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会试三场
想想也是。罐头这个东西是唯一符合这个要求。但是王宜不想要啊。
因为王宜家里就是生产罐头的。
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再怎么加强管理,这年头的食品卫生标准也不会高的。虽然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但是王宜闭着眼睛,就能想起自己家中很多人是怎么生存罐头的。哪里吃得下啊?
这个时候,有士卒上来,每人搬着一项罐头,挨个发放。
一个人高声喊道:“前面有热水,现在就可以用。不过在考试的时候,必须举手,我们给你们送。”
一番喧哗之中,王宜的脸色更难看了。因为他发现,这是他家生产的罐头。于是脑袋之中,更有画面感了。
一夜之间,各种忙碌。
第二天一早。王宜与项钶的脸色都有一些难看。
项钶是吃了泻药的后遗症,而今还没有完全结束。而王宜是吃了自己家的罐头,虽然味道不错,但让他想起了他家里遮盖味道用的方子,顿时觉得自己好像吃屎一样。
那种恶心,就不用说了。
更不要说还要吃九天。
王宜想起了关于考场的很多因果报应的小故事。顿时心中暗道:“这或许就是报应吧。苍天在上,如果弟子今日能高中,我定然不会让家中的罐头厂再这样做了。”
而项钶也是双手合十,不知道在祈祷什么。
“当。”一声锣响。考试正式开始。
立即有人发放试卷。不过他们的试卷都是空白的纸张。上面仅仅印考试场数姓名等数行字,下面就是空白。等答题。
随即十五道考题就出来了。仅仅需要选十题回答。
因为取消了本经,四书五经之中有五题,诸子百家之中有五题,史书之中有五题。都是很有名的句子。比如说史书之中的一题,是《资治通鉴》第一句:“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其他考题也是一样的。
这十五道题,选十题回答就行了。一题三十分,总共三百分。
不过,有一个小规则,也算是周梦臣放水,担心太难,考试分数太低了,朝廷脸上也不好看。所以,允许十五道题都答。到时候会选十道最好的文章算分。
但是即便如此,周梦臣也担心,有很多人写不出来什么东西。
一连考三天,三天之后,考数学。
数学卷子,就与八股的卷子不一样了。
周梦臣直接按照选择题,判断题,大题这样的规矩来。
其实,在周梦臣看来,数学考一天就行了。因为很多题目,你一天不会,三天也不会。只是周梦臣有意提高数学的地位,所以考八股三天,数学也要三天。时间太长怎么办?
多加题。
而且这一次连天元术都没有加入。周梦臣觉得太简单了一点,自然要加加担子,于是,周梦臣干脆将很多计算量大的题目上了,比如计算修水利的土方量。计算用兵辎重。都是有原型的。
题目倒是不难,但是计算量真大。一个不小心就算错了。
总之,让所有考生都哀鸿遍野。
第三场,主要是各种公文写作。比如代皇帝拟诏书,代表官府发布公文,写奏疏等等。分了一百多分。
于是,这一次科举的总分就是七百分。
似乎来源于周梦臣某些恶趣味。
只是三场考试完了。
无数学子带着无限的吐槽纷纷离场。
周梦臣这一场考试的下半场才算是开始。
首选,周梦臣放弃之前分五经各房审阅的,反而分了三房,八股房,数学房,还有最后杂项。而数学房与杂项是最简单的。原因也很简单,数学考试卷,周梦臣根本没有用翰林院的人来改,直接找了一些识字的士卒,拿着正确答案,一一对照就行了。
而各种公文写作,其实也非常简单。对照格式就行了。
真正大头还是八股文的批阅。
周梦臣重点也是抓这个。
一方面,批阅八股文的人,一部分是礼部过来的,一部分是翰林院过来的。翰林院对周梦臣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不想弄出什么幺蛾子,就要看紧一点。其次,周梦臣也要打破八股一统天下的局面。
特别强调允许用非八股题材写文章。
不过,这一点上,周梦臣就没有欧阳修有魄力了,当年欧阳修提倡古文,废去韵文。将不合他心一的文章吗,全部打落。但是周梦臣,却没有这个打算,他决定从浩如烟海的卷子之中,找一个没有用八股写的人,将他取中。
也算是一个标杆吧。
毕竟考试之后,这些取中卷子都是公开的。
周梦臣的用意自然能够大白于天下。
当然了,周梦臣没有欧阳修的魄力,也是形势使然。欧阳修时代是有很多人写古文的。但是周梦臣面对的局面,大家都写八股,根本没有其他题材。让周梦臣如何办?
