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集兵马,这么大的动静,是人都能知道庐江发生大事了。
在庐江潜伏的探子,趁着城门未关,向四面八方传递他们见到的消息。
庐江的一举一动,全部在监视之中,刘枫可以探查大厅内官吏有没有内鬼,甚至士卒们。
但整个庐江,那么大,谁忠谁奸,难辨也。
他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开着洞察之眼,虽然不要钱,但伤心神。
于此时,刘枫来到了家中,跟妻子、父母辞行。
毕竟,领兵出城一趟,少数也要数日才能回来。
......
龙舒城下。
"杀啊!"
喊杀声。
三万贼寇聚拢,黑压压一片,连成数里,声势浩大。
但细细看去,就会发现,贼寇众多,但却围而不攻。
"大当家,我们撤吧,这龙舒围了够久了,又打不进城里。
此次,得了这么多粮草,够我们吃大吃一段时间的。"
一个贼匪头目道。
"秦先生,你说撤不撤?"
"陈宗帅不能撤,此时撤了,我们所做的努力都前功尽弃了。
你不想要龙舒等四县了?
一旦事成,庐江攻下,你们不光有封地,还都有重赏,加官进爵更不在话下!
而且,再说了,等到庐江郡治传来消息再撤,也不迟!
我们不是在必经之路,沿路安排了探马打探了吗?"
秦先生一副儒服华冠,书生模样,他言语透露着自信,继续以利诱之道。
"听秦先生的,不过,秦先生,吴侯要说话算数,吾等出人出力,拿下庐江后。
大别山一代诸县都归吾治下,可不要到时,出尔反尔,言之无信啊!"
陈策想到文书上具名四县都归他治下,还挺美,一旦庐江攻克,他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
利令智昏,他也不想想,待孙策攻下来庐江,又凭什么让他领管四县?会跟一个不服管制的匪寇讲诚信?
"当然,这点我可以保证,吴侯之名天下谁不知?
他一言九鼎,说到必然做到,陈宗帅你不必担心,只要我们拖住庐江大军,就是首功。
以吴侯胸怀,必会大大重赏,别说四县,就是再多一县,只要我们立功多,也都不在话下!
说实话,陈宗帅诸位,都是天下少有的人才,窝在深山老林中,名声不显,实在是太屈才了。
宗帅你可以不信秦某,但吴侯大印文书,还能有假?"
秦先生拍着马屁,画着不切实际的大饼,心里鄙夷不已:哪有这么多好事?
若不是主公有伤在身,养伤期间,署理事务暂时由二公子孙权处理。
他才不会来联系这些山贼,但那日与二公子一席话,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他不远数百里,煽动山越,扰乱庐江,以便二公子与周大都督谋划夺取庐江郡!
"先生,本帅岂会不信你,你说等,我们就在等等。"
陈策贪婪不假,但却打着小主意,他不强攻下龙舒,一来是强攻伤亡太大,二来是江东军未到,他可不愿意当炮灰。
三来是他不愿跟刘枫结怨,万一江东兵拿不下庐江,他就是首当其冲,只要不攻破龙舒一切还有的说。
可以说他能活到今天,靠的就是这份小聪明小主意左右逢源。
谁都想不到,皖城一败对孙策打击有多大!
未婚妻被抢。
兵败。
爱将被俘,被杀,被打断手,重伤昏迷,背叛。
一直赖以无敌自信的武艺被人仗着马力优势打败。
按照孙策的性子怎么也不可能去联系山越。
哪怕是这股山越不像吴郡、会稽郡、丹阳郡的山越,已经结了死仇。
他拿下庐江,必然要处理这些不纳税,不服王法,在庐江吸血之辈,不是臣服,就是铲除。
最主要一点是,他在这次昏迷醒来想了很多,万一哪天身受像周泰那样无比重伤,昏迷。
又或者像老爹孙坚那样,自己突然走了,给二弟孙权留下一堆烂摊子,他能处理好吗?
