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走后,张瑞片刻未歇,召见了骑都尉沮授。

    对于这位与田丰并称为智冠河北的名士,张瑞一直礼遇有加。

    待沮授进入房间,张瑞寒暄道:“为讨伐董卓,令公与一路随行至长安。关西不比冀州富庶,公与在长安可还能适应?”

    沮授身形端正,不苟言笑,说道:“为家国大义,天下义士不惜性命。授往关西是为除国贼,不为享受。将军此番却是多虑了。”

    张瑞便将话题引到天下苍生,说道:“为国除贼,乃是为了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天灾骤临,关西蒙难,百姓受旱灾之苦,恐有离乱。此番召见公与,便为向公与求助,以解苍生之倒悬。”

    为国除贼是为了天下苍生还是为了士族利益,这其实有待商榷。

    但不妨天下诸侯都高举大义。

    听闻张瑞之言,沮授不觉有异,说道:“愿为将军尽绵薄之力。”

    “久闻冀州富庶,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孤欲与韩使君互通有无,只是不知韩使君欲求何物,故向公与咨询。”

    沮授思考了片刻,说道:“冀州之富,令韩使君别无所求。”

    “既无所求,可有所惧?”

    “所惧者,袁车骑也。兴义兵之前,尝遣数部从事守之门外,使袁车骑常怀惊惧,不得动摇。”

    关于韩馥派人守在袁绍门外监视一事,张瑞也略有耳闻。

    只是张瑞总不能替韩馥去杀了袁绍。不然联盟马上解散,让董卓得利。

    张瑞只得开口问道:“若欲向冀州求购粮草,公与以为何物可用?”

    沮授沉默,注视张瑞良久,说道:“某为使君之臣,不宜为将军谋划冀州。请将军自思讨董为何?”

    讨董为何?

    为了天下大义?为了生民安宁?

    除了各位诸侯嘴上如此说,天下没有任何人相信这套说辞。

    那么历史上天下诸侯为什么踊跃参与讨董,甚至以十八镇讨董诸侯为荣?

    张瑞皱眉苦思,自己讨董,是因为看不惯董卓毫无底线的残暴,是为了首倡义军的声望。

    一瞬间张瑞仿佛抓到了什么。

    若自己没有首倡义军呢?

    换成其他人穿越到汉末是否会参加讨董之战?成为十八镇诸侯之一?

    张瑞置身事外审视一番,忽然发现,若其他人穿越十之八九也会积极参与讨董。

    哪怕知道不可能诛杀董卓,也要成为十八镇诸侯之一。

    是为什么?

    似乎是为了声望,为了以后招揽人才。

    那么其他诸侯应该也是如此。

    仅看韩馥留在邺城便可知晓,他对诛杀董卓兴趣不大,参与讨董,全为了博取名声。

    就像张邈、孔融、孔伷、袁遗这些人都没做好乱世争雄得准备,并未将讨伐董卓当作一场战事,而是当成了增加名声的一种手段。

    所以张瑞历来厌恶这些清流。

    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他韩馥求名,张瑞几乎束手无策。

    总不能张瑞夸他几句天下名士,德行高洁,他的名望就涨上去了。

    对此,张瑞一筹莫展,而且张瑞觉得这也不应该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能出奇谋,为旱灾流民找到生存之策,已经极大的透支了自己的脑力。再想下去就该头痛了。

    《慎子》所提倡的的君臣之道为: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

    这方面,张瑞比较欣赏诸葛孔明的话语:君劳臣逸,则国亡君逸臣劳,则国兴。

    所以张瑞一摊手,惬意的倚在案席上,看向身边一众参军、从事,理所当然的问道:“韩馥既然求名,当为之奈何?”

    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

    鹰扬将军府养士无数,不就是需要他们的智略、计谋,在这一刻出谋划策吗?

    如果连智力都贡献不出来,张瑞干嘛不多养一些游侠、猛将,至少还能冲锋陷阵。

    在张瑞问完片刻之后,有人毛遂自荐,说道:“主公,某或能为主公解忧。”

    张瑞看了一眼,比较陌生,问道:“尔是?”

    “在下杨修,字德祖,蒙主公于华阴举为孝廉,授将军府从事。”

    杨修?

    那个在汉中之战,因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出名的主簿?

    虽然演义中,主簿像是微不足道的小官。

    但现实中,所有人都知道主簿位高权重。无论是曾经的建议中郎将府主簿审配,还是河东太守府主簿裴绍,皆是大权在握,常参机要,总领府事,周流宣化于万里。

    曹操前期对杨修亦是非常器重,史载:杨修以名公子有才能,为魏武所器,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

    其才能,非但为曹操所器重,总知内外,还能做到事皆称意。自曹丕以下,群僚争相与之交好。

    对杨修的才能张瑞并不怀疑,只是好奇的问道:“尔年齿几何?”

    杨修拱手,答道:“某熹平四年(175年)诞世,如今已虚度十七个春秋。”

    比贾逵小一岁。

    说虚度春秋也没错。霍去病在他这个年纪已经高居嫖姚校尉,率八百骑兵远征大漠了。李世民更是在十七岁的时候带兵大破突厥,救出了被突厥围困在雁门的隋炀帝。

    论身世,家族四世三公的杨修,真不比这两位千古英雄差上多少。

    甚至张瑞在十七岁的时候都已经在孟县起兵。倒是容易理解杨修为何年纪轻轻便急于出仕。

    “且言之,孤当为之奈何?”

    “主公曾闻蔡侯纸否?”

    张瑞拿起桌上的白纸,翻看了几眼,制作精美、质地细密,色泽白皙。说实话张瑞有些弄不清楚,汉末人为什么不用这种纸,反而一直使用竹简。直到东晋桓玄强势下令,天下以纸代简,才彻底使竹简彻底绝迹。

    问道:“此物?”

    杨修摇头,说道:“此为左伯纸,为孝灵皇帝时期,东莱人左伯所作。工艺较之蔡侯纸大为改善,质地精密,色泽白皙。时蔡邕自矜能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法之时必用张艺笔、左伯纸,及臣吕,兼此三具,方可动笔。故左伯纸乃书法三绝之一。”

    张瑞惊讶了瞬间,不知道自己的老丈人还有这规矩。说起蔡邕,张瑞才想起来,自己一直征伐在外,片刻不得清闲,已经有段时间没见到那位清冷秀美的小才女了。有点怀念她微凉窈窕的身体、清冷白皙的容颜以及平铺如云的三千青丝。

    咳咳,思绪有点跑偏,不是在谈政事吗?

    张瑞随即将思绪收回,说道:“孤倒是首次听闻蔡侯纸与左伯纸之间区别,只是与韩馥何关?”

章节目录

汉末之并州匪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布书网只为原作者杨氏良家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杨氏良家子并收藏汉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