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最后还是捞偏门。
董卓自己到是没有感觉自己的手段有多么无耻,他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这是战争。
你死我活的事情。
有时候手段特殊些也很正常。
所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便是这个道理。
不过“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句话本来的意思是,君子做事无处不尽全力,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只要能办成事无论多么卑劣的手段都能用上。
不得不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要说绑架绑架敌人这还算好,那些个暗杀的、行刺的,那更让人头疼。
孙策不就是被徐贡的门客偷袭死的吗。
董卓对于掳掠孙策的家人没有什么负罪感,在心中有思路后便安排锦衣卫去办这件事了。
而且董卓也觉得自己是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是第一种意思。
现在董卓为了统一大业,为了干掉曹操、袁绍、刘备等等一些杂鱼无处不尽全力。
甚至感觉被掏空了身体。
安排了孙策,剩下的事情,就需要交给时间,董卓只需要一个结果。
刚才谈到了孙策,又想到了吴夫人,董卓心头不由一热,准备一会去找府中的侍女谈谈心,深入交流交流。
忽然之间,董卓觉得自己遗漏点什么。
自己是个男人。
是个正常的男人。
是个不但正常,而且精力充沛的男人,董卓觉得他这副身体不像是六十来岁的模样,反而精力无穷,再活个三十来年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想到这里,董卓忽然反应过来!
现在穷啊,到处都缺钱,自己思维完全被局限了,天天想着刨坟掘墓的,这不是正道!
这属于捞偏门,虽说能暴富,但是却不长久!
要赚钱,赚什么人的钱最快?!
当然是有钱人的钱,如今大汉朝的有钱人在哪?还不是那些个豪强望族。
要想从豪强望族身上赚到钱,那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如今这世道,几乎所有的豪强望族都是男人在掌权。
那么怎么赚男人的钱。
孟子和告子辩论时,告子对孟子说了一句话。
食色,性也。
简单点说,吃东西,喜欢美好的事物,那是人的天性。
当然也有人将“性”字单独拿出来,而董卓第一时间就把“食”这一项抛诸脑后。
至于为什么。
因为很简单,先不说现在到处在开荒忙着种粮食,人都活不下去了,更别说提高食物品质了。
如果董卓开个什么大酒楼之类,没有钱的人吃不起,有钱人人家不屑于去,更重要的是这东西做不大。
可能在雍州,董卓开个大的酒楼有人去捧场,但是少数几个酒楼有什么用?
杯水车薪。
只有等手下掌握的六州之地完全安定下来,才考虑搞一个联锁的酒楼什么的。
另外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现在的大汉朝佐料不全。
虽说可以用茱萸代替辣椒,但味道上面还是有些不对劲,除了辣椒外,其他调料也远没有后世全面
现在的食物都是煮着吃,或者烤,以董卓的想法,如果开酒楼那自然是要炒菜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炒菜要用油,油的话又很贵,这些都是很麻烦的事情。
当然,条件可以的话,董卓还想把味精什么的捣鼓出来,不过很现实的问题,董卓不会,他只是个普通人。
没有度娘、知娘在,啥也不是。
不过酒楼还是可以开,但是目前只能尝试在雍州长安先弄起来,让长安城中的士大夫们换一个口味。
要想完全推广出去就比较困难了。
而且如果酒楼开的太过奢华,恐怕又会被很多“道德模范”喷的狗血淋头。
正因此,董卓不得不想到“色”这个字上。
好吧,以上所说都是董卓给自己找的理由,其实脑袋里面有灵感时,董卓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色”字。
男人的“色”,这个就很简单了,董卓脑思如泉涌,文如……,各种名词汇聚于脑中。
勾栏、窑子、妓院、青楼、军妓、营妓、清倌人、红倌人。
没错。
董卓觉得开青楼来钱比开酒楼来钱更加快,而且这个有先例,也不会被别人诟病。
之所以开青楼不会被人诟病,因为第一个开青楼的人,就是文人眼中的“圣人之师”管子,管仲。
管仲,管夷吾,辅助了齐桓公姜小白成为了霸主,他当相国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发展齐国的经济。
而为了发展齐国经济,让其他国家的商人到齐国经商,管仲在齐国都城一次性开了七家青楼,或者说妓馆。
你看。
管子都能看青楼,我董卓怎么就不能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更何况,我董卓还不是个普通百姓呢。
想到做到,董卓立马拉着李儒开始商议起来。
“文优啊,方才本相想到了一件事,可以增加朝廷收入,让百姓更加幸福,让百官更加和谐,让秩序更加安定,让……”
董卓望着目瞪口呆的李儒,中断了为了增加气势的排比。
“嗯?!文优?”
“主公,儒在。”李儒打了个机灵,连忙回道:“不知主公所言何事,可以有如此多的好处?!”
董卓轻咳一声,郑重道:“董某思及先贤,忽有所感,才知先贤智慧深不可测,我等不及也。”
“先贤?!”李儒脑中思路急转,自家主公卖这个关子是在考我?
不过要说先贤的能耐有多大,李儒太清楚了。
先贤有什么多少好办法,李儒也太清楚了。
然而就是因为太清楚了,李儒一时间没有想好自家主公说的哪个方面的。
或者根据主公说,全方面的?
嘶。
魏国的李悝变法。
楚国的吴起变法。
齐国的邹忌改革。
韩国的申不害变法。
秦国的商鞅变法。
再近一点,武帝酎金夺爵、盐铁官营。
再再近一点,王莽改制。
再再再近一点,灵帝卖官。
……
后面这两个不是先贤,也不是什么好事,不算!
知识量储备太多,李儒一时间有些转不过来,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问道:
“不知主公所言,是哪位先贤?”
