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火铳兵
张居正叹息一声,说道:“关键是严阁老一心要推他。即便是没有苏大人这一封奏疏,恐怕也会有别的人上奏。”
张居正一语中的。
周梦臣也明白,虽然说大明将领陷入青黄不接之中,就真的没有可以主持大战的人选。却也是未必,大明这么大一个国家,或许最合适的人没有,但是次合适的人却不少。别的不说,宣大总督苏祐,或者在履历上资历上有所欠缺的,虽然精通边事,但是这些年一直在巡抚任上,但是未必就不能担任这一战的主将。无非是仇鸾打通了严嵩的门路。而严嵩怎么可能将大军交给与自己不对付的人手中。
他不放心。
而仇鸾是让他放心的人选。当然了,仇鸾的履历也算光彩,别说安南战事是怎么解决的,最少担任过征南主将,从这一点上来看。还是有几分合适的。
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或许只有败絮自己冒出来,才能知道。
这个时候徐阶回来了。
周梦臣一打听,果然如张居正猜测的一样。徐阶说道:“这一次严阁老召集我们过去,就是商议这一件事情。鞑子大举入侵,各路各自为战,当总任一名将领,总领全军,授仇鸾平虏将军印,令他节制大同,宣府,蓟镇之兵。据敌军于长城之外。”
说实话,如果没有侯爵的身份,仇鸾这个平虏将军印,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大明授将军印是很慎重的。不过仇鸾这个平虏将军印,一部分是酬大同大捷的功劳。一部分却是循国初惯例,勋贵出镇一方,很多情况下都挂将军印。
只是此刻让周梦臣听了,只觉得冷笑。觉得德不配位。
他还不知道大同城下的真相,否则,他就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这个时代的战事节拍没有那么快,前线与后方的消息脱节,周梦臣将马芳派出去之后,只能将更多心思放在军器监新招的三千学徒工身上。
军器监附近的一处校场。
北京城中其实有很多校场的。即便是现代北京很多地名都有这个词,就是因为北京城内外七十二卫,也就是京营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卫所在京师之中都有单独的驻地与校场。
可以说,在明初北京的定位,就是一座兵城。明成祖在北京的原因也很简单,居北京掌天下之兵。
当时的天下之兵,一部分是边军,更多是京营。
可惜一百多年过去,当年雄军风吹雨打去。但是当年的校场还留了下来,周梦臣随便找了一处。
戚继光站在点将台上,手按宝剑,目光如鹰,一眼看去,就看出有谁做得不够好,一声厉害,道:“停。”
戚继光大步下了点将台,走在队列之中,快步走动,然后一脚一个。将十几个人踹出来,说道:“你们几个,去那边站着。”更神奇的是,戚继光明明一路踢了十几脚,却没有丝毫影响速度。
戚继光将十几个将动作做错的倒霉蛋。他又回到了点将台上,厉声说道:“继续。”
随即身边的亲兵手中的旗帜挥舞。四面旗帜代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四面都角楼上都有戚继光的亲兵,确保在任何方向,都能看到命令。而随着亲兵手中旗帜挥舞,下面队伍左右转向前后翻转。
对,他们训练的就是很多学生军训上的那些动作。
军队列阵而战,在商周时期都确定了。是多少年来,几乎所有兵家都不屑于记录于兵书之中的基础。
所有步兵阵法都是基于这些队列训练之上的。只是古代与后世军训的队列在细节上有所不同,或许没有那么多讲究。但是原理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古代这种训练,自然是有其实用性的。而后世转化成一种意志力,服从性的训练。在加上西方排队枪毙这样的战术,对队列的强要求。这让后世队列训练要更厉害一些。
但是这一点提高在这个时代,不但没有什么用处,对士卒来说,更是苛刻。
谁要想依靠军训学到一点队列成为古代兵法大家,只能呵呵了。
周梦臣过来,就看见这样的模样。
几十个学徒在太阳底底下顶着青砖罚站,看头上的青砖的数量还不一样,估计是初犯不顶砖,次数多了也就顶着砖了。
其余的三千学徒,排着一个大方阵,只是每一个人距离另外一个人都有一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的空间,似乎是在军阵之中用于变阵的通道。看上去已经训练的有模有样的了。
李儒也很好奇的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像练兵,却又不像。”
李儒之所以在这里,因为这场地乃是李儒帮忙找的。当然了周梦臣不是找不到。但是远不如李儒方便。李儒只需打一个招呼的问题,周梦臣就要转上几个圈。周梦臣也只能接受李儒这一片好意了。
周梦臣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你觉得这是在做什么?”
李儒沉吟说道:“你是不是给你军器监找些力工啊?”
