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长城让天下震撼,而随后发生的事情更是令人错愕。
辽国西边的阻卜部突然造反了,这倒是没有什么,毕竟阻卜部历来不老实,要是长时间不造反才是咄咄怪事呢。
让人嗅到一些不寻常气味的是,东边的女真部也造反了,相比起阻卜部来说,女真部其实还要温顺一些的,女真部也攻击辽国了,这就有些不同寻常的意味了。
更让人诧异的是,西州回鹘与高丽也发起对辽国的攻击。
一时间,辽国就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局面了,感觉偌大的帝国就要就此崩塌一般。
王韶听闻这个消息,立即抓住机会向大定府进军,狄骧率领的海军也快速向大定府推进。
对于拥有炸药这个攻城利器的夏军来说,城池之坚固已经不再是前进的阻碍了。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夏军野战能力拔群的基础之上,如果是宋军拥有炸药,他们可能还是依然龟缩在城内,那就无法发挥炸药的真正的力量了。
王韶与狄骧,一个向北,一个向西,目的地都是大定府,沿途攻城拔寨,而后方支援的军队源源不断。
王韶用兵胜在于堂堂正正,大战略定下来了,便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推进,攻下来的城池,也并不会舍弃,而是让后方的人接手,并且由文官接手城池。
后世总有人说汉族因为修建了长城,所以丧失了进取的心思,这就是一句屁话。
长城可不仅仅是为了防御,实际上这是一个以长城为核心,以长城外的诸多城池节点为跳板的进攻型战争堡垒。
王韶非常了解这一点,所以拿下来的城池,便要融入到长城体系里面,所以,军队驻守、文官接手城池,便成为了必须。
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其实更加令人崩溃。
尤其对于守在大定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连绵不绝的军报接踵而来。
“……五月二十一日,滦河失陷;”
“……五月二十一日,锦州失陷;”
“……五月二十二日,安昌失陷;”
“……五月二十二日,敌军越过九宫岭,进逼宽城;”
“……五月二是二日晚,宽城已告失陷!”
……
一个个城池沦陷,一个个更加不好的消息,一个个如同黑白无常催命一般的消息接踵而来,让守在大定府的将领一日三惊。
守卫大定府的将领叫耶律辉,名字普通,但来历可不普通,他可是耶律洪基的侍卫出身,要不是这层关系,大定府这中京可轮不到他守卫。
耶律辉不断地发出求援,但每次的回复都是让他死守,至于援兵什么的,只有一句话——暂时调拨不出更多的兵力了。
这个耶律辉自然是知道的,三十万辽军伐夏尽墨,现在高丽、回鹘、女真部、阻卜部全都反辽,到处都需要军力,哪里还派得出军力来救援他。
耶律辉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之所以不断地求援,也在不断地渲染夏军的可怕,虽然也的确是很可怕,但目的不是这个,是为了他撤退打掩护呢。
如果他不提出这些困难,到时候城丢了算谁的?
按照他现在的做法,城丢了他还可以理直气壮——敌军那么多的军队,我就这么少的军队,哪里受得住哇,我倒是求援了,你们连一个人都不给老子派过来,这个事情怪得了我么?
在耶律辉准备推卸责任的时候,王韶这边却是气势如虹。
王韶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好好睡觉了,这些天不断地攻城拔寨,不断地靠近大定府,王韶越来越亢奋。
这种亢奋来源于开疆拓土,对于文人来说,为国家开疆拓土,这是至上的荣耀之一,而且这种打击入侵汉人国度的异族的战争,更是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蕴含其中。
所以王韶这一路上虽然稳扎稳打,但进攻的速度始终是保持着如火一般的态势,给了辽军方面极大地威慑。
一开始王韶还在担心狄骧那边海军的实力,害怕狄骧那边跟不上自己这边的速度,还有意稍微放慢一些速度,没想到狄骧的海军展现出来的实力令人惊诧。
狄骧心里也是憋了一口气的,这里面有意气之争,也有实际的利益存在。
海军马上就要面临扩张,这个扩张自然要看海军的实力。
海军算是一个新生的力量,这个兵种有它的特殊性,海洋上广阔无垠,所需要的海军力量是非常大的,但朝廷中有一些意见,认为大夏的重心是在陆地上,海上虽然有生意,但陆上的威胁更大。
陆地上现在面临的是宋朝以及辽国的包夹,还有可能发生矛盾的吐蕃诸部、回鹘等等,海洋上现在大夏的海军已经足够维持势力了,没有必要再进行扩张了。
狄骧进汴京城一段时间,对于这种论断听得多了,心里也有一些气愤。
别的人不懂,但他狄骧还能不懂。
狄骧认为,陆地代表着过去与现在,但海洋才是大夏的未来。
这么些年在海上驰骋,狄骧对海洋的潜力极其看好,他认为,海上力量与陆地上的力量一样重要,而未来是海洋的。
现在的海军控制近海倒是绰绰有余了,辽国没有海军,高丽、倭国更不是对手,但海洋本身就是对手,海洋太大了,大夏海军想要进入深蓝,就必须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
进入深蓝,需要更大的船只,需要更多的人手,需要更好的装备,而这些,都需要朝廷的拨款。
以前只需要远洋集团拨款,现在已经与远洋集团分家了,就得指望朝廷了。
而如今朝廷内部有这样的声音存在,就由不得狄骧心中紧张了。
到时候海军一分为二,如果分家的时候分不到多少东西,就只能依仗朝廷的拨款进行扩军了。
而现在路上的敌人这么多,如果不能证明海军也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的情况下,即便是支持海军的皇帝陛下,也要好好考虑的吧?
所以,想要吃饱饭,就必须得拼命啊!
