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王宗沐
就好像运河上下的既得利益绑架国家政策,只能走运河,不能走海运一样。
可周梦臣对海运的看法,只是权宜之计。在周梦臣看来,他希望有生之年,漕运这一件事情走到尽头。原因很简单,你看后世中国有主管漕运的部门吗?
自然没有的,原因很简单。交通发达了。各种交通方式都方便,大规模物资运输难度变低,根本不需要专门去负责了。
周梦臣已经开辟了铁路运输,而今又要开启海运,而海运其中的近海运输,也能释放出庞大的运输量,这个时候漕运的重要性也就慢慢降低了。
但是这个时代,不会是一下子到来,估计要很长时间的奋斗。周梦臣用沈船主,简直是给自己找麻烦。
不是不用,是要限制使用。
只是沈船主不堪大用。那该用谁?
周梦臣思索这个问题,又问了沈船主一些问题,最后将沈船主打发了,他看着手中一个姓名,那就是王宗沐。周梦臣问徐渭说道:“王宗沐到了吗?”
徐渭说道:“已经到了。而且与汪大人见过一面了。”
周梦臣说道:“哦。”这一句有些意味深长。周梦臣对自己麾下各种关系网,也只能掌握而已。不能轻举妄动,王宗沐是汪宗元推荐的。他们两人走在一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周梦臣说道:“我要见他。”
很快周梦臣就见到了王宗沐。王宗沐年轻的让周年梦臣有些吃惊,算算年纪,王宗沐而今与周梦臣年纪差不多,而算算科名。王宗沐还比周梦臣要早,而在此之前,王宗沐已经是提学副使了,也算是省级干部了。二十岁上下中进士,三十岁上下就身居高位。让周梦臣有些侧目。
周梦臣是开挂了,而人家王宗沐可没有开挂。
而且周梦臣也见到了王宗沐的才华。
之前周梦臣见别人,一般人见周梦臣,主动权在周梦臣手中。而此刻,周梦臣似乎觉得,这里是王宗沐的主场。王宗沐洋洋洒洒数以万言,将海运河运之利弊,一一言之,然得出,海运之必行之,又将海运种种难题,一一分辨,从船只,航道,风向,等技术问题,又到船队组织方式,如果防范海盗,防范海难,等问题剖析明白。又将自古海运前例,一一说明,特别是在元代海运方面的技术细节,他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简直是雄辩滔滔,一泄汪洋。
可见是在海运之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周梦臣本来就是想要海运的,听了王宗沐的话,顿时觉得,王宗沐是他心目中主持海运的人选。
第一个有利条件,就是王宗沐本身的意愿。
因为周梦臣知道,海运有很多波折,别的不说,运河沿岸的人,是绝对不会支持海运的。周梦臣知道这一次海运会被批准,原因很简单,粮食运输得晚了,说不定北京就要断炊,即便不断炊,也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
事急从权。这没得说。但是在事不急的情况下,就不好说了。就海运之事,朝廷之上非要有一次争论不可。
而如果海运的主持者,本身没有对海运坚定的想法,那么这样的风浪之下,未必能坚持下来。
周梦臣知道,他是海运的倡导者,但是周梦臣的地位已经高到了一定程度,已经符合文官大佬的标准。到了这个级别,官场上很少有直接弹劾的。
就好像徐阶恨极严嵩,最多拿赵文华下手。而不是直接怼严嵩。同样的道理,即便是周梦臣倡导得海运,真惹出纷争,也很少有人会直接弹劾周梦臣,估计从海运具体负责人下手。
这个人就很重要了,甚至可能成为棋眼,就好像而今的海瑞一样,如果反咬一口,周梦臣可就被动了。
而今的王宗沐明显对海运有想法,这样的人让他主持海运,他不会将海运当成任务,而是自己的事业。根本不用想别的事情。
其次,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进士的重要性。虽然周梦臣对进士们的能力,不敢完全保证。但是在关键地方,有一个进士。更能让上面接受。
王宗沐就是进士出身。
这样的人用起来符合大明的用人观,甚至加速提拔,也不是不可以的。有各方面来看,都有纳入嫡系的必要。
当然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周梦臣还是要考教的。周梦臣说道:“王大人,而今我这里有一个难题,你觉得该怎么办?”
