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骑兵损失惨重,但完美实现阻击敌军的任务。
高顺所部主力已列阵完成,队列严整,旌旗林立。
吕布勃然大怒,这支可恶的骑兵耽误了自己太多时间,当即就要提兵尽灭残余骑兵。
在吕布身旁的宋宪连忙拉住赤兔马的缰绳,劝道:“将军,我军的当务之急是打通关中之路。敌军徒卒可交由射声、步兵两部校尉带领徒卒主力解决。只要我铁骑攻向潼关,敌寇必定来追。可前后夹击,大获全胜。”
吕布气的咬牙切齿,怒骂道:“先留这群贼寇一群狗命!全军向西!”
两千余名铁骑马不停蹄的一路向西奔驰,令负责指挥的高顺脸色铁青。
在潼关有数以千计的能工巧匠,那是鹰扬将军府珍贵无比的财富,绝不容有失。
且一旦敌军突破潼关防线,自己如何对得起主公重托?
于是高顺立即挥动令旗,令徐晃引兵追击。
数百名骑兵要追击两千余铁骑,军令既下,却没一个人退缩。
吕布猖狂大笑,对宋宪吩咐道:“敌军自寻死路。尔率越骑校尉部殿后,以弓箭尽射杀之!”
越骑校尉所部多为归化胡人,皆是能马上开弓驰射的锐卒。
以此锐卒为用,且奔且射,必能重创追击的贼寇。宋宪欢喜领命,立即领越骑前去殿后,遥遥看到奔驰而来的数百贼骑,大吼道:“以弓箭杀敌!”
数十上百支利箭激射而出,正在追赶的鹰扬铁骑迎头撞上,立即有十数人应箭而倒。
领兵的徐晃眉头紧蹙,敌军弓箭之强令人惊叹,必是力道最强的骑兵角弓,所以才能再百余步的距离射箭杀人。加之敌军人尽披覆铁甲,几乎可以断定,这支铁骑必为北军五校之一。
自己麾下的骑兵皆穿皮甲,且处于追击态势,与敌军对射,必然处于劣势。对局势判断清晰之后,徐晃大吼一声:“列锥阵,举盾,冲击上去!”
皮甲防护力虽然不如铁甲,但胜在轻便。所以在追击速度上略占优势。
但宋宪显然不惧怕敌军追击靠近,因为双方距离越近,弓箭的杀伤力越强,立即喊道:“左右散开,右射左,左射右!”
随着宋宪的命令,弓箭愈发密集,杀伤力亦越发强劲。
上百名鹰扬铁骑被直接射杀在冲锋的路上。
“万胜!”
一声狂怒大吼,尽情冲锋的鹰扬铁骑终于追上分心骑射的越骑校尉所部。六七人被长矛刺伤,跌落马下。
宋宪的脸色微变,敌军的悍勇与关东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数百名同袍被射死在路上,余众迟迟没有溃退,却还敢狂吼冲锋。
难怪鹰扬将军被西凉将士誉为联军中最敢战、最善战的诸侯,有这种雄师,作为他的对手都有些心惊胆战。
绝不能放任这支骑兵离去!
“收弓,斩杀敌军!”
两军短兵相接,鹰扬铁骑爆发出最原始的血性,矛戳、棒砸、刀砍、甚至牙咬,无所不用其极。
宋宪的脸色彻底变得苍白。
纵然自己麾下人多势众,却也没有了必胜的信念。
面对这种疯狂的敌军,自己真的能坚持到胜利到来那一刻吗?
很快宋宪就等到了自己的答案,在互相冲击中,士兵交错混战,一队鹰扬骑兵便盯上了被亲卫团团保卫的宋宪。
张瑞重视文教的意义终于出现。
这队骑兵的队率是个读书人,头脑比较灵活,断定被团团保卫之人必定为敌军主帅。也听说过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在混乱的军阵中大吼道:“前方数十骑护卫之人,必为贼将!二三子,且助我等斩将夺旗!”话毕便率领身后三十余人向宋宪发起冲锋。
周围混战中的各位队率、屯长都看向宋宪。
数名出身将门的军官,亦颇有见地,纷纷咬牙,对麾下士什长喊道:“这里某率部顶住,尔率一什人,前去相助。务必斩杀贼将!”