董卓顿了顿声,缓声道:
“管子。”
本章完
董卓自己到是没有感觉自己的手段有多么无耻,他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这是战争。
你死我活的事情。
有时候手段特殊些也很正常。
所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便是这个道理。
不过“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句话本来的意思是,君子做事无处不尽全力,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只要能办成事无论多么卑劣的手段都能用上。
不得不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要说绑架绑架敌人这还算好,那些个暗杀的、行刺的,那更让人头疼。
孙策不就是被徐贡的门客偷袭死的吗。
董卓对于掳掠孙策的家人没有什么负罪感,在心中有思路后便安排锦衣卫去办这件事了。
而且董卓也觉得自己是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是第一种意思。
现在董卓为了统一大业,为了干掉曹操、袁绍、刘备等等一些杂鱼无处不尽全力。
甚至感觉被掏空了身体。
安排了孙策,剩下的事情,就需要交给时间,董卓只需要一个结果。
刚才谈到了孙策,又想到了吴夫人,董卓心头不由一热,准备一会去找府中的侍女谈谈心,深入交流交流。
忽然之间,董卓觉得自己遗漏点什么。
自己是个男人。
是个正常的男人。
是个不但正常,而且精力充沛的男人,董卓觉得他这副身体不像是六十来岁的模样,反而精力无穷,再活个三十来年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想到这里,董卓忽然反应过来!
现在穷啊,到处都缺钱,自己思维完全被局限了,天天想着刨坟掘墓的,这不是正道!
这属于捞偏门,虽说能暴富,但是却不长久!
要赚钱,赚什么人的钱最快?!
当然是有钱人的钱,如今大汉朝的有钱人在哪?还不是那些个豪强望族。
要想从豪强望族身上赚到钱,那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过如今这世道,几乎所有的豪强望族都是男人在掌权。
那么怎么赚男人的钱。
孟子和告子辩论时,告子对孟子说了一句话。
食色,性也。
简单点说,吃东西,喜欢美好的事物,那是人的天性。
当然也有人将“性”字单独拿出来,而董卓第一时间就把“食”这一项抛诸脑后。
至于为什么。
因为很简单,先不说现在到处在开荒忙着种粮食,人都活不下去了,更别说提高食物品质了。
如果董卓开个什么大酒楼之类,没有钱的人吃不起,有钱人人家不屑于去,更重要的是这东西做不大。
可能在雍州,董卓开个大的酒楼有人去捧场,但是少数几个酒楼有什么用?
杯水车薪。
只有等手下掌握的六州之地完全安定下来,才考虑搞一个联锁的酒楼什么的。
另外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现在的大汉朝佐料不全。
虽说可以用茱萸代替辣椒,但味道上面还是有些不对劲,除了辣椒外,其他调料也远没有后世全面
现在的食物都是煮着吃,或者烤,以董卓的想法,如果开酒楼那自然是要炒菜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炒菜要用油,油的话又很贵,这些都是很麻烦的事情。
当然,条件可以的话,董卓还想把味精什么的捣鼓出来,不过很现实的问题,董卓不会,他只是个普通人。
没有度娘、知娘在,啥也不是。
不过酒楼还是可以开,但是目前只能尝试在雍州长安先弄起来,让长安城中的士大夫们换一个口味。
要想完全推广出去就比较困难了。
而且如果酒楼开的太过奢华,恐怕又会被很多“道德模范”喷的狗血淋头。
正因此,董卓不得不想到“色”这个字上。
好吧,以上所说都是董卓给自己找的理由,其实脑袋里面有灵感时,董卓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色”字。
男人的“色”,这个就很简单了,董卓脑思如泉涌,文如……,各种名词汇聚于脑中。
勾栏、窑子、妓院、青楼、军妓、营妓、清倌人、红倌人。
没错。
董卓觉得开青楼来钱比开酒楼来钱更加快,而且这个有先例,也不会被别人诟病。
之所以开青楼不会被人诟病,因为第一个开青楼的人,就是文人眼中的“圣人之师”管子,管仲。
管仲,管夷吾,辅助了齐桓公姜小白成为了霸主,他当相国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发展齐国的经济。
而为了发展齐国经济,让其他国家的商人到齐国经商,管仲在齐国都城一次性开了七家青楼,或者说妓馆。
你看。
管子都能看青楼,我董卓怎么就不能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更何况,我董卓还不是个普通百姓呢。
想到做到,董卓立马拉着李儒开始商议起来。
“文优啊,方才本相想到了一件事,可以增加朝廷收入,让百姓更加幸福,让百官更加和谐,让秩序更加安定,让……”
董卓望着目瞪口呆的李儒,中断了为了增加气势的排比。
“嗯?!文优?”
“主公,儒在。”李儒打了个机灵,连忙回道:“不知主公所言何事,可以有如此多的好处?!”
董卓轻咳一声,郑重道:“董某思及先贤,忽有所感,才知先贤智慧深不可测,我等不及也。”
“先贤?!”李儒脑中思路急转,自家主公卖这个关子是在考我?
不过要说先贤的能耐有多大,李儒太清楚了。
先贤有什么多少好办法,李儒也太清楚了。
然而就是因为太清楚了,李儒一时间没有想好自家主公说的哪个方面的。
或者根据主公说,全方面的?
嘶。
魏国的李悝变法。
楚国的吴起变法。
齐国的邹忌改革。
韩国的申不害变法。
秦国的商鞅变法。
再近一点,武帝酎金夺爵、盐铁官营。
再再近一点,王莽改制。
再再再近一点,灵帝卖官。
……
后面这两个不是先贤,也不是什么好事,不算!
知识量储备太多,李儒一时间有些转不过来,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问道:
“不知主公所言,是哪位先贤?”
董卓顿了顿声,缓声道:
“管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