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483、解析孔明,投桃报李

    不愧是跟诸葛亮,相识比早的好友。

    这般看来,能作为诸葛四友,流传百世,还真是有点东西的。

    别人不知道,但他刘枫还能不知道吗?

    历史上,诸葛亮可不就是这样出仕的吗?

    刘备三顾茅庐,而得见诸葛亮。

    南阳诸葛庐,三顾而相见。

    一曲隆中对,天下分三国。

    不对啊,《隆中对》中,诸葛亮讲他躬身南阳,唯有博陵崔州平和颍川徐元直与之友善,信他自比。

    可崔均却说,他和诸葛亮相识比孟建晚。

    是了,也不矛盾,诸葛亮和刘备交谈时,肯定说刘备接触过的人,徐庶向刘备引荐的。

    而前去诸葛亮家的半路上,刘备得遇崔均,错把崔均当卧龙。

    此间,诸葛亮不但没提到孟建,也没提到石韬,可见《隆中对》不出现,也正常。

    而且,按照习惯,称呼别人,先长后幼,以顺序排列,这是常识。

    那刘枫就想明白了,说白了,崔均比徐庶年长。

    不过,按照孟建的事不过三说法,刘枫就有些奇怪了。

    难道说不光是刘备,换个人,也行咯?

    等等,不对。

    不能单听孟建的,还要结合崔均提到诸葛亮复兴大汉,非今之汉室。

    这话,越想越觉得,并非崔均瞎说,是有道理的!

    崔均也是懂诸葛亮的人,但崔均和孟建的懂的方面不同。

    也就是说,崔均说的点,必须满足,孟建说的点,显然比崔均就在浅层次了。

    但能触发的难度系数比较大,也正因此,刘备实则不满足崔均提到的一点,也随之出仕了。

    不对,还少一个。

    应该还有隐藏的一个条件。

    事不过三为原则,设定的条件,绝不会只有两个!

    他不经意的看到一旁华佗和张机,猛然想到了这一点。

    明主!

    诸葛亮认可的可以为明主的人,这其实在徐庶拜了刘备,可以得出。

    应该是在诸葛亮看来,徐庶识人,相较比较准,跟他类同。

    而徐庶认可,诸葛亮就间接认可。

    这是前置条件,没有徐庶的引荐,诸葛亮就不会给刘备三顾的机会了。

    同时,满足这三点的人不多,就算刘备前期,也只满足了两点。

    也就是直接满足两点者,诸葛亮才会出仕,而刘备触发了。

    好家伙,原来诸葛亮出仕,标准这般高!

    怪不得拖了那么多年!

    想想,历史上诸葛亮出仕刘备,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崔均说的复兴大汉。

    看似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

    细细品味崔均的那话:此大汉,非今之汉室!

    不难发现,这也就更不可能是天子刘协,都出仕刘备,刘皇叔了。

    而跟刘备等人,常常挂在嘴上的,匡扶汉室,也有些许不同。

    要知道,历史上,刘备称帝,还是诸葛亮劝诫的。

    可以间接证明诸葛亮,并不是心系汉室。

    那会是的只有一个——《汉律蜀科》!

    就是诸葛亮呕心沥血在大汉律法上,修订的新法。

    后来,联合法正等人,制定完善,最终成品的《汉律蜀科》。

    这才是诸葛亮复兴大汉的基础!

    归根结底,诸葛亮眼里,大汉是刘备和刘协,谁来当皇帝都不要紧。

    只要这人足够信任他,就像齐桓公信任管仲一般,坚定不移的执行《汉律蜀科》。

    他就会做到乐毅那般,带军夺城复兴大汉领土!

    其实,就算没有刘备托孤遗命,诸葛亮也不会去做曹丕、司马懿那样窃国。

    他的志向就是相侯。

    但前提是皇帝也愿信他,遵从汉律蜀科,违背汉律蜀科的,那就不好说了。

    而历史上阿斗,在诸葛亮在世期间,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

    说起阿斗,应该是三国,乃至历代战败君王中,活的最好的。

    虽有,此间乐不思蜀,扶起不起的阿斗。

    却不可否认,阿斗看的最透彻,蜀汉已经弹尽粮绝,经不起大战了。

    刘枫越想眼睛越亮,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他不会做阿斗,更不会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能越早的得到这些大才,越早的将他们才能发挥出来。

    那在争霸天下这条各种险阻,满是荆棘的道路,就能越顺风顺水!

    这一刻,心里隐隐有了一些策略的刘枫,心中无比感激。

    他再次的向着崔均和孟建躬身一拜,无比真诚道:“感谢二位先生出言相助!”

    没有崔均和孟建的这番话,他面对诸葛亮,真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

    而现在,他相信,只要给他一次见到诸葛亮的机会,他有六七成把握,将其打动!

    他如何能不谢?

    “华侯言重了,快快请起!”

    崔均和孟建赶紧上前搀扶起刘枫,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他们恍惚间,感觉面前的刘枫,就在那一会的工夫,身上的气质,由内而外的变了。

    那是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但感觉不坏。

    “唔,公威,你不是说学识不够吗?

    可知北海大儒郑玄公?”

    看着孟建和崔钧,刘枫想着怎么感谢他们才好。

    忽然,想到了郑玄公,尤其是郑玄公临终前,赠送百家学院的各种典籍珍本。

    他征求过国渊等人意见,商议后,原本善本珍本孤本,在他府上妥善收藏。

    而抄写印刷本,已经开始使用活字印刷,印刷出来了。

    这段时间,陆续向百家学院郑玄公藏书馆投放了。

    但这间藏书馆,虽在百家学院,但尚未开馆,也没人知道。

    他也是想着投桃报李,想到了这手上的一张王牌。

    “大儒郑玄公之名,如雷贯耳,公威自然知道,华侯您是说?”

    “三后日,郑玄公藏书馆,开馆!

    届时,本侯将对你们开放权限,可以进馆借阅郑玄藏书。

    不过,都是印刷本,不是原本、善本、珍本、孤本。

    而这些原本、善本、珍本、孤本,需要在百家学院积分,足够才可以获得权限。

    如果崔先生,孟先生,你们在百家学院任职。

    则是可以有机会获得观看权限的,并不只有郑玄公的,还有其他人的。”

    这是刘枫为百家学院全体师生,制定的一套独有的运营体系。

    一旦掌握了积分够高,获得的优待权限就越大。

    在学院越久,对学院的归属感就越强,对刘枫就越认可。

    也就能真正成为一个热爱庐江,热爱扬州的一份子。

章节目录

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魏家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魏家子并收藏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