于是,他跟一众谋臣商量一番,以养伤之名,在养伤期间,命二弟孙权全权管理三郡之事。
若是教刘枫得知,必然哭笑不得,他的出现,改变了好多事,孙权原本在孙策死后,才有机会真正治理江东,如今比原历史提前了。
不然,他们麾下就不会猜测跟江东有关系,却不敢断言,因为孙策的性格,真难把他联系跟山越勾结,但孙权就难说了。
这场战斗部署,孙权有问过他想法,孙策看着孙权自信的模样,不忍打击弟弟,便让周瑜与其一同谋划一番。
拿下来更好,拿不下来,也没关系。
以庐江一郡之地,这样消耗战,持续消耗,绝对吃不消的,加剧消耗其粮草,又能达到历练孙权的目的。
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孙策一般,非重大事情,便让孙权和周瑜张昭等谋士们商量拿主意。
谁也想不到,与庐江刘勋退居二线,孙策也退居二线养伤。
......
龙舒城中。
袁胤领着运粮兵马部署龙舒。
然而,龙舒城下的贼匪除了前面在他派出斥候,以当时攻击强度,龙舒城三日便岌岌可危。
但,在派出斥候求援后,后面贼寇便一直是围而不攻。
忽然,袁胤一拍脑袋,种种明悟上心头,恍然大悟道:"不好,我们上当了!"
"袁都尉,我们怎么上当了?"
"我早该想到的,我就说这些贼子怎么这么大胆。
你们看,如今一日半过去了,城下的贼匪抢了粮,除了第一日攻过城外。
在我们传出求援信后,却一直围而不攻。你们想到什么?"
袁胤越说越懊恼,他曾被堂兄袁术委任丹阳太守一段时日,后来被孙策派徐琨领兵退走。
他比一般人看到的多,他虽想不到山越反常举动,但推测山越有可能围点打援,又或者有其他谋划。
但他的求援信已经发出去了。
"他们难不成强攻便是,为了让我们放出求援信?"黄猗挠了挠头,有些不确定道。
"却有可能,希望主公能识破吧。"
"肯定可以。"
"不错,阎象刚出仕有可能暂时还要梳理一番,就不说了,刘晔可是深谋远虑,吾等都不及他啊。
更何况主公雄才伟略,此等小计,必备他们看穿了。
可恶的贼子,胆敢抢吾粮草,必不能教他好过!
吾等就做好待主公大军一到,里应外合,一举击溃陈策此贼,将功折罪,戴罪立功!"
袁胤跟黄猗说了一会,便释然了。
"遵令!"
袁胤黄猗二人定下主意,小心监视着外面贼匪们。
在庐江潜伏的探子,趁着城门未关,向四面八方传递他们见到的消息。
庐江的一举一动,全部在监视之中,刘枫可以探查大厅内官吏有没有内鬼,甚至士卒们。
但整个庐江,那么大,谁忠谁奸,难辨也。
他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开着洞察之眼,虽然不要钱,但伤心神。
于此时,刘枫来到了家中,跟妻子、父母辞行。
毕竟,领兵出城一趟,少数也要数日才能回来。
......
龙舒城下。
"杀啊!"
喊杀声。
三万贼寇聚拢,黑压压一片,连成数里,声势浩大。
但细细看去,就会发现,贼寇众多,但却围而不攻。
"大当家,我们撤吧,这龙舒围了够久了,又打不进城里。
此次,得了这么多粮草,够我们吃大吃一段时间的。"
一个贼匪头目道。
"秦先生,你说撤不撤?"
"陈宗帅不能撤,此时撤了,我们所做的努力都前功尽弃了。
你不想要龙舒等四县了?
一旦事成,庐江攻下,你们不光有封地,还都有重赏,加官进爵更不在话下!
而且,再说了,等到庐江郡治传来消息再撤,也不迟!
我们不是在必经之路,沿路安排了探马打探了吗?"
秦先生一副儒服华冠,书生模样,他言语透露着自信,继续以利诱之道。
"听秦先生的,不过,秦先生,吴侯要说话算数,吾等出人出力,拿下庐江后。
大别山一代诸县都归吾治下,可不要到时,出尔反尔,言之无信啊!"
陈策想到文书上具名四县都归他治下,还挺美,一旦庐江攻克,他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
利令智昏,他也不想想,待孙策攻下来庐江,又凭什么让他领管四县?会跟一个不服管制的匪寇讲诚信?
"当然,这点我可以保证,吴侯之名天下谁不知?
他一言九鼎,说到必然做到,陈宗帅你不必担心,只要我们拖住庐江大军,就是首功。
以吴侯胸怀,必会大大重赏,别说四县,就是再多一县,只要我们立功多,也都不在话下!