要知道鹰扬铁骑本就不如敌军人多,错乱交战中,每少一名士卒,被围攻的压力就大一分,死亡的概率就更大一成。
这些队率、屯长可以说是将自己的性命赌在了对同袍的信任上。
一队队铁骑被集结,疯狂的冲向脸色发白的宋宪。
因为一次次的冲击,宋宪周围的亲卫已经被冲的七零八散。若非宋宪骁勇,连杀六七人,早已死在了铁骑冲击之下。
能否获胜,宋宪并不清楚。但十分清楚,再这样下去,一队队冲过来的骑兵必能取自己性命。
当务之急,是暂时摆脱这些骑兵疯狂的冲击。只要再组织一队铁骑击溃这支汇集的敌骑,必能锁定此战胜势。
于是宋宪不得不暂避锋芒,向后方退去。
“贼将溃逃了!”
“贼将休走!”
“无胆鼠辈,速速受死!”
宋宪刚刚后退,阵中便此起彼伏的响起各种追杀辱骂之声。
气的宋宪大怒,对身旁的铁骑大吼道:“杀光彼辈。”
可是混乱中,越骑校尉部士卒的确看到旌旗在后退,不明所以。宋宪又是吕布部下,并不与越骑校尉部士卒相熟,导致士卒纷纷大骂,主将是个废物。士气动摇,有的还在坚持厮杀,有的大骂着撤离。
导致仍在奋战的越骑将士被四面八方的刀矛戳死在混乱之中,幸存者见此更不敢固执抵抗,纷纷加入撤离的行列,随后局势就逐渐演变成越骑校尉部在后退,鹰扬铁骑在追杀。
最后士气彻底崩溃,再无法挽回。
宋宪的战败,吕布尚不清楚,一路狂奔的吕布已成功抵达潼关所在。
潼关如今正在夯实地基,数以万计的工匠、徭役,平日都在这里劳作。此时突闻敌军杀至已乱做一团。
负责防御潼关的校尉是关靖,接到传令官通知后,已陆续集结了三百余士卒,列阵在关前防御,以掩护工匠、徭役向西撤离。
看到远方冲天的烟尘,关靖忠义凛然,对身后将士大吼道:“尽忠效死,即在今日!自某以下,敢善退半步者,后队斩前队!”
高顺所部主力已列阵完成,队列严整,旌旗林立。
吕布勃然大怒,这支可恶的骑兵耽误了自己太多时间,当即就要提兵尽灭残余骑兵。
在吕布身旁的宋宪连忙拉住赤兔马的缰绳,劝道:“将军,我军的当务之急是打通关中之路。敌军徒卒可交由射声、步兵两部校尉带领徒卒主力解决。只要我铁骑攻向潼关,敌寇必定来追。可前后夹击,大获全胜。”
吕布气的咬牙切齿,怒骂道:“先留这群贼寇一群狗命!全军向西!”
两千余名铁骑马不停蹄的一路向西奔驰,令负责指挥的高顺脸色铁青。
在潼关有数以千计的能工巧匠,那是鹰扬将军府珍贵无比的财富,绝不容有失。
且一旦敌军突破潼关防线,自己如何对得起主公重托?
于是高顺立即挥动令旗,令徐晃引兵追击。
数百名骑兵要追击两千余铁骑,军令既下,却没一个人退缩。
吕布猖狂大笑,对宋宪吩咐道:“敌军自寻死路。尔率越骑校尉部殿后,以弓箭尽射杀之!”
越骑校尉所部多为归化胡人,皆是能马上开弓驰射的锐卒。
以此锐卒为用,且奔且射,必能重创追击的贼寇。宋宪欢喜领命,立即领越骑前去殿后,遥遥看到奔驰而来的数百贼骑,大吼道:“以弓箭杀敌!”
数十上百支利箭激射而出,正在追赶的鹰扬铁骑迎头撞上,立即有十数人应箭而倒。
领兵的徐晃眉头紧蹙,敌军弓箭之强令人惊叹,必是力道最强的骑兵角弓,所以才能再百余步的距离射箭杀人。加之敌军人尽披覆铁甲,几乎可以断定,这支铁骑必为北军五校之一。
自己麾下的骑兵皆穿皮甲,且处于追击态势,与敌军对射,必然处于劣势。对局势判断清晰之后,徐晃大吼一声:“列锥阵,举盾,冲击上去!”