随即,周梦臣将想用沙船帮海运的想法一五一十说了,还将沙船帮船只不够的事情也说了。
王宗沐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大人用沙船帮固然是妙手。只是当异论相搅,不能只用崇明人,否则时间一长,下官担心,海上就非崇明人不可用的。臣以为倭兴以来,海上风浪太大,宁波。台州滞留很多人。衣食无着,甚至有无奈从贼者。臣以为这些人都是精干水手,只需招揽,要多少有多少,还能省贼人之力。”
周梦臣深深看了王宗沐一眼,因为他知道王宗沐是台州人。
不过,周梦臣也知道王宗沐说得对。因为宁波从事海贸的历史,太悠久了,积累大批的航海人才。从这里招募,简直是要多少有多少。毕竟,为什么倭寇喜欢占据舟山群岛上的岛屿贸易。不就是距离宁波近吗?
这也是周梦臣为什么要从沙船帮入手,也不想从宁波招纳人员,因为,周梦臣无法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怎么判断,这些人不是海贼?
周梦臣说道:“王大人,应该知道我担心什么?”
王宗沐果然一点就透,说道:“大人,我等身为朝廷命官,代天子牧民,当持爱民之心,倭乱到而今,愿意从倭的,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剩下大多都是朝廷之良民,官府之赤子,心是向着朝廷的。如果不管他们。他们为了活着,无奈从贼,这是厚贼人之势。恐非朝廷之福,如果大人实在不放心,我王某人愿意为他们担保。”
周梦臣说道:“既然王大人愿意担保,我岂能不答应。”
周梦臣其实也知道,倭寇从来打不完,就好像九头蛇一般,砍下一个头颅,立即重新长出来,是有内在原因的,就是因为在走私产业链,或者说,海贸产业链上依附着太多的人了。
为了生活,只能做这样的事情。
招纳一些人做事,其实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过,王宗沐说了,周梦臣还是相信王宗沐的,虽然说,王宗沐是在为家乡谋福利,但是这年头,那一个官员不这样做?
不这样做的官员,将来还想回家养老不想了?
王宗沐说道:“谢过大人,在下官看来,漕运乃天下之命脉,岂能委于人手。即便是朝廷良民也不行,大人想依靠沙船帮,但是在下看来,他们恐怕不足以承受这样的使命,在臣看来,应该重建海运总兵官,建立漕运兵。专司此事。”
周梦臣说道:“不错,我正有此事。不过,眼下有一个难题,那就是船从什么地方来?”
这是周梦臣给王宗沐最后一个考教,本来周梦臣就想将海运上的人从军,作为远洋水师的根基与前身。王宗沐的说法,非常合周梦臣的心意。
不过,这都是虚的,要看看王宗沐面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船。而今距离用船的时间,不过三四个月,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将船搞出来。
就好像运河上下的既得利益绑架国家政策,只能走运河,不能走海运一样。
可周梦臣对海运的看法,只是权宜之计。在周梦臣看来,他希望有生之年,漕运这一件事情走到尽头。原因很简单,你看后世中国有主管漕运的部门吗?
自然没有的,原因很简单。交通发达了。各种交通方式都方便,大规模物资运输难度变低,根本不需要专门去负责了。
周梦臣已经开辟了铁路运输,而今又要开启海运,而海运其中的近海运输,也能释放出庞大的运输量,这个时候漕运的重要性也就慢慢降低了。
但是这个时代,不会是一下子到来,估计要很长时间的奋斗。周梦臣用沈船主,简直是给自己找麻烦。
不是不用,是要限制使用。
只是沈船主不堪大用。那该用谁?
周梦臣思索这个问题,又问了沈船主一些问题,最后将沈船主打发了,他看着手中一个姓名,那就是王宗沐。周梦臣问徐渭说道:“王宗沐到了吗?”
