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魂?”
朱祁钰原本刚刚看完奏疏而变得略显懒散的神色,一下子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紧皱的眉头。
看到过百年变迁,朱祁钰自然清楚,无论何时,手里有属于自己的力量,才是最稳固的保障。
最好,这支力量还是隐于暗处,这样,当他们浮现在世人面前时,才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孤魂,就是这样的一支存在!
从朱祁钰登基开始,他就命卢忠自各地的卫所官军,尤其是边军当中,抽调了数百个家世清白,武艺卓绝,兼通暗查审讯,易容潜行等一系列技能的人物,消去籍贯痕迹,报上阵亡,然后秘密送到了京城当中。
从他们当中,朱祁钰选拔出来一支精英,组成了一个名为“孤魂”的组织。
这支组织,挂靠在锦衣卫之下,但是实际上,却是由皇帝直属。
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经过无数严苛的程序核查过后,由朱祁钰亲自考校,最终确定下来的。
时至今日,他总共考校了数百个人,但是真正入选的,也不过五十人而已。
他们每一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且绝对保持忠诚。
平常的时候,他们隐匿在锦衣卫当中,和普通的军士一样受命。
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指使的动他们的,只有天子当面下达的口谕,以及亲笔所书的手诏。
除此之外,哪怕是内阁拟定,尚宝司加印,六科签发的正式圣旨,他们也不会遵从。
这是朱祁钰留给自己的最后的后手,不求多,但求精!
这五十个人,被分成十个小队,各自有自己的代号。
除了小队内部的五人相互认得之外,其他人的身份严格保密,即便是相互遇见,也不会清楚对方是谁。
真正掌握他们全部信息的,只有朱祁钰一个人!
这一次于谦巡边,因为事关重大,朱祁钰破例派出了一整支小队,潜藏在于谦的随从队伍当中。
当然,这些于谦并不清楚。
他只知道天子派了一个身份神秘的锦衣卫,负责和京中的联络。
倒不是朱祁钰不信任他,而是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有些时候,于谦不知道,反而对他有好处。
这个组织,朱祁钰将其命名为“孤魂”,一是说明,这个组织像一缕孤魂般无处不在,二也是,对自己往昔的一个小小寄托。
接过卢忠递上来的密信,朱祁钰缓缓展开,之间上头用血色的纹路勾勒出一颗狰狞的鬼头,张着血盆大口,望之便令人遍体生寒。
这是,“孤魂”当中的“惊魂”小队独有的标志。
事实上,所有被遴选入京的人,包括落选的人,全都从一开始,就被消去了军籍,然后混编进入了锦衣卫当中。
但是,只有最终被选中的人,才会获得朱祁钰亲自授予的名号,也才算真正进入了“孤魂”,其他的人,基本都是用来掩人耳目的。
惊魂小队,是他最开始挑选的,也最满意的小队。
他们的队长,代号就是惊魂,他是边军出身,家中世代都是夜不收,精通各种探查隐匿之术,武艺高强,心思缜密,在任何的危险状况下,都能保持绝对的冷静。
队名惊魂,一出鬼神惊!
他不是别人,就是日日跟在于谦身边,负责和京中联络的锦衣卫。
但是须知,朱祁钰交给惊魂的任务,是保护于谦的安全,同时,负责传递于谦的奏疏,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惊魂本人呈递什么的。
除非,惊魂根据自己的判断,觉得有什么事情,必须呈送皇帝知晓……
查验过惊魂小队专有的密押,确定没有被破坏之后的痕迹之后,朱祁钰方抬手开拆。
密信不长,写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于谦那一日在驿站当中,说的没头没尾的一段话。
但是,朱祁钰看完之后,却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后,他脸上忽而浮起一丝苦笑,叹道。
“于谦啊,于谦……”
这段话看似前后不搭,但是,结合于谦这段时间的奏疏,以及他之前对于宣府的刻意避让,其实其中含义并不难猜测。
于谦不怕得罪人,能写出石灰吟的人,又岂会惧怕困难与挑战?
他之所以迟迟不肯前往宣府,原因很简单。
宣府,是杨洪的地盘!
陶瑾是英国公府的人,但是,他只到了宣府半年而已。
在此之前,杨洪镇守宣府长达十余年之久,直到现在,他的侄子杨信,还在宣府担任副总兵。
所以,如果宣府查出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利益勾连,最直接波及到的,就是昌平侯杨洪。
或者说,于谦去查宣府的私垦田和军屯问题,本身触碰到的,就是杨洪一系人马的利益。
有些东西,吃下去了,想要吐出来,是万万不肯的。
所以,矛盾和冲突,必然会产生!
