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没有让这尴尬继续下去,举起酒杯对着众人敬酒道:“众位爱卿,过去的一年里大家为了大明,为了朕日夜操劳,大家辛苦了,朕敬大家,饮胜!”说完朱瞻基一口将杯中酒干掉,向众人示意。
“谢陛下!臣等敬陛下!”众人也纷纷将杯中酒干掉。
朱瞻基挥手压下众人的声音说道:“诸位,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一些成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说说军事之事。
我们在这一年里,大军不断地向边墙内收缩,边墙的外的卫所城池已经所剩无几,我们退了,那些地方不会变成无人区,自然会有草原各部去占据。此消彼长之下,我们以后再面对草原异族时,就只能依靠边墙时时担心异族攻破边墙。
万里边墙处处都需要防守,这需要多少兵力,朕要为此花费多少军费?”
众勋贵武臣听完皇帝说的话,顿时兴奋起来,皇帝这是要改变仁宗的北方战略。武臣不打仗哪有什么存在感,只有打仗才能获得爵位、财富与荣光。
英国公张辅作为勋贵之首,站起身来表态道:“陛下只要一声令下,臣愿为前驱,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朱勇听到打仗的事,也把刚才的尴尬忘记了,顺着英国公张辅的话说道:“陛下若是北征,臣愿做先锋,为陛下开路。”
其他武臣也纷纷表示愿意为皇帝带兵杀敌,一时间宴会的气氛热烈起来。
朱瞻基敲了敲桌子,等声音安静下来才又说道:“诸位光想着打,可想过怎么打,还像太宗时那样几次劳民伤财收效却甚微吗?”
众人顿时哑火了,他们是将军,不是莽夫,激动过后只要认真思考自然清楚盲目北征不但灭不了草原部落,弄不好还会把大明拖垮。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皇帝,想知道皇帝是不是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朱瞻基没有说具体的军事部署,而是问道:“野战之中,决定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这个问题对于这些经年老将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阳武侯薛禄终于捞到说话的机会:“陛下,野战之中,决定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有时候一场大风,一场大雨都能改变胜负的走向。
这也是为将者要懂得天时地利的原因,主动选择战场与被动选择战场所带来的差距非常的大。”
听着薛禄的话,朱瞻基知道自己问的有些笼统了,于是缩小范围问道:“如果双方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差不多,那决定胜负的因素是什么?”
“若是没有任何计谋策略,正面作战比的就是军队的士气、装备、训练水平以及军队的数量。”薛禄回道。
“既然如此,朕问一下诸位,我们在草原上作战可占天时地利人和?”
众人摇头,草原是蒙古部落的主场,汉人进草原不迷路就是好的,而草原牧民从小就生长在这里,熟悉草原上的每一寸土地,更清楚草原多变的天气。就连草原牧民也会视汉人为入侵者,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
汉人进入草原就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力量,唯一能借助的就是官兵手中的武器与民夫在后方送来的补给。
“既然我们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那么我军的战力如何,朕不敢要求汉唐时的一汉顶五胡,若是同样数量的军队,我大明一千人对上蒙古一千人胜负如何?”
皇帝这话直击军队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军队战斗力问题,众人都知道如今明军的战斗力下滑的厉害。
一方面承平已久,军队都松懈下来。另一方面就是军队的补给越来越少,根本不能支撑大规模的常规训练,武器装备也开始变的陈旧不堪。
士卒的鸳鸯胖袄甚至几年都无法更换,更别说吃食了。不作战的时候,一天也就能维持一个饿不死的状态,吃不饱饭哪有力气训练,一支连基本的按时训练都做不到的军队战斗力能高到哪里去。
张辅是勋贵之首,别人可以装听不见不回答,他却不能不回答:“陛下,大明的军制混乱已久,朝廷对军队的拨款也不及时,最重要的是现在贪腐成风,即使是军费拨到军队,经过层层克扣,到了士卒那里已经所剩无几。
别说地方卫所了,就是京营与九边强军,一对一的与蒙古人厮杀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这也是太宗每次出塞都要调集大量军队的原因,只能依靠数量优势与鞑靼和瓦剌作战。”
“也就是说我大明出塞与蒙古作战,至少要出动敌人两倍以上的兵力才有可能取胜吗?”
“即使出动大军也未必取胜,蒙古人熟悉地形,完全可以在草原上与我们兜圈子,直到将我们的粮草耗尽,再与我们战决,这时候我们要是被蒙古人拖住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朝廷每年花费这么多的钱粮,却只能养出一些无用之兵,依朕看来这兵不在多,贵在精锐。我大明若是能够练出五十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军,足以应对一切的威胁。
未来几年陆军部主要任务就是挑选精兵,对现有的军队架构进行改革,朕对陆军部只有一个要求练出一支能够对上草原蛮夷以一敌二的精兵。
装备朕负责解决,朕会根据你们所下的订单为各个部队量身打造武器装备,缺了装备朕负责。粮草新兵一切的后勤事务由后勤部负责,哪支部队缺衣少食后勤部负全责。
不过若是查到因为某些人中饱私囊造成了恶劣的后果,朕不管你是谁,一律从严处置,镇抚部可盯着你们呢!”
“陛下,若是镇抚部监守自盗呢?谁来制衡镇抚部?”
