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员外其实就是士绅的一个缩影,别管士绅嘴上忠孝仁义讲的多好,都不能掩盖其吃人的本质。阮员外不可避免的被官府当成了取得百姓信任的牺牲品,这让黄福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毕竟他也是士绅中的一员,他很清楚皇帝选择在安南这里推行这种极端的毁灭士绅的政策就是为了将来在大明施行。
大明的士绅现在还是一副歌舞升平之态,殊不知皇帝已经开始为他们准备绞索,一旦准备完毕就会慢慢收紧绞索,大明士绅要么彻底放弃现有的特权,投入皇帝的怀抱,与皇帝郎情妾意,构建新的特权阶层。要么就等着皇帝一点点的将他们绞杀,这已经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黄福忽然有些后悔来安南了,他知道自己现在在士绅眼里是妥妥的帝党,是士绅随时准备弹劾的对象。他有心想给好友写封信提醒一下,转念一想又把这心思放下,不说这信能不能送到亲友的手中,就算是能送到亲友手中也没人相信皇帝会这么疯狂。
更别说他这样级别的官员私信一定会被锦衣卫拆看,若是让皇帝知道自己还想着首鼠两端,那就真是里外不是人了。
既然决定站在皇帝这边,那就站到底吧,到最后是作为忠臣名垂千古,还是作为奸臣遗臭万年,那就要看谁最后取得胜利。
阮员外一家被抓了起来,经过粗略的审问发现阮家有一个儿子现在正在黎利的叛军军中效力,这一结果更是给阮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本来阮安打算将阮员外交给村中百姓处置,其他人先集中关起来,等到人数够了之后,全部发送到旧港发卖。可是有了通匪这一条,就不能轻易放过他们了,这一家人不管里面是否有无辜者都要被杀掉,以震慑那些反叛者。
阮员外家的十几口成年男丁就在村子中央当着村民的面全部杀掉,女人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全部卖入教坊司成为官妓。不懂事的幼儿会在官府的主导下卖掉,至于卖到哪里没有人在意。
打掉了阮员外这个潜在的反对者,山美村的土地清丈异常顺利。没有哪个人不开眼的要反对官府的清丈,毕竟清丈完土地官府承诺每户按照人口的多少进行分田,每人分田五亩,这土地的所有权是官府的,百姓只有耕种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得买卖,官府也不会承认任何形式的土地买卖。出现土地纠纷,官府只会根据土地颁发时的凭证判定土地的归属。
老百姓对于这一条非常的不理解,分给自己的土地怎么自己还就没有了处置的权利,官府给出的理由是土地公有你们无论多么为难都不会想着卖地应急,只要手中还有土地,就会有翻身的机会,若是没了土地就等于是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当然官府也没打算让百姓理解,这种事没到关键时刻,百姓看到的就只是眼前的利益。
山美村的土地按照每人五亩分配,分出去的土地已经超过三分之一,这已经超出了皇帝规定的数额,想要维持这个三分之一这个警戒线,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增加开垦土地面积,另一种就是减少村中的人口。
山美村是阮安的老家,阮安动了私心,自己拿出积蓄帮助村民开荒补足不够的土地份额。黄福等人对于阮安的做法都很理解,没人在这件事上说三道四。
不过阮安还是自己写了一封奏疏送回京城,把自己这种徇私的做法禀报给了皇帝。朱瞻基收到奏疏的时候,已经进入腊月,对于阮安的做法朱瞻基能够理解,但是却不能纵容。若是每个村子都选择开荒拼凑数量,朝廷还怎么完成对安南的减丁计划,很快处罚阮安的圣旨与封赏张辅与朱勇的圣旨一同出发前往安南。
传旨的钦使经过大半个月的漂泊赶到了交趾城,张辅与朱勇已经带兵南下追剿黎利叛军,黄福与阮安则负责安南北方的土地分配工作。
交趾城中只剩下一个临时任命的知府,主持城里的局面。对于黄福等人的行踪是一问三不知,钦使无奈只好自己带着仪仗出城去找人。
经过四方打听才打听到黄福等人所在的地方,赶到地方一看,黄福等人所在的地方就是一个小村子。黄福等人正在丈量村子里的土地,周边都是警戒的士兵,就连阳武侯薛禄也在做着守卫的差事。
在外围是站在远处观看的安南百姓,很明显这土地的丈量工作并未得到安南百姓的支持。与山美村有阮安这个本村人一下子拉近了村民与官府之间的关系不同,其他村子的百姓完全掌控在地主手中,地主通过土地的分配权力,直接控制着百姓的生存命脉。
如果百姓敢于不听从地主的吩咐,只要地主将佃租给百姓的田地收回,百姓马上就会陷入困境。
老百姓朴素的心理认为,官府说的再好也没用,毕竟他们不会一直留在村子里看着地主不做恶事。
官府的人离开后,乡村还是地主的天下,官府清丈土地无非就是做个样子,只要地主舍得送点钱财,官府也就会不了了之。
土地工作组却不管老百姓是怎么想的,进入村庄首先要求有地的各户人家将地契准备出来,根据地契上的土地数量以及位置进行统计,统计出纸面上的土地数量,在清丈时测量出土地的实际数量。
中间肯定会大的偏差,哪个地主手里没有大量的隐田,再根据土地的纳税情况进行梳理。
这么多年地主偷逃的赋税就是绞死地主的第一根绞索,紧接着就是清查有无私通叛军,这一点上更是要了地主的命。
当黎利将明人赶出安南时,所有安南人都有了改朝换代的觉悟,这个时候不去抱新君的大腿更待何时?