徐渭说道:“已经到了。而且与汪大人见过一面了。”
周梦臣说道:“哦。”这一句有些意味深长。周梦臣对自己麾下各种关系网,也只能掌握而已。不能轻举妄动,王宗沐是汪宗元推荐的。他们两人走在一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周梦臣说道:“我要见他。”
很快周梦臣就见到了王宗沐。王宗沐年轻的让周年梦臣有些吃惊,算算年纪,王宗沐而今与周梦臣年纪差不多,而算算科名。王宗沐还比周梦臣要早,而在此之前,王宗沐已经是提学副使了,也算是省级干部了。二十岁上下中进士,三十岁上下就身居高位。让周梦臣有些侧目。
周梦臣是开挂了,而人家王宗沐可没有开挂。
而且周梦臣也见到了王宗沐的才华。
之前周梦臣见别人,一般人见周梦臣,主动权在周梦臣手中。而此刻,周梦臣似乎觉得,这里是王宗沐的主场。王宗沐洋洋洒洒数以万言,将海运河运之利弊,一一言之,然得出,海运之必行之,又将海运种种难题,一一分辨,从船只,航道,风向,等技术问题,又到船队组织方式,如果防范海盗,防范海难,等问题剖析明白。又将自古海运前例,一一说明,特别是在元代海运方面的技术细节,他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简直是雄辩滔滔,一泄汪洋。
可见是在海运之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周梦臣本来就是想要海运的,听了王宗沐的话,顿时觉得,王宗沐是他心目中主持海运的人选。
第一个有利条件,就是王宗沐本身的意愿。
因为周梦臣知道,海运有很多波折,别的不说,运河沿岸的人,是绝对不会支持海运的。周梦臣知道这一次海运会被批准,原因很简单,粮食运输得晚了,说不定北京就要断炊,即便不断炊,也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
事急从权。这没得说。但是在事不急的情况下,就不好说了。就海运之事,朝廷之上非要有一次争论不可。
而如果海运的主持者,本身没有对海运坚定的想法,那么这样的风浪之下,未必能坚持下来。
周梦臣知道,他是海运的倡导者,但是周梦臣的地位已经高到了一定程度,已经符合文官大佬的标准。到了这个级别,官场上很少有直接弹劾的。
就好像徐阶恨极严嵩,最多拿赵文华下手。而不是直接怼严嵩。同样的道理,即便是周梦臣倡导得海运,真惹出纷争,也很少有人会直接弹劾周梦臣,估计从海运具体负责人下手。
这个人就很重要了,甚至可能成为棋眼,就好像而今的海瑞一样,如果反咬一口,周梦臣可就被动了。
而今的王宗沐明显对海运有想法,这样的人让他主持海运,他不会将海运当成任务,而是自己的事业。根本不用想别的事情。
其次,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进士的重要性。虽然周梦臣对进士们的能力,不敢完全保证。但是在关键地方,有一个进士。更能让上面接受。
王宗沐就是进士出身。
这样的人用起来符合大明的用人观,甚至加速提拔,也不是不可以的。有各方面来看,都有纳入嫡系的必要。
当然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周梦臣还是要考教的。周梦臣说道:“王大人,而今我这里有一个难题,你觉得该怎么办?”
随即,周梦臣将想用沙船帮海运的想法一五一十说了,还将沙船帮船只不够的事情也说了。
王宗沐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大人用沙船帮固然是妙手。只是当异论相搅,不能只用崇明人,否则时间一长,下官担心,海上就非崇明人不可用的。臣以为倭兴以来,海上风浪太大,宁波。台州滞留很多人。衣食无着,甚至有无奈从贼者。臣以为这些人都是精干水手,只需招揽,要多少有多少,还能省贼人之力。”
周梦臣深深看了王宗沐一眼,因为他知道王宗沐是台州人。
不过,周梦臣也知道王宗沐说得对。因为宁波从事海贸的历史,太悠久了,积累大批的航海人才。从这里招募,简直是要多少有多少。毕竟,为什么倭寇喜欢占据舟山群岛上的岛屿贸易。不就是距离宁波近吗?
这也是周梦臣为什么要从沙船帮入手,也不想从宁波招纳人员,因为,周梦臣无法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怎么判断,这些人不是海贼?
周梦臣说道:“王大人,应该知道我担心什么?”
王宗沐果然一点就透,说道:“大人,我等身为朝廷命官,代天子牧民,当持爱民之心,倭乱到而今,愿意从倭的,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剩下大多都是朝廷之良民,官府之赤子,心是向着朝廷的。如果不管他们。他们为了活着,无奈从贼,这是厚贼人之势。恐非朝廷之福,如果大人实在不放心,我王某人愿意为他们担保。”
周梦臣说道:“既然王大人愿意担保,我岂能不答应。”
周梦臣其实也知道,倭寇从来打不完,就好像九头蛇一般,砍下一个头颅,立即重新长出来,是有内在原因的,就是因为在走私产业链,或者说,海贸产业链上依附着太多的人了。
为了生活,只能做这样的事情。
招纳一些人做事,其实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过,王宗沐说了,周梦臣还是相信王宗沐的,虽然说,王宗沐是在为家乡谋福利,但是这年头,那一个官员不这样做?
不这样做的官员,将来还想回家养老不想了?
王宗沐说道:“谢过大人,在下官看来,漕运乃天下之命脉,岂能委于人手。即便是朝廷良民也不行,大人想依靠沙船帮,但是在下看来,他们恐怕不足以承受这样的使命,在臣看来,应该重建海运总兵官,建立漕运兵。专司此事。”
周梦臣说道:“不错,我正有此事。不过,眼下有一个难题,那就是船从什么地方来?”
这是周梦臣给王宗沐最后一个考教,本来周梦臣就想将海运上的人从军,作为远洋水师的根基与前身。王宗沐的说法,非常合周梦臣的心意。
不过,这都是虚的,要看看王宗沐面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船。而今距离用船的时间,不过三四个月,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将船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