“镇抚部管着所有官兵的军饷发放,军纪管理,战功审核,部队思想教育建设,确实是权力巨大,必须要有制衡的办法。
你们当都察院不存在吗?朕的锦衣卫与东厂是吃素的吗?所有掌管钱粮的部门都是他们监控的对象,这些部门一旦有任何贪腐行为都会从重从严处置。”
“谢陛下!臣等敬陛下!”众人也纷纷将杯中酒干掉。
朱瞻基挥手压下众人的声音说道:“诸位,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一些成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说说军事之事。
我们在这一年里,大军不断地向边墙内收缩,边墙的外的卫所城池已经所剩无几,我们退了,那些地方不会变成无人区,自然会有草原各部去占据。此消彼长之下,我们以后再面对草原异族时,就只能依靠边墙时时担心异族攻破边墙。
万里边墙处处都需要防守,这需要多少兵力,朕要为此花费多少军费?”
众勋贵武臣听完皇帝说的话,顿时兴奋起来,皇帝这是要改变仁宗的北方战略。武臣不打仗哪有什么存在感,只有打仗才能获得爵位、财富与荣光。
英国公张辅作为勋贵之首,站起身来表态道:“陛下只要一声令下,臣愿为前驱,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朱勇听到打仗的事,也把刚才的尴尬忘记了,顺着英国公张辅的话说道:“陛下若是北征,臣愿做先锋,为陛下开路。”
其他武臣也纷纷表示愿意为皇帝带兵杀敌,一时间宴会的气氛热烈起来。
朱瞻基敲了敲桌子,等声音安静下来才又说道:“诸位光想着打,可想过怎么打,还像太宗时那样几次劳民伤财收效却甚微吗?”
众人顿时哑火了,他们是将军,不是莽夫,激动过后只要认真思考自然清楚盲目北征不但灭不了草原部落,弄不好还会把大明拖垮。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皇帝,想知道皇帝是不是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朱瞻基没有说具体的军事部署,而是问道:“野战之中,决定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这个问题对于这些经年老将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阳武侯薛禄终于捞到说话的机会:“陛下,野战之中,决定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有时候一场大风,一场大雨都能改变胜负的走向。
这也是为将者要懂得天时地利的原因,主动选择战场与被动选择战场所带来的差距非常的大。”
听着薛禄的话,朱瞻基知道自己问的有些笼统了,于是缩小范围问道:“如果双方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差不多,那决定胜负的因素是什么?”
“若是没有任何计谋策略,正面作战比的就是军队的士气、装备、训练水平以及军队的数量。”薛禄回道。
“既然如此,朕问一下诸位,我们在草原上作战可占天时地利人和?”
众人摇头,草原是蒙古部落的主场,汉人进草原不迷路就是好的,而草原牧民从小就生长在这里,熟悉草原上的每一寸土地,更清楚草原多变的天气。就连草原牧民也会视汉人为入侵者,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
汉人进入草原就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力量,唯一能借助的就是官兵手中的武器与民夫在后方送来的补给。
“既然我们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那么我军的战力如何,朕不敢要求汉唐时的一汉顶五胡,若是同样数量的军队,我大明一千人对上蒙古一千人胜负如何?”
皇帝这话直击军队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军队战斗力问题,众人都知道如今明军的战斗力下滑的厉害。
一方面承平已久,军队都松懈下来。另一方面就是军队的补给越来越少,根本不能支撑大规模的常规训练,武器装备也开始变的陈旧不堪。
士卒的鸳鸯胖袄甚至几年都无法更换,更别说吃食了。不作战的时候,一天也就能维持一个饿不死的状态,吃不饱饭哪有力气训练,一支连基本的按时训练都做不到的军队战斗力能高到哪里去。
张辅是勋贵之首,别人可以装听不见不回答,他却不能不回答:“陛下,大明的军制混乱已久,朝廷对军队的拨款也不及时,最重要的是现在贪腐成风,即使是军费拨到军队,经过层层克扣,到了士卒那里已经所剩无几。
别说地方卫所了,就是京营与九边强军,一对一的与蒙古人厮杀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这也是太宗每次出塞都要调集大量军队的原因,只能依靠数量优势与鞑靼和瓦剌作战。”
“也就是说我大明出塞与蒙古作战,至少要出动敌人两倍以上的兵力才有可能取胜吗?”
“即使出动大军也未必取胜,蒙古人熟悉地形,完全可以在草原上与我们兜圈子,直到将我们的粮草耗尽,再与我们战决,这时候我们要是被蒙古人拖住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朝廷每年花费这么多的钱粮,却只能养出一些无用之兵,依朕看来这兵不在多,贵在精锐。我大明若是能够练出五十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军,足以应对一切的威胁。
未来几年陆军部主要任务就是挑选精兵,对现有的军队架构进行改革,朕对陆军部只有一个要求练出一支能够对上草原蛮夷以一敌二的精兵。
装备朕负责解决,朕会根据你们所下的订单为各个部队量身打造武器装备,缺了装备朕负责。粮草新兵一切的后勤事务由后勤部负责,哪支部队缺衣少食后勤部负全责。
不过若是查到因为某些人中饱私囊造成了恶劣的后果,朕不管你是谁,一律从严处置,镇抚部可盯着你们呢!”
“陛下,若是镇抚部监守自盗呢?谁来制衡镇抚部?”
“镇抚部管着所有官兵的军饷发放,军纪管理,战功审核,部队思想教育建设,确实是权力巨大,必须要有制衡的办法。
你们当都察院不存在吗?朕的锦衣卫与东厂是吃素的吗?所有掌管钱粮的部门都是他们监控的对象,这些部门一旦有任何贪腐行为都会从重从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