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梁虽然逃出了城,但是心中依然忐忑不安。
总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他只能在前方多加哨探。但是现在张国梁的手下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只想早点跑出去。
队伍过了溧水后拐向北行。在赵庄的位置,突然有一队太平军精锐杀出。
这是罗大纲从镇江带出来的太平军精锐。接到天京进攻江南大营,以及张国梁部在常州的消息之后。
罗大纲就看准了这是次绝好的机会,运作得好的话,可以一举灭了江南大营,极大地改善天京的外部形势。
要说打仗的战略眼光,在太平军中除了翼王石达开,恐怕就要数罗大纲了。
历史上太平军定都南京之后,洪秀全、杨秀清就急于图河北,取燕京。对此,罗大纲清醒地提出了不同看法。
他认为,“欲图北,必先定河南;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否则,先定南九省,无内顾忧,然后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一出汉中,疾趋咸阳,以徐、扬(徐州、扬州)席卷山左(山东),再出山右(山西),会猎燕都”。
并警告说:“若悬军深入,犯险无后援,必败之道也。”除此二策外,罗大纲还提出,既建都南京,务必多造战船,精练水师,战舰建成之前,应先用木筏堵截江面,抢占长江水上优势。
可惜这些具有战略观点的正确建议未能为专权的杨秀清所接受。北伐军临行,洪秀全也以“诏告”叮嘱:“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以縻时日。”真是昏庸已甚。
对此,罗大纲清醒而痛心地指出:“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属无噍类矣!”果不出所料,北伐军惨败于天津,太平军最终被消灭。罗大纲的话,都不幸而言中了。
这次,罗大纲兵分两路,一路是1000多精锐,由自己亲自率领埋伏在张国梁回江南大营的必经之路上,准备伏击张国梁。
当然罗大纲当初计划是袭扰迟滞张国梁的队伍。因为张国梁原本手上有5000多人,不是自己能够一口吃掉的。
可是没想到等到的是张国梁率领的1000多残兵败将。罗大纲不知道张国梁这是被谁攻击了,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张国梁是不可能是再摆苦肉计的。
所以他二话不说全军杀出,张国梁的手下原本就士气低落,还一口气跑了上百里路。
现在哪里是如狼似虎的太平军的对手啊。一个照面就被太平军打的溃不成军。
张国梁在逃跑的时候被罗大纲一箭射中后心,一届满清名将就此陨落。
这一战,太平军诛杀张国梁及手下1000多人,缴获战马700多匹,还有大量兵器、甲胄。
罗大纲都不知道该去感谢谁。到底谁是那个好人,将张国梁打的狼狈不堪,然后又送到了自己的手上了呢?
罗大纲派遣的另外一支队伍则大的多,有3000多人,由自己的副将齐刚率领,沿着陆路由金坛前出,向常州方向进击。
他们原本以为张国梁仓促退出,常州必然空虚。
之所以走陆路,是因为在江面上太平军被彭玉麟的长江水师彻底打怕了。
哪怕是罗大纲这样的水战名将,也拿淮海军的长江水师没有办法。舢板对战蒸汽轮船,武器上的代差太大。
因此在江面上罗大纲都是避开淮海军的水师,利用镇江的炮台进行防御。还好太平军的水师也一直没有攻击镇江。
这三千人的速度非常快,本来就是为了打常州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有人比他们更快,二师的骑兵团奉命追击张国梁部正好跑到常州西南的牛塘,双方的哨兵都提前发现了对方。
让太平军奇怪的是对方明明都是骑兵,却没有直接冲杀上来。