只能如此。
周梦臣整整熬了十几日,终于所有的考试卷都批阅完了。
选出三百名之后,这才有精力从宏观的角度看看着些学子的成绩。
周梦臣发现一个问题,取中的学子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就是在数学与杂项之中,一分没有丢。这样的人有一百多名。可见周梦臣的送分行动,也是很多人没有接到的。
在这一类之中又可以分为几类。其中八股失分也很少的。整体分数在六百五十分以上的。这也就是一甲二甲进士的水平了。
这一类就是科举的精英们,对他们来说,即便考试题目再怎么变,对他们来言,也是毫无问题的。
其次,就是就八股文失分比较多的。这一部分分布就比较广了。
从十几名到三百名之间都有的。
周梦臣很怀疑这些人是他的气学门人。
周梦臣为了避嫌,他的嫡系弟子,如杨节等人都没有参加科举。但是大同书院,六艺书院,横渠书院,已经其他地方的书院弟子,就与周梦臣的关系有一些远了。
周梦臣自然不能拦着对这些人不参与科举了。
而周梦臣气学之中,最重数学,可以说数学就是基本功。数学不好,其他的什么都不行。所以数学满分这些人很有可能是周梦臣的弟子,而周梦臣弟子之中,总体上来说是北边多,南边少。这也验证了一件事情,北方学子在考试上,其实不如南方的。
一直以来都没有多少北方学子在科举上名列前茅。
再有一些,就是八股文也不太好。数学也不太好了。
而这些人取中的比例是很少的。
只有极少在三百名末尾出现。
周梦臣虽然还没有开卷,但是依旧预计到他这一榜,会惹出很多非议的。大体会说他徇私,照顾自己人。北方学子估计成绩也不还太差,南方人很多估计会对周梦臣有意见了。
不过,周梦臣依然决定承受这一切。
开卷之后,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第一个。周梦臣一看:“申时行。”这是会元。
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该感叹历史的惯性,还是该感叹,申时行的才华。周梦臣不知道申时行历史是什么成绩,但是能做到首辅,科举名次一定不会太坏,而今考一个会元也是有可能的。
果然是不管怎么改变考试难度,对于有一些人来说,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任你怎么改,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对于他们来说,考试有多少分,从来是试卷有多少分,而不是他们能考多少分。而申时行大概就是这一群人中的一个吧。
想想也是。罐头这个东西是唯一符合这个要求。但是王宜不想要啊。
因为王宜家里就是生产罐头的。
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再怎么加强管理,这年头的食品卫生标准也不会高的。虽然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但是王宜闭着眼睛,就能想起自己家中很多人是怎么生存罐头的。哪里吃得下啊?
这个时候,有士卒上来,每人搬着一项罐头,挨个发放。
一个人高声喊道:“前面有热水,现在就可以用。不过在考试的时候,必须举手,我们给你们送。”
一番喧哗之中,王宜的脸色更难看了。因为他发现,这是他家生产的罐头。于是脑袋之中,更有画面感了。
一夜之间,各种忙碌。
第二天一早。王宜与项钶的脸色都有一些难看。
项钶是吃了泻药的后遗症,而今还没有完全结束。而王宜是吃了自己家的罐头,虽然味道不错,但让他想起了他家里遮盖味道用的方子,顿时觉得自己好像吃屎一样。
那种恶心,就不用说了。
更不要说还要吃九天。
王宜想起了关于考场的很多因果报应的小故事。顿时心中暗道:“这或许就是报应吧。苍天在上,如果弟子今日能高中,我定然不会让家中的罐头厂再这样做了。”
而项钶也是双手合十,不知道在祈祷什么。
“当。”一声锣响。考试正式开始。
立即有人发放试卷。不过他们的试卷都是空白的纸张。上面仅仅印考试场数姓名等数行字,下面就是空白。等答题。
随即十五道考题就出来了。仅仅需要选十题回答。
因为取消了本经,四书五经之中有五题,诸子百家之中有五题,史书之中有五题。都是很有名的句子。比如说史书之中的一题,是《资治通鉴》第一句:“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其他考题也是一样的。
这十五道题,选十题回答就行了。一题三十分,总共三百分。
不过,有一个小规则,也算是周梦臣放水,担心太难,考试分数太低了,朝廷脸上也不好看。所以,允许十五道题都答。到时候会选十道最好的文章算分。
但是即便如此,周梦臣也担心,有很多人写不出来什么东西。
一连考三天,三天之后,考数学。
数学卷子,就与八股的卷子不一样了。
周梦臣直接按照选择题,判断题,大题这样的规矩来。
其实,在周梦臣看来,数学考一天就行了。因为很多题目,你一天不会,三天也不会。只是周梦臣有意提高数学的地位,所以考八股三天,数学也要三天。时间太长怎么办?