事实上,这个苗头早就有了,最开始杨洪入京,一众大臣共同商议边务的时候,杨洪就十分反对将边军战弱,归于私垦田和军屯的废弛,相反的,他主张增加军费,强军操练。
这其实就很能反映出问题所在了。
于谦当然不怕任何人。
为国所计,一往无前,才是于谦。
所以,无论在大同,在甘肃,查到的真相多么的触目惊心,他都没有犹豫和顾忌。
但是,杨洪不一样!
昌平侯的爵位,令虏贼威风丧胆的“杨王”之称,手握京营提督大权,这些,都不能让于谦犹豫。
让他踌躇不前的,是天子对杨洪的信重。
或者,再进一步说,是天子提拔边军勋爵一脉,用以制衡英国公府一系为代表的旧勋贵势力的大局,让他迟疑不决。
朱祁钰放下手里的密信,起身迈出殿门,隔着汉白玉的栏杆,遥望着西北方向。
不出意外的话,现如今,于谦已经到达了宣府了。
也就是说,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那么现在,需要做出决断的,就是他这个天子了。
杨洪,杨洪……
长长的叹了口气,朱祁钰负手而立,问道。
“前些日子,朕听说杨洪生了场病,可有此事?”
这话问的自然是卢忠。
虽然说,自从上次的奏对之后,卢忠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了各地和边境上,但是,京中的大小消息,他也还是清楚的。
当下便恭谨答道。
“不错,杨侯回京之后,身体一直出现各种小毛病,前些日子,赴宣府陪同太上皇致祭之后,心绪激荡,又生了场病,据说现在还没大好。”
朱祁钰听完,又沉默了下来。
然而良久之后,他还是吩咐道。
“怀恩,你带上太医,再挑选些珍贵的药材,代朕去一趟昌平侯府,探望一下杨侯,另外,召回其子杨俊,其侄杨能,分掌第十一,十二团营,另擢都指挥佥事杨信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仍领宣府副总兵事。”
夕阳斜下,红霞漫天,是一天之中最美丽的时候。
同时,也是日暮西沉之时……
朱祁钰原本刚刚看完奏疏而变得略显懒散的神色,一下子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紧皱的眉头。
看到过百年变迁,朱祁钰自然清楚,无论何时,手里有属于自己的力量,才是最稳固的保障。
最好,这支力量还是隐于暗处,这样,当他们浮现在世人面前时,才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孤魂,就是这样的一支存在!
从朱祁钰登基开始,他就命卢忠自各地的卫所官军,尤其是边军当中,抽调了数百个家世清白,武艺卓绝,兼通暗查审讯,易容潜行等一系列技能的人物,消去籍贯痕迹,报上阵亡,然后秘密送到了京城当中。
从他们当中,朱祁钰选拔出来一支精英,组成了一个名为“孤魂”的组织。
这支组织,挂靠在锦衣卫之下,但是实际上,却是由皇帝直属。
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经过无数严苛的程序核查过后,由朱祁钰亲自考校,最终确定下来的。
时至今日,他总共考校了数百个人,但是真正入选的,也不过五十人而已。
他们每一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且绝对保持忠诚。
平常的时候,他们隐匿在锦衣卫当中,和普通的军士一样受命。
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指使的动他们的,只有天子当面下达的口谕,以及亲笔所书的手诏。
除此之外,哪怕是内阁拟定,尚宝司加印,六科签发的正式圣旨,他们也不会遵从。
这是朱祁钰留给自己的最后的后手,不求多,但求精!
这五十个人,被分成十个小队,各自有自己的代号。
除了小队内部的五人相互认得之外,其他人的身份严格保密,即便是相互遇见,也不会清楚对方是谁。
真正掌握他们全部信息的,只有朱祁钰一个人!