实际上因为这个骑兵团还只能算骑马步兵团,他们的训练时间不够,只能骑马赶路或者追击敌人,并不能在马上冲阵。
而且这个地方四周都是水稻田,并不利于骑兵的展开。
骑兵团下马之后,原地开始构建阵地。他们的步枪射程远远超过太平军的弓箭还有火枪。构筑阵地主要是防止太平军火炮的轰击。要知道太平军可是有很多老式火炮。
淮海军依托田边的沟渠,很快就建好了一个防御阵地。
太平军那边虽然碰到了敌军,但是并没有退却。面对清军,太平军还使很傲气的。
虽然从扬州退回来的人把淮海军传的神乎其神,但是在太平军的眼中清军都差不多。
齐刚决定试一试这支淮海军的深浅。
淮海军这边骑兵团一边构筑工事,一边派快马把情况通报给了南门外的步兵第二团。
二师的师长杨炳春正在二团,他当即决定由二团悄悄地绕到太平军的后方,骑兵团原地阻击敌人,吸引敌人的主意力。
太平军打仗非常注重火器的集中运用。部队中的火炮以及火枪都是集中使用,这让太平军在与清军的战斗中占到了许多便宜。
3000多人的太平军队伍带着三十几门老式滑膛炮,这些火炮应该是从清军那里缴获的。他们用牛车拉着火炮一直推进到了淮海军一千米的距离。
太平军之所以敢把火炮推进到这么近的距离,是因为他们刚才已经观察到,对面的骑兵并没有携带火炮。
很快太平军就在前沿部署好了炮兵。
“团长,他们这么部署火炮不是给我们的迫击炮做活靶子吗?”团参谋说道。
“这就是无知的代价,今天我们就给他们上一课。通知迫击炮连注意隐蔽。等对面的炮兵把火药都搬上来的时候,再给他们放个大烟花。”骑兵团长丁浩笑着说道。
齐刚看着自己的炮兵,也十分得意,他对身边的将领笑道:“一群骑兵不敢骑马冲锋,反而挖坑躲起来,这个淮海军也就这样嘛。等会儿咱们用炮弹把他们的坑给埋上。”
说着对一旁的炮兵指挥下令道:“等下就瞄准他们壕沟前面的土墙打。”
炮兵指挥也是颇为无奈。对面连人都看不到,只能这么打了。要知道这种老式的滑膛炮只能够直瞄射击。
太平军这边子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他们搬来了大桶的火药,就存放在炮兵阵地的边上。看样子太平军的主将准备多打上几个齐射了。
正当太平军的炮兵准备妥当之后。战场北边五百米外的一个小山丘后面,突然响起了低沉而短促的炮声。然后太平军就看到天上有许多小黑点向己方的炮兵阵地坠落。
许多太平军的士兵甚至下意识地想要躲开,他们以为这玩意儿跟他们的火炮打出的大铁球一样,只要不砸到自己就没事儿。
可是事情跟他们想象的不同,这些仿佛是天上下下来的炮弹,落地之后瞬间爆炸。
爆炸的冲击波将周围的士兵掀飞了出去。更奇怪的是那炮声源源不断地响起。
落在太平军炮兵阵地上的炮弹,此起彼伏地爆炸开来,引爆了阵地上的火药桶,引起了更大规模的爆炸。
一阵殉爆之后,太平军的炮兵阵地一片狼藉。几乎没有一个还能够站立的士兵。炮声终于停了下来。
“去那个山丘看看,到底是什么鬼?”太平军的指挥喊来了一名旅帅命令道。
旅帅听到命令后立刻率领麾下兵丁向不远处的小山坡奔去。但是他们注定要扑了个空,因为淮海军的迫击炮连已经转移了阵地。
齐刚敢保证自己从没见过这样的火炮,连炮都看不见,还能把炮弹打过来。看那炮弹在天上的落下的角度,就跟是被扔过来的一般。
炮兵没有了,太平军只能组织步兵发动进攻。
齐刚没有直接把火枪兵派上去。这些火枪兵都是太平军中的宝贝疙瘩。他先派了一旅普通的步兵上去。可是还没进到一百米,就遭到了猛烈的火枪射击。
士兵们似乎原地定住一般,一层层地倒下去,就像农民在收割庄家。
齐刚一看,不能再打了,这个距离自己的火枪也射不着人家啊。
于是他做出了跟张国梁一样的选择——撤退。
但是他没有张国梁那样的运气。因为步兵二团已经兜到了他们的后方。
“嘟嘟嘟……”冲锋的哨声响起。二团从后方对太平军发起了进攻,与撤退的太平军迎面撞上。
由于是遭遇战,二团直接摆出了步兵战列。第一排的士兵蹲下,第二排的士兵半跪着,第三排的士兵战立。然后所有人同时射击,形成了密集的弹雨,封锁了太平军前进的道路。