李儒之所以,不相信周梦臣是在练兵,最重要的是,兵法最重要的两样,一是技艺,二是阵法。详细的说,就是个人作战能力,与与其他人配合作战能力。
练技艺必练器械,就好像弓兵要联系弓箭,刀盾兵要练习刀盾一般,至于阵法,更重要了。别的不说,一旦进攻受阻,前队要与后代交换。该怎么办?这都是变幻阵线的技巧。都是要事先训练好的。
李儒正是因为明白,才根本不相信,周梦臣是在练兵。
这些简单的队列,甚至根本不能称之为阵法。
周梦臣说道:“倒不是力工,实在是军器监用工太多了,很多工作都要互相配合,比如一锅铁水,重数百斤,不是一个人能吊起来的,必须几个人一起用力,而且力道要均匀,如果一个人拉得快,将铁水掀翻,那可是要人命的事情。”
“所以事先要好好练练。”
李儒似懂非懂,不过也不在意了。他仅仅是看了一圈就走了。
周梦臣搪塞李儒,却不会搪塞戚继光,毕竟他不向戚继光交代清楚。戚继光又怎么能完美的执行周梦臣的意图。
周梦臣与戚继光在校场外围散步,低声说道:“元敬,练兵练的怎么样了?”
戚继光说道:“已经到位了,我敢说他们已经将队列训练到骨子里了,除却十几个人正不合适之外,其他人即便是睡梦之中,也不会忘记队列的。”
周梦臣说道;“这就好,我已经令军器监试产火铳,已经产了三千杆,你立即让你们的从军器监领火铳。对外就说,军器监要在这里测试火铳。每一杆火铳都好好测试,争取让他将火铳用熟。”
戚继光说道:“这一点请老师放心,决计是没有问题的。”戚继光语气微微一顿,说道;“老师,局面真到了这个地步了?”
说实话,周梦臣让戚继光练兵的时候,戚继光吓坏了。
这里是什么地方?是京师。戚继光是什么人?是世袭指挥佥事之家。可以说世受皇恩,戚继光从根本上,就没有想过背叛朝廷。而今他的老师,居然要在京师之中训练三千火铳兵。
这是要做什么?
戚继光当时第一个想法,就是不好,我的老师要造反。第二想法是,我要向谁告发,第三个想法是,我要怎么告发,能将自己摘干净,又不会有忘恩负义之名?
张居正叹息一声,说道:“关键是严阁老一心要推他。即便是没有苏大人这一封奏疏,恐怕也会有别的人上奏。”
张居正一语中的。
周梦臣也明白,虽然说大明将领陷入青黄不接之中,就真的没有可以主持大战的人选。却也是未必,大明这么大一个国家,或许最合适的人没有,但是次合适的人却不少。别的不说,宣大总督苏祐,或者在履历上资历上有所欠缺的,虽然精通边事,但是这些年一直在巡抚任上,但是未必就不能担任这一战的主将。无非是仇鸾打通了严嵩的门路。而严嵩怎么可能将大军交给与自己不对付的人手中。
他不放心。
而仇鸾是让他放心的人选。当然了,仇鸾的履历也算光彩,别说安南战事是怎么解决的,最少担任过征南主将,从这一点上来看。还是有几分合适的。
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或许只有败絮自己冒出来,才能知道。
这个时候徐阶回来了。
周梦臣一打听,果然如张居正猜测的一样。徐阶说道:“这一次严阁老召集我们过去,就是商议这一件事情。鞑子大举入侵,各路各自为战,当总任一名将领,总领全军,授仇鸾平虏将军印,令他节制大同,宣府,蓟镇之兵。据敌军于长城之外。”
说实话,如果没有侯爵的身份,仇鸾这个平虏将军印,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大明授将军印是很慎重的。不过仇鸾这个平虏将军印,一部分是酬大同大捷的功劳。一部分却是循国初惯例,勋贵出镇一方,很多情况下都挂将军印。
只是此刻让周梦臣听了,只觉得冷笑。觉得德不配位。
他还不知道大同城下的真相,否则,他就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这个时代的战事节拍没有那么快,前线与后方的消息脱节,周梦臣将马芳派出去之后,只能将更多心思放在军器监新招的三千学徒工身上。
军器监附近的一处校场。
北京城中其实有很多校场的。即便是现代北京很多地名都有这个词,就是因为北京城内外七十二卫,也就是京营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卫所在京师之中都有单独的驻地与校场。
可以说,在明初北京的定位,就是一座兵城。明成祖在北京的原因也很简单,居北京掌天下之兵。
当时的天下之兵,一部分是边军,更多是京营。
可惜一百多年过去,当年雄军风吹雨打去。但是当年的校场还留了下来,周梦臣随便找了一处。
戚继光站在点将台上,手按宝剑,目光如鹰,一眼看去,就看出有谁做得不够好,一声厉害,道:“停。”