说实话,陈宗帅诸位,都是天下少有的人才,窝在深山老林中,名声不显,实在是太屈才了。
宗帅你可以不信秦某,但吴侯大印文书,还能有假?"
秦先生拍着马屁,画着不切实际的大饼,心里鄙夷不已:哪有这么多好事?
若不是主公有伤在身,养伤期间,署理事务暂时由二公子孙权处理。
他才不会来联系这些山贼,但那日与二公子一席话,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他不远数百里,煽动山越,扰乱庐江,以便二公子与周大都督谋划夺取庐江郡!
"先生,本帅岂会不信你,你说等,我们就在等等。"
陈策贪婪不假,但却打着小主意,他不强攻下龙舒,一来是强攻伤亡太大,二来是江东军未到,他可不愿意当炮灰。
三来是他不愿跟刘枫结怨,万一江东兵拿不下庐江,他就是首当其冲,只要不攻破龙舒一切还有的说。
可以说他能活到今天,靠的就是这份小聪明小主意左右逢源。
谁都想不到,皖城一败对孙策打击有多大!
未婚妻被抢。
兵败。
爱将被俘,被杀,被打断手,重伤昏迷,背叛。
一直赖以无敌自信的武艺被人仗着马力优势打败。
按照孙策的性子怎么也不可能去联系山越。
哪怕是这股山越不像吴郡、会稽郡、丹阳郡的山越,已经结了死仇。
他拿下庐江,必然要处理这些不纳税,不服王法,在庐江吸血之辈,不是臣服,就是铲除。
最主要一点是,他在这次昏迷醒来想了很多,万一哪天身受像周泰那样无比重伤,昏迷。
又或者像老爹孙坚那样,自己突然走了,给二弟孙权留下一堆烂摊子,他能处理好吗?
于是,他跟一众谋臣商量一番,以养伤之名,在养伤期间,命二弟孙权全权管理三郡之事。
若是教刘枫得知,必然哭笑不得,他的出现,改变了好多事,孙权原本在孙策死后,才有机会真正治理江东,如今比原历史提前了。
不然,他们麾下就不会猜测跟江东有关系,却不敢断言,因为孙策的性格,真难把他联系跟山越勾结,但孙权就难说了。
这场战斗部署,孙权有问过他想法,孙策看着孙权自信的模样,不忍打击弟弟,便让周瑜与其一同谋划一番。
拿下来更好,拿不下来,也没关系。
以庐江一郡之地,这样消耗战,持续消耗,绝对吃不消的,加剧消耗其粮草,又能达到历练孙权的目的。
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孙策一般,非重大事情,便让孙权和周瑜张昭等谋士们商量拿主意。
谁也想不到,与庐江刘勋退居二线,孙策也退居二线养伤。
......
龙舒城中。
袁胤领着运粮兵马部署龙舒。
然而,龙舒城下的贼匪除了前面在他派出斥候,以当时攻击强度,龙舒城三日便岌岌可危。
但,在派出斥候求援后,后面贼寇便一直是围而不攻。
忽然,袁胤一拍脑袋,种种明悟上心头,恍然大悟道:"不好,我们上当了!"
"袁都尉,我们怎么上当了?"
"我早该想到的,我就说这些贼子怎么这么大胆。
你们看,如今一日半过去了,城下的贼匪抢了粮,除了第一日攻过城外。
在我们传出求援信后,却一直围而不攻。你们想到什么?"
袁胤越说越懊恼,他曾被堂兄袁术委任丹阳太守一段时日,后来被孙策派徐琨领兵退走。
他比一般人看到的多,他虽想不到山越反常举动,但推测山越有可能围点打援,又或者有其他谋划。
但他的求援信已经发出去了。
"他们难不成强攻便是,为了让我们放出求援信?"黄猗挠了挠头,有些不确定道。
"却有可能,希望主公能识破吧。"
"肯定可以。"
"不错,阎象刚出仕有可能暂时还要梳理一番,就不说了,刘晔可是深谋远虑,吾等都不及他啊。
更何况主公雄才伟略,此等小计,必备他们看穿了。
可恶的贼子,胆敢抢吾粮草,必不能教他好过!
吾等就做好待主公大军一到,里应外合,一举击溃陈策此贼,将功折罪,戴罪立功!"
袁胤跟黄猗说了一会,便释然了。
"遵令!"
袁胤黄猗二人定下主意,小心监视着外面贼匪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