齐刚一看,这样可不行,部队的伤亡太快了。淮海军一百米外,简直就是一个死亡地带。倒下的太平军士兵垒起了一堵矮墙。
这时候后面的骑兵团也杀了上来。齐刚的头上捏了一把汗。装备不如人家,人数也不如人家,这仗还怎么打。如果换做其他的部队,早就投降了,也就是太平军的战斗意志比较强。
这是淮海军那边已经在喊投降不杀,军中的众将领看向齐刚。他们在等主将的决定。这三千多太平军大部分是后来招降的清军。他们虽然不像清军那么怂,但是也没有决死的决心。
看着众人带着求生欲望的目光,齐刚最终还是从嘴中吐出了一个字:“降!”
孝陵卫这边,向荣苦苦支撑,一直盼着张国梁能够从后方赶来,解除太平军对其后方的堵截。
但是却等到了张国梁被罗大纲所败的消息。罗大纲甚至命人将张国梁的项上人头送了过来。
这下向荣如遭雷击,整个大营士气尽丧。是时向荣手中所掌握的兵马只有五千多人。
向荣把营中积蓄的财物,全部分与将士,约定子时突围。实际上这个时候向荣是抱着跑掉一个算一个的想法。
向荣不知道,太平军的探子已经跟他手下的将官接上头了。
总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他只能在前方多加哨探。但是现在张国梁的手下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只想早点跑出去。
队伍过了溧水后拐向北行。在赵庄的位置,突然有一队太平军精锐杀出。
这是罗大纲从镇江带出来的太平军精锐。接到天京进攻江南大营,以及张国梁部在常州的消息之后。
罗大纲就看准了这是次绝好的机会,运作得好的话,可以一举灭了江南大营,极大地改善天京的外部形势。
要说打仗的战略眼光,在太平军中除了翼王石达开,恐怕就要数罗大纲了。
历史上太平军定都南京之后,洪秀全、杨秀清就急于图河北,取燕京。对此,罗大纲清醒地提出了不同看法。
他认为,“欲图北,必先定河南;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否则,先定南九省,无内顾忧,然后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一出汉中,疾趋咸阳,以徐、扬(徐州、扬州)席卷山左(山东),再出山右(山西),会猎燕都”。
并警告说:“若悬军深入,犯险无后援,必败之道也。”除此二策外,罗大纲还提出,既建都南京,务必多造战船,精练水师,战舰建成之前,应先用木筏堵截江面,抢占长江水上优势。
可惜这些具有战略观点的正确建议未能为专权的杨秀清所接受。北伐军临行,洪秀全也以“诏告”叮嘱:“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以縻时日。”真是昏庸已甚。
对此,罗大纲清醒而痛心地指出:“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属无噍类矣!”果不出所料,北伐军惨败于天津,太平军最终被消灭。罗大纲的话,都不幸而言中了。
这次,罗大纲兵分两路,一路是1000多精锐,由自己亲自率领埋伏在张国梁回江南大营的必经之路上,准备伏击张国梁。
当然罗大纲当初计划是袭扰迟滞张国梁的队伍。因为张国梁原本手上有5000多人,不是自己能够一口吃掉的。
可是没想到等到的是张国梁率领的1000多残兵败将。罗大纲不知道张国梁这是被谁攻击了,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张国梁是不可能是再摆苦肉计的。
所以他二话不说全军杀出,张国梁的手下原本就士气低落,还一口气跑了上百里路。
现在哪里是如狼似虎的太平军的对手啊。一个照面就被太平军打的溃不成军。
张国梁在逃跑的时候被罗大纲一箭射中后心,一届满清名将就此陨落。
这一战,太平军诛杀张国梁及手下1000多人,缴获战马700多匹,还有大量兵器、甲胄。
罗大纲都不知道该去感谢谁。到底谁是那个好人,将张国梁打的狼狈不堪,然后又送到了自己的手上了呢?