这一次于谦巡边,因为事关重大,朱祁钰破例派出了一整支小队,潜藏在于谦的随从队伍当中。
当然,这些于谦并不清楚。
他只知道天子派了一个身份神秘的锦衣卫,负责和京中的联络。
倒不是朱祁钰不信任他,而是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有些时候,于谦不知道,反而对他有好处。
这个组织,朱祁钰将其命名为“孤魂”,一是说明,这个组织像一缕孤魂般无处不在,二也是,对自己往昔的一个小小寄托。
接过卢忠递上来的密信,朱祁钰缓缓展开,之间上头用血色的纹路勾勒出一颗狰狞的鬼头,张着血盆大口,望之便令人遍体生寒。
这是,“孤魂”当中的“惊魂”小队独有的标志。
事实上,所有被遴选入京的人,包括落选的人,全都从一开始,就被消去了军籍,然后混编进入了锦衣卫当中。
但是,只有最终被选中的人,才会获得朱祁钰亲自授予的名号,也才算真正进入了“孤魂”,其他的人,基本都是用来掩人耳目的。
惊魂小队,是他最开始挑选的,也最满意的小队。
他们的队长,代号就是惊魂,他是边军出身,家中世代都是夜不收,精通各种探查隐匿之术,武艺高强,心思缜密,在任何的危险状况下,都能保持绝对的冷静。
队名惊魂,一出鬼神惊!
他不是别人,就是日日跟在于谦身边,负责和京中联络的锦衣卫。
但是须知,朱祁钰交给惊魂的任务,是保护于谦的安全,同时,负责传递于谦的奏疏,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惊魂本人呈递什么的。
除非,惊魂根据自己的判断,觉得有什么事情,必须呈送皇帝知晓……
查验过惊魂小队专有的密押,确定没有被破坏之后的痕迹之后,朱祁钰方抬手开拆。
密信不长,写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于谦那一日在驿站当中,说的没头没尾的一段话。
但是,朱祁钰看完之后,却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后,他脸上忽而浮起一丝苦笑,叹道。
“于谦啊,于谦……”
这段话看似前后不搭,但是,结合于谦这段时间的奏疏,以及他之前对于宣府的刻意避让,其实其中含义并不难猜测。
于谦不怕得罪人,能写出石灰吟的人,又岂会惧怕困难与挑战?
他之所以迟迟不肯前往宣府,原因很简单。
宣府,是杨洪的地盘!
陶瑾是英国公府的人,但是,他只到了宣府半年而已。
在此之前,杨洪镇守宣府长达十余年之久,直到现在,他的侄子杨信,还在宣府担任副总兵。
所以,如果宣府查出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利益勾连,最直接波及到的,就是昌平侯杨洪。
或者说,于谦去查宣府的私垦田和军屯问题,本身触碰到的,就是杨洪一系人马的利益。
有些东西,吃下去了,想要吐出来,是万万不肯的。
所以,矛盾和冲突,必然会产生!
事实上,这个苗头早就有了,最开始杨洪入京,一众大臣共同商议边务的时候,杨洪就十分反对将边军战弱,归于私垦田和军屯的废弛,相反的,他主张增加军费,强军操练。
这其实就很能反映出问题所在了。
于谦当然不怕任何人。
为国所计,一往无前,才是于谦。
所以,无论在大同,在甘肃,查到的真相多么的触目惊心,他都没有犹豫和顾忌。
但是,杨洪不一样!
昌平侯的爵位,令虏贼威风丧胆的“杨王”之称,手握京营提督大权,这些,都不能让于谦犹豫。
让他踌躇不前的,是天子对杨洪的信重。
或者,再进一步说,是天子提拔边军勋爵一脉,用以制衡英国公府一系为代表的旧勋贵势力的大局,让他迟疑不决。
朱祁钰放下手里的密信,起身迈出殿门,隔着汉白玉的栏杆,遥望着西北方向。
不出意外的话,现如今,于谦已经到达了宣府了。
也就是说,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那么现在,需要做出决断的,就是他这个天子了。
杨洪,杨洪……
长长的叹了口气,朱祁钰负手而立,问道。
“前些日子,朕听说杨洪生了场病,可有此事?”
这话问的自然是卢忠。
虽然说,自从上次的奏对之后,卢忠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了各地和边境上,但是,京中的大小消息,他也还是清楚的。
当下便恭谨答道。
“不错,杨侯回京之后,身体一直出现各种小毛病,前些日子,赴宣府陪同太上皇致祭之后,心绪激荡,又生了场病,据说现在还没大好。”
朱祁钰听完,又沉默了下来。
然而良久之后,他还是吩咐道。
“怀恩,你带上太医,再挑选些珍贵的药材,代朕去一趟昌平侯府,探望一下杨侯,另外,召回其子杨俊,其侄杨能,分掌第十一,十二团营,另擢都指挥佥事杨信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仍领宣府副总兵事。”
夕阳斜下,红霞漫天,是一天之中最美丽的时候。
同时,也是日暮西沉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