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当头,数次出使同舟社的尚书左丞张邦昌再次临危受命,北上联系叛将徐泽。
其人十天因前骑马磨烂的大腿刚刚有些好转,又忍痛跨马,再次磨出一裤子血。
刚进入滑州境内,就被一队兵士扣了下来,随后安排使团住到一间独立民宅之中。
张邦昌每次到同舟社掌控的地域都会被扣,然后等待徐泽进一步的命令再决定其接下来的行程,其人对这套流程已经习惯,倒是没有吃惊。
结果这一等,就是整整两天。
这次可不比去年入京东请徐泽出山平灭方腊之乱,当时的形势也危急,但和现在相比就没有可比性了。
如今的形势下,两天的时间都足够改朝换代了,等使团被放出来,是不是要直接拜见新天子?
张邦昌多次提出抗议,要求放自己等人出来去见徐泽。
但看管使团的队正是个实心眼,从头至尾就一句话“俺不知道,俺的任务就看着你们”。
眼见出使任务可能会失败,大宋即将覆亡,张邦昌心忧如焚,因之前连番劳累,大腿上的旧创未愈又添新伤,再加上着急上火,其人竟然直接病倒,高烧不退。
幸好随徐泽南下的安道全及时赶到,为其施针下药,才保住了张邦昌的一条性命。
徐泽其实早就到了韦城,得知刘延庆再次逃脱并快速向南进入开封府后,他就赶紧处理完大名府诸事并立即率部南下。
其人之所以要让张邦昌在韦城等两天,倒不是为了故意制造紧张氛围好在与朝廷的谈判中狮子大开口,以如今的形势,同舟社根本用不着这样。
主要原因是配属给王禀进京勤王的大名府兵马行动迟缓,耽误了时间。
实话说,出兵前,徐泽就对赵宋的弱和烂已经有很深的认识,但真没想到会烂弱到这种层次。
童贯统率“数十万”大军北上,与同军还没开打就直接崩溃的操作也太逆天了。
这样说崩就崩的赵宋,让意图“维护稳定”的徐泽万分无奈。
无能的赵宋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但在其被同舟社取代之前,还得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能随便撂挑子说崩溃就崩溃。
徐泽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个还算忠心王事又有能力的王禀,当然要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平叛统制王禀的英雄事迹:
王禀受童太师之命前往马陵道口镇与徐泽谈判,途中发现叛军异动,果断改变方向,进入大名城,并说服守军听其调遣。
南乐镇“之战”,朝廷大军不战自溃,同军抓获大量俘虏,志得意满的徐泽无视大名城仍未被攻克的实际,立即分兵南下,意欲威逼东京。
探知这一情况,王禀果断抓住战机,率大名府兵马突袭押送俘虏的同军后队,成功解救大部分被俘将士。
随后,王统制又抓住叛军南下的空挡,且战且走,一路南下,突破叛军数道防线。
徐泽部叛军之所以到了京畿边却停顿不前,并拒绝接见天使,就是因为后路起火,其人需要调集大军围堵王禀部。
但战略上的短视导致战术上的被动,注定了贼子的企图必然失败。
至今日,英勇善战的王统制已经甩掉叛军的围追堵截,由胙城进入开封府酸枣县,成功带回了两万历经血战的大军,这正是朝廷当下最急需的精锐力量。
徐泽原本答应给王禀三万人,但长跑名将刘延庆的快速转进打乱了之前的计划,在快速奔袭且途中接连大战的情况下,王禀还能带回三万人就太离谱了。
其人相信这个传奇很快就能传遍赵宋朝野,真实性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急需这样的英雄故事稳定民心士气。
就像开战后就一路溃逃的刘延庆不仅没被追责,还被朝廷任命为四壁守御使一样,为朝廷带来希望和底气的王统制也必然要平步青云。