皮甲防护力虽然不如铁甲,但胜在轻便。所以在追击速度上略占优势。
但宋宪显然不惧怕敌军追击靠近,因为双方距离越近,弓箭的杀伤力越强,立即喊道:“左右散开,右射左,左射右!”
随着宋宪的命令,弓箭愈发密集,杀伤力亦越发强劲。
上百名鹰扬铁骑被直接射杀在冲锋的路上。
“万胜!”
一声狂怒大吼,尽情冲锋的鹰扬铁骑终于追上分心骑射的越骑校尉所部。六七人被长矛刺伤,跌落马下。
宋宪的脸色微变,敌军的悍勇与关东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数百名同袍被射死在路上,余众迟迟没有溃退,却还敢狂吼冲锋。
难怪鹰扬将军被西凉将士誉为联军中最敢战、最善战的诸侯,有这种雄师,作为他的对手都有些心惊胆战。
绝不能放任这支骑兵离去!
“收弓,斩杀敌军!”
两军短兵相接,鹰扬铁骑爆发出最原始的血性,矛戳、棒砸、刀砍、甚至牙咬,无所不用其极。
宋宪的脸色彻底变得苍白。
纵然自己麾下人多势众,却也没有了必胜的信念。
面对这种疯狂的敌军,自己真的能坚持到胜利到来那一刻吗?
很快宋宪就等到了自己的答案,在互相冲击中,士兵交错混战,一队鹰扬骑兵便盯上了被亲卫团团保卫的宋宪。
张瑞重视文教的意义终于出现。
这队骑兵的队率是个读书人,头脑比较灵活,断定被团团保卫之人必定为敌军主帅。也听说过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在混乱的军阵中大吼道:“前方数十骑护卫之人,必为贼将!二三子,且助我等斩将夺旗!”话毕便率领身后三十余人向宋宪发起冲锋。
周围混战中的各位队率、屯长都看向宋宪。
数名出身将门的军官,亦颇有见地,纷纷咬牙,对麾下士什长喊道:“这里某率部顶住,尔率一什人,前去相助。务必斩杀贼将!”
要知道鹰扬铁骑本就不如敌军人多,错乱交战中,每少一名士卒,被围攻的压力就大一分,死亡的概率就更大一成。
这些队率、屯长可以说是将自己的性命赌在了对同袍的信任上。
一队队铁骑被集结,疯狂的冲向脸色发白的宋宪。
因为一次次的冲击,宋宪周围的亲卫已经被冲的七零八散。若非宋宪骁勇,连杀六七人,早已死在了铁骑冲击之下。
能否获胜,宋宪并不清楚。但十分清楚,再这样下去,一队队冲过来的骑兵必能取自己性命。
当务之急,是暂时摆脱这些骑兵疯狂的冲击。只要再组织一队铁骑击溃这支汇集的敌骑,必能锁定此战胜势。
于是宋宪不得不暂避锋芒,向后方退去。
“贼将溃逃了!”
“贼将休走!”
“无胆鼠辈,速速受死!”
宋宪刚刚后退,阵中便此起彼伏的响起各种追杀辱骂之声。
气的宋宪大怒,对身旁的铁骑大吼道:“杀光彼辈。”
可是混乱中,越骑校尉部士卒的确看到旌旗在后退,不明所以。宋宪又是吕布部下,并不与越骑校尉部士卒相熟,导致士卒纷纷大骂,主将是个废物。士气动摇,有的还在坚持厮杀,有的大骂着撤离。
导致仍在奋战的越骑将士被四面八方的刀矛戳死在混乱之中,幸存者见此更不敢固执抵抗,纷纷加入撤离的行列,随后局势就逐渐演变成越骑校尉部在后退,鹰扬铁骑在追杀。
最后士气彻底崩溃,再无法挽回。
宋宪的战败,吕布尚不清楚,一路狂奔的吕布已成功抵达潼关所在。
潼关如今正在夯实地基,数以万计的工匠、徭役,平日都在这里劳作。此时突闻敌军杀至已乱做一团。
负责防御潼关的校尉是关靖,接到传令官通知后,已陆续集结了三百余士卒,列阵在关前防御,以掩护工匠、徭役向西撤离。
看到远方冲天的烟尘,关靖忠义凛然,对身后将士大吼道:“尽忠效死,即在今日!自某以下,敢善退半步者,后队斩前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