罗大纲派遣的另外一支队伍则大的多,有3000多人,由自己的副将齐刚率领,沿着陆路由金坛前出,向常州方向进击。
他们原本以为张国梁仓促退出,常州必然空虚。
之所以走陆路,是因为在江面上太平军被彭玉麟的长江水师彻底打怕了。
哪怕是罗大纲这样的水战名将,也拿淮海军的长江水师没有办法。舢板对战蒸汽轮船,武器上的代差太大。
因此在江面上罗大纲都是避开淮海军的水师,利用镇江的炮台进行防御。还好太平军的水师也一直没有攻击镇江。
这三千人的速度非常快,本来就是为了打常州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有人比他们更快,二师的骑兵团奉命追击张国梁部正好跑到常州西南的牛塘,双方的哨兵都提前发现了对方。
让太平军奇怪的是对方明明都是骑兵,却没有直接冲杀上来。
实际上因为这个骑兵团还只能算骑马步兵团,他们的训练时间不够,只能骑马赶路或者追击敌人,并不能在马上冲阵。
而且这个地方四周都是水稻田,并不利于骑兵的展开。
骑兵团下马之后,原地开始构建阵地。他们的步枪射程远远超过太平军的弓箭还有火枪。构筑阵地主要是防止太平军火炮的轰击。要知道太平军可是有很多老式火炮。
淮海军依托田边的沟渠,很快就建好了一个防御阵地。
太平军那边虽然碰到了敌军,但是并没有退却。面对清军,太平军还使很傲气的。
虽然从扬州退回来的人把淮海军传的神乎其神,但是在太平军的眼中清军都差不多。
齐刚决定试一试这支淮海军的深浅。
淮海军这边骑兵团一边构筑工事,一边派快马把情况通报给了南门外的步兵第二团。
二师的师长杨炳春正在二团,他当即决定由二团悄悄地绕到太平军的后方,骑兵团原地阻击敌人,吸引敌人的主意力。
太平军打仗非常注重火器的集中运用。部队中的火炮以及火枪都是集中使用,这让太平军在与清军的战斗中占到了许多便宜。
3000多人的太平军队伍带着三十几门老式滑膛炮,这些火炮应该是从清军那里缴获的。他们用牛车拉着火炮一直推进到了淮海军一千米的距离。
太平军之所以敢把火炮推进到这么近的距离,是因为他们刚才已经观察到,对面的骑兵并没有携带火炮。
很快太平军就在前沿部署好了炮兵。
“团长,他们这么部署火炮不是给我们的迫击炮做活靶子吗?”团参谋说道。
“这就是无知的代价,今天我们就给他们上一课。通知迫击炮连注意隐蔽。等对面的炮兵把火药都搬上来的时候,再给他们放个大烟花。”骑兵团长丁浩笑着说道。
齐刚看着自己的炮兵,也十分得意,他对身边的将领笑道:“一群骑兵不敢骑马冲锋,反而挖坑躲起来,这个淮海军也就这样嘛。等会儿咱们用炮弹把他们的坑给埋上。”
说着对一旁的炮兵指挥下令道:“等下就瞄准他们壕沟前面的土墙打。”
炮兵指挥也是颇为无奈。对面连人都看不到,只能这么打了。要知道这种老式的滑膛炮只能够直瞄射击。
太平军这边子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他们搬来了大桶的火药,就存放在炮兵阵地的边上。看样子太平军的主将准备多打上几个齐射了。