摄于王禀敢战能战的威名,徐泽终于认清了自己底蕴不足的现实,放弃了观兵东京城下威逼朝廷的想法,转而寻求以谈判手段获得更大的利益。
张邦昌拖着病体与徐泽谈判的同时,东京城中,朝廷正在举行迎接率部转战数百里归来的王统制的入城仪式。
东京百姓欢声雷动,喜迎英雄归来,仿佛危机成功解除,贼首徐泽已经授首一般。
道君教主皇帝有些病态亢奋,接见王禀时,两次提到“昊天玉皇上帝诏谕朕,大宋江山还有三百年国运,朕顺天应人,必不被天帝弃”之语。
天子的吉庆之语自然博得众臣的一致附和,皆颂大宋千秋万载,国运不衰。
至于自叛军南下后,皇帝在“跑与不跑”问题反复纠结接连数日癫狂胡为的事,聪明的大臣们自然是选择性遗忘了。
王禀生怕天子头脑发热,当面配合皇帝演戏鼓舞士气,大讲自己的英勇善战。
私下里却不敢隐瞒,“如实”讲述了南乐镇大败的真相,以及自己率部南遁途中的狼狈不堪和种种巧合,坦言同军战力彪悍,朝廷兵马无法与其野战。
王禀此举反而赢得了教主道君皇帝的好感,视其为忠直有担当的好臣子。
虽然不知具体实情,但包含四壁守御使刘延庆在内的众多官员都对王禀的传奇故事持怀疑态度,若叛军这么好突破,童太师也不会至今下落不明了。
但经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侍天至诚的长生大帝君赵佶终于感动了自己在天界的父亲昊天玉皇上帝,被赐予沟通天地的能力。
臣子们王禀率军突围中的“巧合”越多,天子就越发感觉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天父昊天已经指引了所有的一切。
王禀突围途中的种种巧合恰好是昊天显圣,蒙蔽了徐泽小儿,使其昏招迭出。
天子委王禀以都统制,令其统东京城外现有兵马驻守阳武、酸枣、长垣、封丘一线,以阻挡叛军南下。
一日后,大病未愈的张邦昌匆匆赶回东京城,带回了昊天玉皇大帝进一步显圣的明证:
贼首徐泽表示无意进京冒犯圣天子,同意听从朝廷旨意撤兵。
其人十天因前骑马磨烂的大腿刚刚有些好转,又忍痛跨马,再次磨出一裤子血。
刚进入滑州境内,就被一队兵士扣了下来,随后安排使团住到一间独立民宅之中。
张邦昌每次到同舟社掌控的地域都会被扣,然后等待徐泽进一步的命令再决定其接下来的行程,其人对这套流程已经习惯,倒是没有吃惊。
结果这一等,就是整整两天。
这次可不比去年入京东请徐泽出山平灭方腊之乱,当时的形势也危急,但和现在相比就没有可比性了。
如今的形势下,两天的时间都足够改朝换代了,等使团被放出来,是不是要直接拜见新天子?
张邦昌多次提出抗议,要求放自己等人出来去见徐泽。
但看管使团的队正是个实心眼,从头至尾就一句话“俺不知道,俺的任务就看着你们”。
眼见出使任务可能会失败,大宋即将覆亡,张邦昌心忧如焚,因之前连番劳累,大腿上的旧创未愈又添新伤,再加上着急上火,其人竟然直接病倒,高烧不退。
幸好随徐泽南下的安道全及时赶到,为其施针下药,才保住了张邦昌的一条性命。
徐泽其实早就到了韦城,得知刘延庆再次逃脱并快速向南进入开封府后,他就赶紧处理完大名府诸事并立即率部南下。
其人之所以要让张邦昌在韦城等两天,倒不是为了故意制造紧张氛围好在与朝廷的谈判中狮子大开口,以如今的形势,同舟社根本用不着这样。
主要原因是配属给王禀进京勤王的大名府兵马行动迟缓,耽误了时间。
实话说,出兵前,徐泽就对赵宋的弱和烂已经有很深的认识,但真没想到会烂弱到这种层次。
童贯统率“数十万”大军北上,与同军还没开打就直接崩溃的操作也太逆天了。
这样说崩就崩的赵宋,让意图“维护稳定”的徐泽万分无奈。
无能的赵宋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但在其被同舟社取代之前,还得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能随便撂挑子说崩溃就崩溃。