戚继光大步下了点将台,走在队列之中,快步走动,然后一脚一个。将十几个人踹出来,说道:“你们几个,去那边站着。”更神奇的是,戚继光明明一路踢了十几脚,却没有丝毫影响速度。
戚继光将十几个将动作做错的倒霉蛋。他又回到了点将台上,厉声说道:“继续。”
随即身边的亲兵手中的旗帜挥舞。四面旗帜代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四面都角楼上都有戚继光的亲兵,确保在任何方向,都能看到命令。而随着亲兵手中旗帜挥舞,下面队伍左右转向前后翻转。
对,他们训练的就是很多学生军训上的那些动作。
军队列阵而战,在商周时期都确定了。是多少年来,几乎所有兵家都不屑于记录于兵书之中的基础。
所有步兵阵法都是基于这些队列训练之上的。只是古代与后世军训的队列在细节上有所不同,或许没有那么多讲究。但是原理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古代这种训练,自然是有其实用性的。而后世转化成一种意志力,服从性的训练。在加上西方排队枪毙这样的战术,对队列的强要求。这让后世队列训练要更厉害一些。
但是这一点提高在这个时代,不但没有什么用处,对士卒来说,更是苛刻。
谁要想依靠军训学到一点队列成为古代兵法大家,只能呵呵了。
周梦臣过来,就看见这样的模样。
几十个学徒在太阳底底下顶着青砖罚站,看头上的青砖的数量还不一样,估计是初犯不顶砖,次数多了也就顶着砖了。
其余的三千学徒,排着一个大方阵,只是每一个人距离另外一个人都有一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的空间,似乎是在军阵之中用于变阵的通道。看上去已经训练的有模有样的了。
李儒也很好奇的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像练兵,却又不像。”
李儒之所以在这里,因为这场地乃是李儒帮忙找的。当然了周梦臣不是找不到。但是远不如李儒方便。李儒只需打一个招呼的问题,周梦臣就要转上几个圈。周梦臣也只能接受李儒这一片好意了。
周梦臣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你觉得这是在做什么?”
李儒沉吟说道:“你是不是给你军器监找些力工啊?”
李儒之所以,不相信周梦臣是在练兵,最重要的是,兵法最重要的两样,一是技艺,二是阵法。详细的说,就是个人作战能力,与与其他人配合作战能力。
练技艺必练器械,就好像弓兵要联系弓箭,刀盾兵要练习刀盾一般,至于阵法,更重要了。别的不说,一旦进攻受阻,前队要与后代交换。该怎么办?这都是变幻阵线的技巧。都是要事先训练好的。
李儒正是因为明白,才根本不相信,周梦臣是在练兵。
这些简单的队列,甚至根本不能称之为阵法。
周梦臣说道:“倒不是力工,实在是军器监用工太多了,很多工作都要互相配合,比如一锅铁水,重数百斤,不是一个人能吊起来的,必须几个人一起用力,而且力道要均匀,如果一个人拉得快,将铁水掀翻,那可是要人命的事情。”
“所以事先要好好练练。”
李儒似懂非懂,不过也不在意了。他仅仅是看了一圈就走了。
周梦臣搪塞李儒,却不会搪塞戚继光,毕竟他不向戚继光交代清楚。戚继光又怎么能完美的执行周梦臣的意图。
周梦臣与戚继光在校场外围散步,低声说道:“元敬,练兵练的怎么样了?”
戚继光说道:“已经到位了,我敢说他们已经将队列训练到骨子里了,除却十几个人正不合适之外,其他人即便是睡梦之中,也不会忘记队列的。”
周梦臣说道;“这就好,我已经令军器监试产火铳,已经产了三千杆,你立即让你们的从军器监领火铳。对外就说,军器监要在这里测试火铳。每一杆火铳都好好测试,争取让他将火铳用熟。”
戚继光说道:“这一点请老师放心,决计是没有问题的。”戚继光语气微微一顿,说道;“老师,局面真到了这个地步了?”
说实话,周梦臣让戚继光练兵的时候,戚继光吓坏了。
这里是什么地方?是京师。戚继光是什么人?是世袭指挥佥事之家。可以说世受皇恩,戚继光从根本上,就没有想过背叛朝廷。而今他的老师,居然要在京师之中训练三千火铳兵。
这是要做什么?
戚继光当时第一个想法,就是不好,我的老师要造反。第二想法是,我要向谁告发,第三个想法是,我要怎么告发,能将自己摘干净,又不会有忘恩负义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