多加题。
而且这一次连天元术都没有加入。周梦臣觉得太简单了一点,自然要加加担子,于是,周梦臣干脆将很多计算量大的题目上了,比如计算修水利的土方量。计算用兵辎重。都是有原型的。
题目倒是不难,但是计算量真大。一个不小心就算错了。
总之,让所有考生都哀鸿遍野。
第三场,主要是各种公文写作。比如代皇帝拟诏书,代表官府发布公文,写奏疏等等。分了一百多分。
于是,这一次科举的总分就是七百分。
似乎来源于周梦臣某些恶趣味。
只是三场考试完了。
无数学子带着无限的吐槽纷纷离场。
周梦臣这一场考试的下半场才算是开始。
首选,周梦臣放弃之前分五经各房审阅的,反而分了三房,八股房,数学房,还有最后杂项。而数学房与杂项是最简单的。原因也很简单,数学考试卷,周梦臣根本没有用翰林院的人来改,直接找了一些识字的士卒,拿着正确答案,一一对照就行了。
而各种公文写作,其实也非常简单。对照格式就行了。
真正大头还是八股文的批阅。
周梦臣重点也是抓这个。
一方面,批阅八股文的人,一部分是礼部过来的,一部分是翰林院过来的。翰林院对周梦臣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不想弄出什么幺蛾子,就要看紧一点。其次,周梦臣也要打破八股一统天下的局面。
特别强调允许用非八股题材写文章。
不过,这一点上,周梦臣就没有欧阳修有魄力了,当年欧阳修提倡古文,废去韵文。将不合他心一的文章吗,全部打落。但是周梦臣,却没有这个打算,他决定从浩如烟海的卷子之中,找一个没有用八股写的人,将他取中。
也算是一个标杆吧。
毕竟考试之后,这些取中卷子都是公开的。
周梦臣的用意自然能够大白于天下。
当然了,周梦臣没有欧阳修的魄力,也是形势使然。欧阳修时代是有很多人写古文的。但是周梦臣面对的局面,大家都写八股,根本没有其他题材。让周梦臣如何办?
只能如此。
周梦臣整整熬了十几日,终于所有的考试卷都批阅完了。
选出三百名之后,这才有精力从宏观的角度看看着些学子的成绩。
周梦臣发现一个问题,取中的学子可以分为几类。第一类,就是在数学与杂项之中,一分没有丢。这样的人有一百多名。可见周梦臣的送分行动,也是很多人没有接到的。
在这一类之中又可以分为几类。其中八股失分也很少的。整体分数在六百五十分以上的。这也就是一甲二甲进士的水平了。
这一类就是科举的精英们,对他们来说,即便考试题目再怎么变,对他们来言,也是毫无问题的。
其次,就是就八股文失分比较多的。这一部分分布就比较广了。
从十几名到三百名之间都有的。
周梦臣很怀疑这些人是他的气学门人。
周梦臣为了避嫌,他的嫡系弟子,如杨节等人都没有参加科举。但是大同书院,六艺书院,横渠书院,已经其他地方的书院弟子,就与周梦臣的关系有一些远了。
周梦臣自然不能拦着对这些人不参与科举了。
而周梦臣气学之中,最重数学,可以说数学就是基本功。数学不好,其他的什么都不行。所以数学满分这些人很有可能是周梦臣的弟子,而周梦臣弟子之中,总体上来说是北边多,南边少。这也验证了一件事情,北方学子在考试上,其实不如南方的。
一直以来都没有多少北方学子在科举上名列前茅。
再有一些,就是八股文也不太好。数学也不太好了。
而这些人取中的比例是很少的。
只有极少在三百名末尾出现。
周梦臣虽然还没有开卷,但是依旧预计到他这一榜,会惹出很多非议的。大体会说他徇私,照顾自己人。北方学子估计成绩也不还太差,南方人很多估计会对周梦臣有意见了。
不过,周梦臣依然决定承受这一切。
开卷之后,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第一个。周梦臣一看:“申时行。”这是会元。
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该感叹历史的惯性,还是该感叹,申时行的才华。周梦臣不知道申时行历史是什么成绩,但是能做到首辅,科举名次一定不会太坏,而今考一个会元也是有可能的。
果然是不管怎么改变考试难度,对于有一些人来说,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任你怎么改,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对于他们来说,考试有多少分,从来是试卷有多少分,而不是他们能考多少分。而申时行大概就是这一群人中的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