辽国西边的阻卜部突然造反了,这倒是没有什么,毕竟阻卜部历来不老实,要是长时间不造反才是咄咄怪事呢。
让人嗅到一些不寻常气味的是,东边的女真部也造反了,相比起阻卜部来说,女真部其实还要温顺一些的,女真部也攻击辽国了,这就有些不同寻常的意味了。
更让人诧异的是,西州回鹘与高丽也发起对辽国的攻击。
一时间,辽国就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局面了,感觉偌大的帝国就要就此崩塌一般。
王韶听闻这个消息,立即抓住机会向大定府进军,狄骧率领的海军也快速向大定府推进。
对于拥有炸药这个攻城利器的夏军来说,城池之坚固已经不再是前进的阻碍了。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夏军野战能力拔群的基础之上,如果是宋军拥有炸药,他们可能还是依然龟缩在城内,那就无法发挥炸药的真正的力量了。
王韶与狄骧,一个向北,一个向西,目的地都是大定府,沿途攻城拔寨,而后方支援的军队源源不断。
王韶用兵胜在于堂堂正正,大战略定下来了,便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推进,攻下来的城池,也并不会舍弃,而是让后方的人接手,并且由文官接手城池。
后世总有人说汉族因为修建了长城,所以丧失了进取的心思,这就是一句屁话。
长城可不仅仅是为了防御,实际上这是一个以长城为核心,以长城外的诸多城池节点为跳板的进攻型战争堡垒。
王韶非常了解这一点,所以拿下来的城池,便要融入到长城体系里面,所以,军队驻守、文官接手城池,便成为了必须。
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其实更加令人崩溃。
尤其对于守在大定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连绵不绝的军报接踵而来。
“……五月二十一日,滦河失陷;”
“……五月二十一日,锦州失陷;”
“……五月二十二日,安昌失陷;”
“……五月二十二日,敌军越过九宫岭,进逼宽城;”
“……五月二是二日晚,宽城已告失陷!”
……
一个个城池沦陷,一个个更加不好的消息,一个个如同黑白无常催命一般的消息接踵而来,让守在大定府的将领一日三惊。
守卫大定府的将领叫耶律辉,名字普通,但来历可不普通,他可是耶律洪基的侍卫出身,要不是这层关系,大定府这中京可轮不到他守卫。
耶律辉不断地发出求援,但每次的回复都是让他死守,至于援兵什么的,只有一句话——暂时调拨不出更多的兵力了。
这个耶律辉自然是知道的,三十万辽军伐夏尽墨,现在高丽、回鹘、女真部、阻卜部全都反辽,到处都需要军力,哪里还派得出军力来救援他。
耶律辉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之所以不断地求援,也在不断地渲染夏军的可怕,虽然也的确是很可怕,但目的不是这个,是为了他撤退打掩护呢。
如果他不提出这些困难,到时候城丢了算谁的?
按照他现在的做法,城丢了他还可以理直气壮——敌军那么多的军队,我就这么少的军队,哪里受得住哇,我倒是求援了,你们连一个人都不给老子派过来,这个事情怪得了我么?
在耶律辉准备推卸责任的时候,王韶这边却是气势如虹。
王韶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好好睡觉了,这些天不断地攻城拔寨,不断地靠近大定府,王韶越来越亢奋。
这种亢奋来源于开疆拓土,对于文人来说,为国家开疆拓土,这是至上的荣耀之一,而且这种打击入侵汉人国度的异族的战争,更是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蕴含其中。
所以王韶这一路上虽然稳扎稳打,但进攻的速度始终是保持着如火一般的态势,给了辽军方面极大地威慑。
一开始王韶还在担心狄骧那边海军的实力,害怕狄骧那边跟不上自己这边的速度,还有意稍微放慢一些速度,没想到狄骧的海军展现出来的实力令人惊诧。
狄骧心里也是憋了一口气的,这里面有意气之争,也有实际的利益存在。
海军马上就要面临扩张,这个扩张自然要看海军的实力。
海军算是一个新生的力量,这个兵种有它的特殊性,海洋上广阔无垠,所需要的海军力量是非常大的,但朝廷中有一些意见,认为大夏的重心是在陆地上,海上虽然有生意,但陆上的威胁更大。
陆地上现在面临的是宋朝以及辽国的包夹,还有可能发生矛盾的吐蕃诸部、回鹘等等,海洋上现在大夏的海军已经足够维持势力了,没有必要再进行扩张了。
狄骧进汴京城一段时间,对于这种论断听得多了,心里也有一些气愤。
别的人不懂,但他狄骧还能不懂。
狄骧认为,陆地代表着过去与现在,但海洋才是大夏的未来。
这么些年在海上驰骋,狄骧对海洋的潜力极其看好,他认为,海上力量与陆地上的力量一样重要,而未来是海洋的。
现在的海军控制近海倒是绰绰有余了,辽国没有海军,高丽、倭国更不是对手,但海洋本身就是对手,海洋太大了,大夏海军想要进入深蓝,就必须拥有更加强大的力量。
进入深蓝,需要更大的船只,需要更多的人手,需要更好的装备,而这些,都需要朝廷的拨款。
以前只需要远洋集团拨款,现在已经与远洋集团分家了,就得指望朝廷了。
而如今朝廷内部有这样的声音存在,就由不得狄骧心中紧张了。
到时候海军一分为二,如果分家的时候分不到多少东西,就只能依仗朝廷的拨款进行扩军了。
而现在路上的敌人这么多,如果不能证明海军也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的情况下,即便是支持海军的皇帝陛下,也要好好考虑的吧?
所以,想要吃饱饭,就必须得拼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