然而黎利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没过多长时间黎利就被反应过来的明军打的落荒而逃,安南北方又重新回到了明人的手里。
毕竟他也是士绅中的一员,他很清楚皇帝选择在安南这里推行这种极端的毁灭士绅的政策就是为了将来在大明施行。
大明的士绅现在还是一副歌舞升平之态,殊不知皇帝已经开始为他们准备绞索,一旦准备完毕就会慢慢收紧绞索,大明士绅要么彻底放弃现有的特权,投入皇帝的怀抱,与皇帝郎情妾意,构建新的特权阶层。要么就等着皇帝一点点的将他们绞杀,这已经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黄福忽然有些后悔来安南了,他知道自己现在在士绅眼里是妥妥的帝党,是士绅随时准备弹劾的对象。他有心想给好友写封信提醒一下,转念一想又把这心思放下,不说这信能不能送到亲友的手中,就算是能送到亲友手中也没人相信皇帝会这么疯狂。
更别说他这样级别的官员私信一定会被锦衣卫拆看,若是让皇帝知道自己还想着首鼠两端,那就真是里外不是人了。
既然决定站在皇帝这边,那就站到底吧,到最后是作为忠臣名垂千古,还是作为奸臣遗臭万年,那就要看谁最后取得胜利。
阮员外一家被抓了起来,经过粗略的审问发现阮家有一个儿子现在正在黎利的叛军军中效力,这一结果更是给阮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本来阮安打算将阮员外交给村中百姓处置,其他人先集中关起来,等到人数够了之后,全部发送到旧港发卖。可是有了通匪这一条,就不能轻易放过他们了,这一家人不管里面是否有无辜者都要被杀掉,以震慑那些反叛者。
阮员外家的十几口成年男丁就在村子中央当着村民的面全部杀掉,女人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全部卖入教坊司成为官妓。不懂事的幼儿会在官府的主导下卖掉,至于卖到哪里没有人在意。
打掉了阮员外这个潜在的反对者,山美村的土地清丈异常顺利。没有哪个人不开眼的要反对官府的清丈,毕竟清丈完土地官府承诺每户按照人口的多少进行分田,每人分田五亩,这土地的所有权是官府的,百姓只有耕种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得买卖,官府也不会承认任何形式的土地买卖。出现土地纠纷,官府只会根据土地颁发时的凭证判定土地的归属。
老百姓对于这一条非常的不理解,分给自己的土地怎么自己还就没有了处置的权利,官府给出的理由是土地公有你们无论多么为难都不会想着卖地应急,只要手中还有土地,就会有翻身的机会,若是没了土地就等于是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当然官府也没打算让百姓理解,这种事没到关键时刻,百姓看到的就只是眼前的利益。
山美村的土地按照每人五亩分配,分出去的土地已经超过三分之一,这已经超出了皇帝规定的数额,想要维持这个三分之一这个警戒线,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增加开垦土地面积,另一种就是减少村中的人口。
山美村是阮安的老家,阮安动了私心,自己拿出积蓄帮助村民开荒补足不够的土地份额。黄福等人对于阮安的做法都很理解,没人在这件事上说三道四。
不过阮安还是自己写了一封奏疏送回京城,把自己这种徇私的做法禀报给了皇帝。朱瞻基收到奏疏的时候,已经进入腊月,对于阮安的做法朱瞻基能够理解,但是却不能纵容。若是每个村子都选择开荒拼凑数量,朝廷还怎么完成对安南的减丁计划,很快处罚阮安的圣旨与封赏张辅与朱勇的圣旨一同出发前往安南。
传旨的钦使经过大半个月的漂泊赶到了交趾城,张辅与朱勇已经带兵南下追剿黎利叛军,黄福与阮安则负责安南北方的土地分配工作。
交趾城中只剩下一个临时任命的知府,主持城里的局面。对于黄福等人的行踪是一问三不知,钦使无奈只好自己带着仪仗出城去找人。
经过四方打听才打听到黄福等人所在的地方,赶到地方一看,黄福等人所在的地方就是一个小村子。黄福等人正在丈量村子里的土地,周边都是警戒的士兵,就连阳武侯薛禄也在做着守卫的差事。
在外围是站在远处观看的安南百姓,很明显这土地的丈量工作并未得到安南百姓的支持。与山美村有阮安这个本村人一下子拉近了村民与官府之间的关系不同,其他村子的百姓完全掌控在地主手中,地主通过土地的分配权力,直接控制着百姓的生存命脉。
如果百姓敢于不听从地主的吩咐,只要地主将佃租给百姓的田地收回,百姓马上就会陷入困境。
老百姓朴素的心理认为,官府说的再好也没用,毕竟他们不会一直留在村子里看着地主不做恶事。
官府的人离开后,乡村还是地主的天下,官府清丈土地无非就是做个样子,只要地主舍得送点钱财,官府也就会不了了之。
土地工作组却不管老百姓是怎么想的,进入村庄首先要求有地的各户人家将地契准备出来,根据地契上的土地数量以及位置进行统计,统计出纸面上的土地数量,在清丈时测量出土地的实际数量。
中间肯定会大的偏差,哪个地主手里没有大量的隐田,再根据土地的纳税情况进行梳理。
这么多年地主偷逃的赋税就是绞死地主的第一根绞索,紧接着就是清查有无私通叛军,这一点上更是要了地主的命。
当黎利将明人赶出安南时,所有安南人都有了改朝换代的觉悟,这个时候不去抱新君的大腿更待何时?
然而黎利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没过多长时间黎利就被反应过来的明军打的落荒而逃,安南北方又重新回到了明人的手里。