徐泽好不容易抓住了一个还算忠心王事又有能力的王禀,当然要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平叛统制王禀的英雄事迹:
王禀受童太师之命前往马陵道口镇与徐泽谈判,途中发现叛军异动,果断改变方向,进入大名城,并说服守军听其调遣。
南乐镇“之战”,朝廷大军不战自溃,同军抓获大量俘虏,志得意满的徐泽无视大名城仍未被攻克的实际,立即分兵南下,意欲威逼东京。
探知这一情况,王禀果断抓住战机,率大名府兵马突袭押送俘虏的同军后队,成功解救大部分被俘将士。
随后,王统制又抓住叛军南下的空挡,且战且走,一路南下,突破叛军数道防线。
徐泽部叛军之所以到了京畿边却停顿不前,并拒绝接见天使,就是因为后路起火,其人需要调集大军围堵王禀部。
但战略上的短视导致战术上的被动,注定了贼子的企图必然失败。
至今日,英勇善战的王统制已经甩掉叛军的围追堵截,由胙城进入开封府酸枣县,成功带回了两万历经血战的大军,这正是朝廷当下最急需的精锐力量。
徐泽原本答应给王禀三万人,但长跑名将刘延庆的快速转进打乱了之前的计划,在快速奔袭且途中接连大战的情况下,王禀还能带回三万人就太离谱了。
其人相信这个传奇很快就能传遍赵宋朝野,真实性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急需这样的英雄故事稳定民心士气。
就像开战后就一路溃逃的刘延庆不仅没被追责,还被朝廷任命为四壁守御使一样,为朝廷带来希望和底气的王统制也必然要平步青云。
摄于王禀敢战能战的威名,徐泽终于认清了自己底蕴不足的现实,放弃了观兵东京城下威逼朝廷的想法,转而寻求以谈判手段获得更大的利益。
张邦昌拖着病体与徐泽谈判的同时,东京城中,朝廷正在举行迎接率部转战数百里归来的王统制的入城仪式。
东京百姓欢声雷动,喜迎英雄归来,仿佛危机成功解除,贼首徐泽已经授首一般。
道君教主皇帝有些病态亢奋,接见王禀时,两次提到“昊天玉皇上帝诏谕朕,大宋江山还有三百年国运,朕顺天应人,必不被天帝弃”之语。
天子的吉庆之语自然博得众臣的一致附和,皆颂大宋千秋万载,国运不衰。
至于自叛军南下后,皇帝在“跑与不跑”问题反复纠结接连数日癫狂胡为的事,聪明的大臣们自然是选择性遗忘了。
王禀生怕天子头脑发热,当面配合皇帝演戏鼓舞士气,大讲自己的英勇善战。
私下里却不敢隐瞒,“如实”讲述了南乐镇大败的真相,以及自己率部南遁途中的狼狈不堪和种种巧合,坦言同军战力彪悍,朝廷兵马无法与其野战。
王禀此举反而赢得了教主道君皇帝的好感,视其为忠直有担当的好臣子。
虽然不知具体实情,但包含四壁守御使刘延庆在内的众多官员都对王禀的传奇故事持怀疑态度,若叛军这么好突破,童太师也不会至今下落不明了。
但经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侍天至诚的长生大帝君赵佶终于感动了自己在天界的父亲昊天玉皇上帝,被赐予沟通天地的能力。
臣子们王禀率军突围中的“巧合”越多,天子就越发感觉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天父昊天已经指引了所有的一切。
王禀突围途中的种种巧合恰好是昊天显圣,蒙蔽了徐泽小儿,使其昏招迭出。
天子委王禀以都统制,令其统东京城外现有兵马驻守阳武、酸枣、长垣、封丘一线,以阻挡叛军南下。
一日后,大病未愈的张邦昌匆匆赶回东京城,带回了昊天玉皇大帝进一步显圣的明证:
贼首徐泽表示无意进京冒犯圣天子,同意听从朝廷旨意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