正当太平军的炮兵准备妥当之后。战场北边五百米外的一个小山丘后面,突然响起了低沉而短促的炮声。然后太平军就看到天上有许多小黑点向己方的炮兵阵地坠落。
许多太平军的士兵甚至下意识地想要躲开,他们以为这玩意儿跟他们的火炮打出的大铁球一样,只要不砸到自己就没事儿。
可是事情跟他们想象的不同,这些仿佛是天上下下来的炮弹,落地之后瞬间爆炸。
爆炸的冲击波将周围的士兵掀飞了出去。更奇怪的是那炮声源源不断地响起。
落在太平军炮兵阵地上的炮弹,此起彼伏地爆炸开来,引爆了阵地上的火药桶,引起了更大规模的爆炸。
一阵殉爆之后,太平军的炮兵阵地一片狼藉。几乎没有一个还能够站立的士兵。炮声终于停了下来。
“去那个山丘看看,到底是什么鬼?”太平军的指挥喊来了一名旅帅命令道。
旅帅听到命令后立刻率领麾下兵丁向不远处的小山坡奔去。但是他们注定要扑了个空,因为淮海军的迫击炮连已经转移了阵地。
齐刚敢保证自己从没见过这样的火炮,连炮都看不见,还能把炮弹打过来。看那炮弹在天上的落下的角度,就跟是被扔过来的一般。
炮兵没有了,太平军只能组织步兵发动进攻。
齐刚没有直接把火枪兵派上去。这些火枪兵都是太平军中的宝贝疙瘩。他先派了一旅普通的步兵上去。可是还没进到一百米,就遭到了猛烈的火枪射击。
士兵们似乎原地定住一般,一层层地倒下去,就像农民在收割庄家。
齐刚一看,不能再打了,这个距离自己的火枪也射不着人家啊。
于是他做出了跟张国梁一样的选择——撤退。
但是他没有张国梁那样的运气。因为步兵二团已经兜到了他们的后方。
“嘟嘟嘟……”冲锋的哨声响起。二团从后方对太平军发起了进攻,与撤退的太平军迎面撞上。
由于是遭遇战,二团直接摆出了步兵战列。第一排的士兵蹲下,第二排的士兵半跪着,第三排的士兵战立。然后所有人同时射击,形成了密集的弹雨,封锁了太平军前进的道路。
齐刚一看,这样可不行,部队的伤亡太快了。淮海军一百米外,简直就是一个死亡地带。倒下的太平军士兵垒起了一堵矮墙。
这时候后面的骑兵团也杀了上来。齐刚的头上捏了一把汗。装备不如人家,人数也不如人家,这仗还怎么打。如果换做其他的部队,早就投降了,也就是太平军的战斗意志比较强。
这是淮海军那边已经在喊投降不杀,军中的众将领看向齐刚。他们在等主将的决定。这三千多太平军大部分是后来招降的清军。他们虽然不像清军那么怂,但是也没有决死的决心。
看着众人带着求生欲望的目光,齐刚最终还是从嘴中吐出了一个字:“降!”
孝陵卫这边,向荣苦苦支撑,一直盼着张国梁能够从后方赶来,解除太平军对其后方的堵截。
但是却等到了张国梁被罗大纲所败的消息。罗大纲甚至命人将张国梁的项上人头送了过来。
这下向荣如遭雷击,整个大营士气尽丧。是时向荣手中所掌握的兵马只有五千多人。
向荣把营中积蓄的财物,全部分与将士,约定子时突围。实际上这个时候向荣是抱着跑掉一个算一个的想法。
向荣不知道,太平军的探子已经跟他手下的将官接上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