”受到的关注度还要高。

    没办法,文艺明星的热度就是比政治人物高,自古皆是如此。

    嗯,后世某位建国同志除外。

    再则,好男不跟女——

    啊——不对!

    徐泽有自知之明,大庭广众之下,他未必辩得过这位才思敏捷的大家。

    徐某人平日里装得挺斯文,骨子里却是实实在在的粗人。

    其人最擅长以势压人,话术打击之类的粗暴手段。

    但这种手段,对付起柔弱女子却不好使。

    万一李清照受不了打击,哭哭啼啼,甚至做出某些不理智的行为。

    那场面,想想都头大~

    而若带着赵竹娴与其私下相见,这“绯闻”怕是很快就能传到大理国去。

    李清照这个身份,代表的不仅是本人,她还是“翘家出走”的赵明诚之妻。

    这还是大宋,徐泽就算不为自己的脸面考虑,也不能不顾忌李清照的名声。

    其人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现在就解决李清照之事的想法。

    而是修书一封,派人去青州,寻在外浪荡的赵明诚——赶紧把你媳妇领回家!

    女学本来就不是当务之急,办得好固然惊喜,暂时办成了诗社?

    就诗社吧——

    正好可以用此事来麻痹大宋君臣,也不算全是坏事。

    徐泽是争霸天下的穿越者,要处理的大事多不胜数,不可能在女学一事上操太多心。

    何况,当前,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亟待处理。

    同舟社改组,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

    各职司的运行情况出现了层次,有高有低。

    眼皮子底下的登州还好,靠共建会之前的组织惯性运转,也不会有多大的事。

    一海之隔的辽东,运行效果就差得远了。

    徐泽之前在辽东所见,皆不甚满意,

    少了同舟社原本的一套行政班子压阵,

    才过去几个月,很多政策就开始变形走样了。

    倒不是有人敢故意唱反调,或者搞阳奉阴违软对抗,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这批官员能力的确有限,暂时还适应不了社务部下达的各种政令指标。

    也有风俗差异太大,各曹下达政令前,缺乏对辽东实际情况的研究。

    既有辽东起步晚,管理基础更薄弱的客观现实,

    也有交通和通信手段落后,政策指导、反馈都不及时的原因。

    没办法,客观现实如此,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至于距离更远,管理基础也更差的海东郡、瀛州、新安州等地,

    就只能通过下达指标性政策,督导各地“自治”了。

    针对这一问题,徐泽与赵遹、宗泽(已经开始代理吏曹曹首之职)等人深入研究后,拿出了三条改进意见:

    第一,设立辽东南郡巡察司。

    巡察司置监御史一名,属僚若干,

    由文登县令刘仁瞻出任首任辽东南监御史,其职缺则由复宁州观察使韩观接替。

    监御史主要职责有四点:

    一是监督各州县官员履职情况,并反馈各地政令落实上的实际困难;

    二是监察官员以权谋私、执法不公、懒政怠政等行为;

    三是限制大户发展,打击州县官员与地方大户相互勾结;

    四是采集民情风俗,推进辽宋两地民风混同;

    其实,设置监御史一职,并非临时起意,

    之前同舟社改组时,徐泽就有这方面的想法,

    只是彼时,同舟社极度缺乏治理地方官员。

    徐泽也不能确定哪些官员会留下来,手下根本就没有合适的人选。

    第二,有计划地推进治下各地官吏交流任职。

    不仅仅是基层一线的地方官,还包括社务部各曹官员,

    条件允许的话,除少数特殊岗位外,其余的最终都要轮岗。

    同舟社治下各地基础不一,民风迥异,经济差异极大,

    不深入一线了解实情,获取最真实的信息,

    就只能坐而论道,闭门造车,所有的政策必然会浮在面上。

    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事关同舟社事业的成败,必须坚持。

    第三,制定年度发展计划。

    各部、曹都要制定,一年、两年和三年的计划全要。

章节目录

水浒新秩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江湖野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湖野人并收藏水浒新秩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